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久遠,忘記這本書是如何來到我身邊,印象中應該是大學在學校圖書館打工時,發現這本要淘汰的舊書,就把它帶回來了。
這本書是描繪深夜11點56分至清晨6點52分的東京故事,用第三人稱視角觀察著這座陷入黑暗中靜謐卻又蠢蠢欲動的城市,與棲息於這深夜中形形色色的人們。
在陷入情緒低谷時,無意間翻到了這本書,本以為黑夜應該是冷清、寂寥、孤獨,但這本書的許多片段,卻為墜入黑暗中的我帶來了溫暖,心靈上的洗滌,反覆翻閱了不只一次。
這本書的內容細節,已有些模糊,但裡面有兩段讀了很有共鳴,私自將之命名為[Netural]與[Memory]。
嘿,我們的人生,並不能單純地劃分成明亮或黑暗。在那中間有所謂的中間地帶。能夠認識那陰影的層次,並去理解它,才是健全的知性。而且要獲得健全的知性,是需要花費相當的時間和努力的。
讀到這段時,憶起青少年時期的我,總喜歡將人一刀兩斷的劃分為好人與壞人,沒有所謂的灰色地帶,因為這樣的思考方式簡單快速又不需花費力氣。但隨著年歲漸長與經歷變多,才發現每個人都有其不同的面向與其要擔任的角色,而在這不同面向與角色的對立面也許就藏著陰影抑或是光明。
舉例,一位對朋友來說是願意傾聽的貼心好友,但在職場上他卻是個躺平擺爛的員工。如果你是他的同事,因為你只知他同事的面向,因而對其心生不滿,進而影響了上班的情緒與效率。但如果能認知到這僅是他其中一面,便能以較為平常的心態面對他與工作。這可以套用到其他層面的人際關係,少了對他人的敵意,能改善緊張的人際關係,也能讓自己處於舒適的人際交往中。
個人方面也是,不需要為了當個好人而去過度刻意的討好他人(通常會想當好人的人大多數都是非常在意他人眼光的人),認知到只要是人都會有其陰影黑暗面,不執著於成為一個好人,而是要成為一個完整的人。而神奇的是,當不刻意討好他人,反而與他人拉近了距離,因為當你刻意去維持所謂的好人的形象,反而讓人覺得虛偽,更無法拉近距離。適度的自我揭露,其實是有助於拉近與他人的距離。
成熟的大人,是要用更中性全面的角度去看待人生,能接受不完美,坦然的面對自己的脆弱,而這並不容易,如同[Netural]裡提到的,要獲得健全的知性,是需要花費相當的時間和努力的。
人,是不是把記憶當做燃料活下去的呢。至於那記憶在現實生活上是不是重要的東西,對維持生命而言似乎不要緊。只不過是燃料而已。
但如果沒有這些燃料的話,如果我自己內心裡沒有這種記憶的抽屜的話,我想我大概老早就啪的一聲折成兩段。在某個貧瘠的地方,抱著雙膝死在路邊了。
就因為不管是重要的事情也好,微不足道的事情也好,我還能從抽屜裡把各種回憶在需要的時候一點一點慢慢抽出來,就算過著夢般的生活,也能夠持續下去喲。就算心裡想到不行了,我再也受不了了,也還能撐得過去。
讀到[Memory]這段時,想起以前問爸爸的一個問題,「爸爸,以你那時的能力可以買房在高雄市中心吧!為什麼要買在這小村落呢?」
「其實,那時我連從三合院的古厝搬出來都不想,雖然它離村落裡的火車站較遠,要不是當時奶奶想買在村落裡交通便捷的樞紐地段的話。你知道嗎?前幾天回去祭祖,經過兒時的三合院,只剩斷垣殘壁,幾乎被旁邊鋼筋水泥大樓所淹沒,我看了既心痛又難過,那裡有多少我兒時的回憶阿⋯⋯」
我聽了默不作聲,微轉過頭去,把眼淚擦掉。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好多好多個抽屜,而不同的抽屜也許裝著不同的年代與回憶,枝微末梢也好、毫不起眼也好、珍貴無比也好、不堪回首也好,但⋯不管如何都成就或多少支撐了現在的我們。我想,這也許是上了年紀的人為什麼總是緬懷著過去的原因吧!
在這黑暗中,許多人來來往往,有地方可去的人,沒有地方可以去的人,有目的的人,沒有目的的人。想留住時間的人,想推動時間過快一點的人。唯一的共同點是,黎明破曉將至,整個城市慢慢甦醒,黑夜被緩緩摺疊,是新的一天,代表了希望,但也代表了該面對現實;而黑夜提供了人們可以暫時躲藏、沉澱與喘息的一方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