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該不該申請房貸寬限期
付費限定

該不該申請房貸寬限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現在房價高漲,很多人買房都會直接申請 2~3 年的寬限期,讓自己剛開始的還款壓力可以輕一點,甚至打算期滿後繼續延長,或是轉貸其他家銀行重新申請寬限期,房貸寬限期是不是應該要盡量申請呢?


最近有朋友剛買房,跟他討論試算各種貸款方式後,他很明確的表明他不要用寬限期,原因是因為他有設定每個月本利還款金額子加上管理費不超過30K,寬限期結束後的還款金額會太高,所以寧願不要寬限期。


這邊先解釋一下甚麼是寬限期。房貸寬限期是指在某段時間內可以不付房貸的本金,只付房貸產生的利息。目前只有房貸才有寬限期,寬限期的年限通常是 2~3 年,若前期有準時繳清房貸並且擁有良好的個人信用紀錄,就有機會成功向銀行延長至最多 5 年的寬限期。


我試算一下有沒有寬限期的差別,假設貸款1500萬,貸款期間30年,貸款利率2.2%,每月本利合還款 56,955 元。若用了3年寬限期,前3年只還利息期間的月還款金額是 27,500 元,寬限期後月還款金額 61,441 元,每個月差 4,486 元。如果寬限期延長到5年,寬限期後月還款金額 65,049 元,每個月差 8,094 元。


無申請寬限期試算

無申請寬限期試算

3年寬限期試算

3年寬限期試算



有人覺得,每個月才差約 4,500 元,會增加多大的壓力嗎?對於已經貸款到能力極限的人來說,多個 2~3 千塊可能都會對生活造成不小的影響,就更不要說每個月差到 8千元了。


那寬限期到底是要用在甚麼時候?為什麼會有寬限期?甚麼情況才適合用寬限期呢?


先想一下甚麼樣的情況會需要在短期內只付利息不付本金,也不擔心未來要還款的本利金額會更高?會有幾個情況符合: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003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雨果生活理財經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雨果的理財生活觀的沙龍
484會員
378內容數
本專欄會分享生活中投資理財的相關話題,包含理財觀念、退休金準備、保險、儲蓄等理財話題探討,協助建立日常生活中清晰的理財價值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我相信不少人在期待美國降息的原因,是因為手上持有不少比例的美國長天期公債,過去兩年一直有美國FED降息時,債券價格就會上漲的期待,但預期的降息時間卻一直延後,直到現在都還沒有確切可能降息的時間表,但這兩年的股票市場卻已經漲翻了。 如果你買債券的主要目的是想要賺取降息時帶來的資本利得,相信過
在投資理財的過程中,規避風險是必要的,不只是投資上的風險,還有身體健康狀況也是一種風險,任何一種嚴重的疾病都很可能會造成你的收入中斷,或減少你每年可以投資的金額。 而在所有保險類別中,最容易第一個被想到的就是死亡理賠型的保險,有分為意外險與壽險,所謂的意外險指的是,當死亡的原因是因為意外所
勞退新制從民國94年7月起開始實施,大家都知道雇主要強制提繳不低於薪資級距6%的金額,勞工個人也可以自願提繳不超過6%的金額,但或許很多人不知道,原來退休後提領的退休金也可能需要繳稅。 退休金提繳的金額同健保一樣有個分級表,只要有實際工資或執行業務所得就可以提繳,最低級距為1,500元,6
現在房價高到令多數人無法負擔,不少父母會願意幫小孩負擔頭期款,協助子女買房,其餘的貸款金額由子女自行償還。但父母幫忙出頭期款就涉及到贈與問題,依據贈與稅規定,父母到底可以幫到多少呢? 最近常聽到一種做法是,為了因應房地合一稅2.0的方式,贈與房地產要繳的稅會比用買賣的方式還要高(贈與稅與交
不知是不是年紀到了一定的歲數,就會開始回憶往事,有時腦子裡會突然想起學生時期,或某一段時間發生的某件事情,開心的難過的都有,但大多時候是想起過去做過的蠢事或後悔的事情。 但我並不會去想,如果當初我做了不同的選擇,現在的我會不會不一樣,因為不同的選擇必然會造就不同的人生,只是會更好或更壞就不
我們知道想投資理財得先要有資金,大多數人的資金來源都是靠薪資存下來的,而儲蓄對於許多人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 網路上教人增加儲蓄的方式有很多種,譬如有333存錢法、365存錢法、信封存錢法、零存整付存錢法等,將其簡單的分類,大概就是要消費者先把收入存一部分起來再消費,或是每天或每週固定存一小
我相信不少人在期待美國降息的原因,是因為手上持有不少比例的美國長天期公債,過去兩年一直有美國FED降息時,債券價格就會上漲的期待,但預期的降息時間卻一直延後,直到現在都還沒有確切可能降息的時間表,但這兩年的股票市場卻已經漲翻了。 如果你買債券的主要目的是想要賺取降息時帶來的資本利得,相信過
在投資理財的過程中,規避風險是必要的,不只是投資上的風險,還有身體健康狀況也是一種風險,任何一種嚴重的疾病都很可能會造成你的收入中斷,或減少你每年可以投資的金額。 而在所有保險類別中,最容易第一個被想到的就是死亡理賠型的保險,有分為意外險與壽險,所謂的意外險指的是,當死亡的原因是因為意外所
勞退新制從民國94年7月起開始實施,大家都知道雇主要強制提繳不低於薪資級距6%的金額,勞工個人也可以自願提繳不超過6%的金額,但或許很多人不知道,原來退休後提領的退休金也可能需要繳稅。 退休金提繳的金額同健保一樣有個分級表,只要有實際工資或執行業務所得就可以提繳,最低級距為1,500元,6
現在房價高到令多數人無法負擔,不少父母會願意幫小孩負擔頭期款,協助子女買房,其餘的貸款金額由子女自行償還。但父母幫忙出頭期款就涉及到贈與問題,依據贈與稅規定,父母到底可以幫到多少呢? 最近常聽到一種做法是,為了因應房地合一稅2.0的方式,贈與房地產要繳的稅會比用買賣的方式還要高(贈與稅與交
不知是不是年紀到了一定的歲數,就會開始回憶往事,有時腦子裡會突然想起學生時期,或某一段時間發生的某件事情,開心的難過的都有,但大多時候是想起過去做過的蠢事或後悔的事情。 但我並不會去想,如果當初我做了不同的選擇,現在的我會不會不一樣,因為不同的選擇必然會造就不同的人生,只是會更好或更壞就不
我們知道想投資理財得先要有資金,大多數人的資金來源都是靠薪資存下來的,而儲蓄對於許多人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 網路上教人增加儲蓄的方式有很多種,譬如有333存錢法、365存錢法、信封存錢法、零存整付存錢法等,將其簡單的分類,大概就是要消費者先把收入存一部分起來再消費,或是每天或每週固定存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