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項由Robert Shiller提出的指標,以過去十年的平均盈餘為基礎,調整通膨和季節性因素後計算得出。這項指標的主要目的在於衡量整體市場的估值水平,避免短期盈餘波動對估值的影響,因此適合長期投資,而不適合短期市場預測或個股分析。
與傳統本益比相比,席勒本益比的優勢在於其平滑過去十年的盈餘數據,反映了更長期的市場趨勢。例如,在2009年金融危機期間,傳統本益比顯示市場極度高估,但席勒本益比則更準確地反映了當時的市場估值。
研究顯示,席勒本益比對未來十年的市場回報預測性較高,而對未來一年的預測性較低。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投資人對於市場回報的期待也會有所調整,利率水平和EPS成長率等因素都會影響到本益比的變化。
考慮到目前市場的高估值,投資者可以根據席勒本益比做好資產配置,避免過度集中風險。同時,也應該考慮當前的經濟環境和未來的發展趨勢,以席勒本益比為輔助指標,做出符合實際情況的投資決策。
總的來說,席勒本益比提供了一個有價值的工具,幫助投資者更好地理解市場估值水平,並作出長期投資的決策。然而,投資始終存在風險,投資者應該謹慎行事,並在進行任何投資之前,進行充分的研究和評估。
參考資源
Barclays Indices Historic CAPE® Ratio by country
參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