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分享》環保一年不會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書名 : 環保一年不會死

作者 : Colin Beavan柯林.貝文

譯者 : 謝維玲

內容 :

這本書主要內容在講述一個住在經濟中樞紐約市的一個人,因為思考生命的意義,而嘗試帶這老婆、孩子以及一隻狗,進行零汙染計畫的實驗,要在一年之內,讓自己一家透過減少消耗與增加回饋的方式,達成對於地球環境的「零汙染」。

他們零汙染的計畫包括了幾個階段 :

  1. 不製造任垃圾,例如不買新東西跟有包裝的東西、不用紙尿褲與衛生紙,不能外帶,自帶環保餐具等等。
  2. 不搭乘有排放二氧化碳的交通運輸工作,開始以雙腳和滑板車、腳踏車代步上班。
  3. 選擇在地飲食來降低環境衝擊,包括選擇當季,在第兩百五十哩內生產的食物,改成素食等。
  4. 接下來的計畫還包括 : 不用電、節約水資源以及減少排放廢水和考慮瓦斯問題等等。

在嘗試的過程,我覺得非常有趣,跟我們想像的禁慾主義是生活不一樣,作者一開始就提到,重點不是節制慾望,而是找到一種:「可以不對環境造成傷害,卻仍可享受的生活方式。」而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抉擇,主要原因在於作者反思到:我們現在生活是建築在對於地球資源的掠奪上,如果說我們真的快樂,那至少地球毀滅之時,或許我們還可以說:「至少我們享受過了」,但重點是,在破壞的同時,我們並不快樂阿!! 那是不是代表我們習以為常的那一套生活方式,已經不適用了,有沒有一種方式,沒有陷入「愛地球」還是「愛自己」的對立模式中,是可以在照顧地球時,同時能夠真正的感到踏實、快樂 ?

在實行一年後,作者一家過程面對很多挑戰,這是我覺得最珍貴的地方,作者透過「成長之痛」來形容,他認為如果我們要變得更好,勢必都會要經歷成長的痛苦,但大家卻沒能意識到的是,痛苦背後就是成長,反而總將焦點放在痛苦上,使得美國政治單位,即便看到了許多科學的警示報告,並也嘗試提供許多不需要調整太多,但需要有一些限制的政策建言,卻也只能在這時代氛圍的討論中得出:「氣候問題的改善在科學上有其必要性,但在政治上無法實行」的矛盾結論。

雖然挑戰重重,但作者提到在嘗試如此做時,並未如他或其他人原本設想的只有許多被壓抑的難受,而是不過度仰賴機械化的產品與消費潮流,反而體重減輕了、跟家人互動時間變多了、跟朋友的連結更強了,而且心也更加踏實了。

看完這本書,我就把我的車賣了,我覺得這是本很棒的書,作者跟我們一樣會有許多消費的慾望,但作者也跟我們一樣,內在都想保護我們生存的地球,以及共同生存的萬物,套句書中提到的,我們生來就是為了彼此幫助,對於作者來說,或許如何做並不是最大的重點,重點在於你是不是「清醒」,你真的覺得消費才是你想要的,那至少清醒地去做;而對作者來說,在實驗過程的許多掙扎後,慢慢體驗到,雖然我們都很想要改變這世界,但我們也必須承認,有太多事情超乎我們掌握與想像,所以後面的結論在於:「不是我們到底能改變甚麼,而是我們願不願意成為勇於嘗試的人 ?」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洪瑋均的沙龍
2會員
53內容數
我的沙龍內多是我的閱讀心得,以及日常對話、景色反思,希望能將我的體悟分享給更多的人
洪瑋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9
作者 : 史明 內容 : 最近因為開始對政治的關心,而在政黨彼此互相對立中,時在理不出什麼頭緒,而萌生出需要好好認識我所屬國家歷史,以更有脈絡的看待不同立場人所持的觀點,以及所做行為的想法,所以開始閱讀了有關我們台灣人歷史的書籍,繼上本閱讀完《少年台灣史》後,接續看台獨份子史明所著的《台灣人四
Thumbnail
2025/04/09
作者 : 史明 內容 : 最近因為開始對政治的關心,而在政黨彼此互相對立中,時在理不出什麼頭緒,而萌生出需要好好認識我所屬國家歷史,以更有脈絡的看待不同立場人所持的觀點,以及所做行為的想法,所以開始閱讀了有關我們台灣人歷史的書籍,繼上本閱讀完《少年台灣史》後,接續看台獨份子史明所著的《台灣人四
Thumbnail
2025/04/01
作者 : 周婉窈 繪圖 : 許書寧 閱讀完《少年臺灣史》,有個很深的感觸,就是要臺灣人真的很辛苦,在歷史上,我們臺灣人民一直都很認份的在生活,開始原住民自己有個自足的社會,但被荷蘭打破;後來歷經鄭氏王朝,又被清廷部分區域的消極治理,後來覺察到世界局勢之變化,才開始積極地想要整治臺灣。 對此臺灣
Thumbnail
2025/04/01
作者 : 周婉窈 繪圖 : 許書寧 閱讀完《少年臺灣史》,有個很深的感觸,就是要臺灣人真的很辛苦,在歷史上,我們臺灣人民一直都很認份的在生活,開始原住民自己有個自足的社會,但被荷蘭打破;後來歷經鄭氏王朝,又被清廷部分區域的消極治理,後來覺察到世界局勢之變化,才開始積極地想要整治臺灣。 對此臺灣
Thumbnail
2025/02/14
剛剛看完了,最近好像很有熱度的影片,由網紅錫蘭所揭露的心靈課程的一些操弄手法,以及對人可能造成的傷害,影片時長兩個小時(剛看完來打鐵趁熱分享一下)。 首先我認真欣賞錫蘭的用心整理,影片很深入的探討了某些我看了後,也覺得非常誇張的身心靈課程的實際運作方式,並且在介紹時,輔以許多的文獻資料、實際參與者
2025/02/14
剛剛看完了,最近好像很有熱度的影片,由網紅錫蘭所揭露的心靈課程的一些操弄手法,以及對人可能造成的傷害,影片時長兩個小時(剛看完來打鐵趁熱分享一下)。 首先我認真欣賞錫蘭的用心整理,影片很深入的探討了某些我看了後,也覺得非常誇張的身心靈課程的實際運作方式,並且在介紹時,輔以許多的文獻資料、實際參與者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書名 : 環保一年不會死 作者 : Colin Beavan柯林.貝文 譯者 : 謝維玲 內容 : 這本書主要內容在講述一個住在經濟中樞紐約市的一個人,因為思考生命的意義,而嘗試帶這老婆、孩子以及一隻狗,進行零汙染計畫的實驗,要在一年之內,讓自己一家透過減少消耗與增加回饋的方式,達成對於地球
Thumbnail
書名 : 環保一年不會死 作者 : Colin Beavan柯林.貝文 譯者 : 謝維玲 內容 : 這本書主要內容在講述一個住在經濟中樞紐約市的一個人,因為思考生命的意義,而嘗試帶這老婆、孩子以及一隻狗,進行零汙染計畫的實驗,要在一年之內,讓自己一家透過減少消耗與增加回饋的方式,達成對於地球
Thumbnail
書名 : 環保一年不會死 作者 : Colin Beavan柯林.貝文 譯者 : 謝維玲 內容 : 這本書主要內容在講述一個住在經濟中樞紐約市的一個人,因為思考生命的意義,而嘗試帶這老婆、孩子以及一隻狗,進行零汙染計畫的實驗,要在一年之內,讓自己一家透過減少消耗與增加回饋的方式,達成對於地球環境的
Thumbnail
書名 : 環保一年不會死 作者 : Colin Beavan柯林.貝文 譯者 : 謝維玲 內容 : 這本書主要內容在講述一個住在經濟中樞紐約市的一個人,因為思考生命的意義,而嘗試帶這老婆、孩子以及一隻狗,進行零汙染計畫的實驗,要在一年之內,讓自己一家透過減少消耗與增加回饋的方式,達成對於地球環境的
Thumbnail
能夠電子化的事情,我決不紙本作業;物品盡可能減少包裝甚至趨近零包裝。 我總認為那樣就叫做永續。 但除非人類集體死亡,否則我發現這麼操作,可能會有問題的。
Thumbnail
能夠電子化的事情,我決不紙本作業;物品盡可能減少包裝甚至趨近零包裝。 我總認為那樣就叫做永續。 但除非人類集體死亡,否則我發現這麼操作,可能會有問題的。
Thumbnail
號召《地球花園行動》協力建設方舟基地,共工學習〔小屋森活〕〔水陸共耕生態生產區〕以及各種自給自足永續生活的知識技能和實作,透過《地球花園守護者支持方案》募集建設資源,集眾人之力及資源,創造與自然共生共好的示範教育園區,讓人們有能力改變環境與未來! 這是一場自我賦能-生活轉型運動,期待您一起參與!
Thumbnail
號召《地球花園行動》協力建設方舟基地,共工學習〔小屋森活〕〔水陸共耕生態生產區〕以及各種自給自足永續生活的知識技能和實作,透過《地球花園守護者支持方案》募集建設資源,集眾人之力及資源,創造與自然共生共好的示範教育園區,讓人們有能力改變環境與未來! 這是一場自我賦能-生活轉型運動,期待您一起參與!
Thumbnail
世界地球日,提醒了我們,地球只有一個、地球不只有人類,還有其他自然生物生存,不應僅以人類發展追求為目標,而應該以與自然環境共榮共存為發展追求的目標。今天,讓我們暫且抬頭環視我們所居住的環境,思考自身在環境中的位置以及如何從自身行動實踐創造永續環保的目標。 人類每分每秒的開發、消耗資源,
Thumbnail
世界地球日,提醒了我們,地球只有一個、地球不只有人類,還有其他自然生物生存,不應僅以人類發展追求為目標,而應該以與自然環境共榮共存為發展追求的目標。今天,讓我們暫且抬頭環視我們所居住的環境,思考自身在環境中的位置以及如何從自身行動實踐創造永續環保的目標。 人類每分每秒的開發、消耗資源,
Thumbnail
這篇文章匯集了<天下雜誌>刊載與環境相關的文章,整篇文章篇幅適中,適合1小時左右的閱讀。
Thumbnail
這篇文章匯集了<天下雜誌>刊載與環境相關的文章,整篇文章篇幅適中,適合1小時左右的閱讀。
Thumbnail
世界正在邁向不做永續比做永續成本更高的世界。
Thumbnail
世界正在邁向不做永續比做永續成本更高的世界。
Thumbnail
第一節 一、看封面想一想: 主角是誰?在什麼地方?發生什麼事? 二、看圖說故事。 三、討論     1. 塑膠怎麼來的?     2. 這些東西怎麼到海裡?     3. 什麼是生物降解?     4. 塑膠對生物造成什麼影響?     4. 我們現在可以做什麼? 四、介紹綠生活理
Thumbnail
第一節 一、看封面想一想: 主角是誰?在什麼地方?發生什麼事? 二、看圖說故事。 三、討論     1. 塑膠怎麼來的?     2. 這些東西怎麼到海裡?     3. 什麼是生物降解?     4. 塑膠對生物造成什麼影響?     4. 我們現在可以做什麼? 四、介紹綠生活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