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身體與聲音找到真實的共鳴,尋回自我情感真誠的回應和共感(上篇)

從身體與聲音找到真實的共鳴,尋回自我情感真誠的回應和共感(上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總的來說,共鳴是一種能夠連接創作者、表演者和觀眾和讀者的橋樑,是藝術作品能夠打動人心的關鍵所在。它涉及到情感的傳遞、身體的表達以及聲音的運用,是一種多層次的藝術表現形式。

山日月表演工作坊-表演精修班(二)

身體放鬆重要性

而在表演藝術的世界裡,身體的放鬆與聲音的自由息息相關。正如史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言,當身體仍處於緊張狀態時,演員難以捕捉細膩的感受,更遑論展現角色的真實精神生活。因此,在創作的起點,我們必須首先讓肌肉達到適當的放鬆狀態,解放動作的自由。

 

演員們長期面對表演和拍攝的壓力,身心不可避免地承受著沉重的負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壓力逐漸積累,使得表演狀態和身體反應變得越發僵化。這種職業傷害並非演員所願,卻是難以完全規避的現實。因此,演員們需要定期遠離鏡頭,回歸日常生活,給予身心充分的休息與放鬆。

東方身體訓練的啟示

回想起我幼年學習聖希老師的嚴格建立在一層溫柔鼓勵的彩色捕夢網上,東方的身體訓練方法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被教導如何通過站立丹田提氣,尋找身體的支點和核心。這種訓練著重於運用氣息來增強穩定性,而非單純依賴肌肉力量。它更注重陰柔與施力的平衡,這是一種與西方訓練迥然不同的理念。

 

在這些年的學習和觀察中,我逐漸意識到人體脊椎在表演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無論是何種表演形式,脊椎都在不斷地推送能量,展現出令人驚嘆的力量。從十歲開始,我就常常站在舞台邊緣壓腿,目不轉睛地觀察學長姐們從排練到正式演出的全過程。直到我自己開始登台演出,從跑龍套做起,我對表演的探索之旅才真正展開。

 

內化的鍛鍊

如今,當我站在教學的立場上,我更深刻地理解到,那些令人讚嘆的名演員之所以能夠在舞台上游刃有餘,是因為他們已經將表演的功力內化,達到了不費力的境界。他們能夠穩穩地駐足於角色之中,盡情地揮灑表演的魅力。

 

我深信,最高品質的表演始於將技巧徹底內化的過程。當演員達到這種境界時,聲音便能更緊密地與身體能量流動相協調。身體的放鬆不僅僅是表面的肌肉放鬆,更是一種深層次的內在修煉。它涉及到身心的和諧統一、能量的自由流動,以及對自我的深刻認知。

身體與聲音探索表演

身體的放鬆蘊含著豐富而深邃的含義,需要我們懷著耐心和熱情不斷探索。讓我們一同踏上這段充滿驚喜與啟發的旅程,深入挖掘表演藝術的奧秘,感受身體與聲音和諧統一所帶來的無窮魅力。


(下篇將談及在課堂上我所用課程設計內容及進而達成目標,演員心理演技呈現)

(喜歡我的文章,就請按下追蹤或訂閱,在第一時間接收新文章的通知訊息)

avatar-img
山日月表演工作坊/田聖希戲劇指導的奇幻沙龍
13會員
53內容數
"山日月表演工作坊-田聖希戲劇指導的奇幻沙龍" 。這裡結合山日月表演工作坊的專業訓練課程文章記錄與田聖希業界指導的藝術指導,。在此,您將深入探討戲劇的魅力、學習表演技巧及戲劇的核心。透過深入研究人心與專業學習,我們旨在拓展您對生活、表演和藝術的多元視野。讓我們一同感受表演之美,並開啟對藝術的無限可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後來想想,其實不只是表演,任何的創作工作似乎都合用。當我們認為情緒要很重的地方,卻是用放鬆的狀態處理時,反而較能帶給觀眾更多細節,並較為從容地選擇並展示創作者在特定情緒下,想要給觀眾看清和感受的部分。
我總是希望能夠為學員提供全面而深入的訓練。循序漸進的課程設計同樣重要。在追求全面性的同時,我也要學會適度取捨,需要不斷反思修正自我和學習的課題。
在表演前需要靜心我也想是這個道理,感官打得愈開,身體能反應的極限愈多,避免讓所有訊息都因為得通過腦袋,造成表演時的延遲感,必須一直將這些內容用身體練習的方式,熟記下來。  一方面用寶貴的經驗,提醒演員在試鏡時容易遇到的各種狀況,最重要的是為學員們準備好對於試鏡的心態。
0/5電影及影像表演
山日月表演工作坊-表演課L8羽樂分享 聖希老師融入更多之前的作業練習到課程中,從熱身開始的各種方式都變得更複雜了,不得不說進階表演班的作業不認真做真的只有等死一途,後面的課會變得沒辦法上課呀! 第八堂課開始大量地練習即興創作,從個人到團體,都要在短時間內用盡一切方式去表達不同
聖希老師提醒表演和生活密不可分的關聯性,尤其在影視表演常常會有非常多的「角色接收訊息的反應」,這樣的反應也常是觀眾要看的重點,所以老師提醒演員需要有自己的小清冊,把日常生活中對於各種形形色色的人遇到事情的反應記錄下來,再靠自己的想像去消化這些觀察,讓生活的養分慢慢累積成自身表演的資料庫。
表演,如同一面魔鏡,映照出人性的真實與虛假。而"本能",則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原始程式,是喚醒直覺力量的鑰匙。在我多年的表演教學生涯中,我深深體會到,真正的學習不僅僅是老師站在講台上滔滔不絕地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與學員的互動和觀察。
後來想想,其實不只是表演,任何的創作工作似乎都合用。當我們認為情緒要很重的地方,卻是用放鬆的狀態處理時,反而較能帶給觀眾更多細節,並較為從容地選擇並展示創作者在特定情緒下,想要給觀眾看清和感受的部分。
我總是希望能夠為學員提供全面而深入的訓練。循序漸進的課程設計同樣重要。在追求全面性的同時,我也要學會適度取捨,需要不斷反思修正自我和學習的課題。
在表演前需要靜心我也想是這個道理,感官打得愈開,身體能反應的極限愈多,避免讓所有訊息都因為得通過腦袋,造成表演時的延遲感,必須一直將這些內容用身體練習的方式,熟記下來。  一方面用寶貴的經驗,提醒演員在試鏡時容易遇到的各種狀況,最重要的是為學員們準備好對於試鏡的心態。
0/5電影及影像表演
山日月表演工作坊-表演課L8羽樂分享 聖希老師融入更多之前的作業練習到課程中,從熱身開始的各種方式都變得更複雜了,不得不說進階表演班的作業不認真做真的只有等死一途,後面的課會變得沒辦法上課呀! 第八堂課開始大量地練習即興創作,從個人到團體,都要在短時間內用盡一切方式去表達不同
聖希老師提醒表演和生活密不可分的關聯性,尤其在影視表演常常會有非常多的「角色接收訊息的反應」,這樣的反應也常是觀眾要看的重點,所以老師提醒演員需要有自己的小清冊,把日常生活中對於各種形形色色的人遇到事情的反應記錄下來,再靠自己的想像去消化這些觀察,讓生活的養分慢慢累積成自身表演的資料庫。
表演,如同一面魔鏡,映照出人性的真實與虛假。而"本能",則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原始程式,是喚醒直覺力量的鑰匙。在我多年的表演教學生涯中,我深深體會到,真正的學習不僅僅是老師站在講台上滔滔不絕地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與學員的互動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