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嘗試過IPO、嘗試過借券,接下來預計要嘗試的是槓桿型ETF,但這種商品入門門檻較高,需要做些事前準備才能參與。
參考資料:TWSE臺灣證券交易所,有興趣的請自行GOOGLE完整訊息。
ETF的分類
依槓桿區分:- 一般ETF:沒有槓桿
- 槓桿型ETF:正向槓桿
- 反向型ETF:負向槓桿
建議先接觸一般ETF,等到有能力承擔虧損,並且足夠深入研究後再碰後兩者。
依投資標的區分:
- 股票型:追蹤股票
- 債券型:追蹤債券
- 商品型:追蹤黃金、白銀、石油、...
- 貨幣型:追蹤美金、歐元、...
- REITs型:追蹤不動產
- 加密貨幣:追蹤BTC、ETH、...
建議只碰股票型和債券型,後四者的難度高很多。
風險預告書
非專業機構投資人以外的一般投資人,初次買賣槓桿型ETF及反向型ETF前,需先簽屬風險預告書。
投資者適格性
非專業機構投資人以外的一般投資人,應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 已開立信用交易帳戶。
- 最近一年內委託買賣認購(售)權證成交達十筆(含)以上。
- 最近一年內委託買賣臺灣期貨交易所上市之期貨、選擇權交易契約成交達十筆(含)以上。
為什麼要搞得這麼複雜,因為商品更多樣、交易更靈活、獲益更高、風險更大、...,為了避免搞不清楚狀況的投資人貿然進入,必須先確認投資人在各方面已經做好完善且必要的相關事前準備。
假設槓桿型ETF的的獲利/風險,是追蹤相同指數ETF的兩倍,那會簡稱為「正二」,意指正向的二倍損益;若是三倍則會稱為「正三」。若是用數據表示,假設「某ETF」的漲幅是1%,那麼「某ETF正二」的漲幅約2%。
同理,若「某ETF」的漲幅是1%,那麼追蹤相同指數的「某ETF反一」跌幅約為1%。
台股目前只有正二,美股才有正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