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o-avatar-img

yao

33 位追蹤者

yao

33 位追蹤者
十年針織設計經驗,現在在新創品牌做產品和風格規劃。 有時寫點遠端工作的碎念和喜歡的東西,偶爾也分享怎麼在不確定裡慢慢找到自己的節奏。 對身體、衣服、生活有點小執著,老在想什麼才叫「剛好」。 開這個部落格,就是想慢慢發出自己的訊號,期待能遇見同頻的你。 如果你也在生活裡尋找節奏,隨時歡迎晃過來聊聊。
avatar-img
大狗園
47會員
77內容數
慢慢摸索中,都是個人想法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此篇是系列文章第二篇:接續品牌風格定調,來聊聊市場的真實需求。上一篇的連結也附上提供給需要的讀者參考—從針織設計到品牌打造:我的遠端工作半年記 今天,我想深入聊聊市場的觀察、痛點,以及我對未來的期待。如果你對服飾、包容性設計,或單純想了解這個市場有什麼新趨勢,歡迎一起來看看!
Thumbnail
離開設計公司之後,我開始一段在家工作的旅程。原本只打算專注做衣服,卻漸漸發現自己無法對混亂的品牌現況視而不見。這篇文章記錄這半年來,我如何從設計師的角色,慢慢踏入品牌風格建立的過程,也梳理一些關於加大碼市場與理想實踐的觀察與思考。
Thumbnail
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經驗? 看完一部電影時心想:「啊?結束了嗎?」——但過了幾天,那些片段卻像被放進心裡的種子,時不時浮現、發酵,甚至開始與角色產生共鳴。 對我來說,《世界上最爛的人》就是這樣的作品。 《世界上最爛的人》代表挪威參與第9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國際影片獎角逐,入圍12月短名單。
Thumbnail
最近看了角田光代的《對岸的她》,好看。 小說以兩條時間線交錯推進,藉由魚子與葵這對高中女生的相處點滴,細膩描寫青春期對於未來與自我的徬徨。同時,也從成年的小夜子與葵的視角,呈現成年女性面對婚姻、育兒、職場與人際之間的拉扯與矛盾。《對岸的她》也讓角田光代獲得了2005年的直木獎。
Thumbnail
從《落櫻繽紛》到《模仿犯》,我一路讀著宮部美幸筆下的人物與故事,被推理的緊湊吸引,也被藏在字裡行間的人性光影觸動。她描寫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讓人產生共鳴的真實角色。這篇是我讀小說時的一些想法與心動的片刻記錄。
Thumbnail
我現在的想法是這樣,也許讀起來有點亂或不成熟,也可能會改變。只是想把它記下來。 離開職場後仍舊會有煩惱、會焦慮,這點跟過去沒什麼不同。可是,心境發生了很多變化。以前的我會很生氣、責備自己「一事無成」,那種自責也許這是個保護自己的機制,說出口彷彿能讓自己好受一點。 內心知道自己並不是什麼都沒做。
Thumbnail
最近看了動畫《地》(日語:チ。-地球の運動について-)。主流認定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是污穢的、宇宙的最低點。 特權、不公平、歧視等議題雖然在現代社會仍未消失,但我仍無比慶幸自己並不生活在那樣的中世紀。否則,光是寫下這篇心得,可能就會被當成女巫綁在木樁上燒死了……(抖)
Thumbnail
Oos komodo-avatar-img
2025/05/26
現在這個「你」並沒有體驗過過去或未來的其他時代,你只是因為熟悉現代的環境和條件,而傾向於認為當下是「最好的」,這是一種心理偏見,稱為「現狀偏見」或「適應性偏見」。因此這種比較沒有意義,生在任何一個時代的人都會認為當下是最好的,更何況你不是烏克蘭人或巴勒斯坦人。
yao-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5/26
Oos komodo 謝謝你花時間留言分享。不過我覺得我是想帶出對過去殘酷現實的感嘆,而不是想說現代一定更好。 提到烏克蘭和巴勒斯坦,感覺有點跳躍,讓我不太好理解評論的重點是什麼。 尊重你的觀點,但覺得這篇文章更像是我的個人感受分享,沒有刻意做價值比較。
花了幾天把期待已久(在圖書館排隊快半年才借到)的《明日,明日,又明日》看完。 看完覺得:一言難盡。 將虛擬與現實交錯的敘事方式,讓整部小說更有層次,也讓我不時跳出來反思:我們是否也常在別人的遊戲規則裡迷失方向?
Thumbnail
《啥人顧性命》明明談的是沉重議題,觀影體驗卻意外溫暖,看完後讓人反覆咀嚼、回味。是一部近期看過覺得很好看的電影。 電影圍繞著照顧因意外成為植物人的建和一家,帶出長照家庭幾近喘不過氣的經濟重擔、以及看不見盡頭的心理折磨。全家長年累積的壓力、辛酸與矛盾,終於在社工上門探訪的那天爆發。
Thumbnail
src
src
src
蘇東-avatar-img
2025/04/13
是鬼才『之』道喔
yao-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19
蘇東 謝謝提醒,已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