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山家之味】2008—無緣的「文青」海報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最近新家正在裝潢,陸續準備一些電影或藝術海報,準備日後裝飾家中。前兩天,也甫搬新家的弟弟突然跟我要了一些海報,說他也要裝飾南部的家。我心想這個大老粗怎麼突然想到,他說朋友去他家,覺得現代風格的裝潢太過空曠,他的朋友建議要多一點「文青風」,建議掛張海報來妝點一下,講到「文青」,他就想到我這個二哥。


raw-image


把手邊現有準備的給他看了一下,他竟然挑選了這張我原本要裝飾主牆,是枝裕和在2008年導演的【橫山家之味】電影海報。話都已經說在前頭,只好割捨我的收藏給他。我想我弟看中的只有這張海報的手繪風格,和英文片名「Still Walking」的字樣,他大概不知道這部電影在演些什麼,如果他知道的話,大概不會想要這張海報了。


raw-image


我很不敢寫是枝裕和的電影作品,他的電影平淡中暗藏的密密麻麻綿裡針,非常難以文字說明。作為是枝裕和電影創作生涯中,第一部直視「家庭」這個題材的作品,【橫山家之味】有它特殊的意義存在。電影故事描寫為了祭拜海邊救人過世的大哥,一個家庭兩天一夜相聚的過程。這部【橫山家之味】被譽為現代的小津安二郎再現,它很淡,但思之、品之,卻處處充滿人情況味,如同小津關注社會變動下,家庭結構和親情倫理的瓦解再建構,是枝裕和把一個家庭通俗劇,拉高到對於當代社會的觀察。


raw-image


關於【橫山家之味】能說的有很多很多,這交給電影專家去解析,我想特別提的是—這部電影是是枝裕和在母親過世後的懷念作品,從中可以看到樹木希林的日本媽媽代表,有多少日本女人的縮影,可恨之中帶著可愛,生活折磨中有著自我獨特的人生哲學。在樹木希林在2018年過世時,是枝裕和特別寫了一篇訃聞,裡頭提到——


希林女士,您過世的 9 月 15 日也是我母親的忌日。與母親分別的日子,又要像這樣與您分別,這個巧合令我心中的孤單格外難以忍受。


將失去母親及與您相遇聯想在一起也許不正確,但可以肯定的是,正是因為我想設法將失去母親這件事化為作品,才得以與希林女士相遇。


因此,被留下的我,這次也同樣地必須設法將失去您這件事及這份悲傷,昇華成別的東西才行。我想,這就是身為與您一同走過人生短暫片刻的人的責任吧。


這麼做是我對於善待我這個孤兒,陪在我身旁並對我投注愛的您最低限度的報恩。


如同追趕著已啟程的您的背影般,我想對棺木中的您再重複一次我所說的最後一句話來總結我的道別。


希林女士。謝謝您與我相遇。


raw-image




從明日報新聞台部落格到串流年代,「影音亞空間」其實一直都在。如果你喜歡看一個中年大叔碎碎唸,關於電影、音樂、閱讀及生活的事情,Welcome to my Sub-space !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大大小小的遺憾是日常-橫山家之味『橫山家之味』影片裡好多走路散步的畫面,劇中父親橫山醫生獨自散步很久的畫面;排行老么的阿部寬帶著離過婚的妻子(夏川結衣)和機子走路回家的畫面;母親(樹木希林)和阿部寬一家人前往哥哥墳前掃墓的走路畫面;醫生父親、阿部寬和繼子三人在海邊散步畫面;最後是兩位老人送阿部寬一家人
Thumbnail
avatar
阿傻總幹事
2023-09-08
什麼是家:橫山家之味(Still Walking)觀後感什麼是「家」?時代的變遷以及社會結構的改變,在這些年來衝擊著家的意象,甚至有時讓人對其感到模糊。反而遺忘了家的本質裡蘊含著一種平凡,其訴說著不過是生活的點滴。有趣的是,這些平凡與生活倘若脫離了家的意象,彷彿隨之散去。相對於此,當經歷了所謂家之味的調理,那麼所有的細節彷彿都具有了不平凡的意義。
Thumbnail
avatar
海默
2023-09-05
《橫山家之味》:Still Walking 的人生散步,料理,洗澡,掃墓──是枝裕和選擇專注呈現生活細節,是因為「日常」關乎一個人、一群人活下去的姿態;裡頭有我們賴以生存的事物,還有隱密卻恆久的情感衝突。
Thumbnail
avatar
午夜先生
2023-08-20
一步一步,離開才能新生:《橫山家之味》  我們對原生家庭總有一種矛盾的情感:企盼著在這個家裡得到認同與容身之處,但離開了家,又迫不及待的伸展出不屬於這個家的、更理想的自我;回到家後,再將不符合父母期望的深深隱藏起來,直到足以將那份企盼消化到不再受到影響。於是在企盼與隱藏、渴望又迴避的過程裡,總會錯失了那些應該表達的話語。
Thumbnail
avatar
海藍
2023-01-07
再看橫山家之味是枝裕和導演的橫山家之味, 第一次看只覺得是你我日常的一瞥,平淡溫馨中帶點酸澀。 隔了10多年再看,覺得每一個場景都深深刻入心裡面。
Thumbnail
avatar
卯吉
2022-08-21
橫山家之味 – 家庭最真實的樣貌橫山家之味無庸置疑是一部大師級的傑作,導演兼編劇是枝裕和利用一個普通家庭間的對話與互動,揭示了家人之間那些不明說的情感與痛苦,看著橫山家就彷彿看著某個熟識的家庭,甚至是自己的家庭,在觀賞時不斷地從每個角色身上看見熟悉的身影,令人不禁讚嘆是枝裕和說故事的能力。
Thumbnail
avatar
Andrew.Tomoe
2022-03-17
【觀影】《橫山家之味 Still Walking》:以家為羈絆,一場又一場的漫步過年時觀賞了尚未看過的是枝裕和導演的電影,沒想到看完無比喜歡。慢火燉煮的、油鍋亂炸的、萬絲千縷的,親情、恨意與追憶。 看似是和家庭有關的主題(非常契合春節),腦海浮現出楊德昌的《一一》,同樣是融合許多想說的故事,卻又融洽地呈現出每個人各種立體多面的情感。 關於散步 互相牽絆 剪不斷理還亂
Thumbnail
avatar
Clover🍀
2022-02-16
【電影】《橫山家之味》:人生就是步履不停《橫山家之味》可謂日本家庭電影的經典圭臬,它的人物描繪無疑高明且深刻,但是劇情與影像的平淡樸實,卻也讓人看見亞洲家庭背後的共通性,並且逐漸對這種共通性感到釋懷。因此,當我們慢慢遠離那個可愛又可恨的老家時,那些終究無解的心結,也就只剩下濃烈的惆悵,並且提醒著我們要繼續活下去。
Thumbnail
avatar
觀影囈語
2021-08-06
撫平悲傷之必要——嚐嚐《橫山家之味》撫平悲傷之必要,就是拍這部電影,但並非側寫母親的一生過程,而是仔細刻劃她最美好的模樣,像是,期待兒女返家而悉心準備一餐豐盛的認真神情。
Thumbnail
avatar
顏采葳
2021-07-27
電影|《橫山家之味》家人就是「無法取代但很麻煩」的存在面對至親的逝去,要如何止痛療傷?對擅長家庭倫理劇的是枝裕和導演而言,拍電影是屬於他的面對方式。《橫山家之味》是是枝裕和導演遭逢母親過世時,寫下的電影。他將懊悔變成了電影的文宣「人生,總是有點來不及(人生は、いつもちょっとだけ間に合わない)」,寫在筆記本第一頁,開始了這齣電影的劇本創作。
Thumbnail
avatar
非必要迷人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