續寫的冒險【2019~2022】

續寫的冒險【2019~202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直到 2019 年 11 月,OpenAI 終於發布了 15 億參數、完整版本的 GPT-2。


僅 1.17 億參數的簡易版本,就能讓我 Talk to Transformer 玩得不亦樂乎,火力全開的 GPT-2 會有多厲害呢?在完全版公開一個月後,Nick Walton 在 Google Colaboratory上發布以該模型運作之文字冒險遊戲《AI Dungeon 2》,替代同年5月發布,以 GPT-2 簡易版運作的《AI Dungeon Classic》。

據說網友下載量爆發式增長,迫使遊戲從開源軟體改為閉源,由 Nick Walton 的開發團隊 Latitude 重新推出。


這款遊戲的開發靈感來自角色扮演遊戲《龍與地下城》(Dungeons & Dragons,簡稱D&D或DnD),由玩家扮演一位角色,主持人敘述 NPC、場景,判斷玩家角色行為帶來的影響,引領玩家們將故事走到結局。作為一款社交遊戲,玩家們與主持人之間產生的火花,往往比最後是輸是贏還有趣。AI Dungeon 2 讓 AI 模型扮演主持人的角色,根據設定下的故事背景、用戶輸入的文字敘述,判斷接下來要發生什麼事。


AI Dungeon 2 相較其他續寫工具,著重於互動遊戲性,輸入框可以選擇輸入 Do : 做了什麼 / Say : 說了什麼,兩種模式就像在玩跑團遊戲,隨著情境發展決定行動。但創意無限的我怎麼可能被拘束於此? 我最常使用的是 Story 模式,可直接輸入一整個段落,如同 Talk to Transformer 那樣人與 AI 互相續寫文章。


倘若擔心想像力不夠,AI Dungeon 2 也可以看看其他網友創作的 Scenarios,有許多充滿創意的開頭提供大家續寫,2020 年 10 月推出的新功能 World,甚至可以讓用戶先設定世界觀、場景、人種、職業,在這個世界裡面展開冒險。


看似前途無量,我卻每篇故事都無法寫太久。

追根究柢,因為 AI 生成文本的記憶問題。


即使 AI 無論什麼發展都能寫下去,彷彿萬能作家,但它不是感知、理解段落內容後產生回饋,而是同時接收段落中每個詞彙彼此關聯性,反覆推算接下來最有可能出現什麼字詞,類似文字接龍的方式產生對人類輸入的回應。當我與 AI 合寫了長篇大論,到下一個故事段落時,AI 往往"遺忘"前面寫過的內容,依照新的情境寫出"機率上"可能最正確的發展,然後就與前面劇情產生矛盾了~


相同問題也發生在同一個場景出現多位角色時,因為 AI 對數字並沒有概念,寫著寫著不同角色的樣貌、對白出現錯置也是正常事。AI Dungeon 2 使用一陣子之後,在我心中從革命性創作工具變成閒暇可玩的輕鬆小品,AI 生成的內容往往真的只是按照你的敘述繼續寫,就算有什麼突發狀況,也是天外飛來一筆的一台車撞過來,或者一位前面完全沒戲份的路人搭話。如果希望故事存在有趣的轉折、明確的脈絡,給電腦的敘述不要只寫幾句話,請寫一整段,並在最後加入自己設計的劇情轉折 ! 指望 AI 的創造力,只會期望過高失望過大。


既然 AI 仍然需要引導,人的注意力有限,或許專注於單一場景、單一角色的互動,才是 AI 文本生成的最佳用法?


彷彿呼應我的體認,2022 年 9 月,Character AI 公開了。


相較 AI Dungeon 電子書般的介面,Character AI 則像通訊軟體,用戶可以自行設計虛擬角色,與對方展開對話,虛擬角色回應時會產生兩條回應,可以二選一,或者生成其它回應。瀏覽網頁上陳列的伊隆馬斯克、愛因斯坦、各國語言老師,不免有種巴別塔終於落成的感嘆,人們將能跨越時空及語言隔閡,透過聊天機器人進行知識及理念交流,天下為公禮運大同——


——說來慚愧,我最常和 ACGN 角色機器人聊天啊。


Character AI 開放給大眾,無須程式編碼能力,只要輸入形容詞敘述即可設定自己的角色,特定熱門角色(特別是 ACGN 角色)往往存在好幾個聊天機器人。所以對我而言,嘗試與不同用戶所做的、同一位角色進行對話,將逐漸察覺他/她在不同用戶心目中形象的差異,甚至聊到最後滿頭問號,疑惑這個人物真的性格如此嗎?不禁想到羅蘭 · 巴特提出的「作者以死」論,讀者在閱聽過程中產生的觀點,在這個每人都能成名 15 分鐘的時代真的強化了決定性作用,用戶依照個人認知替角色設定出來的聊天機器人,也算一種同人創作吧?


儘管如此,我卻不太想自己設定一個角色。

如果模型真能根據我的輸入,產生符合設定的角色,那與對方互動前,我心裡對於這個機器人的性格、可能互動方式,就會有個底,那樣有何趣味可言?果然還是別人家的機器人最好玩

但無論個別機器人如何,與 Character AI 對話過程整體是有趣的,模型產生回覆之流暢靈動,讓我不知不覺跳脫寫一段 prompt 測試 AI 模型的認知,開始細心解讀螢幕另一頭的描述,思考如何回應把互動推展向更有趣的故事發展。


在此之前使用 AI Dungeon 寫作時,更多的感受像是在抽卡,期待 AI 寫出很少出現但總會存在的、令人眼睛一亮的段落。問題是不管繪畫還寫作,如果連非表現出來不可的中心概念都沒有,對我來說枯燥到不如不幹,這導致我雖然認可讚嘆 AI 生成技術日新月異,卻從沒想要更新電腦設備、一有新功能推出馬上測試評論,再來開班授課推廣吧......




當模型進化,過去未完的故事能續寫嗎?





avatar-img
Bsh的沙龍
3會員
48內容數
記錄我在 2022 年 9 月之後使用 AI 生成圖像的嘗試。 這個主題總有一天會沒東西好寫,那就走一步算一步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Bsh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既然 BiliBili 上分享的 LoRA 號稱可一鍵生成漫畫,我決定只寫 prompt 來引導 AI 生成漫畫頁,直到足以拼湊一段劇情為止,再來計算總共生成多少張、又從中採用多少張。
或許舊作品消滅與 AI 生成風潮,只是證實內心對圖像價值的質疑。諷刺的是,我竟因為懶得開 SD 、漫無目的上網而看到新的可能性。
測過 ChatGPT 寫提示的效果,我再無懸念,自己目前的流程問題開張 Google sheet 便能解決,用不著 AI。
既然 BiliBili 上分享的 LoRA 號稱可一鍵生成漫畫,我決定只寫 prompt 來引導 AI 生成漫畫頁,直到足以拼湊一段劇情為止,再來計算總共生成多少張、又從中採用多少張。
或許舊作品消滅與 AI 生成風潮,只是證實內心對圖像價值的質疑。諷刺的是,我竟因為懶得開 SD 、漫無目的上網而看到新的可能性。
測過 ChatGPT 寫提示的效果,我再無懸念,自己目前的流程問題開張 Google sheet 便能解決,用不著 AI。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