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國靈《身體變奏曲》是一本「默默」的書——橫跨疫情前後的微語與呢喃,在世界的風雨之後,默默沈澱為另一個全貌。
而這捲羊皮紙循序攤開,亦成為我們的觀照,映見生命幽微不可言處的自己。
從〈一條自縛的繩索〉到〈一個走繩人的傳說〉,繩索的意象不時浮現於字裡行間。究竟是什麼不斷牽引著我們不由自主的一生?在聆聽身體說話以先,我們又用什麼自我捆縛呢?名利地位?自尊或是自卑?我們都如走繩人高懸於空,遊走陽光與沙漠的邊疆,日與夜不停地奔波,無從選擇。
但當他自繩索躍下,轉身一個迴圈之後,人生的四季降臨——儘管初始是凜冽的冬季亦無妨。
作者雖自言此書為虛構之作,但字跡顯影之後如酒落喉頭,再怎麼隱藏都是最懇切的真實。如果人的一生是一首歌,身體不同的骨節座落為迥異又相互承接的樂章。而發生的樂器,就是一塊獨立的骨頭。
〈獨立的骨頭〉由剖析生理結構起篇,如顯微鏡般寸寸移步至口腔底部的每一條肌肉。
由此而生的第二樂章、第三樂章,恍若生存的現在是與過去式,光影交疊/交映於世事無語的時刻。
每一道自省的梳理,都充滿隱喻,如身體的神話又像是預言,聲音隨著樂團瓦解而消失。在尋聲的漫漫之途上,潘國靈重新學習咬字、發音以及共鳴。儘管無法恢復原本的聲音,他也在不斷反覆的自我辯證之間,慢慢體悟:「何必執著於原來?」、「現在的聲音就是現在的你」。
從一個完美主義的桎梏出走,難免還是有如夢似幻之感,但這是讓生命開始唱歌的第一步,也是身體彈撥各式器官,如樂器組件時,微躁微恙且微共鳴的高光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