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節目|零到一歲|2020|★★★☆☆+|科普|揭曉寶寶時期的秘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基本資料

原名:Babies
上映:2020年
集數:第一季6集,第二季6集,每集約50分鐘
類型:科普、親子、父母、嬰兒、愛


劇情

長達一年以上的拍攝,追蹤15個嬰兒,分析數十位的媽媽、上千位寶寶,由全球36位世界知名科學家共同研究,揭曉人類成長的起點,所有事情是怎麼開始?怎麼發生的?




觀後感 (有劇透,想避雷的請跳過)

推薦度:★★★☆☆+

這節目總共兩季,筆者只看了第一季。
起初會看的這節目是因為好奇,以前寶寶時期是怎麼學會走路、說話等這些能力的,或許多數人大概都跟筆者一樣,完全想不起來,一切是那麼自然,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這節目可以提供部分答案。

因為是科普類的節目,會有較多的陳述,如科學家們研究動機、實驗過程、研究結果等。節目組有試圖讓影片比較有起伏,但畢竟是科學研究節目,基本的調性就是那樣,所以就看自身對這類主題有沒有興趣,推薦給孕期父母、新手爸媽們,也許可透過這節目更了解寶寶狀態。

在實驗設計這點上,很佩服這些科學家與研究員。
對於一個無法用言語表達自己想法的寶寶,要透過怎麼的實驗、怎樣的流程、怎樣去觀察,在保障寶寶安全的同時,順利地進行研究以獲得想知道的結果,這都需要很周全的思考,不然很容易白白浪費彼此的時間跟金錢。

有幾集的研究蠻有意思的,有些集數就會比較無聊,例如語言那集,可能是這個主題比較難進行實驗設計與觀察,且實驗所需要的時間較長、可變因素影響較多,導致該集沒有得出什麼結論。

整體看下來,有些實驗結果很意外,像是寶寶天生就會爬行、走路;而有些實驗應證一般普遍的想法,如胎教、睡眠有助於記憶力等;也獲得一些冷知識,如寶寶睡眠時得抽蓄是大腦在確認肌肉的位子與反應,而不是作夢、寶寶雖然天生會爬行,但因為頭太重所以無法移動等。大致來說,有點意思,但就看個人有無興趣。觀看時,會需要點耐心或是調整語速的方式,建議邊吃飯邊看,因為如果是單純看節目,可能會睡著?




影片筆記

<第1季第1集:愛>
親子關係攸關嬰兒的成長與體驗世界的方式。
1) 催產素增加,有益提升滿足感、增進彼此感情
母親在懷孕過程與分娩時,催產素都會自然而然地增加;而當寶寶出生後,時常與寶寶有互動的照顧者,也會提升催產素的分泌,不管是母親或是其他人的照顧者皆是(不分性別)。

2) 嬰兒是天生就會社交互動
在無表情實驗中,當母親面無表情時,寶寶會試圖發出聲響,引起注意,並非只是靜靜等待母親的回應。

3) 不同教養方式,影響寶寶潛意識在乎的面向
不同教養方式之下,6個月的嬰兒腦內的海馬迴成長尺寸也會有差異 (海馬迴是學習和控制悲傷的關鍵)。當父母沒有積極照顧寶寶,嬰兒的海馬會就會長得比較大,因為要去學會處理自己的壓力。當父母比較積極照顧時,嬰兒會學到這世界很安全,有時間去探索周遭環境;當父母比較不積極時,嬰兒便會優先考慮安全與舒適,而不是到處探索。


<第1季第2集:初嘗食物>
1) 寶寶的性別影響母乳的營養含量
女寶寶成長比男寶寶迅速,所以母乳內會含較多的鈣跟磷,以促進女寶寶的骨骼發展。

2) 母乳的內容物含量會隨母親或寶寶的狀態產生變化
媽媽的生活與飲食習慣會影響母乳的脂肪、蛋白質、碳水、賀爾蒙、奶量等,若發現寶寶生病了,媽媽的母乳內也會有抗體,來協助嬰兒對抗病毒、細菌和病原體。母乳是反映嬰兒需求的生理對話管道。

3) 食物營養成份對嬰兒的影響
食物內的微量金屬,像是鐵、鋅、銅等都會影響大腦的複雜程度與神經發展,對於學習與記憶都極為重要。若媽媽身患有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會導致無法順利地將鐵供給給寶寶,缺鐵的寶寶因為大腦無法正常運作,所以會有記憶力、認知問題,無法判別媽媽與陌生人的聲音差異。食物內含的營養成分也會讓寶寶性格與個性有所不同,造就每個人的差異。

4) 環境與腸道微生物對寶寶健康的影響
寶寶一個月時,腸道就存在千種微生物,可透過這些菌叢來預測寶寶成長患病的機率或做預防疾病的研究。調查發現沒有養寵物的家庭,接觸細菌的機會較少,導致人類幼年時得到氣喘的機率更高。


<第1季第3集:爬行>

1) 寶寶天生就會爬行
把還不會爬行的嬰兒放在水上,會發現他們自然而然就會手腳並用地滑動;後續,經由爬行滑板來測驗剛出生2天的新生兒,也發現他們會自然地用腳推移滑板讓身體向前移動。但為什麼要到好幾個月後才會開始真正在地板上爬?最主要是因為他們的頭太重了,頭佔體重1/3的重量。

2) 寶寶身高是階梯式成長
「嬰仔嬰嬰睏,一暝大一吋」是耳熟能詳的歌謠,但根據專家每天測量發現,寶寶並不是每天長高,身高會有持續好幾天的無成長期,直到成長爆發期的那天就會突然長高0.5~1.65公分,這天寶寶的行為會產生改變、發脾氣、怎麼吃都吃不飽等的狀況發生。

3) 寶寶大約需要20周的爬行訓練才能作出判斷
由於寶寶時常在長大,而每天爬行面臨的情況也不同,像是自己的身高體重、衣服尺寸與材質、地板材質與高低起伏等,要歷經20周的爬行經驗後,才會開始做判斷,如前面有沒有危險、要用什麼姿勢比較好通過這段路等。

4) 爬行只是一種移動方式,並非必經的成長過程
在既定印象中,都會覺得要先會抬頭、爬行、再開始走路,但實際上寶寶在這段時是混合學習的過程,而且每個寶寶不一樣,有的寶寶會爬,有的只想用屁股移動,有的不想爬只想走等等狀況都有。


<第1季第4集:初學語言>
在懷孕期間,寶寶就會透過聽力來學習語言的語調節奏。


<第1季第5集:睡眠>
1) 睡眠頻率
寶寶大約4個月後睡眠就開始有點頻率,8個月後就開始顯現固定模式,到一歲便會有穩定的作息時間。

2) 睡眠時的抽動
過去會以為睡眠時的抽動是因為作夢的關係,但在此次觀察研究中發現,寶寶睡眠抽動的狀況是腦部在確認肌肉的運作與調節,確定這指令是這個肌肉在動。

3) 睡眠有助於長期記憶力
實驗測試,寶寶睡眠時,會將睡眠前的短期記憶,透過睡眠這過程,從海馬迴轉至長期記憶裡。即便是大人也腦部也是如此運作。


<第1季第6集:學步>
1) 寶寶天生就會走路
用雙手撐住寶寶的胳肢窩抬起時,他們的雙腳會自然地往前移動。但是在真正開始走路時,他們還需要學會其他兩種肌肉的運動模式,第一是腳掌踏地,第二是推進的力量,學會這裡兩樣才能「控制走路的速度」跟「判斷什麼時候在哪把腳放下」。

2) 當寶寶學會走路之後,聽跟說的字彙力增強
不管寶寶幾歲,學會走路後,接觸到的東西更多,視野變得不一樣,如果趁這時期多跟寶寶講話,將有助於他們成長。這時期各方面發展都相互牽動著,語言學習、肌肉運作與社交互動,是怎麼相互合作、相互影響的,這仍舊是待研究的課題。




文末

感謝閱讀。如果喜歡這類心得文,歡迎追蹤,周三晚上9點更新。


avatar-img
17會員
107內容數
在書籍、影劇、動畫之間體驗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微光放映室 的其他內容
為了獲得更多利益,並鎖定民眾都會乖乖繳房貸的念頭,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創造房貸債券這項金融商品。然而在想賺更多的慾望之下,也將有不良還款率的房貸也納入擔保,形成次級房貸債券,這高違約風險的未爆彈被一個擅於投資的醫生發現了,這位醫生決定跟券商們、銀行們來場豪賭……
由腸道專家兼醫學博士Giulia Enders為主導,與多位流行病學、神經科學、微生物學家共同去分析腸道微生物對飲食習慣、身心疾病的影響,提供建議與改善的方法。
魔術師賈斯汀.威爾曼帶領他的魔術團隊,協助網友們完成他們的惡作劇任務。從魔術應用、腳本設計、場景安排與眾多的臨時演員們,讓被整的人渡過奇幻的一天。
亞崔迪家族受皇帝命令去接管沙漠行星厄拉科斯。厄拉科斯盛產「香料」,要從沙漠的沙子中過濾取得,這香料是能延年益壽,開發心靈與潛能,也是星際旅行的唯一材料,每年都可獲取龐大的收益。而這沙漠中最大的危險就是缺水危機、被震動聲吸引而來且難以對抗的沙蟲,還有當地神出鬼沒的沙漠住民弗瑞曼人。
女高中生佐倉七瀨,在一次緊急救人事件中與醫生天堂浬相遇,被醫生打動了,決心投入醫護界,期許有天能夠在與醫生相遇。5年後,佐倉正好被分配到天堂醫生所在的醫院,上班第一天向醫生告白被拒。
在內科當了3年護理師的多恩,受到護理長推薦轉調到精神科病房任職,在病房內邂逅了許多病患,透過瞭解病患們過往,來尋找一起迎向未來的方法。
為了獲得更多利益,並鎖定民眾都會乖乖繳房貸的念頭,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創造房貸債券這項金融商品。然而在想賺更多的慾望之下,也將有不良還款率的房貸也納入擔保,形成次級房貸債券,這高違約風險的未爆彈被一個擅於投資的醫生發現了,這位醫生決定跟券商們、銀行們來場豪賭……
由腸道專家兼醫學博士Giulia Enders為主導,與多位流行病學、神經科學、微生物學家共同去分析腸道微生物對飲食習慣、身心疾病的影響,提供建議與改善的方法。
魔術師賈斯汀.威爾曼帶領他的魔術團隊,協助網友們完成他們的惡作劇任務。從魔術應用、腳本設計、場景安排與眾多的臨時演員們,讓被整的人渡過奇幻的一天。
亞崔迪家族受皇帝命令去接管沙漠行星厄拉科斯。厄拉科斯盛產「香料」,要從沙漠的沙子中過濾取得,這香料是能延年益壽,開發心靈與潛能,也是星際旅行的唯一材料,每年都可獲取龐大的收益。而這沙漠中最大的危險就是缺水危機、被震動聲吸引而來且難以對抗的沙蟲,還有當地神出鬼沒的沙漠住民弗瑞曼人。
女高中生佐倉七瀨,在一次緊急救人事件中與醫生天堂浬相遇,被醫生打動了,決心投入醫護界,期許有天能夠在與醫生相遇。5年後,佐倉正好被分配到天堂醫生所在的醫院,上班第一天向醫生告白被拒。
在內科當了3年護理師的多恩,受到護理長推薦轉調到精神科病房任職,在病房內邂逅了許多病患,透過瞭解病患們過往,來尋找一起迎向未來的方法。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Netflix出品的韓劇《外傷重症中心》近日掀起熱潮,橫掃全球排行榜,在19個國家奪下收視第一的殊榮。有別於傳統醫療劇,快節奏的劇情加入動作場景,呈現醫護人員為救人而奮不顧身的故事。此劇有三個發人省思的議題,看看這些角色教會我們哪些人生課題。
光是看到笨蛋節奏的名字,就讓人忍不住追 ON 檔啊!如果你也喜歡編劇《重啟人生》或是《入侵者們的晚餐》的風格,那你一定也會喜歡這部!目前 Netflix 出到第三集,完全是非常順暢地看完~維持編劇一貫的風格,滿滿細鎖又生活化的對話,卻一點都不覺得無聊冗長,讓人忍不住一集接一集!
《進擊的巨人》最終章劇場版上映,本文探討其結局的爭議性、始祖尤米爾的動機、以及作品中關於生命意義的哲學思考。文章同時也點評動畫製作品質,並提及電影版獨有的彩蛋內容,推薦給已熟悉劇情或準備觀影的讀者。
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我隨意地滑動著 Netflix,想找一部電影來填補這段假期的尾聲。或許是因為標題的某種吸引力,或是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那張沉靜卻帶著故事感的海報,讓我點開了這部 「愛.欺 The Wife(2017)」
白江赫不只在跟醫院挑戰,也是向整個社會經濟挑戰,畢竟,病患不是進到醫院才生病或受傷;而是生病或受傷,才不得不進入醫院……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Netflix出品的韓劇《外傷重症中心》近日掀起熱潮,橫掃全球排行榜,在19個國家奪下收視第一的殊榮。有別於傳統醫療劇,快節奏的劇情加入動作場景,呈現醫護人員為救人而奮不顧身的故事。此劇有三個發人省思的議題,看看這些角色教會我們哪些人生課題。
光是看到笨蛋節奏的名字,就讓人忍不住追 ON 檔啊!如果你也喜歡編劇《重啟人生》或是《入侵者們的晚餐》的風格,那你一定也會喜歡這部!目前 Netflix 出到第三集,完全是非常順暢地看完~維持編劇一貫的風格,滿滿細鎖又生活化的對話,卻一點都不覺得無聊冗長,讓人忍不住一集接一集!
《進擊的巨人》最終章劇場版上映,本文探討其結局的爭議性、始祖尤米爾的動機、以及作品中關於生命意義的哲學思考。文章同時也點評動畫製作品質,並提及電影版獨有的彩蛋內容,推薦給已熟悉劇情或準備觀影的讀者。
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我隨意地滑動著 Netflix,想找一部電影來填補這段假期的尾聲。或許是因為標題的某種吸引力,或是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那張沉靜卻帶著故事感的海報,讓我點開了這部 「愛.欺 The Wife(2017)」
白江赫不只在跟醫院挑戰,也是向整個社會經濟挑戰,畢竟,病患不是進到醫院才生病或受傷;而是生病或受傷,才不得不進入醫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如何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向孩子解釋生命?我們可以透過親子對話,探討日常觀察中如何啟發孩子對生命和科學的好奇心,讓日常生活的觀察也能是一種啟發。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新手爸爸的心路歷程,從懷孕到生孩子,再到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分享了自己和妻子的育兒經驗,提到了教育子女的方式和態度不斷在改變,並鼓勵父母們共同成長、共同學習。也分享了對孩子的深刻感受和育兒的期許。這是一篇真情流露、充滿正能量的育兒心得文章。
Thumbnail
在兩寶出生後曾自創 Podcast,但因時間和動力問題終敗。如今四年後,希望透過部落格分享生活、育兒、電商產品等內容,並期望能與有相似想法的人一同成長。
Thumbnail
💛承續昨天的繪本, 今天的繪本依舊和孩子、母親相關, 但是卻從不一樣的角度切入, 這個角度呈現更多的真實感, 也有更多的相關知識。 《你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這本繪本, 帶著我們看寶寶從一顆受精卵的時候看起, 直至寶寶呱呱墜地。 也從媽媽的肚子平坦的時候看起, 開始慢慢隆起
每個寶寶的成長旅程都是獨特且令人驚奇的。了解您孩子在第一年內應達到的發展里程碑,不僅可以幫助您更好地支持他們的成長,也能讓您在這個過程中感到更有信心和準備。本文將分享根據“Peabody Developmental Motor Scales”(PDMS),簡單整理的嬰兒從出生到一歲的重要發展階段。
晚上11點,終於來了!專屬媽媽的me time,久違的開始敲起鍵盤分享最近的生活。 孕期狀況多到覺得每一天都是新挑戰。 然而,現在!寶寶已經1歲5個月。哈! 有寶寶後的日子忙碌且密集的,原本的工作室也改了一個方式繼續經營、也能兼顧寶寶的成長。 一個月寶寶滿月剃頭、四個月寶寶收涎後開始拼命流口
Thumbnail
#與自己交換日記 #Week14好奇 #Day2 Q.你看過幼小的嬰兒嗎? 仔細想想(或者觀察),他們會如何探索世界,發揮自己的好奇心呢? ✍️他們運用自己身體肌肉、感官來探索這個世界。 寫於20240402(週二)
Thumbnail
一個生命的獲得從精子和卵子的結合而開始,每個人皆是母親辛苦懷胎十月所生下,一出生;醫生的拍打,讓嬰兒哇哇哭喊(為了讓嬰兒呼吸道打開,自然呼吸);表示從今而後,你(妳)要靠自己呼吸、吃東西、接觸這個世界。 生到老是我們接觸這世界最精華的階段,從嬰兒到兒童到青少年到中年到中老年這些年齡分水嶺,分出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如何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向孩子解釋生命?我們可以透過親子對話,探討日常觀察中如何啟發孩子對生命和科學的好奇心,讓日常生活的觀察也能是一種啟發。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新手爸爸的心路歷程,從懷孕到生孩子,再到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分享了自己和妻子的育兒經驗,提到了教育子女的方式和態度不斷在改變,並鼓勵父母們共同成長、共同學習。也分享了對孩子的深刻感受和育兒的期許。這是一篇真情流露、充滿正能量的育兒心得文章。
Thumbnail
在兩寶出生後曾自創 Podcast,但因時間和動力問題終敗。如今四年後,希望透過部落格分享生活、育兒、電商產品等內容,並期望能與有相似想法的人一同成長。
Thumbnail
💛承續昨天的繪本, 今天的繪本依舊和孩子、母親相關, 但是卻從不一樣的角度切入, 這個角度呈現更多的真實感, 也有更多的相關知識。 《你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這本繪本, 帶著我們看寶寶從一顆受精卵的時候看起, 直至寶寶呱呱墜地。 也從媽媽的肚子平坦的時候看起, 開始慢慢隆起
每個寶寶的成長旅程都是獨特且令人驚奇的。了解您孩子在第一年內應達到的發展里程碑,不僅可以幫助您更好地支持他們的成長,也能讓您在這個過程中感到更有信心和準備。本文將分享根據“Peabody Developmental Motor Scales”(PDMS),簡單整理的嬰兒從出生到一歲的重要發展階段。
晚上11點,終於來了!專屬媽媽的me time,久違的開始敲起鍵盤分享最近的生活。 孕期狀況多到覺得每一天都是新挑戰。 然而,現在!寶寶已經1歲5個月。哈! 有寶寶後的日子忙碌且密集的,原本的工作室也改了一個方式繼續經營、也能兼顧寶寶的成長。 一個月寶寶滿月剃頭、四個月寶寶收涎後開始拼命流口
Thumbnail
#與自己交換日記 #Week14好奇 #Day2 Q.你看過幼小的嬰兒嗎? 仔細想想(或者觀察),他們會如何探索世界,發揮自己的好奇心呢? ✍️他們運用自己身體肌肉、感官來探索這個世界。 寫於20240402(週二)
Thumbnail
一個生命的獲得從精子和卵子的結合而開始,每個人皆是母親辛苦懷胎十月所生下,一出生;醫生的拍打,讓嬰兒哇哇哭喊(為了讓嬰兒呼吸道打開,自然呼吸);表示從今而後,你(妳)要靠自己呼吸、吃東西、接觸這個世界。 生到老是我們接觸這世界最精華的階段,從嬰兒到兒童到青少年到中年到中老年這些年齡分水嶺,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