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子宮長東西,第一反應通常會很害怕,因為我們不熟悉所以害怕,但原來肌瘤發生率高達 20%up,是相當常見的。之前聽陳思宇醫師的公開分享,才對子宮肌瘤有更深的認識。
醫生經常都會說:
❝ 它(肌瘤)如果沒惹你,就跟它和平相處 ❞
但,如果肌瘤惹你了呢?
治療的邏輯大概是這樣:
通常我們因為肌瘤看診,主要出於:健檢後發現肌瘤很擔心、肌瘤壓迫到器官、經期大量出血或嚴重經痛等...
主要因為肌瘤長的位置不同、表現的症狀也不同:長在子宮外壁會壓迫到周圍器官,像是擠到腸易便秘;擠到膀胱就易頻尿...;長在子宮內,可能造成月經出血量過多或經期延長、或引起嚴重痛經。許多備孕媽咪也可能因肌瘤位置,影響胚胎著床,甚至內膜養份被吸光,導致難孕或孕早期流產 (胚胎難以在子宮裡安住下來)。
由於子宮肌瘤的生成源頭是「女性賀爾蒙」影響,所以通常更年期後,主症狀幾乎能消失。
因過大而壓迫,會使用「停經藥」 或 內服/外用的「避孕藥」來干預女性賀爾蒙,縮小肌瘤;出血量大、嚴重經痛,則能使用止血藥、止痛藥,或服藥暫時縮小肌瘤。但在更年期前,賀爾蒙依然運作,所以這些措施只能暫時緩解。
定期追蹤的目的是要監控他,防止肌瘤變壞。如果肌瘤顯得不圓滑,且快速變大,醫生則會有警覺給出建議是否趕緊「抓出來」,防止在體內使壞擴散。
如果內科服藥治療效果有限,或有生育考量,可以考慮開刀取出。擔心留疤和快速癒後,可以選擇微創腹腔手術。
不過傳統手術和微創手術除了美觀和復原考量外,在某些情況下傳統手術也是不可取代的。例如惡性腫瘤需確保惡性細胞不擴散,要「完整」拿出,就不適合微創手術,但因為傷口較大,也會有額外的擔心沾黏與癒後問題。
☆.。.:*♡ʜᴀᴠᴇ ᴀ ɢᴏᴏᴅ ᴛɪᴍᴇ♡。.:*☆
我覺得醫療是在我們失衡、無能為力時,給予我們 “Give me a hand“ 的支持力量。
知曉一些醫療邏輯,能幫助自己照顧自己,也能更好發揮醫病間的共享決策,擁有對話討論的能力。
藉這份系統思考圖,凸顯肌瘤的本質在於「女性賀爾蒙」。當我們能理解本質問題,或許會跟我一樣,恍然大悟,明白多年前自作聰明吃的「蜂王乳」根本不適合... 醫師無法無所不在~我們也要懂得照顧自己,讓醫療成為最強後援!
┄┄ 🄸 🄽 🄵 🄾 ┄┄
⿻ 謝謝那天清楚講解的醫師 ⿻
╰⟢ 陳思宇醫師聊聊婦科疾病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