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五年皮克斯動畫腦筋急轉彎以五種情緒擬人為主角,掀起觀眾腦袋中的頭腦風暴。時隔九年,女主角萊莉也從小學生邁入青春期。原本的五種情緒樂樂,怒怒,憂憂,厭厭,驚驚原先過著平穩的生活,也因為萊莉的青春期他們的人生被弄得天翻地覆。首先是新夥伴的加入,本次加入的新情緒為阿焦(焦慮),阿慕(羨慕),阿廢(提不起勁),阿羞(羞赧)。
第一集的小萊莉面對到環境的一大變化便是搬家,他們從北邊明尼蘇達州搬到西邊大城舊金山。面對到全然陌生的環境讓他內心充滿不安,最後因為憂憂讓萊莉展現出脆弱的一面,因此獲得父母的支持。第二集萊莉即將升上高中,面對到與國中好友的離別,同時他也想在新環境學姊面前展現自己,他心中的焦慮逐漸掌控了腦海中的控制台。
腦筋急轉彎二的阿焦(焦慮)擁有與他外表不相稱的甜美聲音。Maya Hawke曾出演過怪奇物語。邁入學校以及社會的人們多少都會面對道焦慮情緒。焦慮就像是夜裡會在耳邊低語的小惡魔,在你腦海中描繪出一幅幅“最壞的結果”。如果沒有達成某件事情是不是就會失敗?事情越變越糟?人類經常會對未知的未來感到恐懼,焦慮源自於人類老祖宗對於未知環境的恐懼。因此在電影中驚驚(驚嚇)會對阿焦感興趣。因為人類在狩獵採集時期,面對無法控制的環境,設想到萬一明天打獵不順利,是否就會面對到斷糧危機,在險惡環境中餓死,因此必須對未來還未發生的事情未雨綢繆。
焦慮就像是人類腦海中的控制閥,他讓人類提早一步做好準備,但是另一方面他又加劇了人類的恐懼。有些人藉由焦慮帶來的壓力成長,有些人卻也敗給焦慮帶來的恐懼。現代文明病失眠其中有個很大的成因便是焦慮。萊莉腦海中的睡眠區域被焦慮喚醒,不斷製造壞結果的印象導致他無法入眠。看到這一段,讓平時深受睡眠障礙的我深受同感。
一般而言,我們形容一個人很情緒化,意旨一個人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或是情緒突如其來轉換很大,讓他人措手不及。腦筋急轉彎第一集中憂憂被認為是負面情緒,他讓萊莉感受到不舒服,但是卻也因為憂憂萊莉的脆弱不安才得以被父母承接。第二集中的阿焦也同理可證,他為萊莉帶來了緊張不安,過度壓力,卻也為她帶來了進步的動能。
在自媒體盛行的時代,我們打開手機成千上萬的資訊席捲而來,看著朋友群曬美食、曬小孩,曬財產跟美照,我們自然而然會受到阿慕(羨慕)影響,羨慕起不屬於我們的生貨,羨慕之於產生了焦慮,因為我們知道我們並不完美,甚至距離『完美』的生活還有一大段距離。在羨慕情緒中產生出期待,卻也因為期待落空產生痛苦。
當樂樂一行人找回萊莉的“自我”也就是萊莉自我認同他是個好人之時,同時我們也必須面對到一個現實,建構出自我的並非是純粹美好的回憶,隨著痛苦以及挫折的回憶,我們才有辦法成長為現在的自己。擁抱著不完美的自己,認同不夠完美的我們。前陣子引起話題的台劇不夠善良的我們,其中一位女主角慶芬便是因為他認為老公仍喜歡著跟自己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前女友Rebecca,而感到焦慮不安。她追蹤Rebbeca社群動態,一邊羨慕著對方擁有五光十色的單身生活,一邊感嘆著自己一成不變的家庭生活。在羨慕與嫉妒交織的情緒中,他忽略了丈夫對他的愛,以及其實自己是富足的。若是剖析簡慶芬的大腦控制台,她腦中的阿焦與阿慕應該就與萊莉一樣控制著他的主控台。也許我們都將完美太過神聖化,不夠完美又如何呢?每個人的自我構成包含了負面、正面的狀態,生而為人這些各式各樣的回憶與認同建構了我們。
就連全劇中被認為最正向陽光的情緒--樂樂,他也有著消沈的狀態。就如同他的髮色抹上了藍色的憂愁。樂極生悲,人們不可能一直假裝自己是快樂著。情緒的存在並非是要讓人類感到困擾,而是要讓人類表達自己,以及與他人溝通。這也許就是人類雨AI機器人不同之處吧。經歷一場頭腦風暴之後,阿焦放下了控制器,深吸一口氣,調節呼吸,一切都會沒事的。無論是觀眾或是萊莉我們都學著與焦慮共處,首先第一步就是覺察情緒,了解到為什麼自己現在正在焦慮又是什麼事情引發了自己的焦慮。第二步便是接受自我。萊莉對了兩位好友吐露自己不安,並獲得了各方的諒解,我從腦筋急轉彎二中又學到了一課。焦慮並不會完全消失,他會在不經意的時候出現、消失又再度出現,能夠意識到焦慮的存在,此時的我們也有經驗與他共處。
自從在劇院看了腦筋急轉彎一哭成淚人兒之後,腦筋急轉彎二又再度讓我感動流淚。這部作品在我心目中仍是一部高分之作。小孩看了能被情緒們的冒險故事激勵,成人看了則是能夠學習到情緒的運作模式。而第三集不知道萊莉又會解鎖什麼新情緒呢?我很期待再來一場腦袋風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