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人的 YOASOBI 點閱率

驚人的 YOASOBI 點閱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今年的管樂團巡迴演出,指揮老師特別選了三首 YOASOBI 的歌曲,動輒速度160以上,對於中年才開始學習薩克斯風的我來說,手指頭真的無法輕易跟上,尤其是速度高達200以上的「勇者」...哈哈,只能苦笑硬跟了...

raw-image


為什麼指揮老師會選擇 YOASOBI 的曲子呢?因為 YOASOBI 這幾年實在太紅了,尤其是在動漫領域,根據維基大百科記載,YOASOBI(日語:ヨアソビ)是2019年結成的日本雙人音樂組合,由使用VOCALOID(日本 YAMAHA 樂器公司開發的電子音樂製作語音合成軟體,只要輸入音調和歌詞,就可以合成為原為人類聲音的歌聲,這個技術又可以另外長篇大論了)作曲的作曲家Ayase、以及本業為創作歌手的ikura組成。其特色為將在日本索尼音樂娛樂所經營的小說及插畫網站「monogatary.com」中的原作「小說音樂化」。團名的原意為「在夜晚玩耍」(夜遊び),由於兩位團員本來都有各自的音樂工作,因此兩人把原本各自的工作定義為「早上的活動」,反之這個音樂組合則是「晚上的活動」,因此命名。其作品「アイドル(idol)」在發布一週後獲得了2千萬點閱,截至2024/4/24共獲得了7億點閱。

raw-image


為什麼 YOASOBI 的歌曲會這麼受歡迎呢?著名的 Youtuber 檸檬卷 Janet 也特別透過對 YOASOBI 的觀察,分享了幾個 YOASOBI 常用的編曲技巧,你會發現,他們的歌曲音高範圍很廣,幾乎沒有換氣的歌曲內容,加上用很多樂器堆疊很飽滿的編曲,讓人覺得 YOASOBI 的歌曲很豐富,第一個技巧是在歌曲中常常移轉調,快狠準,也常用「共同音轉調法」,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完成轉調,不只上轉,也有下轉,眼花撩亂的轉!


接下來 YOASOBI 常常會在不同的歌曲中使用同樣的元素,也許是樂句句型,也許是節奏型態,在不同歌曲中用同樣的元素做一些些細微的變化,甚至只是在相同的和絃進行中,用同樣的元素做一點點在節奏上或音高上的改變,讓你覺得很熟悉卻又有不同的感受。


然後在歌曲中頻繁使用「1+1+2」樂句句型,這是什麼樣的句型呢?就是第1小節和第2小節是相同的節奏型,後面兩小節則產生變化,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小蜜蜂」了,「Sol Mi Mi 0,Fa Re Re 0,Do Re Mi Fa Sol Sol Sol 0」,這樣的樂句句型真的經常在YOASOBI 的歌曲中看到。


以上是檸檬卷 Janet 所歸納出的幾個重點,當然歌曲裡面還有許許多多的祕密,不過這幾個是 YOASOBI 的歌曲之所以洗腦的原因,也有網路上的路人評論了,覺得YOASOBI會紅的是重點

【幾乎沒有前奏】、【開頭就切入副歌或小高潮】

這兩點是網路時代的作曲技巧,大家在YouTube、niconico、或是抖音...等網路平台,不會有很多耐心聽一大段音樂再判斷喜不喜歡,常常聽一小段不喜歡的話就切到下一首歌了。所以Ayase會想要在曲子開頭盡快吸引住聽眾注意力。

【故意寫得很難唱】

來捧人形初音ikura:音域很廣、高低音跳來跳去高度動態,節奏很快,節拍很複雜微妙很難抓到拍子、很難找到換氣的時間點...寫成大概只有ikura唱出來還有表現力,其他想翻唱的歌手幾乎都得大改(通常要變慢)不然容易爆死。

【用升降key表達情感】

像出道曲[向夜晚奔去,搭配小說,會發現後面主角想到自殺[先降key],然後下定決心要殉情[升key],情感轉換key也換,讓人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那麼,就請看倌自行去聽聽 YOASOBI 的歌曲,體驗一下點閱率囉~


YOASOBI 的歌為什麼那麼紅?解析三個 YOASOBI 常用的作曲手法!


想學「轉調」嗎?Wiwi 教你厲害的人都在用的「共同音轉調法」!


avatar-img
無聊亂寫的小茶几
105會員
316內容數
一個步入中年才開始學管樂的貪吃大叔無聊亂寫一通的地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無聊亂寫的小茶几 的其他內容
一部日本關於管樂的電影—「歡迎光臨!東京管樂團」,隨手在Google查了一下,這部片曾榮獲亞太影展第57屆最佳音樂獎、評審特別獎,應該不錯看吧,不過卻找不到任何有關這部片的影評或介紹。繼續看下去結果發現這是一部…
2/5歡迎光臨!東京管樂團
《交響狂人》這部以交響樂團為核心的音樂電影,卻也以國家的領土衝突,還有人與人、國與國之間長久累積的仇恨,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上並不是所有事情都如此單純美好,即便如此,他們不只是在追求音樂上的美好,還強烈展現出對和平的渴望。 這部電
5/5交響狂人
今天要來介紹的是一首非常有名的爵士小品,由Joe Garland所創作,是Glenn Miller Orchestra的成名之作,這也是最能代表40年代搖擺曲風的曲子-In The Mood。這首曲子歷久不衰,常被拿來在戲劇或節目中使用,香港歌手林子祥也曾填詞粵語收錄在他的專輯中,可說是其代表作。
樂團有了名氣之後開始有人想從中牟利,然後展開一連串的惡搞,樂團就倒了...
從學習薩克斯風演奏到自行採譜、編譜,作者寫出心路歷程與學習建議,提供想學習編譜的人參考
高中大學時代開始接觸薩克斯風,透過加入音樂協會和管樂團學習薩克斯風。學習過程充滿挑戰與困難,但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不斷進步。這份學習之路錯綜複雜,卻充滿成長與收穫。
一部日本關於管樂的電影—「歡迎光臨!東京管樂團」,隨手在Google查了一下,這部片曾榮獲亞太影展第57屆最佳音樂獎、評審特別獎,應該不錯看吧,不過卻找不到任何有關這部片的影評或介紹。繼續看下去結果發現這是一部…
2/5歡迎光臨!東京管樂團
《交響狂人》這部以交響樂團為核心的音樂電影,卻也以國家的領土衝突,還有人與人、國與國之間長久累積的仇恨,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上並不是所有事情都如此單純美好,即便如此,他們不只是在追求音樂上的美好,還強烈展現出對和平的渴望。 這部電
5/5交響狂人
今天要來介紹的是一首非常有名的爵士小品,由Joe Garland所創作,是Glenn Miller Orchestra的成名之作,這也是最能代表40年代搖擺曲風的曲子-In The Mood。這首曲子歷久不衰,常被拿來在戲劇或節目中使用,香港歌手林子祥也曾填詞粵語收錄在他的專輯中,可說是其代表作。
樂團有了名氣之後開始有人想從中牟利,然後展開一連串的惡搞,樂團就倒了...
從學習薩克斯風演奏到自行採譜、編譜,作者寫出心路歷程與學習建議,提供想學習編譜的人參考
高中大學時代開始接觸薩克斯風,透過加入音樂協會和管樂團學習薩克斯風。學習過程充滿挑戰與困難,但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不斷進步。這份學習之路錯綜複雜,卻充滿成長與收穫。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這是帶有惡意的詛咒信性質虛構怪談。 這是虛構的創作故事,大家看看就好噢~原故事為知名怪談「昔田舎で起こったこと」 (完整故事如下‼️) 這是第一次跟人講這件事,如果有空的人就看看吧。 先說好,文章很長,文筆也可能很爛,沒有任何情色內容。 而且我大概不會回覆,我真的沒有太多時間。
在古道具展看到一顆像哆啦A夢一樣可愛的鈴鐺,當下覺得「啊這也太可愛了吧」,毫不猶豫就買回家。 誰知道,自從它來到我家,夜裡有時候就會聽見鈴聲響起……像是從那天起,就有什麼東西悄悄跟著我了。 這次我乾脆把這顆詭異的鈴鐺,做成哆啦A夢風的項鍊,自己都越來越有感情。 結果在家裡戴著走廊上走來走去
東京一棟45年歷史公寓的房東將租金調漲近三倍,引發住戶不滿。新房東A公司為一家疑似空殼公司,似乎想以高租金驅逐住戶。文章探討了日本租賃法律對房客的保護,以及房東不合理漲價的案例,並提及該地區的都市再開發計畫。
這是帶有惡意的詛咒信性質虛構怪談。 這是虛構的創作故事,大家看看就好噢~原故事為知名怪談「昔田舎で起こったこと」 (完整故事如下‼️) 這是第一次跟人講這件事,如果有空的人就看看吧。 先說好,文章很長,文筆也可能很爛,沒有任何情色內容。 而且我大概不會回覆,我真的沒有太多時間。
在古道具展看到一顆像哆啦A夢一樣可愛的鈴鐺,當下覺得「啊這也太可愛了吧」,毫不猶豫就買回家。 誰知道,自從它來到我家,夜裡有時候就會聽見鈴聲響起……像是從那天起,就有什麼東西悄悄跟著我了。 這次我乾脆把這顆詭異的鈴鐺,做成哆啦A夢風的項鍊,自己都越來越有感情。 結果在家裡戴著走廊上走來走去
東京一棟45年歷史公寓的房東將租金調漲近三倍,引發住戶不滿。新房東A公司為一家疑似空殼公司,似乎想以高租金驅逐住戶。文章探討了日本租賃法律對房客的保護,以及房東不合理漲價的案例,並提及該地區的都市再開發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