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怪物以前】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剛讀完蕭瑋萱的小說處女座《成為怪物以前》,這本書獲得坎城影展「2023 Shoot the Book!」推薦選書,且未來將被改編為影視作品。在讀小說之前,我聽了好幾個她的訪談,感覺她個性靈動活潑,聲音清亮,難以想像她能寫出女主角楊寧這樣一個黑暗偏執的角色。蕭瑋萱的文筆細膩優美,對於命案現場清理工作的田調也十分詳盡(看來楊寧的偏執性格也是有跡可循),這本書很推薦給喜愛欣賞黑夜之美的文青閱讀。

raw-image


花香調聞起來其實並不像花,「而是你行經花叢時,嗅到的空氣。」就像陽光本身沒有味道,我們所說的「被子上有陽光的香味」,其實是被子本身被陽光曬暖後的氣味。

我尤其喜歡作者對於各種氣味的曖昧描述,真的很有台灣版《香水》的味道,情節就不多加描述了,以免暴雷,希望大家都能去翻翻看。只是沒有料到,我在閱讀到某一個場景時,竟然悲傷地流下淚來。

那是關於楊寧小時候與母親的一段回憶,似乎也是台灣母親側寫的一個經典場景。楊母對自己的婚姻失望,不滿丈夫長期因工在外甚至有了多段婚外情,不滿自己日復一日地照顧孩子、打點家務。在身心狀況失常的時候,她對楊寧進行言語暴力。楊寧的童年日常,就是在撿拾家中破碎瓷盤和保護年幼弟弟之間度過。

這個畫面,不知怎地跟自己的一段回憶重疊了。

我跟女兒感情很緊密,一直以來,我都很珍惜跟女兒黏在一起的時光,尤其是她剛出生到三歲上幼兒園前那段日子。可能也是這樣,自認為是天使媽媽的我,一直揮之不去怪物跑出身體的那個時刻。

疫情期間,我跟先生帶著女兒回台灣,那時台灣還沒爆發,我們在家隔離了兩周後,終於可以出門晃晃,開心地像是在遊樂園玩的小孩一樣。好姊妹們也很夠義氣地來家裡陪我們玩,那天,我急著陪女兒午睡,想要趕快享受跟姊妹談心的時刻。就是那莫非定律,也是女兒本身人來瘋,見人就興奮,就像是所有媽媽的噩夢那樣,她怎麼翻來翻去就是不肯入睡。我整個突然大失控,對她大吼大叫,還把眼鏡摔到床下。女兒嚇到了,她哭吼著、奔向地上去幫我把眼鏡撿回來。

每每想到這件事,女兒那個稚嫩肥胖的小臉就大大地映在我的腦海中,嘴巴張得大大的,滿臉鼻涕眼淚,本是最可愛天真的時候,是無條件依賴媽媽的時候,她根本就搞不清楚發生了什麼。可能也是對比現在六歲已經開始有自己主見,好朋友、表姊表妹來時,連再見也不說、玩了一天回來才會想到媽媽的她,那時她的全世界只有我,說到底,可能我也不只是為傷害了她而哭泣,可能我也只是在可憐現在的自己,覺得在全家搬回他們的希臘後被遺棄了吧!

而這個畫面,也許也和我小時候那些,選擇遺忘的回憶重疊了。

事實是,人類就是這樣一個很難不用權威和塊頭輾壓弱勢的動物,尤其在受傷的時候,怎麼說,算是一種困獸之鬥嗎?直覺性地就是用怪罪別人來讓自己好受。


普遍認為把殺人犯「人性化」,是在為他的行為做解釋。稱那些罪大惡極的殺人犯為惡魔、畜生,似乎這樣就可以保持自己人性的清高,其實只是害怕接受天性的邪惡面。可如今,想要讓影子成形,必須給個名字。讓他落土歸根,有個輪廓。

特別喜歡書裡的這段話,也一直很欣賞致力於研究犯罪者剖析的心理學家和作家,如周慕姿與吳曉樂。犯罪心理學有助於深入了解犯罪行為的根本原因,包括心理、社會和環境因素,也能有助於設計更好的支持系統和治療方法,以幫助受害者克服創傷,而這些都是需要整個社會共同學習才能改善的。


自我覺察是必須練習的,善良不只是個選擇,而是一門技術,因為每個人都有成為怪物的潛力。我肯定還會在母職之路犯下大大小小的錯誤,可是當我每次覺得自己不是個夠好的媽媽時,我會努力回想那個下午的淚水。


內容總結
成為怪物以前
5
/5
24會員
16內容數
記錄生活、閱讀、旅行、看展後的所見所思。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設計不僅僅是外觀和感覺。設計是其運作的方式。」 — Steve Jobs 身為一個獨立文案,許多人會以為我們的生活只需要面對電腦,從無到有,用精巧的文字填滿空白的螢幕,呈現心目中獨具風格的作品。 ——有的時候可以如此,但其實這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偶發日常。 更多的時候,白天的工作時間總被各種繁雜
Thumbnail
台股、美股近期明顯回檔,市場敘事發生改變,壞消息一樁接一樁出現,下一步該怎麼走呢?本文將探討近期的宏觀經濟事件,並分享個人的操作思考。
Thumbnail
這是一本圍繞著氣味的小說。 故事的主角楊寧因父母不睦,自小和弟弟互相陪伴長大。楊寧的嗅覺比一般人更為敏銳,但是在弟弟自縊身亡後,她受到嚴重的心理創傷而失去靈敏的嗅覺,唯有強烈的屍臭能夠喚醒她的嗅覺記憶。或許是為了彌補對逝去的弟弟的虧欠...... (continued)
對於台灣犯罪推理來說,蕭瑋萱是一個陌生的名字;透過扉頁的簡介知道她不是文學創作的新手,而這部作品則是她首部長篇犯罪小說。 開場預示了軸心,夢境感知的一切回到楊寧身上,我們隨著她起身,透過作者的筆觸感受著一個似乎陷在錯亂、邋遢的女人接到通知,然後前往工作場所的經過。正常又不意外的發展直到她打開「現場
Thumbnail
會知道蕭瑋萱的這本《成為怪物以前》是看到陳思宏在臉書上強力推薦。故事簡述如下:在弟弟死後,楊寧失去了引以為傲的嗅覺,只有在處理命案清理工作的現場,她才能透過死亡的觸發重新喚起這份能力。在一次清理任務中,楊寧不慎遭到設計,成為兇殺案的嫌疑人。原本心已破碎離散的她,開始重新聚焦,試圖找出真兇……
Thumbnail
弟弟死後,楊寧失去了敏銳而細膩的超人嗅覺,直到佇立命案清理的工作現場,在死亡的撩動下才再度甦醒重生。然而她卻因此無端背負凶殺的嫌疑,不得不靠自己的力量證明自身的清白。 她只能追索殘存在命案現場的幽渺香水氣味。為了揪出真凶,楊寧甚至不惜師事連續殺人犯程春金,讓自己化身為獵人,揣摩凶手扭曲的心態與思維
Thumbnail
如果失去來得如此突然,要怎麼防備突如其來的痛苦? 你有好多問題要問,卻不知從何開始,也沒有人能給出答案。也沒有人會告訴你,當存在的意義消失,存在依然存在。
Thumbnail
書中有一句對話是這樣說的:「妳知道愧疚是什麼感覺。妳明白那種無能為力。」當釜已成舟,生命再也無法挽回,遺留在世的人們要如何面對失去的悲慟以及明日的盼望?我想這是看完本書後值得深思的問題。
Thumbnail
有時候失去不只是失去,還是對過往努力掙扎的詰問。 由此看來,蕭瑋萱的《成為怪物以前》似乎頗成功刻畫了一個受創的人經過再次打擊,在追尋正義的路上崩潰的樣貌。
Thumbnail
《成為怪物以前》與其說是推理小說,我倒覺得比較像是一篇大型的、喃喃自語的抒情文。這本書廣受肯定,結局很有巧思,作者也的確文采斐然,但總覺得太多了。劇情推進得很慢,大多數的篇幅都是在描摹和抒情。即使是單純的人物對話、動作敘述或事物描繪,都要用優美的詞藻來展現。
Thumbnail
主角楊寧的鼻子天生異於常人,非常靈敏,光用味道就可以知道很多故事。現在她必須要用這項能力來擺脫殺人的嫌疑,找到真正的兇手!
Thumbnail
在我讀完台灣小說家蕭瑋萱的《成為怪物以前》,第一次發現我的嗅覺竟然如此無能,除了分辨食物與廁所的氣味、時時刻刻記得呼吸、偶而拿來擤擤鼻涕之外,我對我的鼻子,幾乎沒有多少認識。 這也是為何《成為怪物以前》讓我格外驚奇,原來,人類的嗅覺可以如此靈敏,而文字也能如此細膩地描繪出不同層次的味道。
Thumbnail
「設計不僅僅是外觀和感覺。設計是其運作的方式。」 — Steve Jobs 身為一個獨立文案,許多人會以為我們的生活只需要面對電腦,從無到有,用精巧的文字填滿空白的螢幕,呈現心目中獨具風格的作品。 ——有的時候可以如此,但其實這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偶發日常。 更多的時候,白天的工作時間總被各種繁雜
Thumbnail
台股、美股近期明顯回檔,市場敘事發生改變,壞消息一樁接一樁出現,下一步該怎麼走呢?本文將探討近期的宏觀經濟事件,並分享個人的操作思考。
Thumbnail
這是一本圍繞著氣味的小說。 故事的主角楊寧因父母不睦,自小和弟弟互相陪伴長大。楊寧的嗅覺比一般人更為敏銳,但是在弟弟自縊身亡後,她受到嚴重的心理創傷而失去靈敏的嗅覺,唯有強烈的屍臭能夠喚醒她的嗅覺記憶。或許是為了彌補對逝去的弟弟的虧欠...... (continued)
對於台灣犯罪推理來說,蕭瑋萱是一個陌生的名字;透過扉頁的簡介知道她不是文學創作的新手,而這部作品則是她首部長篇犯罪小說。 開場預示了軸心,夢境感知的一切回到楊寧身上,我們隨著她起身,透過作者的筆觸感受著一個似乎陷在錯亂、邋遢的女人接到通知,然後前往工作場所的經過。正常又不意外的發展直到她打開「現場
Thumbnail
會知道蕭瑋萱的這本《成為怪物以前》是看到陳思宏在臉書上強力推薦。故事簡述如下:在弟弟死後,楊寧失去了引以為傲的嗅覺,只有在處理命案清理工作的現場,她才能透過死亡的觸發重新喚起這份能力。在一次清理任務中,楊寧不慎遭到設計,成為兇殺案的嫌疑人。原本心已破碎離散的她,開始重新聚焦,試圖找出真兇……
Thumbnail
弟弟死後,楊寧失去了敏銳而細膩的超人嗅覺,直到佇立命案清理的工作現場,在死亡的撩動下才再度甦醒重生。然而她卻因此無端背負凶殺的嫌疑,不得不靠自己的力量證明自身的清白。 她只能追索殘存在命案現場的幽渺香水氣味。為了揪出真凶,楊寧甚至不惜師事連續殺人犯程春金,讓自己化身為獵人,揣摩凶手扭曲的心態與思維
Thumbnail
如果失去來得如此突然,要怎麼防備突如其來的痛苦? 你有好多問題要問,卻不知從何開始,也沒有人能給出答案。也沒有人會告訴你,當存在的意義消失,存在依然存在。
Thumbnail
書中有一句對話是這樣說的:「妳知道愧疚是什麼感覺。妳明白那種無能為力。」當釜已成舟,生命再也無法挽回,遺留在世的人們要如何面對失去的悲慟以及明日的盼望?我想這是看完本書後值得深思的問題。
Thumbnail
有時候失去不只是失去,還是對過往努力掙扎的詰問。 由此看來,蕭瑋萱的《成為怪物以前》似乎頗成功刻畫了一個受創的人經過再次打擊,在追尋正義的路上崩潰的樣貌。
Thumbnail
《成為怪物以前》與其說是推理小說,我倒覺得比較像是一篇大型的、喃喃自語的抒情文。這本書廣受肯定,結局很有巧思,作者也的確文采斐然,但總覺得太多了。劇情推進得很慢,大多數的篇幅都是在描摹和抒情。即使是單純的人物對話、動作敘述或事物描繪,都要用優美的詞藻來展現。
Thumbnail
主角楊寧的鼻子天生異於常人,非常靈敏,光用味道就可以知道很多故事。現在她必須要用這項能力來擺脫殺人的嫌疑,找到真正的兇手!
Thumbnail
在我讀完台灣小說家蕭瑋萱的《成為怪物以前》,第一次發現我的嗅覺竟然如此無能,除了分辨食物與廁所的氣味、時時刻刻記得呼吸、偶而拿來擤擤鼻涕之外,我對我的鼻子,幾乎沒有多少認識。 這也是為何《成為怪物以前》讓我格外驚奇,原來,人類的嗅覺可以如此靈敏,而文字也能如此細膩地描繪出不同層次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