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智慧甘露、慈悲甘露、藥材甘露?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三密功德論》記載︰「甘露『外』有遠離疾病、消除魔障,『內』可消除五煩惱圓滿五智,增益三昧耶戒之破戒過失,『密』則啟發本具智慧等功德。」

學佛修行的目的是為了離苦得樂,而唯一的妙方只有清淨心,所以甘露的究竟真實義為「清淨」。甘露種類分為智慧甘露、慈悲甘露、藥材甘露三種。

智慧甘露是指本具的智慧;慈悲甘露是指四無量心;藥材甘露就是我們一般食用的甘露丸(法藥),其製作的過程非常繁複,除了材料本身高達數百,甚至上千種,準備的時間極長。還需要守戒清淨的出家眾依儀軌長時修法、持咒,有的甚至經過數年才能完成。

平日裡的特別修法時,我們會以酒或茶類來作供養,在修法的過程中,經過觀想、密咒、手印加持就能將酒或茶類轉化成甘露。

擷取自:《佛王誓約─虛空法心意伏藏甚深耳傳極樂淨土修持法〈法義教授〉》The great vow of Amitabha / 尊貴 龍德嚴淨仁波切 著©

raw-image


▰▰▰▰▰▰▰▰▰▰▰▰

【觀音山 龍德上師】

殊勝傳承|https://www.fazang.org/guru

YouTube頻道訂閱 | https://www.youtube.com/@LungDuRinpoche

TikTok關注成為粉絲| https://www.tiktok.com/@lungdurinpoche

Facebook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LungDuRinpoche

X(Twitter)跟隨| https://twitter.com/LungDuRinpoch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觀音山吉祥洲的沙龍
39會員
3.9K內容數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學佛修行的人,要懂得把握機會來修福修慧。因為學佛的慧命並不一定長長久久,有時候是很短暫,這與每個人結的佛緣有關。不管過去生結的緣如何,今生有幸接觸佛法,就要用心地深結佛緣。」修行主要是修福和修慧二類:孝順父母、布施供養、做利益他人等,屬於修福;念佛、拜懺、打坐、聽開示、讀佛經,減少煩惱,屬於修慧。
2025/04/29
觀音山慈悲 龍德嚴淨仁波切開示:「世間人有多少的幸福安樂,就說明世間人曾造作過多少的善業和利他之事。」觀音山 佛誕浴佛祈福盛典,由慈悲 龍德嚴淨仁波切親臨現場主法,歷年會場內外逾萬人參與,透過網路全球直播,更有數萬人次以上同步觀看,清涼佛法甘露遍澤四海!
Thumbnail
2025/04/29
觀音山慈悲 龍德嚴淨仁波切開示:「世間人有多少的幸福安樂,就說明世間人曾造作過多少的善業和利他之事。」觀音山 佛誕浴佛祈福盛典,由慈悲 龍德嚴淨仁波切親臨現場主法,歷年會場內外逾萬人參與,透過網路全球直播,更有數萬人次以上同步觀看,清涼佛法甘露遍澤四海!
Thumbnail
2025/04/29
🎧前往收聽:https://s.fazang.org/podcast52 為成辦暫時的利益而作迴向。菩薩所行之事發願作成辦暫時利他之因:以如此廣大的發心來迴向的善根,不等到來世而依此身即可以成辦自他二利,所以祈願善根在現世中迅速成熟於自身,進而遣除十八種橫死,使壽命長如日月;沒有病魔等侵害,健康
Thumbnail
2025/04/29
🎧前往收聽:https://s.fazang.org/podcast52 為成辦暫時的利益而作迴向。菩薩所行之事發願作成辦暫時利他之因:以如此廣大的發心來迴向的善根,不等到來世而依此身即可以成辦自他二利,所以祈願善根在現世中迅速成熟於自身,進而遣除十八種橫死,使壽命長如日月;沒有病魔等侵害,健康
Thumbnail
2025/04/29
慈悲 龍德上師:佛弟子現在就要利益眾生。你會講:「等我老了、退休了,兒女都長大了,我的人生義務,也都差不多告一段落了。我會考慮,來吃吃素,來聽聽佛法。」不用,你快要跑醫院,整天排隊、掛號。「今天128號請進。」所以現在就是要做,不能再講藉口。有人突顯自己人生的無奈問題:「哎呀,我現在來學佛
Thumbnail
2025/04/29
慈悲 龍德上師:佛弟子現在就要利益眾生。你會講:「等我老了、退休了,兒女都長大了,我的人生義務,也都差不多告一段落了。我會考慮,來吃吃素,來聽聽佛法。」不用,你快要跑醫院,整天排隊、掛號。「今天128號請進。」所以現在就是要做,不能再講藉口。有人突顯自己人生的無奈問題:「哎呀,我現在來學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三密功德論》記載︰「甘露『外』有遠離疾病、消除魔障,『內』可消除五煩惱圓滿五智,增益三昧耶戒之破戒過失,『密』則啟發本具智慧等功德。」學佛修行的目的是為了離苦得樂,而唯一的妙方只有清淨心,所以甘露的究竟真實義為「清淨」。龍德上師著佛王誓約─虛空法心意伏藏甚深耳傳極樂淨土修持法
Thumbnail
《三密功德論》記載︰「甘露『外』有遠離疾病、消除魔障,『內』可消除五煩惱圓滿五智,增益三昧耶戒之破戒過失,『密』則啟發本具智慧等功德。」學佛修行的目的是為了離苦得樂,而唯一的妙方只有清淨心,所以甘露的究竟真實義為「清淨」。龍德上師著佛王誓約─虛空法心意伏藏甚深耳傳極樂淨土修持法
Thumbnail
天親菩薩說西方極樂世界有三種莊嚴,一種是「佛莊嚴」,一種「菩薩莊嚴」,再一種「國土莊嚴」,一共就有幾十項內容,這三種莊嚴可以滙到一個法句裏頭。這很像禪宗的話,一二的「一」;法,修法的「法」;句子的「句」,可以到「一法句」。也註解了,什麽叫一法句呢?清淨句。所以清淨兩個字很重要。
Thumbnail
天親菩薩說西方極樂世界有三種莊嚴,一種是「佛莊嚴」,一種「菩薩莊嚴」,再一種「國土莊嚴」,一共就有幾十項內容,這三種莊嚴可以滙到一個法句裏頭。這很像禪宗的話,一二的「一」;法,修法的「法」;句子的「句」,可以到「一法句」。也註解了,什麽叫一法句呢?清淨句。所以清淨兩個字很重要。
Thumbnail
慚愧如服,可以莊嚴身心;懺悔如水,可以淨化性靈。—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仁》
Thumbnail
慚愧如服,可以莊嚴身心;懺悔如水,可以淨化性靈。—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仁》
Thumbnail
「春雨空花散,秋霜碩果低。牽枝出纖素,隔葉捲柔荑。指豎禪師悟,拳開法嗣迷。疑將灑甘露,似欲攬伽梨。色現黃金界,香分白麝臍。願從靈運後,接引證菩提。」——明代朱多炡五言排律〈佛手柑〉
Thumbnail
「春雨空花散,秋霜碩果低。牽枝出纖素,隔葉捲柔荑。指豎禪師悟,拳開法嗣迷。疑將灑甘露,似欲攬伽梨。色現黃金界,香分白麝臍。願從靈運後,接引證菩提。」——明代朱多炡五言排律〈佛手柑〉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修心修行中遠離惡習、行善道的重要性,介紹了不隨轉善心要定住的重要性,分析了在善事中潛藏的一些意念和習性。最後,提出在生活中,要遠離惡習,不斷修心修行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修心修行中遠離惡習、行善道的重要性,介紹了不隨轉善心要定住的重要性,分析了在善事中潛藏的一些意念和習性。最後,提出在生活中,要遠離惡習,不斷修心修行的重要性。
Thumbnail
※經文:「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經文導讀:   【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不執有法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不作有佛果可取之念想,心不取相,不著有無,離卻二邊,於念而無念,則
Thumbnail
※經文:「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經文導讀:   【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不執有法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不作有佛果可取之念想,心不取相,不著有無,離卻二邊,於念而無念,則
Thumbnail
甘露是佛國的聖物,佛菩薩送來的佛國聖物,是無中生有而來的,與雨水完全不同形狀,像雪花飄浮在空中,絕不是一般人以甘露之名形容久旱之後下的雨水,以「雨水」稱呼「 甘露」,這是對佛法的玷汙。一般法師或仁波切持咒用以灌頂或加持的水,只能稱為「法水」,不能稱為「甘露」。
Thumbnail
甘露是佛國的聖物,佛菩薩送來的佛國聖物,是無中生有而來的,與雨水完全不同形狀,像雪花飄浮在空中,絕不是一般人以甘露之名形容久旱之後下的雨水,以「雨水」稱呼「 甘露」,這是對佛法的玷汙。一般法師或仁波切持咒用以灌頂或加持的水,只能稱為「法水」,不能稱為「甘露」。
Thumbnail
冷靜是智慧的門戶,勤勞是成功的種籽; 感恩是幸福的泉源,懺悔是改過的妙方。
Thumbnail
冷靜是智慧的門戶,勤勞是成功的種籽; 感恩是幸福的泉源,懺悔是改過的妙方。
Thumbnail
人以無貪最為富有,人到無求最為高貴, 人若無瞋最為自在,人能無痴最為清明。
Thumbnail
人以無貪最為富有,人到無求最為高貴, 人若無瞋最為自在,人能無痴最為清明。
Thumbnail
不念舊惡,才能化阻力為助力。不退道心,必能轉煩惱為菩提。
Thumbnail
不念舊惡,才能化阻力為助力。不退道心,必能轉煩惱為菩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