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靈魂的角度,審視生命的意義:電影《靈魂急轉彎》VS.《如果可以再死一次》

從靈魂的角度,審視生命的意義:電影《靈魂急轉彎》VS.《如果可以再死一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生命的意義不在於成就,而在於體驗過程
你不是受害者,你是賦予生命意義的創造者
raw-image



《靈魂急轉彎》生命的意義不在於成就,而在於體驗過程

《靈魂急轉彎》講述了一名夢想成為爵士樂演奏家的男主角喬,在夢想成真的前夕意外死亡,並在投胎先修班中遇到了一名編號22的靈魂。在這裡,靈魂們要接受訓練,找到人生的火花,才能投胎到地球。然而,一名編號22的靈魂卻拒絕投胎,他認為人生毫無意義。喬為了回到地球,陰錯陽差與22號靈魂交換了身體。22號靈魂在喬的幫助下,也逐漸體會到了生命的樂趣。


《如果可以再死一次》你不是受害者,你是賦予生命意義的創造者

《如果可以再死一次》則講述了四名在同一天自殺的人,在彌留的七天中,有機會再重新審視生命的意義。天使陪著他們再次回顧生命、看看自己死後,親人們的生活,以及如果沒死,他們以後會遇到什麼。最終,他們都要再一次做出選擇。


這兩部電影都帶出了關於天使、靈魂導師等角色

在《靈魂急轉彎》中,靈魂導師們希望幫助靈魂們找到生命的意義,並找到人生的火花。

在《如果可以再死一次》中,天使則希望幫助人們找到重新看待生命的困境的另一種可能。


最近,我剛好又重溫了皮克斯的動畫電影《靈魂急轉彎》(Soul),而不久前,我在戲院觀賞了義大利電影《如果可以再死一次》(The First Day of My Life),這二部電影都以靈魂的角度探討了生命的意義,也都是我列入最愛清單中的電影。

avatar-img
深夜咖啡館
28會員
327內容數
到此一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深夜咖啡館 的其他內容
這篇文章討論了穿越20年的跨性別電影,包括1999年西班牙電影《我的母親》和2017年巴西紀錄片《雷厄提:真實自我》。文章探討了電影的內容,並指出了跨性別議題的時代演變。
這篇文章介紹了 2022 年電影《醉遊西班牙》,2024 年電影《再見哥雅》和 2016 年的電影《環法心節奏》。這些電影串聯了藝術家、作品與觀眾之間的情感連結,展現了藝術的魅力。不論是作家、藝術家,還是普通的觀眾,每個人心中都可能懷揣著一個夢。而藝術,就是將這些夢境照亮的力量。
日本電影《異國日記》和2018年的法國電影《我的巴黎舅舅》,都探討了領養這個主題。這些電影呈現了在家庭成員過世後,主角決定領養孤兒的故事,並探討了愛和家庭的多元化。觀眾可以從中感受到愛的力量,以及對未來的樂觀態度。
這篇文章討論了穿越20年的跨性別電影,包括1999年西班牙電影《我的母親》和2017年巴西紀錄片《雷厄提:真實自我》。文章探討了電影的內容,並指出了跨性別議題的時代演變。
這篇文章介紹了 2022 年電影《醉遊西班牙》,2024 年電影《再見哥雅》和 2016 年的電影《環法心節奏》。這些電影串聯了藝術家、作品與觀眾之間的情感連結,展現了藝術的魅力。不論是作家、藝術家,還是普通的觀眾,每個人心中都可能懷揣著一個夢。而藝術,就是將這些夢境照亮的力量。
日本電影《異國日記》和2018年的法國電影《我的巴黎舅舅》,都探討了領養這個主題。這些電影呈現了在家庭成員過世後,主角決定領養孤兒的故事,並探討了愛和家庭的多元化。觀眾可以從中感受到愛的力量,以及對未來的樂觀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