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總是低估「壞事」發生的可能性、總是低估風險,對於指出風險、指出問題、指出危機的人,往往總是訕笑、反唇相譏,而不是藉機思索、研判——直到風險的炸彈引爆,才開始怨天尤人。
四月底,把《大賣空》The Big Short拿出來重看,對Adam McKay的作品呈現風格依然驚艷,本片說故事的方式很對胃口,他的Don't Look Up、Vice也都是很特別、很值得一看的作品。
說實話,過去我對「衍生性金融商品」,就保持戒慎恐懼的態度,如今依然如此,對實業的信任還是我的第一順位。
《大賣空》講的是2008年金融海嘯那段歷史,一群洞察先機的對沖基金經理人,敏銳的嗅覺捕捉到2008年那場次貸危機的山雨欲來,隨即展開與整個金融系統和房市的對抗。
這些早就看出危機端倪的投資玩家,在眾人依然瘋狂投資時,便已經小心翼翼地做好準備,直到危機降臨,他們成功應對,贏下了一場投資界讓人瞠目結舌的史詩戰役。
這部根據真人真事拍的電影,片中的人物和機構不僅至今依然存在,對華爾街的金融交易仍然存在強大的影響力。
《大賣空》的片頭,就拿馬克吐溫的話來開頭:「讓我們陷入困境的不是無知,而是看似正確的謬誤論斷。」
簡單一句話,道破次貸危機的根源,因為所有人都認為,銀行賣的房貸債券是無比安全的。
房貸債券從1995年開始,就成了金融市場上的一種商品。房地產不只在世界各地都被認為是個穩妥的投資,而且人們普遍相信,房貸是大家都會拼命還的債。相信各位身邊也一定有正在努力工作還房貸的人。
但是,房貸債券真的那麼安全嗎?
理論上應是如此,然而,為了多賺點錢的金融機構,把一堆價值堪慮的債券也攪拌進去,而且因為有銀行的背書,沒有多少人認真去仔細研究那些債券組合的細節,大家的心態都是「反正能賺錢就好」。
這其實就像高級酒吧賣的調酒,攪拌在杯中的原料並不一定真的來自店家標榜的原產地,不過,消費者多半也不會特地去查證。
片中這個由「對沖基金經理人」們組成的主角群,並沒有任何主角威能,他們無時不面對著考驗與煎熬,縱使諸多跡象顯示房地產市場可能泡沫化,他們做空房貸證券的過程也並非一帆風順。
那些片段完全體現了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即便房貸違約率持續攀升、房價下跌,房貸證券的價值也沒有跟著下滑。
其實,在股票市場也常見這種情況,當你發現某個關鍵因素,認為股票必定漲或跌的時候,股價未必能即時反應,甚至可能是毫無反應。
《大賣空》這部電影不只是讓觀眾了解2008年金融海嘯的那段歷史,對踏入投資市場的大家來說,更是一部具有深刻思考價值的經典教材。
次級房貸、CDO等衍生性金融商品已成過去,但市場上追逐更高利潤的狂熱,包裝華麗的高風險商品,以及缺乏道德的投機者仍然存在,而且這些都不是你我能夠控制的。
所以,還是要提醒大家,一定要謹慎控制風險,對所有的交易都要更加小心,而且必須不停擴展自己的知識。
最重要的是,要記得不要固執己見,因為這恰恰是市場中最危險的因素之一。
片中Brownfield Capital的Charlie Geller和Jamie Shipley在「大崩潰」時刻,走進雷曼兄弟公司裡,那畫面是衝擊的;2008年那時對世界動盪的記憶,在那一刻都連接起來了,包括後來的臉書興起、佔領華爾街以及阿拉伯之春…。那些衝擊對世界的影響,至今依然強烈。
而我們更能在片中看見,人們過分依賴「看得見」的,外部化自身理解力與想像力匱乏的責任,用似是而非的方式還自我合理化,讓自己心安理得的用鴕鳥心態應對,直到再無處可躲。至於預警的聲音,都被視為了指出「國王的新衣」的白目。
在這部片中,Steve Carell跟Christian Bale的演技真的超棒,青少年時期愛看的那些喜劇演員,轉戰劇情片都有很不俗的表現,Jim Carrey、Adam Sandler都是如此;至於Marisa Tomei在這部裡沒有刻意化年輕妝,但恰恰是這樣的角色形象,實在迷人的很,尤其看到夫妻在關鍵時刻的談心,想起了好幾次跟老婆長談的點點滴滴。
整部《大賣空》固然是資本浩劫的教訓與寓言,同時我們也能從各個角色上看見,巨嬰化的狀態,究竟有多可怕。
「巨嬰」是非常可怕的狀態,都別說對社會或是人際關係,就說「巨嬰」自身——嬰兒,之所以被保護、照顧,是因為這個階段太過脆弱,抵抗能力、自我保護能力都不夠。然而,當生理成年,甚至高齡,心態還是「嬰孩」,事實上就讓自身置於了脆弱、抵抗力低的狀態。
諷刺的是,在風險被驗證前,越靠近爆點,關係人的信念越容易動搖、越容易隨手抓點東西還自我安慰,不理會這樣的行為模式充滿多少荒謬。
想看一部給當代金融世界的勸世寓言,這部《大賣空》推薦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