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寂寞:十級邊緣人的生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盯著刺眼的白光,身旁都是來來回回的護理師,忙碌的腳步聲從未停歇。 我正在體會十級邊緣人的試煉,「一個人做手術」。 想起網路上流傳的「邊緣人等級表」,就像一個跑馬燈在我腦中迴盪著,我喃喃道:「第一級是一個人逛超市,第二級一個人吃飯,第三級一個人去咖啡廳……嗯,這不是我寫稿日常嗎?」 聽到我的自言自語,旁邊護理師還以為我是特別寂寞,來安慰起我道:「你自己一個人嗎?沒有人陪嗎?沒事,不用怕喔!」 我露出笑靨,輕快道:「我不怕啊!我只是覺得又達成了一個人生成就,感覺很自豪。」 這個答案聽的護理師目瞪口呆,露出了一個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 「我之前陪伴家人手術過,在門口徘徊了六個小時,盯著大螢幕等待,除了焦急就是無聊,我很慶幸自己的手術,沒有浪費誰的幾個小時。」我細細地說著,護理師給我比了一個大大的讚,就繼續埋頭苦幹去了。 其實邊緣並沒有不好,寂寞是一種感覺,大多數人會害怕與排斥,但其實寂寞也是沉澱內心的一種方式,在等待的時間裡,我就覺得出來第一件事情,就該寫一篇文章,預訂好晚餐,規劃好出院的旅遊。 這些事情都是平常可以做的,但是百無聊賴的時候,刷刷短視頻,時間晝夜都如飛梭,反倒是「寂寞」的時間,才會讓自己正視本身可以完成的事情。 反之,如果我一直把「寂寞」運用在害怕,害怕病魔纏身,自艾自憐自己一個人,那麼,浪費的不只是與自己獨處的時光,更浪費了靜下心的機會。 享受寂寞,享受一個人的內心獨白,儘管是十級邊緣人,也可以過的很充實。

avatar-img
10會員
14內容數
給想投稿台灣各大報章雜誌的各位,本作都是曾經刊登在各大報章雜誌的 散文、小品故事、小說等作品。 屬於親情、友情、愛情的回憶分享。 如果想要投稿報章雜誌的作者可以參考作品風格與調性,更能抓住投稿目標,增加過稿機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醉意兒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個單親孩子的故事,他在學業和工作中努力奮鬥,對金錢的價值觀以及家庭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體會。文章描繪了他的掙扎以及追尋自己價值的過程。
自從當上業務主管的那天起,雖然團隊成員都很積極努力,有了不錯的業績,但我的脾氣也因此大了起來。而傳承長官一直以來的高壓政策,在糖果與鞭子的交互應用下,雖然有了好的業績,但我也發現,與同事之間就只是同事,無法建立起朋友般的交情。 記得有一次,公司來了一位新成員,他行事積極努力,個性卻是剛直不屈。因為
我們家有個優良的傳統,多年來的母親節一直都是三代同堂,與祖母、母親以及阿姨們一起慶祝這個特殊的日子。 雖然我因為忙碌錯過了幾次聚會,但今年的母親節很不一樣,我特別排除萬難,提前準備。今年的母親節,我們決定要一起在醫院度過,大家約定好要在病房跟癌末的大阿姨一起慶祝。 我早在一個月前就報
(本文刊登於聯合報家庭版)     讓孩子玩出一片天   每每到外頭喝杯午茶、偷個閒,總會看到一些父母在閒聊,然後一旁的孩子就會開始自顧自的玩耍,每當大人們的交談結束後,我總是會聽到一句熟悉的話語:「就知道玩玩玩!也不會用點時間讀書!」然後,父母就會擺著臉將孩子帶走。   這個戲碼相信在台灣並
前幾日在跟一群小女孩們聊天,可能是情竇初開的年紀,每日在戀愛偶像劇的薰陶下,各個都對愛情充滿了嚮往,憧憬著浪漫的邂逅,譜寫甜蜜的故事。 「最近熱播的那個劇,也太老梗了吧!那個媽媽一直在講什麼門當戶對,拜託,都幾零年代了,怎麼還有這麼老古板的想法,你們說呢?」她們你一言我一語的頻頻點頭,對於劇情
(本文同時發表於人間福報) 我其實沒有在過清明的習慣,但對於逝去的親人,時常會在心中不經意地想起,可能是一首歌,一個物件,也有可能是一個雨天。 這兩年,接連有兩位親人離開了,一個是從小陪伴我長大的阿姨,一個是疼愛我的姑姑,兩人雖提不上是至親,但是也在我人生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其實她們兩人離世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個單親孩子的故事,他在學業和工作中努力奮鬥,對金錢的價值觀以及家庭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體會。文章描繪了他的掙扎以及追尋自己價值的過程。
自從當上業務主管的那天起,雖然團隊成員都很積極努力,有了不錯的業績,但我的脾氣也因此大了起來。而傳承長官一直以來的高壓政策,在糖果與鞭子的交互應用下,雖然有了好的業績,但我也發現,與同事之間就只是同事,無法建立起朋友般的交情。 記得有一次,公司來了一位新成員,他行事積極努力,個性卻是剛直不屈。因為
我們家有個優良的傳統,多年來的母親節一直都是三代同堂,與祖母、母親以及阿姨們一起慶祝這個特殊的日子。 雖然我因為忙碌錯過了幾次聚會,但今年的母親節很不一樣,我特別排除萬難,提前準備。今年的母親節,我們決定要一起在醫院度過,大家約定好要在病房跟癌末的大阿姨一起慶祝。 我早在一個月前就報
(本文刊登於聯合報家庭版)     讓孩子玩出一片天   每每到外頭喝杯午茶、偷個閒,總會看到一些父母在閒聊,然後一旁的孩子就會開始自顧自的玩耍,每當大人們的交談結束後,我總是會聽到一句熟悉的話語:「就知道玩玩玩!也不會用點時間讀書!」然後,父母就會擺著臉將孩子帶走。   這個戲碼相信在台灣並
前幾日在跟一群小女孩們聊天,可能是情竇初開的年紀,每日在戀愛偶像劇的薰陶下,各個都對愛情充滿了嚮往,憧憬著浪漫的邂逅,譜寫甜蜜的故事。 「最近熱播的那個劇,也太老梗了吧!那個媽媽一直在講什麼門當戶對,拜託,都幾零年代了,怎麼還有這麼老古板的想法,你們說呢?」她們你一言我一語的頻頻點頭,對於劇情
(本文同時發表於人間福報) 我其實沒有在過清明的習慣,但對於逝去的親人,時常會在心中不經意地想起,可能是一首歌,一個物件,也有可能是一個雨天。 這兩年,接連有兩位親人離開了,一個是從小陪伴我長大的阿姨,一個是疼愛我的姑姑,兩人雖提不上是至親,但是也在我人生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其實她們兩人離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我常和一些成人個案提到,生活中有許多人都是「閉著眼睛在生活」,意思是即使我們知道生命當中有一些議題存在且需要處理,但只要我們能忍受或習慣那個議題所帶來的痛苦或不便,我們還是可以活得下去,而且可以活到老死都沒問題。
Thumbnail
眼睛痠澀得閉眼一片漆白 流水毒臭到口鼻遁逃 死亡縫隙窄成大門 生活巷弄裡獨自喘息
Thumbnail
攀比心太重,就會走偏賺快錢,因為受不了自己比別人差,別人有自己沒有,輸人一等的感覺就是不甘心。有一個年輕護理師,明明有一份人人敬重的工作,可是她嫌工作時間長又辛苦,所以轉職做娛樂,一個星期就有三四萬入帳。也有一名志願役軍人提早退役入男傳,因為看學長開好車住好宅很羨慕,於是要求上車,一星期少說也有四五
當世界開始黑暗 依然有個人還在努力 無論是工作還是自我充實 直至黎明前夕….. 日復一日 沒日沒夜 只有埋頭苦幹的討好型人格 沒有 自己的時間 沒有 社交的時間 沒有 任何與世界接軌的時間 時間流轉滴答滴 打開萬惡的手機相簿…. 畢竟工作窗口說了一句 「妳還是有活力,就是
Thumbnail
我在他身上看見了獨自在外地工作的孤單、存活的壓力, 讓他不由得武裝自己,掙扎地在這個外地生存。
Thumbnail
在家休養少了護理師定時給藥查診,決定給自己安排一些菜單讓生活有紀律些。 家門口的巷子是我就近練走的地方,門口臺階真的是挑戰。ㄧ早上班時間車多,通常正中午前與午飯後是我出門練走的時間,最好是太陽正大的時刻曬曬陽光對骨骼較健康,也可以避免掉許多蚊子叮咬,步伐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我在護理界的經歷和尋找下一個成就感的旅程。從急診護理到醫學中心護理生涯的轉變,我逐步實現了許多成就,但也開始感到空虛。在這篇文章中,我尋找著踏實感和下一個成就,並分享了自己的生活與追求。如果你對護理、理財、烹飪和攝影感興趣,歡迎追蹤我的Instagram和Dcard帳號。
Thumbnail
在醫療的工作上,我覺得有時候手腳真的很常不夠用,常常就是從A區走到B區時候(雖然只有10-15M距離),我都要先思考我要順便做甚麼,例如印完order(醫囑)單張後,我去第3床給藥時,順便抽5床的血、量6床的血壓、叫7床患者去照X光等等,就深怕多走那一趟,造成自己的困擾。
Thumbnail
我常和一些成人個案提到,生活中有許多人都是「閉著眼睛在生活」,意思是即使我們知道生命當中有一些議題存在且需要處理,但只要我們能忍受或習慣那個議題所帶來的痛苦或不便,我們還是可以活得下去,而且可以活到老死都沒問題。
Thumbnail
眼睛痠澀得閉眼一片漆白 流水毒臭到口鼻遁逃 死亡縫隙窄成大門 生活巷弄裡獨自喘息
Thumbnail
攀比心太重,就會走偏賺快錢,因為受不了自己比別人差,別人有自己沒有,輸人一等的感覺就是不甘心。有一個年輕護理師,明明有一份人人敬重的工作,可是她嫌工作時間長又辛苦,所以轉職做娛樂,一個星期就有三四萬入帳。也有一名志願役軍人提早退役入男傳,因為看學長開好車住好宅很羨慕,於是要求上車,一星期少說也有四五
當世界開始黑暗 依然有個人還在努力 無論是工作還是自我充實 直至黎明前夕….. 日復一日 沒日沒夜 只有埋頭苦幹的討好型人格 沒有 自己的時間 沒有 社交的時間 沒有 任何與世界接軌的時間 時間流轉滴答滴 打開萬惡的手機相簿…. 畢竟工作窗口說了一句 「妳還是有活力,就是
Thumbnail
我在他身上看見了獨自在外地工作的孤單、存活的壓力, 讓他不由得武裝自己,掙扎地在這個外地生存。
Thumbnail
在家休養少了護理師定時給藥查診,決定給自己安排一些菜單讓生活有紀律些。 家門口的巷子是我就近練走的地方,門口臺階真的是挑戰。ㄧ早上班時間車多,通常正中午前與午飯後是我出門練走的時間,最好是太陽正大的時刻曬曬陽光對骨骼較健康,也可以避免掉許多蚊子叮咬,步伐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我在護理界的經歷和尋找下一個成就感的旅程。從急診護理到醫學中心護理生涯的轉變,我逐步實現了許多成就,但也開始感到空虛。在這篇文章中,我尋找著踏實感和下一個成就,並分享了自己的生活與追求。如果你對護理、理財、烹飪和攝影感興趣,歡迎追蹤我的Instagram和Dcard帳號。
Thumbnail
在醫療的工作上,我覺得有時候手腳真的很常不夠用,常常就是從A區走到B區時候(雖然只有10-15M距離),我都要先思考我要順便做甚麼,例如印完order(醫囑)單張後,我去第3床給藥時,順便抽5床的血、量6床的血壓、叫7床患者去照X光等等,就深怕多走那一趟,造成自己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