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o-avatar-img

yao

35 位追蹤者

yao

35 位追蹤者
十年針織設計經驗,現在在新創品牌做產品和風格規劃。 有時寫點遠端工作的碎念和喜歡的東西,偶爾也分享怎麼在不確定裡慢慢找到自己的節奏。 對身體、衣服、生活有點小執著,老在想什麼才叫「剛好」。 開這個部落格,就是想慢慢發出自己的訊號,期待能遇見同頻的你。 如果你也在生活裡尋找節奏,隨時歡迎晃過來聊聊。
avatar-img
大狗園
50會員
82內容數
慢慢摸索中,都是個人想法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雖然台灣每到這個時候仍沒有秋冬的感覺,但不影響先為入冬準備新衣對嗎?(笑) 大家總說「時尚是個輪迴」,這幾年流行y2K、90年代的風格,總讓我有種「Déjà vu(既視感)」,這不就是我讀書時的玩意嗎? 最近的元素特別有感,例如花苞裙、莫卡辛鞋(豆豆鞋)、boxy的大衣,以前都曾流行過。
Thumbnail
我的 YouTube 清單就像生活縮影——有懸疑、學習、藝術、美食和旅行。 它陪伴我度過工作日,也讓我在夜晚放鬆,甚至幻想未知的世界。 也許這就是為什麼,我對 YouTube 欲罷不能。
Thumbnail
迷途貓-avatar-img
2 天前
謎案追蹤、黑天鵝和詹姆士也是我愛看的頻道,讚讚!
yao-avatar-img
發文者
2 天前
迷途貓 這幾個頻道都讚讚!
開始寫書法是為了培養興趣 我總說不出自己有什麼興趣,有很多事物能讓我產生好奇心,不過最終也變成三分鐘熱度。 為什麼是書法呢? 我很喜歡觀察字型,及看到有人寫出一手秀麗的字時瞬間好感度暴增。 還有寫書法的啟動門檻很低,只要用最基本的工具就能開始了,這也意味著即使哪天三分鐘熱度又來了,至少我不會
Thumbnail
—我每天只工作 4 小時,我是不是個薪水小偷? 從上班族到遠端設計師,工時大解放,心靈卻陷入更深的焦慮。如何與「忙碌=價值」的舊心態抗衡、對抗「設計超爛」的未來恐懼。在新創品牌中,從設計師跨界為造型師、甚至業務。在開發時程延遲、老闆步調不一的矛盾中,如何用值不值得法則建立工作邊界,並學會放下控制慾?
Thumbnail
衝著對席尼·墨菲(Cillian Murphy)的喜愛,我看了改編自克萊爾·吉根(Claire Keegan)同名小說的電影《像這樣的小事》(Small Things like These)。 這部作品篇幅短小,卻濃縮了複雜的情感,帶領觀眾跟隨主角費隆,體驗機械式日常的壓抑與道德困境中的搖擺。
Thumbnail
此篇是系列文章第二篇:接續品牌風格定調,來聊聊市場的真實需求。上一篇的連結也附上提供給需要的讀者參考—從針織設計到品牌打造:我的遠端工作半年記 今天,我想深入聊聊市場的觀察、痛點,以及我對未來的期待。如果你對服飾、包容性設計,或單純想了解這個市場有什麼新趨勢,歡迎一起來看看!
Thumbnail
離開設計公司之後,我開始一段在家工作的旅程。原本只打算專注做衣服,卻漸漸發現自己無法對混亂的品牌現況視而不見。這篇文章記錄這半年來,我如何從設計師的角色,慢慢踏入品牌風格建立的過程,也梳理一些關於加大碼市場與理想實踐的觀察與思考。
Thumbnail
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經驗? 看完一部電影時心想:「啊?結束了嗎?」——但過了幾天,那些片段卻像被放進心裡的種子,時不時浮現、發酵,甚至開始與角色產生共鳴。 對我來說,《世界上最爛的人》就是這樣的作品。 《世界上最爛的人》代表挪威參與第9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國際影片獎角逐,入圍12月短名單。
Thumbnail
最近看了角田光代的《對岸的她》,好看。 小說以兩條時間線交錯推進,藉由魚子與葵這對高中女生的相處點滴,細膩描寫青春期對於未來與自我的徬徨。同時,也從成年的小夜子與葵的視角,呈現成年女性面對婚姻、育兒、職場與人際之間的拉扯與矛盾。《對岸的她》也讓角田光代獲得了2005年的直木獎。
Thumbnail
從《落櫻繽紛》到《模仿犯》,我一路讀著宮部美幸筆下的人物與故事,被推理的緊湊吸引,也被藏在字裡行間的人性光影觸動。她描寫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讓人產生共鳴的真實角色。這篇是我讀小說時的一些想法與心動的片刻記錄。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