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評論:這次科普文章,圖表很多,即使可能要花些時間看懂,但這是個很好的支持研究理論的工具,因為比起講出很多複雜的知識和理論,用圖表可能更容易理解一些,更容易一次呈現所有的研究數據和結果,即使最後結果可能是假的,但是要是沒有後人來推翻的話,這樣確實讓人容易懂和相信呢!
萬兆鴻的科普閱讀報告 ?年?月?日撰寫
一次弄懂「168 斷食」的歷史、迷思、最新研究,以及我2023 年的執行策略
(1) 作者撰文日期:2023年
(2) 作者:張修修
(3) 引用資料:168 斷食、《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論文 “Caloric Intake and Aging”
(4) 明確出版單位:張修修
這種斷食減肥方法是否有效?或是有些健康益處。
科學減肥最終章!張修修版終極減肥模型,一定跟你想的不一樣(2024 最新版)
科學減肥最終章!張修修版終極減肥模型,一定跟你想的不一樣(2024 最新版)
操縱:相同的生活環境
應變:看最後是被限制進食的老鼠還是隨意進食組的老鼠,哪一個的體重、體脂、胰島素阻 抗性、血糖波動的幅度、以及肝臟狀況比較好。
控制:吃的食物的時間、成分、和份量
限制進食的老鼠進食時間被限制在每天的固定 8-12 小時窗口內,隨意進食組的老鼠沒什麼 改變可以隨意進食。
研究人員將老鼠分為兩組,一組可以自由進食,另一組則只在固定的時間內進食。
Panda博士解釋,人體的各個器官、甚至細胞都有屬於自己的生理時鐘。這些器官都會根據某種信號來展開他們的一天,並且在一天的某個時段達到他們的最佳狀況,而消化系統就是比較慢才醒來,在那之前代謝主要是在燃燒脂肪,身體還處於一個偏向休息和修復的狀態,但是吃下第一口食物後,這個狀態就會改變,會開始分泌胰島素,而那些從早餐吃到宵夜的人,他們的消化和代謝系統處於休息和修復狀態的時間太短,於是會發生各式各樣代謝疾病。Panda博士認為,一天到晚都在吃東西,就是現代人會有這麼多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代謝疾病的根本原因。但是呢!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團隊今年刊登在美國心臟協會雜誌的研究指出,如果你的目標是減肥,那間歇性斷食不是最好的策略。實驗人員要求547位受試者在六個月內,每天在手機app中記錄他們的進食量和用餐時間,並且調查他們開始記錄前的五年多以及之後的體重變化,結果顯示,吃最多大餐和中餐的受試者在六年內體重是增加的,而那些吃較少的人體重減輕了,實驗人員也對進食時間做了統計,發現是不是採用限制時間進食,跟體重的變化沒有關係。
這次科普文章,圖表很多,即使可能要花些時間看懂,但這是個很好的支持研究理論的工具,因為比起講出很多複雜的知識和理論,用圖表可能更容易理解一些,更容易一次呈現所有的研究數據和結果,即使最後結果可能是假的,但是要是沒有後人來推翻的話,這樣確實讓人容易懂和相信呢!最後還列出如果真的要減肥應該要怎麼調配,就是沒有把這些不太正確的結論直接丟掉,而是最後還是有些應用,像是如果間歇性斷食是唯一的減肥策略那會失敗,但還是有些好處像是你會少吃一餐,和給消化系統時間休息。
這種減肥的實驗不知道跟人種或是體質會不會有差?
這是我執行過的168斷食法耶!但我當時做飲食控制時,都還有利用其他策略來控制,像是算熱量、低碳水、提高運動量,用這些方法來調整我自己的體態。
我覺得你這篇的評價寫得非常好!可以看到你對科學的態度有往老師想教出的學生發展,科學應該要利用圖表讓理論簡單化,讓理論好懂、好理解,即便結果是「被推翻的」,那還是有其重要性和意義,而最後的結論有可能和原本的想法有所出入(實際上減重的影響不大),但有可能會有更趨向真相的其他結論出現,像是給消化系統好好休息!
兩個可以更好的地方:(1) 副標題沒完成,(2) 你的舊有知識應該要放上國中生物的內容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