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廢柴女遇上奇葩前男友與室友後,重新找回自我價值,是部另類的勵志劇!」
這部由少女漫畫«可以不可以»改編而成的劇集,其中又因前男友不舉,女主角化身為性治療師,開啟與他的治療生活為序章。這奇葩的設定在網路上引發一片罵聲。但其實此劇「毀三觀」的背後,更多的是探究從「自我迷失」到「自我肯定」的人生轉變。 本文重點:寺田亞希與長谷太一截然不同的人生觀—被需要與不需要。
寺田亞希透過朋友的介紹下住進合租套房,沒想到室友竟是她國中時的初戀男友—本行智也。更震驚的是其有陽痿,且只對她才有生理反應,為重振雄風,智也提出與亞希同床,但不會做奇怪事情的請求。亞希聽到智也說自己是她唯一希望時,發覺自己有「被需要」的價值,因此開啟了兩人「治療」的同居生活。
同居公寓之四人簡介
男主角—本行智也/中尾暢樹飾演 是一位小有名氣的小說家,但在過去兩年間,不僅勃起困難,連創作也沒靈感,他猜測兩者間必有關聯,而前女友寺田亞希的出現,意外發現只對她才有生理反應,因而提出「陪睡」的請求。
女主角—寺田亞希/森川葵飾演 現年24歲的亞希自認是個沒興趣、沒專長、沒夢想的人,個性較為自卑與敏感,但對比學生時代,是班級上的風雲人物,與現今的性格大相逕庭,出社會後的兩年,求職之路極為不順,最後靠著打工維持生計。
男配角—長谷太一/結木滉星飾演 長谷是這間合租公寓的房東,過去曾是智也的責任編輯。外表看似精明能幹,但這些光鮮亮麗的背後,卻深藏著童年的陰霾。
女配角—栗谷明(小明)/中村里砂飾演 小明是位行為舉止浮誇,內心充滿小劇場的OL,在設計公司工作。小明算是本劇中最正能量的角色,每當亞希陷入自我貶低的低谷中,小明便會ㄧ針見血地點醒她。 微雷警告! 1.寺田亞希「被需要」的人生觀 人的價值是如何判定的? 亞希將自己比喻成商品,在不同的階段,對自身有不同的標價。 價值最高— 國中時期的亞希,是班上的風雲人物,身邊從不乏朋友,並自認無所不能。 價值逐漸低廉— 「一開始幫自己設定了過高的價格,再不斷被貼上折扣貼貼紙的感覺。」亞希曾這樣形容這階段的自己。 現年24歲的亞希,看著身邊的好友在事業與愛情上的得意,而自己卻在求職的路程中不斷地被打槍,並且與自己交往四年的同居男友劈腿,這些種種的不順心,使她越覺得自己是個可有可無的存在。而智也的陪睡請求,使亞希覺得自己的人生已經可悲到,前男友都認定自己是個隨便都能上床的女人。
智也對亞希的情感搖擺不定,從不給她明確的答案,使得她常胡思亂想,自己是否又被智也給淘汰,再度陷入自我懷疑的漩渦中,便覺得貼在自己的打折貼紙變得越來越低廉了。 最後,到了最極端的狀態,便是亞希選擇躲到長谷後面,因為他會替自己貼上最貴的標籤。
他人(外在因素)能決定我的價值嗎? 當智也發現自己只對亞希才有生理反應時,便不斷強化她的重要性,使得亞希對自我過份肯定,認為只有自己才能拯救智也,正是這樣的責任感與滿足感將亞希推向了智也。 長谷對亞希追求過程中,也不斷地強調亞希的重要價值與對其愛意,使亞希在自我混淆時,長谷成了她最後的避風港,也給予她更高的價值認可。
住在同居公寓時期的亞希,非常熱衷包辦所有家事,我覺得這是要凸顯亞希對自身存在的證明與價值,幸好有自己,環境才能變整齊乾淨。
過於自卑也是種自負?
栗谷明曾一針見血告訴亞希,她並非自卑,而是太自以為中心,因為人們對自己不想買的東西,是不會去關心價格的。這番話讓亞希明白到原來自己從來沒有被看得起,也沒被看不起,只是自己在胡思亂想而已,或許從一開始,自己是沒任何標籤的。 自卑和自負並非對立面,反而是可以共生共長的,亞希越是自負越覺得自己可以做得好,但遭到現實的失敗與挫折後,便越顯得消極與自卑。
心得 亞希這角色讓我極有感觸,並從中看見了自己的身影。我也是個挺自卑的人,我常過早的否定自我,且別人眼中的小事,對我而言,只要做不好,便讓他人失望,我甚至覺得若他人對我「絕望」,那自己是否能活得比較輕鬆。 我覺得在真實世界中,我雖知曉自己有這些缺點,但要從「意識」到「改變自我」的過程極為困難,因自己會給找很多藉口理由,如:這是個性,我沒辦法改變等。所以我看著亞希突破自我的心路歷程,其實是很勵志的。 2.長谷太一「對愛逃避」的人生觀 長谷的童年可說是活在母親那句「我可都是為了你。」的陰霾下,她從不考慮長谷的意見與感受,便以「為你好」之名義,逼迫他去體諒其各種決定,甚至替他規劃自己所認為好的人生。
促使他成年後的愛情觀,特別排斥那種自以為是的付出,又迫使從對方得到回報的女生。這對長谷而言,便是以愛為包裝下的「情緒勒索」,使得他在前女友們身上,看到「母親」的影子。 在遇到亞希後,長谷發現她的付出是不求回報的,更不會將自己的意志强加在他人身上,以致於從未在她身上看到「母親的影子」。或許對長谷來說,亞希是唯一能幫助他解開童年枷鎖的人,因而拋出結婚的請求。
因此最初的長谷對她並沒有任何情與愛,所以採取威逼利誘的手段。 不與他結婚要搬離公寓、結婚後可繼續幫智也的忙,甚至在亞希疑似懷孕事件中,說出就算孩子是智也的,也與他結婚當作自己的孩子生下來,可知長谷在愛情三角理論中,只想給出承諾這元素。 在第五集中,可知亞希某些特質與習慣,正是長谷心中理想母親的條件。 童年時的長谷早晨都會與媽媽打招呼,但她因忙著做早餐,所以沒空理他,因此長谷便開始認定媽媽都會忽略掉他的聲音。而亞希很常主動與他人打招呼的習慣,或許對她來說並沒什麼,但對長谷而言卻意義特別重大。 長谷夢見小時候有次不舒服,媽媽正帶他去樓上的廁所時,長谷忍不住吐了出來,沾到了衣服,媽媽卻表現出十分厭惡的表情,轉過身來,上樓找其丈夫求救。 而長谷突然被夢境驚醒,人很不舒服地去客廳,正好亞希也在,便用手輕撫其背,並說出「想吐的話,就全部吐出來比較好。」而長谷卻回覆「好溫暖...」,甚至說出「要是你懷孕了該多好,因為這樣,你就能跟我結婚了。」等話。 在這些相同的情況下,兩人卻對長谷做出截然不同的反應,我覺得會使長谷在亞希的身上,投射出渴望以久的母愛,進而對她產生出複雜的情感。
心得 在尾聲中並沒有看見更多他「自我理解」的過程,我覺得有點可惜。其實他會說「從未喜歡過任何人」,正是因他封閉自己的心,不敢輕易去相信、去愛他人,因為她們最後都會變成「媽媽的樣子」。而亞希的出現,便是讓他在空虛的心靈得到寄託的對象。
我覺得獲得幸福的決定權從不在他人手上,長谷受母親的影響,害怕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而亞希給了長谷「希望」—只要與她在一起,所有陰霾都能消除,自己就能再次得到幸福,但這些都不應是牽絆住自己的理由,他從未回歸於自身,靜下心問過自己,對他而言,「愛」、「付出」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