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從拉斐爾到梵谷》賞畫日記

台南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從拉斐爾到梵谷》賞畫日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曾聽過人喜歡賞鳥的理由,除了喜歡鳥類美麗的身姿、多多接近大自然以外,同時也提高了洞察力,感官知覺的提升,聽力、視覺靈活,且也與冥想有相同的效果。

或許賞畫也有些相似的地方……

 

2003年柯林佛斯特Colin Firth 跟史嘉蕾喬韓森Scarlett Johansson 演的電影《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有一幕是男主角問女主角天空是什麼顏色的,女主角說有一些粉紅色。

對畫畫的人來說,此幕很能共感,顏色要調到很準確,確實就是要盯著看到層層光景/色光/顏色……。

 

此次的展覽非常吸睛,斗大的標題拉斐爾到梵谷,人潮大爆滿,我記得當初購早鳥票的時候,是秒速完購,買不到。

 

最後,原價開賣的時候,熱門時間也是很快就反灰完購,原本以為平日的時間,人潮會少一點,但昨日是週四下午,也是到了可以觀察別人頭頂髮旋的程度,非常多人。

 

不過奇美博物館,真的很美,從步行進去看展的途中就可以醞釀了賞畫的心情了。

好,重點是賞畫……

 

這次展場規劃我覺得很值得稱讚的是,入口有個編年史從1400年到1800年,一望便知是距今600多年前,畫可以保存到這個程度是很驚人的。(特查主辦方表示是「真跡」,不是贗品),比我小學寫的作業簿還新。

 

接下來,我要來說說我個人的精選:

 

第一幅是拉斐爾的聖母與施洗者約翰

第一眼的和諧與安詳讓人肅然起敬。只有聖母瑪利亞是成人的形象,耶穌跟約翰都是孩童,凸顯著母親的偉大。拉斐爾最偉大的就是聖母系列畫作,能夠看到真跡,感受到信仰的威力真的是難得。

聖母子與施洗者約翰

聖母子與施洗者約翰



 

第二幅是喬基努布克雷爾四元素

一看到這幅畫,我就非常喜歡,身為家裡掌廚之人,雞、魚、肉的刻畫可以這麼寫實,就很能投射其中,另外,這個畫中全部人物盯著觀眾的表現,不禁讓我笑了出來,怎麼那麼怪奇!好適合放在餐廳,給家中挑食的人瞧瞧,「不可以浪費食物」

害我衝了一波禮品店,不過沒有賣此畫的海報,真的是好可惜。

Joachim是荷蘭的畫家,專門繪製市場與廚房。我對比利時、荷蘭的飲食文化一直有良好的印象,啤酒好喝、鬆餅好吃、魚料理也很美味……餓了!!

(抱歉沒拍到照片,這是一幅四元素系列作品,超大一幅,如果人潮不多,才能拍進去整幅畫作。)

 


第三幅是克勞德畫的公主壯烈犧牲前的倩影

聽說是公主拒絕和親,最後被殺後,為了紀念她而畫的出港畫,那個朦朧感怎麼可以這麼自然,非常厲害。

這幅畫的背景故事似乎有很多種,奇美的網站是寫童貞女,我也有看過寫說是女王……


 

然後是湯馬士勞倫斯的紅衣男孩

再次稱讚一下,語言導覽的活潑,租一台來聽,還可以聽到情境劇真是可愛,並且情境劇還配合了畫作背景。

這幅畫,畫出了男孩的靈氣,雖然……有可能是畫家對雇主家拍的馬屁,不過真的是good job。

查爾斯.威廉.蘭姆頓肖像

查爾斯.威廉.蘭姆頓肖像


 

約瑟夫透納海洛與利安德的離別

畫的是女祭司海洛與亞洲少年利安德相戀,後雙雙身亡的故事。

吃驚的是,與克勞德光朦朧相比,這裡的海浪霧茫茫呈現得如此驚心動魄……

這樣好了,我們來回想一下中午吃的便當,可否可以想起來雞肉的紋理?米飯上的油光?好吧,如果想不起來,是不是就可以很佩服這種完全靠想像的畫作。

我一直想看清楚利安德長怎樣,但真的是人太多了,看不到,唉。

海洛和利安德的離別

海洛和利安德的離別


 

畫展最後一站是最有名的印象派啦,大咖們。梵谷、馬內、高更、莫內……

最後一幅,我選了馬內畫咖啡廳一角的畫,

這幅畫有某種動感,台上的舞者、抽菸的客人,拿酒杯的女侍俐落的姿態,哈哈哈掛在店裡就會充滿熱鬧氣氛。

音樂咖啡廳一角

音樂咖啡廳一角


 

當然,大巨作還有《書房中的聖傑洛姆》......等,

說了這麼多,

結果我最後帶回家作紀念的是莫內的花叢小徑,哈哈說來說去買了沒拍照的。

 

要說缺點的畫就是畫跟畫之間太近了,或是人太多……

有時候看畫要近看,也許要遠觀,還有閉著眼睛想像,結果現場是擠在一起啦。 

 

 

avatar-img
名落孫山也沒關係
6會員
14內容數
我這也寫寫、那也寫寫,有時候沒被錄取也沒關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名落孫山也沒關係 的其他內容
有別於大理石的地板,皮鞋在石板路上喀達、喀達響…… 現在的步調,像在清晨布拉格的查理大橋上信步漫遊。走著、走著,吸吐的 霧氣似乎漸濃,濃到伸手不見五指,瞬間的冷氣灌進喉嚨裡。 讓人緊張了起來,原本看不清的前方忽然出現橋上雕像的臉在眼前,表情痛苦、眼角還滲出了血來。 嚇得讓人退了一步,怎麼瞬間
直到19世紀下半麻醉藥與抗菌藥才問世。 現在的醫療發達,現在的人逐漸遺忘在過去的年代,「治病」與「痛苦」幾乎是同義詞。現代的醫療時常標榜「無痛」,我是連做醫美都喊痛的人…… 在19世紀以前,人家是生命的鬥士,醫生則是科學的先驅,而非現在醫護過勞。   這本書除了彙整了歷史上荒誕、怪奇的病
l   2017-2020年台灣成人的肥胖率與2016-2019年相比攀升近3%的比例,到了50.3%,相當於2位成人就有1位有肥胖症。近年,台灣的運動風氣盛行,但是肥胖的比例卻不減反增,其中是否有我們沒有注意到的因素?   繼第一季之後,運動員壯觀進場是這場超專業競賽的例行起手式。除了介紹節目
有別於大理石的地板,皮鞋在石板路上喀達、喀達響…… 現在的步調,像在清晨布拉格的查理大橋上信步漫遊。走著、走著,吸吐的 霧氣似乎漸濃,濃到伸手不見五指,瞬間的冷氣灌進喉嚨裡。 讓人緊張了起來,原本看不清的前方忽然出現橋上雕像的臉在眼前,表情痛苦、眼角還滲出了血來。 嚇得讓人退了一步,怎麼瞬間
直到19世紀下半麻醉藥與抗菌藥才問世。 現在的醫療發達,現在的人逐漸遺忘在過去的年代,「治病」與「痛苦」幾乎是同義詞。現代的醫療時常標榜「無痛」,我是連做醫美都喊痛的人…… 在19世紀以前,人家是生命的鬥士,醫生則是科學的先驅,而非現在醫護過勞。   這本書除了彙整了歷史上荒誕、怪奇的病
l   2017-2020年台灣成人的肥胖率與2016-2019年相比攀升近3%的比例,到了50.3%,相當於2位成人就有1位有肥胖症。近年,台灣的運動風氣盛行,但是肥胖的比例卻不減反增,其中是否有我們沒有注意到的因素?   繼第一季之後,運動員壯觀進場是這場超專業競賽的例行起手式。除了介紹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