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武俠小說的人,都會沈迷於高手間的過招,使出渾身解數,輕功、暗器、兵器、掌法、神功,要分出個高下。在武學領域裡,各派別都有其專精的功夫與必殺技,以柔克剛、以快制慢、甚至是無招勝有招,集結各家高手的武林大會,總是小說中的高潮,各派武功各有千秋,要分出輸贏,還真不容易呢。
京都之旅的第四天。一樣是要吃的飽飽的,展開一天的行程。
七點半就去Wired Cafe,人不多,點了一個素食漢堡配上抹茶咖啡,味道不錯。
跟著我的腳步,欣賞更多京都寺廟之美吧!今天行程一樣豐富,而且保證精彩。
八點多去公車站排隊,也是坐100號公車,銀閣寺在比較遠的地方,約40分鐘後抵達。
銀閣寺的門票也跟金閣寺一樣,是一張符咒的樣子。一進去後,我發現好像應該要更早出門才是,沒想到一早就有好多學生,跟清水寺、金閣寺一樣,感覺都會遇到一堆校外教學的學生。
與金閣寺的華麗大異其趣,銀閣寺顯得寂靜清幽,彷彿世間的紛擾,都被隔離在外一樣。室町時代建造的金閣寺與銀閣寺常被相提並論,室町幕府第8代將軍足利義政,模仿金閣寺而興建銀閣寺,正式名稱為「東山慈照寺」,因為寺內觀音殿被稱為「銀閣」,所以後來大家都叫它「銀閣寺」了。
運用大量木頭,顯得相對低調的銀閣寺,帶有寂靜之美,散發出禪宗的精神。除了迴遊式庭園錦鏡池讓人流連忘返之外,用60公分高的白沙所打造的波浪狀銀沙灘,象徵著富士山、約180公分高的向月台,也是到寺內一定不容錯過的地方。
如果用「華麗」兩字來形容金碧輝煌的金閣寺,那麼,同樣是世界文化遺產的銀閣寺,我想可以用「寂靜」來比喻。
離開銀閣寺,來到京都最有名的漫步之處-哲學之道。
日本代表性哲學家西田幾多郎,致力於將東方傳統思維融入西方哲學,經常在此散步及冥想,因此這條沿著琵琶湖疏水道、約1.8公里長的步道,有了一個很唯美的名稱。
這裡種了不少櫻花,在櫻花盛開之際,可說是拍照打卡熱點,四周不少特色商家,值得來此漫步。
哲學之道走起來相當舒服。經過法然院,買票進去參觀,也很有禪意,通過了京都唯一的茅草式山門之後,就迎來禪意十足的白砂壇。
其他像是方丈、庭園、本堂等,約莫在1681年後陸續建成。法然院感覺像是被古木參天所圍繞的世外桃源,雖然不大,相信在楓葉季的時期應該是絕美。
逛了半個多小時,再去參觀永觀堂。創建於863年的永觀堂,正式名稱為「禪林寺」。
永觀堂有著京都第一賞楓名所的美名,佔地相當大,同樣也是要買門票才能進去參觀,不過沒有讓人失望,裡頭有不少楓葉已經紅了。
日本人很有行銷頭腦,楓紅季節還有夜間參拜,晚上點燈後同樣吸引著無數遊客前來,這回我就無緣啦。
南禪寺是由日本皇室創建的第一座禪寺,從此開啟了禪宗時代。在室町時代,南禪寺成為最高等級的禪寺,地位無人能比。
佔地約10萬坪的南禪寺不幸因內戰而焚毀,16世紀末再予以重建,吸引我來到南禪寺的,是拱橋式的水路閣。你看,是不是很像古羅馬時代的水道橋?雖然說高度沒有很驚人,而且是用紅磚砌成,不過仍能感受到其特別之處,尤其這樣子的建築是存在寺院之內。
建於明治時期的水路閣,當初是為了把北邊琵琶湖湖水引至京都而設,一開始眾人譁然,不過時間一久,反倒成為南禪寺的特色,看看眾多遊客就能知道水路閣受歡迎的程度了。
本來水路閣上方是可以行走的,不過可惜在施工,路被封住了,我就放棄了前往’蹴上傾斜鐵道’、全球最長的傾斜鐵道這個景點。
當天花了不少時間走到京都美術館,順利找到蔦屋書店,當時已快一點半了,可能是累壞了,也沒仔細看菜單,進了書店樓上的餐廳就點了套餐。
沒想到,前菜一來我就中標了,天婦羅一咬下去竟然是炸魚,滿滿的魚腥味,唉,不愛海鮮的我踩到地雷了;沒想到主菜送上來時又再次中標,我以為是肉醬義大利麵,結果上面還加了好幾片鰻魚之類的東西。
這餐唯一沒有踩雷的,就是餐後兩塊小小的蛋糕。
之後再開始逛蔦屋書店,很失望,因為真的很小,店裡有星巴克但位子也不多就是了。本想買蔦屋書店出的爵士樂CD,可惜沒有賣!
平安神宮是今天的最後一個景點。於1895年建成,與一般寺廟不同之處在於,平安神宮供奉的是桓武及孝明兩位天皇,這兩位天皇分別代表了794年從奈良遷都至京都後、1千多年來的第一位及最後一位天皇。
1868年遷都至東京後,京都至此漸失光環,怨聲四起,因此在桓武天皇遷都1100周年紀念之際蓋了這座神宮,頗有復興的意味。
神宮佔地廣闊,最有看頭的是另外付費的神苑;這座庭園精心設計,種植相當多的櫻花與各式花草,四季前來都有不同的景致。
四點左右收工,今天已經有點累了。
一天下來,各種名稱的廟、光看名稱的結尾,有寺,有院,有堂,有宮,說實在的,還真的有點像是小說中會有的武林大會般,各派齊聚一堂,今天參觀的寺廟,各有千秋,難分軒輊。
晚餐後回飯店,研究好京都最後一天的行程,壓軸的要登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