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遠渡重洋運送來臺,日馬來貘「英雄」不幸因熱緊迫而亡
https://wuo-wuo.com/report/instantnews/2016-20240625news
1841Hongkong, CC BY-SA 4.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首先依據報導中所述, 馬來貘是因「熱緊迫」(外界環境等各種因素造成動物緊張,伴隨其體溫升高而造成的後續效應), 並非單純因外界溫度過高而死亡, 所以並非“熱死”, 當然外界溫度若低一些, 或許能緩解相關的症狀.
所以我們來看看運送過程中, 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Jamesshliu, CC BY-SA 3.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3.0>, via Wikimedia Commons
飛機在高空飛行,外界大氣壓力很低, 因此客艙內會加壓, 以免飛行員及乘客缺氧。另外高空中溫度也很低 (可以低到零下50度), 所以也有溫度的控制. 但是, 客艙地板下的貨艙呢?
下貨艙的空氣, 是由客艙空氣, 透過靠近地板的機身牆面透氣孔, 排放到貨艙中. 所以客艙與貨艙是連通的, 貨艙中的空氣壓力, 與客艙相同, 不需擔心空氣壓力問題.
但一般貨艙沒有溫度的控制,因此在高空中飛行久了,外界溫度很低,貨艙溫度也會跟著降低. 在設計上, 為了減少耗能, 降低油耗, 貨艙溫度只維持在零度以上(避免結冰), 這也是為什麼長程航班提領行李的時候, 會覺得行李很冰.
Vmzp85, CC BY-SA 4.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為了能載運 "活體動物", 航空公司在買飛機時, 可以指定某個貨艙, 加裝調溫系統, 可將溫度調整到一般室溫. 如果要托運寵物, 就只能裝在這個有特別調溫的貨艙中. (但如果機型設計或航空公司沒有選購調溫裝置, 就無法接受寵物託運)
調節貨艙溫度的裝置,有些可在駕駛艙內控制, 但有些則裝在貨艙內,須由地面人員設定. 在作業程序上, 如果有裝載活體動物,航空公司會特別通知地面裝載人員及飛行員 - 本趟飛行有”特別貨物”, 需注意貨艙溫度的調節.
備註: 如果是全貨機, 上層貨艙就是原本客機的客艙, 溫度控制方式與一般客機相同, 就不須特別程序.
從以上說明看來, 飛行過程中, 貨艙溫度只有可能過低, 不太可能過高. 最大的危險因子, 其實是在停機坪.
要裝上飛機的的貨物, 通常在飛機抵達前, 就會先拖至機坪等候. 尤其貨機, 常常變更抵達時間, 也常常為了等各地集結貨物而延遲起飛.
在炎熱的夏天, 水泥地的機坪溫度可以高達攝氏40度以上. 而從貨運站出發, 直到飛機起飛, 等待時間可能長達四五個小時. 長時間曝露在機坪高溫下, 才是對活體動物最大的風險.
Nicholas Hartmann, CC BY-SA 4.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至於個人寵物要拖運, 沒有國寶級的待遇, 要如何避免憾事發生 ? 選擇能攜帶寵物進客艙同行的航空公司, 是最理想的. 如果不行, 可參考以下作法:
當然沒有必要, 盡量不要讓寵物搭飛機, 才是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