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寫的事隔多年,是當年2014年的事,確實距離現在也有10年,但其實在當時我是經過7年多才又再次踏上澳門島,以前我的朋友都會相約港澳三天二夜旅行,先飛到澳門下榻賭場酒店,吃吃美食、賠賠小錢,隔天睡到自然醒,過午之後再搭噴射氣船前往香港,到處逛逛shopping到了第三天晚上才回台灣,這種小旅行,當時我朋友裡面無論是哪一群總是會這樣玩或是有類似的行程
在當時,機票去到香港或澳門,一個人來回也不會超過5、6000元,如果你買超過這個價,要不是你鄰近時間才booking,不然就是你選搭商務艙之類的吧,飛去港澳一來機票便宜,二來住宿也不貴,交通什麼的也方便,雖然台北的流行物品已與國際接軌,但是香港這個(幾近於)免稅城市,總是很好買到很多國際品牌的商品,而且就歷史脈絡來看,香港自十八世紀末就已經跟世界接軌(當時怡和洋行的前身柯克斯·理德商行已在廣州成立)香港人很會挖掘世界各地流行新潮物品,我可以不誇張的說,我很少在台灣買衣物飾品,當時我的衣櫃裡的衣物、飾品幾乎九成九都是海外買的,而這其中又將近六到七成是在香港購入,也許是我在2010年就已經到亞洲各地工作,看的事物一多,總是覺得當時在台灣販售的國際品牌的商品總是顯得過氣,那顏色也多是黑、藍、灰、棕,偏大地且暗色系,這實在是很令人受不了...
有點聊開了,總之,我其實沒有跟著朋友去澳門玩,主要原因大概也是我在香港工作二年多,實在也夠了,亞洲地區,我去東京出差次數最多,其次就是曼谷旅遊多到讓我以為是老家,改天有空再來寫這二個城市吧,不過,自18年之後我也很長一段時間沒去東京,而曼谷自從在20年某一天發現好像都被我探勘過度,我就改去其他地方了
這一次是跟著朋友一起接下澳門政府的年度宣傳案,所以過來待個五天,深度了解才好回去進行企劃,因為實在太多年過去,詳細前後我走過哪些地方或是在哪天做了什麼事?我看了千來張照片也理不出頭緒,但是在一些地點上發生的事總還是能想得起來,所以接下來這個澳門行,也是我至今最後一趟去澳門的旅程,我便不會以時間來敘述,而是把一些事兒跟地點寫成一段段,希望大家不要覺得看得混亂~
相信熟悉澳門的人,就大概猜到我要講哪一間茶樓了,那若你像我朋友們那樣,只會窩在賭場,恐怕就跟這間無緣了
龍華茶樓,就在我們下榻的飯店附近,神奇的是我現在去Google地圖查,怎麼樣也查不到之前住的飯店了,但是記憶裡非常清楚,我們出飯店後約莫2、3分鐘就走到茶樓樓下,其實不是刻意要選在龍華茶樓附近,我們其實更想住進望廈迎賓館,這間由澳門旅遊大學所經營的教學酒店,是在1979年由兵營改建而成,裡頭充滿了葡澳風情的擺設及藝術品,很有歷史氛圍及欣賞價值,很不幸的,我們接到案子的時間太短,望廈迎賓館很搶手的不早點訂都沒房間,由於我們要細理澳門,所以選在老城區是最適宜的
平日下午三點不到半,我們站在茶樓外,已經感受到這棟黃色建築的歷史感,街角邊一棟轉角處呈弧形的設計手法,寬敞而張揚的映入眼簾,對比附近的高樓或是方正建築,一眼就可以感受到她的與眾不同,樓梯緩坡拾級而上,復古磁磚彷彿在引人走入時光隧道,很幸運的是這個時間,幾乎很少顧客,所以餐廳也只留下老闆以及一二位員工服務大家,空曠的室內絕對是喜愛拍照的人的最愛,室內有著許多山水畫、書法字畫,我們對於這些並不熟識,可能會有某大名家的字帖或是畫作也說不定,但從佈置看來,老闆應該就是熱愛這些中國藝術的人
茶樓不是用推車給人選茶點的,在樓梯上來的側邊,就有一車車蒸籠,裡面各式港點跟老闆點選就會有人幫你拿上桌,可能已經過中午了所以蒸車裡沒太多可以選的,剩下基本款,我們就點了蝦肉燒賣、蒸排骨、叉燒包、茄子鑲肉,來茶樓當然少不了砌上一壺茶,每個桌上用毛筆字清楚寫著:「山水名茶 每位15元 茶盅每位20元」(不知道至今有沒有變價)當然,想要吃主食也都能點上,像是乾炒牛河、窩麵、湯麵、炒飯都有,或是炒個菜、肉配碗白飯都可以
剛進入九月,記憶中應該沒有像今日2024這麼的熱,店裡窗戶都開著,天花板幾處大型電扇,伴隨除風吹來其實不太熱,窗邊偶有幾串風鈴,店內人少時時都能聽到鈴聲,這愜意時光實在令人難以離開,餐廳側邊護著一條陽台走廊,老闆放置好幾盆盆栽,增添許多美意,我們從陽台邊往下望,看見隔壁是一棟紅色建築,特別顯眼,原來是「紅街市」,果然顏色襯對了,離開茶樓後便直奔紅街市,對於需要深度理解澳門的我們,逛菜市場確實是一個快速了解當地飲食文化的好地方
扣除前後二天的飛行時間,雖然台灣到澳門很近,但是實際上也不足五日,就第一天到龍華茶樓飲茶,便大略可以知曉要好好遊逛澳門,時間確實很緊迫,茶樓的茶再香、港點再美味,我們都無法搭坐太久,在日落前得再探探一些地方...
我們行走的路線都是很簡單的,從紅街市出來後,往左拐走入高士德大馬路,走到底就是松山,查了一下資料,松山原名琴山,是因為像是橫臥的一豎琴,早在19世紀葡萄牙人還未來此地之前,這原本就是一荒蕪山丘,20世紀初葡萄牙人在這邊建設軍用設施,後來葡澳政府逐漸改建公園,以及後來在1997年纜車啟用,可以一覽澳門島風光,那被叫做松山原因是19世紀末,這邊種植了華南地區的松樹,便如此稱之,那其實此地正式名字是東望洋山,這座山是澳門最高的山,但也僅90公尺高
有東望洋山是不是有西望洋山?當然囉,西望洋山就在媽閣廟的後面,這邊的地勢從鄭家大屋開始緩坡向上,越過鮑公馬路往另一側就是媽閣廟那邊斜向下,因為澳門島小早已過度開發,許多馬路切開了緩坡,仔細看著地圖就可以知道這邊以前是一座小山丘
從高士德大馬路走到山腳邊,便直入二龍喉公園,公園再上方就是松山市政公園,其實就是整座松山,我們沒有搭乘纜車,就是想要看看個處地景風光,沿著地厘古工程師馬路一路走到山的另一側,當然路上也會看到陳列幾座古砲,在山的另一邊矗立著教堂-聖母雪地殿教堂,教堂旁邊緊挨著東望洋燈塔以及砲台
這裡已經被登陸為世界遺產之一,聖母雪地殿教堂底色是一座白色教堂,廊線以黃色相襯,遠遠一看就特別醒目,教堂內壁上繪有聖經故事及人像,據考證這壁畫是揉合東方繪畫技巧及西方彩繪顏色所構成的,相當特殊,而教堂旁的古鐘也久至1872年重鑄,想像當年在山上鐘聲一響一定能傳播到很遠的地方
往燈塔跟教堂有一個廊道,裡面有五六個鐵鑄的各式不同圖案大標誌,原來是颱風警報標誌,只要颱風一來,就會掛上燈塔作警示;登上燈塔頂端,可以看到水晶射燈,這射燈原來是世界僅有二個,但原本製造的工廠已經歇業,沒有配件可以更換,水晶燈再也無法重啟,以前水晶燈的光度可以輻射16海浬遠呢
我們一路走上山,天色也漸漸將暗,為了多去幾個地方,就搭纜車下山,景色裡只見民居錯落在高樓大廈之中,這就是澳門,直至今日或許大樓更多也說不定,今天傍晚我們就要會一會國父孫中山在澳門的住所,現今已改為澳門國父紀念館,聽說近年也有一些紛爭,就等待下一篇文章介紹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