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臺灣新式糖業的誕生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Podcast:Sugar廳-EP1【甜言蜜語話糖史】臺灣新式糖業的誕生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h5qfe8a0hz601tb177zdejg

哈囉,大家好,我是軒豪,歡迎您收聽「甜言蜜語話糖史」。

今天是我們第一集的播出,想和您說說台灣新式糖業誕生的故事。

主要是因為今年是台糖公司創立77年週年,過去台糖公司在顛峰時期,曾為國家賺進七成的外匯,可說是為國家貢獻良多,而台糖公司能為國家賺這麼多的外匯,主要是奠基於日治時期台灣新式糖業的發展,因此,我們第一集來說說台灣新式糖業誕生的故事,別具意義。

不過,要說台灣新式糖業是如何誕生的,必須先說說台灣糖業的起源與階段性的發展,這樣才能夠理解為什麼日本人會選擇糖作為台灣主力發展的經濟作物。而在台灣進入新式糖業階段之前,它的發展階段總共有4個里程碑。

讓我們將焦點拉到1620年代的遠東海洋與台灣吧!。

1620至1630年的17世紀的遠東海洋,存在著幾股貿易上的競爭勢力—西班牙、葡萄牙、荷蘭、中國與日本的走私商團、海盜等,他們彼此之間存在著既合作又相互掠奪的關係;關係可說相當錯綜複雜。其中的一股勢力,就是我們熟知的顏思齊、鄭芝龍(也就是鄭成功的爸爸)武裝海商(或海盜)集團。至於當時台灣,則被這幾股海商勢力當作貿易中繼站或明帝國、日本港口的替代貿易點或走私地點。

為了安頓受海盜騷擾、飢荒所困的鄉親,顏思齊、鄭芝龍從廣東、福建一帶,引進數萬人來台灣開墾,種植稻穀與甘蔗,因此顏、鄭兩人成了台灣拓荒的先驅;開發地區,為水漆林、笨港及外十莊等一帶,大抵是今日雲林水林鄉、北港鎮及嘉義新港鄉。

這可以說是台灣開始進入自行壓榨蔗汁造糖的的時期,也就是說,漢人在台灣最早開始榨汁製糖是17世紀的1620年代。

雖說開始種蔗製糖,但仍不具規模,真正讓台灣的糖業具有產業雛形,是荷蘭人。

在歐洲,蔗糖普及為今日全民食品前,早先只有歐洲貴族消費得起的奢侈品,歐洲貴族是把蔗糖當作香料、藥品在看待。後來,歐洲貴族在飲食習慣上開始轉變,開始把蔗糖與油、阿拉伯膠、水、堅果混合,做成可以捏塑的糖膠,當作糕點的裝飾品,同時,蔗糖也變成貴族們在蜂蜜與水果以外甜味的來源,因此,貴族對於蔗糖的需求量大增,糖,也開始轉變成重要且有利可圖的貿易商品。

而荷蘭,是繼西班牙、葡萄牙興起的海洋國家,為了與明帝國、日本貿易及尋求香料,不辭千里來到遠東。

1624年, 荷蘭佔領台灣,他們發現到台灣的氣候、土壤,十分適合種植甘蔗,不開發真的很可惜,於是荷蘭人鼓勵蔗糖生產不餘遺力;尤其生產需要大批勞力, 荷蘭開始設法吸引漢人來台,這些優惠措施包括免稅、提供土地和生產工具,據數字統計顯示,在荷蘭的鼓勵下,1638年的時候,移居來台的漢人約一萬到一萬一千人左右;另一方面,荷蘭也自中國與印尼引進水牛和黃牛當作生產的利器。其中,來自中國大陸內地的水牛是用來研磨糖、駕車;而來自印尼及東南亞地區的黃牛,則是用來耕田和載貨。

在荷蘭種種優惠措施下,台灣的製糖開始具有產業的雛形,同時也具有一定的經濟規模,這除外對荷蘭將蔗糖銷往歐洲有所助益外,在對日銷售蔗糖上, 荷蘭也是賺飽飽!數據顯示,1636年的時候,台灣銷往日本的白糖是1萬2千零42斤、紅糖11萬零4百61斤,成為荷蘭除了台灣鹿皮外,重要的對日貿易商品,這是第二個里程碑。

西元1661年,鄭成功趕走了荷蘭人,並繼承了荷蘭人在台發展的糖業,在既有的基礎上,鄭氏王國不斷地擴增種蔗面積;1666年時,台灣已可以每年產糖二萬噸,價值約二十至三十萬銀兩,成為鄭氏王國維繫生存與反清復明重要的收入來源,此時,主要的外銷地為日本和呂宋(今菲律賓);而此時,台灣已成為世界重要的產糖地。

到了清領時期,製糖業的日漸興盛,多數集中在台南地區,而有了專門經營食糖買賣郊商,比如臺灣府城三郊之一的糖郊李勝興便是明例。

1856年至1860年,清廷因敗於兩次英法聯軍之役,分別在1858年與1860年,簽訂了天津條約與北京條約,將台灣的安平與淡水港開放為通商口岸,准許外國人來台從事貿易。 隨後,又增列雞籠(基隆)與打狗(高雄)兩個港口。

開口通商後的台灣,外銷市場擴大,砂糖成為臺灣外銷的主力商品。據統計,1880年,產糖量達到7萬2849公噸,出口量約6萬4240公噸,這是清領時期臺灣糖業產量的最高峰。

所以,我們這樣一路看下來,我們可以了解到,從1620年至1880年這260年來,台灣糖業發展有四個里程碑:(一)台灣最早榨汁製糖是1620顏思齊、鄭芝龍開墾台灣時開始的;(二)而荷蘭人來了之後,再擴展,使糖業具有產業雛形;而在(三)1661年,鄭成功趕跑荷蘭後,鄭氏王國使台灣變成世界重要的產糖地,(四)到了清朝,清廷兩次敗於英法聯軍之役,1858年、1860年分別簽定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使台灣開口通商,擴大了台灣的外銷市場,產糖量也來到了最高峰。

而甲午戰後,割讓予日本的台灣,其糖業迎來第五次的轉變,而這次轉變,使台灣糖業脫胎換骨,進入工業化、現代化的新式製糖時時代。

1895年,清廷因甲午戰敗,割讓台灣予日本,台灣自始進入日治時期。日本與台灣的關係其實很微妙,早在日本未全面佔領台灣之前,日本的海商或走私集團就在台灣島上與明帝國、荷蘭人做生意。台灣鹿皮、砂糖則深受日本人喜愛。也或許是台灣砂糖深受日本人的喜愛以及台灣是世界重要產糖地的關係,致使日本人後來統治台灣時,將糖業視作重要的發展產業。

接著,我們將焦點拉回甲午戰後的日本。在甲午戰後的兩年,日本國內經濟一片繁榮,然而這樣的榮景僅維持了2年,便風光不再,不僅經濟恐慌、財政窘迫,而且還要為了對付台灣武裝抗日份子與支付台灣總督府各項費用,再加上台灣氣候潮溼,瘴氣、鼠疫、瘧疾等各種傳染病盛行,染病身亡的日本兵人數是戰死人數的30倍,必須負擔大量的金錢,因而引起當時的台灣第三任總督乃木希典的不滿,提出了「台灣賣卻論」,主張以一億日圓賣給法國,解決日本經濟與財政問題。

「台灣賣卻論」在日本政府內部爭議不斷,最後在當時擔任日軍參謀本部參謀兒玉源太郎的堅持下,台灣終究沒有賣給法國,然而與此同時,日本政府也削減金援台灣總督府400萬日圓,在此情形下,兒玉源太郎就任第四任台灣總督。

兒玉源太郎就任後,有兩大的難題:第一,就是日本母國不再金援下,如何營造一個財政獨立的台灣?第二、如何落實「工業日本,農業台灣」殖民政策。

那,該怎麼辦呢?兒玉源太郎想到了或許從糖業著手,會是一個方法。

對於台灣糖業的發展,當時有許多日本專家都有自已的一套看法,比如當時的「日本精製糖株式會社」專務董事,後來被尊稱為「日本糖業之父」的鈴木藤三郎就認為,台灣的土地與氣候非常適合栽種甘蔗,但非常可惜,產糖量只有印尼爪哇島的三分之一,若能引進最新式的製糖機械,就能令產量倍增,同時再大膽改革製糖政策,就能開創出龐大的產業規模與商機。

另外,著有《武士道》、後來被尊稱為「台灣糖業之父」的新渡戶稻造則受當時的民政長官後藤新平之託,調查各國糖業的相關設施。在他調查了台灣之後,堅定了「殖產興業之要在製糖」的信念,對台灣糖業提出了「糖業改良意見書」,而這也使得後藤新平,對台灣發展製糖產業深具信心。

兒玉源太郎在聽取鈴木藤三郎的意見與採納新渡戶稻造的「糖業改良意見書」與許多專家建議後 ,並在民政局長後藤新平的輔佐下,推出了「糖業獎勵規則」,吸引日本財團與台灣大地主投資糖業。

1900年,日本官方與三井集團合資在東京成立「臺灣製糖株式會社」,並於1901年在台灣成立新式製糖工場—橋仔頭製糖所。鈴木藤三郎(日本糖業之父)擔任首任社長,從此臺灣糖業進入工業化、現代化的時代,建立了台灣糖業第五個里程碑。

靠著新式糖業,不僅臺灣財政獨立,也達成日本「工業日本,農業臺灣」的殖民目標,而日本遺留的糖業基礎,也成為臺灣光復後至1960年中期糖金歲月的主要關鍵。

故事講完了,還喜歡今天的故事嗎?下一集我們說說「台灣第一座現代化糖廠:橋頭糖廠」的故事,歡迎您收聽、分享與留言喔!(音樂結尾淡出)

參考資料:

一、書籍:

1、《台灣百年糖紀》,楊彥騏 著,台北:果實出版,2001。

2、《福爾摩沙的故事:台灣國際貿易的先鋒 糖業》,陳明言 著,台北:遠足文化,2017。

3、《台灣史100件大事(上)》,李筱峰 著,台北:玉山版社,2017,第一版三十刷。

4、《甜與權力:糖──改變世界體系運轉的關鍵樞紐》,西敏司( Sidney W. Mintz)著、李祐寧 譯,台北:大牌出版,2020。

5、《遠渡來台的日本諸神:日治時期的台灣神社田野踏查》,金子展也 著、陳嫺若 譯,台北:野人出版,2020

6、《海上傭兵:十七世紀東亞海域的戰爭、貿易與海上劫掠》, 鄭維中(Cheng Weichung)著、蔡耀緯 譯,台北:衛城出版,2021。

二、網路文章:

1、〈乃木希典嫌台灣賠錢貨,想用1億日圓賤賣給法國 揭秘歷史課本沒教的「賣台」往事〉, 《風傳媒》,蔡佳妘 著。網址:https://www.storm.mg/lifestyle/1131786

2、〈三金一牛〉http://sixstar.moc.gov.tw/blog/abcde7853733/myBlogAction.do?method=doViewMyBlogIndex&articleTypeId=9899


    5會員
    14內容數
    介紹糖業在台灣發展的歷史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職場談心室💕你值得好好被自己對待傍晚無意間滑到《康熙來了》節目片段,看到蔡康永某個片段,對陳漢典說:「對你最內疚的時候,就是每次在介紹美食,你都沒有空吃東西,一直在端盤子,我覺得很可憐😭。」陳漢典眼眶紅了,但也回答:「我也有幫助到阿。」這句話一出來,蔡康永哭到不能自己。聽到這裡,我也大哭了。那是一種疼惜的感傷,捨不得的心情。在職
    avatar
    Jane的職涯永續學習筆記
    2024-04-28
    [新式客家圓樓複合式建案]-客家傳統美食x減醣低糖專案-牛汶水,100%還原美味!阿洛酮糖、阿拉伯糖的應用你吃過「牛汶水」(客語: ngiu vun shuiˊ)嗎? 「牛汶水」就是裹著濃稠的黑糖薑汁的湯圓,口感上比麻糬還要Q,會捏得比普通湯圓還大,並在中間壓出一個坑坑增加和醬汁的接觸面積,吃起來甜辣又糯又Q。 改良式牛汶水,降低食後升糖的秘訣-豆腐&抑制血糖反應的阿洛酮糖&干擾蔗糖吸收的阿拉伯糖。
    Thumbnail
    avatar
    蘆葦姐姐美食建設事務所
    2023-07-20
    20221222我唱得她心醉,我唱得她心碎,在三十三歲真愛那麼珍貴~流行音樂產業將你感覺鍊金~再談華研與必應,附高林法說這裡有三道設計過的考題,如果你認真閱讀完本文,你應該知道歌手、詞曲作家、唱片公司、策展公司,誰能分享利益,呃,如果你是圈內人,更知道誰能分多少? 呃,好吧,給諸位一點暗示,產業供應鏈在下方…… 資深蛙友應該知道為什麼咱這麼熟悉影視產業,提示:跟選秀節目有關,知道答案的只能在回應中偷偷跟版友說。
    Thumbnail
    avatar
    井底之蛙
    2022-12-22
    夫妻談心室07-我們如何企劃節目內容哈囉!各位週末好,我是 #夫妻純聊天 的立萍。又過了兩週,我們節目每週一到週五日更,目前已經累積至六十集,這兩週主要談的是伴侶相處、金錢價值觀、考試。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我們如何企劃節目內容,希望能拋磚引玉,也希望各位不吝指教!:) * 最初會開這個節目,是因為我們夫妻平時就非常喜歡聊天,單純認為「如
    Thumbnail
    avatar
    夫妻談心室 by夫妻純聊天
    2020-11-14
    夫妻談心室06-夫妻歇後語【#夫妻歇後語】 在台灣,見面第一句問候語經常是「呷飽沒?」 而我們夫妻在玩Podcast後, 平時最常講的一句開場白竟是~ 「我們節目好聽嗎?」 第二句~ 「哪裡好聽?」 XD 因為早就預設對方會講好聽, 所以是個「偽選擇題」, 連「是非題」也不算(沒有「非」這個選項XD) 這是個取暖式的「申論題
    Thumbnail
    avatar
    夫妻談心室 by夫妻純聊天
    2020-11-14
    夫妻談心室05-我們是療癒系podcaster哈囉!瓶瓶罐罐們週末好,國慶日快樂! 最近我們夫妻工作都忙,除了固定一到五更新的節目,好陣子沒寫點東西來跟大家聊聊天了。雖然臉書觸及率低已經是普遍常態,每次來留言的聽眾都覺得回音很大(噗),不過從SoundOn後台看數據,目前累積點聽數已經 #超過13000,我們知道其實有很多朋友都是偷偷聽我們閒聊
    Thumbnail
    avatar
    夫妻談心室 by夫妻純聊天
    2020-11-14
    夫妻談心室04-性別刻板,無所不在哈囉!瓶子罐子們晚安, 不知道各位聽過昨晚的節目~ 「#夫妻純聊天Ep022:【性別刻板,無所不在】讓舊有的價值觀,就停在我們這一代!」 了嗎? 雖然不敢說自己有多站在時代的尖端, 但每當面對孩子有些「與眾不同」的想法, 我們總希望能夠多傾聽、少責備, 無論心中有多麼擔憂或不能認同, 至少都要先好好
    Thumbnail
    avatar
    夫妻談心室 by夫妻純聊天
    2020-11-14
    夫妻談心室03-對黑暗的世界,發出屬於我們的聲音昨天參加第55屆廣播金鐘獎,算了一算,也是我第10次參加本頒獎典禮。今年自己在電台製作的社區節目《#愛上新竹》入圍雙料獎項,雖然空手而回,內心卻滿滿都是感動...... 身為一位「#聲音工作者」,即使在所有媒體中,廣播相較於影視,算是相對弱勢的媒體(薪資與影響力都是),但我對於以「聲音」這樣單純的形
    Thumbnail
    avatar
    夫妻談心室 by夫妻純聊天
    2020-11-14
    夫妻談心室02-接受自己的不完美2020年日韓演藝圈實在有太多令人遺憾的消息,日本影星三浦春馬、蘆名星、竹內結子,以及韓國女星吳仁惠......這些總是給人正面溫暖感受的藝人,紛紛選擇以輕生方式告別人世,雖然確切原因我們不得而知,但發生頻率之高,加上對日韓藝能界潛規則的了解,以及從他們壓抑自我的民族性判斷,不禁讓我朝著一個方向思考
    Thumbnail
    avatar
    夫妻談心室 by夫妻純聊天
    2020-11-14
    夫妻談心室01-關於壓力哈囉!瓶子罐子們,午安~今天要來分享一點想法,關於「#壓力」。 教書這麼多年,身為一個總是對學生苦口婆心、循循善誘「要背單字喔」、「文法很重要」、「作業一定要寫」的日文老師,我從來沒有萌生過要把任何一個學生「趕走」的念頭,因為我一直都相信:無論這個班級的人員組成如何,時間終究會淘汰那些忙碌的、不愛唸
    avatar
    夫妻談心室 by夫妻純聊天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