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的日子1-我居住的地方(下)

瀧宮中年-avatar-img
發佈於帶著包袱去旅行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除了住家附近的街市,荃灣街市附近算是鬧區,天氣不好的週末時常會晃去這裡

除了住家附近的街市,荃灣街市附近算是鬧區,天氣不好的週末時常會晃去這裡

這一篇要來講些我在香港的日子裡,住家附近經常打牙祭的餐廳、小店,如果你是荃灣人或是曾在荃灣住過一陣子的人,應該知道我講的是哪些店

不過也很抱歉,當年吃吃喝喝底下往往都忘了把那些菜色拍下來,畢竟那個時候還不是「相機先吃」的年代,美味的餐點還沒上桌,筷子早早就已握在手上就戰鬥位置,跟朋友幾杯啤酒下肚,話匣子一打開,連誰打電話來都接不上了也不一定;再者,有些店家歷經這十幾年或許都不在了,現在回想起來可能都不太準確

所以我這集照片倒不是重點,一起晃過那些被港府號稱都會區的邊郊,踩踩我吃過的店,說不定哪天我又跑回香港,找朋友一起到那邊重溫舊夢也是有可能的

其實這一篇在沒有什麼照片底下,我原本不太想動筆,但是那一段時間,曾吃過的香港美食,以及打開味蕾的新奇滋味,實在值得記錄下來,所以還是動筆吧,有些圖文不符之處,還請見諒囉

三陂坊美食

會發現這一條美食街,其實是我同事,一起跟我到香港長駐的一位工程師,有次他加班到深夜,三步併二步趕上最後一班地鐵是從尖沙咀發車過來的,到我們公司那邊差不多是十二點不到半,因為搭地鐵到大窩口下車走回來,途中經過之處大多是住宅或是工廠樓,因此他便多搭了一站到尾站荃灣下車,荃灣是地鐵線西側最熱鬧之處,從這邊走一段路可以改搭屯馬線前往新界的老區-天水圍,那邊可是有一堆道地的老香港美食,甚至有24小時的茶餐廳,以及迷人至極的甜點,在香港要吃到濃厚的老港味道,我認為是要到西新界,北有天水圍,南有屯門,記得隔年許鞍華導演推出了《天水圍的日與夜》,看著電影畫面不時就會認出實際走過的街景,因為香港好友家就住在天水圍附近,在2009年春節就策劃了一場小旅行,跑去朋友家借住了幾天,徹底享受當地美食與香港春節氣氛

話說回來三陂坊,同事步出地鐵站,走進眾安街,右轉滑進兆和街,那裏有一間大良甜品,不騙你當時連甜品店都幾乎像是24小時的,現在仍是開到深夜11:30才關門,已是晚上十二點多了,他連忙趁關店前進去吃了碗甜品再回家,此時兆和街已變成川龍街,就像台中街道一般,進化北路走一走變成忠明路,對於我來說早已見怪不怪,來自其他地方的台灣朋友,到了荃灣跟我會合,常常搞不太清楚

原本川龍街一直走就會碰到楊屋道,還記得上一篇我說過楊屋道底那時候一堆工地嗎?在川龍街底靠近楊屋道附近,有一間類似鐵皮屋的小店,名字依稀記得好像是「澳門豬骨煲」之類的,就好像福岡的屋台,你不會講日文,去屋台總是有那麼一點膽怯,沒有餐牌就不知道怎麼點餐,那間「澳門豬骨煲」就像這樣的小店,但每晚總是人潮洶湧,加上位處工地旁,食客自然而然放開吃放開大聲喧嘩,總是引起我們好奇,後來有台灣朋友來,有了更多人壯膽,便一起去挑戰那間店,不吃不知道一吃嚇一跳,怎麼這麼美味!濃厚的豬骨湯,其他配料自己點,就像吃火鍋一樣,只不過那湯頭實在令人難忘,有次跟我元朗的朋友分享,她二話不說便幫我們安排了一趟澳門行,去吃真真正正的澳門豬骨煲,果然滋味更上層樓!

但是那回我同事並沒有往川龍街直直走去,按他的說法那邊晚上十二點多實在太陰暗,店家都關了,一陣漆黑且寂寥,這麼晚實在不想走那邊,而且星期五晚上隔天可以睡到飽到處晃晃都好,而當時的我早就回到住處,躺在沙發上吹著冷氣看美劇

從甜點店離開後遇到第一個十字路口,他便左轉進荃灣街市街,心裡想著會不會遇到大排檔什麼的,畢竟白天這裡可是非常熱鬧,而且街市旁邊就是賽馬公園,很多人來來往往,這裡算是荃灣的鬧區,我們住處附近的楊屋道街市,怎麼看來都只是第二市場罷了

據他說,凌晨快一點的賽馬公園超可怖,那個公園裡頭有幾棟古色古香的翻新老建築,湖啊雕像等等,在深夜昏黃的燈光下樹影搖曳,空無一人感覺就是會有什麼事發生一般,所以他沒往前走到公園,又回到眾安街順勢南下沿路走回家,當時的荃灣城市中心有少少店家開到凌晨,些許有點人氣,現在荃灣城市中心早在十年前翻新並改名為荃灣千色匯,後來一次又回到荃灣來個敘舊之旅,地圖上看不到一查才知道,想繞到以前任是的楊屋道街市,差點認錯方向

走在眾安街的騎樓上,同事老是遇見喝醉酒的人在攔計程車,這可非常引起他的好奇心,因為路上又沒有什麼餐廳開著,怎麼一直都會遇到三三兩兩的人從巷子裡冒出來?

好奇的他左拐進巷子,在幾十公尺外好像人影光影交錯,他朝著光亮處走去...

是的,他發現了三坡坊,這個既神祕又讓我們在許多晚上大啖美食、狂喜閒聊的地方;三坡坊就夾在沙咀道、鹹田街、眾安街中間的四方區域,標標準準的大排檔一條街,到了晚上六七點店家早早便已把桌椅擺放好等待食客過來,隱藏在聖芳濟中學背後,隔著遊樂場,不怕影響太多人,但基本上也守規矩僅營業到凌晨1點

在那裡我們最常去的二家店(店名或許記錯,但就是轉角二家店)一間叫做波記小廚,另一間叫做陳財記,猶記得我們去波記時常些

波記有一道迷人的料理「黑椒牛仔骨煲」,把牛骨炸過後再燉煮,另外炒製紅燒繪料,上桌前把牛骨擺在烤熱的陶鍋裡,最後淋上繪料,那香味四溢,時至今日仍著迷,而大排檔道地的豉椒炒蜆、XO醬西芹炒豬頸肉、魚香肉碎茄子煲、椒鹽鮮魷、蜆介鯪魚球、生滾蟹粥、西蘭花炒蝦球、麻辣口水雞、北菇蒸滑雞、冰鎮咕嚕肉等都是我們常點的桌上菜,最後那一道冰鎮咕嚕肉,更是驚人,咕嚕肉吃起來就是酸甜醬的雞塊,上桌時擺上一堆冰塊,把滋味封住,底部置放鳳梨,別出心裁的製作方式,成為我們每次必點

隔壁的陳財記,聽說現在已經改名為新陳財記,或許是老闆換人了,兩邊的菜色差不多,都是道地的大排檔美味,只是若我們想吃炸蠔、奇味骨、脆皮炸大腸、聖子等海鮮就會換去陳財記,奇味骨聽起來很特別,作法是將排骨裹上麵粉糊下去炸,麵粉糊已經是調過味的,上桌時用美乃滋淋上網格狀,也是一道滋味美妙的料理

這二家店成為我們這群台灣過來長駐香港的過客,在眾多週五或週間晚上聚餐聊天之處,疫情Co-Vid19過後,我出差了一趟,中間趁空去了那邊,波記已歇業,而陳財記雖然招牌沒換,但是滋味已改,一問才知道老闆、廚師都換人了,只剩餐牌留下...

我實在找不到牛仔骨煲、奇仔骨及其他必點美味,可能一上桌就被我們一口氣殺空來不及拍了吧

我實在找不到牛仔骨煲、奇仔骨及其他必點美味,可能一上桌就被我們一口氣殺空來不及拍了吧

事隔已超過十五年,我們幾個剛跨過三十的年輕人,跟隨著日本老總去了香港,除了一番奮鬥、一堆狗屁倒灶的鳥事,當然,中間也不乏有這些美味相伴,以及台灣好友飛過來與我們一聚,現在想起都覺得有趣,多年過去,中間又有幾次回到香港,有時是生意有時是轉機短待一日、有時是跟三五好友相約,除了逛街重溫舊夢,看看香港變遷,嚐嚐記憶中的美味,只是一件件的消逝一間間關門,之後,我也僅僅只能寫著這些話癆式散文記錄下來......





avatar-img
2會員
7內容數
深夜裡才想起自己的人生線,許多年在創意產業、數位科技業工作創業,包袱中偶爾抖落的是:各地新訊心得、書籍觀看心得、旅行隨手散記,加上偶爾扮演社會觀察家的筆記。非常實際的人生面向,因此絕不分享:心靈雞湯、自我成長、股票投資、宗教話題、戰爭與政治,這些皆不擅長,總之,任何左右傾向的強烈意識都不在此發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深夜裡的包袱 的其他內容
這篇文章的主圖,是我在2007年長駐香港時候所住的高樓窗外風景,看起來很高,是的,我住在一棟高達60層樓的大樓,作為外派公司把我安排在48層樓,這一天是九月份的一個週末,天氣很好準備外出,順手用手機拍下這張照片...
2007年,被外派到香港工作,公司策劃了一場去澳門的小旅行,而有了這次旅行的經歷
這篇文章的主圖,是我在2007年長駐香港時候所住的高樓窗外風景,看起來很高,是的,我住在一棟高達60層樓的大樓,作為外派公司把我安排在48層樓,這一天是九月份的一個週末,天氣很好準備外出,順手用手機拍下這張照片...
2007年,被外派到香港工作,公司策劃了一場去澳門的小旅行,而有了這次旅行的經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早已聽聞香港對吃特別講究,也有人說去香港就是買東西和吃東西。儘管此行只有三天兩夜,自己也不是什麼大胃王,我還是每餐都安排了一些觀光客必去的餐廳。 此行有吃的店家:旺季冰室、點心到、澳洲牛奶公司、富豪雪糕、妹記生滾粥品、甘牌燒鵝。
Thumbnail
在台灣生活那麼多年,作為上班族就是農曆新年時回娘家,除了帶台灣伴手禮回去送給親友外,也會習慣買一些香港伴手禮帶回台灣,給辦公室的同事們聊表心意。不過因為比較好吃的伴手禮都在市區,以前還可以跑遠一點......
Thumbnail
雖然我在台灣已經生活很長一段時間了,不過每次回香港過農曆新年時,還是會習慣買各種伴手禮回去分送會遇見的親朋好友,而且因為差不多一年才回一次,所以初期會買比較知名及旅遊時會買的伴手禮回去,後來倒有點變成每年選購不同店家回去,看看哪一款比較受好評才回購......
Thumbnail
因為有親戚住在香港 小時候常把香港當後院(X 還記得國高中曾在唸書期間去那兒 同學、老師問起我就說去吃烤鴨 但自從反送中事件後 總是心有餘悸、不敢再踏足那裡 而這次,既是為了帶男友去玩、也是為了去看看許久不見的親戚 我又帶著忐忑的心飛往香港 還記得小時候只會搭紅色巴士到金沙嘴
Thumbnail
人在香港,每天只吃兩餐。但旅遊在外,特別在日本,除了早午晚三餐一餐都不能少,還要到咖啡店喝東西、吃一下甜品,不然也要到便利店買點喝的吃的回酒店房間去,整天都在吃。除了之前已經推介過的,餘下的都綜合在這一篇,一次過分享。
最近發現文化中心小巷弄之間,真的隱藏好多美食餐廳,現在都會先在臉書搜尋哪裡有美食,評價如何?避免踩雷° 今天來到一家評價還不錯的餐廳,外觀看不怎麼樣,走進去真有驚喜就是滿滿的復古風,這家店是有低消300元起跳,標榜海鮮都是當天老闆親自採買,所以會有隱藏的菜單° 餐點重質不重量,海鮮真有夠新鮮
Thumbnail
「幾個月前去台灣找你還說着無法再習慣香港,半年不到竟然回來了。」朋友家中生變,暫時離開移居的苦寒國度,回港處理事務。他人緣好,連連筳席,累過返工。這日他約舊友入長洲BBQ,拍了張維港的照片,害我也有點想回去看一看。 離港一年又四個月,身分安定下來,第一時間去火車站買全月通。去年行政院推出T P
Thumbnail
工作、一人放鬆、便宜和舒適享用的北港小吃店。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離鄉的經歷?人在異鄉時,跟回憶中相似的麵包香氣、鈔票的錢味,只要有些許熟悉,不論是多麼莫名其妙的東西,都能引起你對家的思念,而當遇到同樣背景的人,心裡的喜悅是擋不住的… 來到這裡的你,可能未曾讀過我前篇的文章,在此前情提要,我是一名香港人,2019年居台至今,從學生身分轉變為職場新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早已聽聞香港對吃特別講究,也有人說去香港就是買東西和吃東西。儘管此行只有三天兩夜,自己也不是什麼大胃王,我還是每餐都安排了一些觀光客必去的餐廳。 此行有吃的店家:旺季冰室、點心到、澳洲牛奶公司、富豪雪糕、妹記生滾粥品、甘牌燒鵝。
Thumbnail
在台灣生活那麼多年,作為上班族就是農曆新年時回娘家,除了帶台灣伴手禮回去送給親友外,也會習慣買一些香港伴手禮帶回台灣,給辦公室的同事們聊表心意。不過因為比較好吃的伴手禮都在市區,以前還可以跑遠一點......
Thumbnail
雖然我在台灣已經生活很長一段時間了,不過每次回香港過農曆新年時,還是會習慣買各種伴手禮回去分送會遇見的親朋好友,而且因為差不多一年才回一次,所以初期會買比較知名及旅遊時會買的伴手禮回去,後來倒有點變成每年選購不同店家回去,看看哪一款比較受好評才回購......
Thumbnail
因為有親戚住在香港 小時候常把香港當後院(X 還記得國高中曾在唸書期間去那兒 同學、老師問起我就說去吃烤鴨 但自從反送中事件後 總是心有餘悸、不敢再踏足那裡 而這次,既是為了帶男友去玩、也是為了去看看許久不見的親戚 我又帶著忐忑的心飛往香港 還記得小時候只會搭紅色巴士到金沙嘴
Thumbnail
人在香港,每天只吃兩餐。但旅遊在外,特別在日本,除了早午晚三餐一餐都不能少,還要到咖啡店喝東西、吃一下甜品,不然也要到便利店買點喝的吃的回酒店房間去,整天都在吃。除了之前已經推介過的,餘下的都綜合在這一篇,一次過分享。
最近發現文化中心小巷弄之間,真的隱藏好多美食餐廳,現在都會先在臉書搜尋哪裡有美食,評價如何?避免踩雷° 今天來到一家評價還不錯的餐廳,外觀看不怎麼樣,走進去真有驚喜就是滿滿的復古風,這家店是有低消300元起跳,標榜海鮮都是當天老闆親自採買,所以會有隱藏的菜單° 餐點重質不重量,海鮮真有夠新鮮
Thumbnail
「幾個月前去台灣找你還說着無法再習慣香港,半年不到竟然回來了。」朋友家中生變,暫時離開移居的苦寒國度,回港處理事務。他人緣好,連連筳席,累過返工。這日他約舊友入長洲BBQ,拍了張維港的照片,害我也有點想回去看一看。 離港一年又四個月,身分安定下來,第一時間去火車站買全月通。去年行政院推出T P
Thumbnail
工作、一人放鬆、便宜和舒適享用的北港小吃店。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離鄉的經歷?人在異鄉時,跟回憶中相似的麵包香氣、鈔票的錢味,只要有些許熟悉,不論是多麼莫名其妙的東西,都能引起你對家的思念,而當遇到同樣背景的人,心裡的喜悅是擋不住的… 來到這裡的你,可能未曾讀過我前篇的文章,在此前情提要,我是一名香港人,2019年居台至今,從學生身分轉變為職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