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隅 選讀 |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米奇艾爾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米奇 艾爾邦


「只要你學會死亡 你就學會活著」

書中敘事圍繞在日常生活情境 在作者敬愛師長的生命之末

傳遞關於「慾念的所求 | 生命的意義 | 人生的課題」之哲學思想


大綱 |

從熱血新鮮人走到融入社會的洪流之中

那些被收藏起來的理想 遺忘的情感 選擇逃避的人生課題

作者偶然與恩師重逢後 一點一滴地被想起 且認真地思索與體會

在僅有14週的時光沙漏裡交流與「授課」


心得 |

意外與疾病總來得讓我們措手不及

看似有充裕時間準備的事情 也會突然發生變動

每一聲「再見」未必真的「再見」

在生命中對自己真正重要的事只有自己知道

只有自己才能真正的感知



「學習不止於校園 而是貫徹終身」- 研究所畢業典禮的校長教誨











漫隅知選 | 日常隨記 | 漫衍髮室 | 作品集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觀念傳遞 | 頭皮健康 | 洗髮精選擇指引
世界名著 | 經典文學|故事描述簡單而意寓深遠 是你我生而為人 必經的成長過程
跟著此生最愛的團體 走在復刻的路上 London.Fever.Sodagreen夏專先行 狂熱現場
輕描淡寫 | 張艾嘉第一本創作書 - 每個年代必有它的磨練,我們學習找方法和變化共存,與自己和解,和他人相處。
長大成人的過程 每個階段會有新的情緒夥伴進駐 協助與陪伴我們成長
觀念傳遞 | 頭皮健康 | 洗髮精選擇指引
世界名著 | 經典文學|故事描述簡單而意寓深遠 是你我生而為人 必經的成長過程
跟著此生最愛的團體 走在復刻的路上 London.Fever.Sodagreen夏專先行 狂熱現場
輕描淡寫 | 張艾嘉第一本創作書 - 每個年代必有它的磨練,我們學習找方法和變化共存,與自己和解,和他人相處。
長大成人的過程 每個階段會有新的情緒夥伴進駐 協助與陪伴我們成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生命其實每天都在訓練我們面對死亡,如果我們可以意識到自己就活在中陰之中,無時無刻不在無常當中,我們就有機會學會面對實相,但這得訓練,每天的練習,慢慢增長..終究我們就是得面對生死,如何優雅的在生死之中穿梭,才是生命真正的課題。
Thumbnail
這是一本關於人生思辨的哲學書籍,包含一些問題和心得,下面選取幾個來進行介紹 在這本書中提到死亡,有提到幾個問題
Thumbnail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Tuesdays with Morrie),是美國作家米奇‧艾爾邦(Mitch Albom)感動人心的著作。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最近讀的書《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的心得與書中提到的一些觀點,包括用心覺察內心、選擇成為自己想見到的樣子、行動的道德負責、走方便的路還是走慷慨美麗的路,以及作者喜歡的兩句諺語。文章內容深入淺出,讓人思考人生與選擇的意義。
Thumbnail
光是看到書名就感到好奇,「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最後一堂課」這些詞語組合在一起,在腦海中浮現好多畫面,便也開始翻閱起書來了。這本書是作者親身經歷所見所聞而成的,即使到了生命的尾聲,依舊散發著溫暖與積極,「或許我們不知道自己的沙漏上半部還剩下多少細沙」,「總有一天,我們不得不告別」,「唯一能
Thumbnail
作者: 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 卡洛琳.班克勒, 納維德.莫迪里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23/02/01 規格:256頁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47051 第2篇心得(21到88頁) #古怪的群體生活 才過
這是一個關於死亡和活著的故事 關於我自己的一個,有些奇妙又荒謬的故事
Thumbnail
整本書圍繞在,默瑞認為「 真正的生命意義與價值」, 是愛與關係,是接受與付出,是能在心靈上能獲的滿足的事物,是金錢與權力都不能給的溫柔。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生命其實每天都在訓練我們面對死亡,如果我們可以意識到自己就活在中陰之中,無時無刻不在無常當中,我們就有機會學會面對實相,但這得訓練,每天的練習,慢慢增長..終究我們就是得面對生死,如何優雅的在生死之中穿梭,才是生命真正的課題。
Thumbnail
這是一本關於人生思辨的哲學書籍,包含一些問題和心得,下面選取幾個來進行介紹 在這本書中提到死亡,有提到幾個問題
Thumbnail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Tuesdays with Morrie),是美國作家米奇‧艾爾邦(Mitch Albom)感動人心的著作。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最近讀的書《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的心得與書中提到的一些觀點,包括用心覺察內心、選擇成為自己想見到的樣子、行動的道德負責、走方便的路還是走慷慨美麗的路,以及作者喜歡的兩句諺語。文章內容深入淺出,讓人思考人生與選擇的意義。
Thumbnail
光是看到書名就感到好奇,「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最後一堂課」這些詞語組合在一起,在腦海中浮現好多畫面,便也開始翻閱起書來了。這本書是作者親身經歷所見所聞而成的,即使到了生命的尾聲,依舊散發著溫暖與積極,「或許我們不知道自己的沙漏上半部還剩下多少細沙」,「總有一天,我們不得不告別」,「唯一能
Thumbnail
作者: 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 卡洛琳.班克勒, 納維德.莫迪里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23/02/01 規格:256頁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47051 第2篇心得(21到88頁) #古怪的群體生活 才過
這是一個關於死亡和活著的故事 關於我自己的一個,有些奇妙又荒謬的故事
Thumbnail
整本書圍繞在,默瑞認為「 真正的生命意義與價值」, 是愛與關係,是接受與付出,是能在心靈上能獲的滿足的事物,是金錢與權力都不能給的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