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參加這項習俗之前,我感到非常猶豫。一方面,我擔心錯過這個新奇的體驗;另一方面,我又害怕參加後會覺得不值得。最終,我決定抱著想與大家分享的心情,參加了這項儀式。
首先,我會介紹「做16歲」的含義。接著,我會說明「做16歲」的具體步驟,最後分享我個人的經驗與心得。希望這些內容能對那些正在猶豫或好奇「做16歲」的夥伴們有所幫助。
「做16歲」介紹:府城民間信仰中的七娘媽,亦即相傳中的七星娘娘,被認為是兒童的保護神。過去台灣民間流行一種『成年禮』,即在孩子十六歲時,要到七娘媽廟燒金紙、經衣、七娘媽亭等,藉此『出鳥母宮』(男)或『出婆媽』(女)的儀式,以示孩子已經長大,象徵著可以開始分擔家計及負起社會責任的意義。(上述內容來自開隆宮官網)
「做16歲」成年禮程序:
1.填寫感恩狀
2.祭拜七娘媽
3.鑽「七娘媽亭」
4.填寫許願卡過「喜鵲平安橋」
5.焚燒「七娘媽亭」與「壽金」(七娘媽亭須加購)
6.領取「16歲證書」(現場個人報名時就會給你)
7.禮成
「做16歲」的心得:
我參加的是台南市開隆宮做16歲的成年禮儀式,我不是團體報名,而是自備祭品參加成年禮儀式,整個儀式比我想像中的還要短暫,包含拍照和拜拜,總共只有10到20分鐘就結束了。有一點特別需要注意,如果不是報名團體做16歲成年禮儀式,只要廟宇有開放就可以前往,時間是農曆七月初一到七月初七,這樣就不會和我一樣需要等團體報名儀式結束後才能進行活動。
老實說,做完16歲後,我並沒有感受到自己已經成年的感覺,或許是目前法律規定18歲才算成年,這使得生活中仍有許多不便之處,例如:去郵局開戶需要父母攜帶雙證件才能完成,對我而言「成年」意味著能夠「獨立自主」地生活,這就是為什麼我覺得做完16歲並未對我的生活中帶來新的改變,因為我仍需要依賴父母,比如說不能考駕照或重要手續無法自行辦理。
我個人認為高中的三年就像似一段漫長的成年禮過程,在高中學校管得相對寬鬆,老師也會經常告訴我們已經是小大人了,因此做16歲對我而言更像一種新奇的體驗,而非真正的成年禮。
做16歲值得嗎?
如果你喜歡體驗傳統習俗,或者想要尋找一個有趣而新奇的經歷,我認為「做16歲」的成年禮可以帶給你正向的感受。這個儀式不僅讓你感受到文化的深厚,還能與朋友和家人共同分享這份獨特的經歷。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做16歲」是一個充滿儀式感的活動,它並不會真正帶給你「成年」的感覺,成年不僅僅是參加一個儀式或達到某個年齡,而是需要通過生活經歷和心靈成長來實現的。因此,在決定是否參加這個活動時,建議你根據自己想要的結果來做出選擇。
如果你只是想要享受這個過程,體驗傳統文化,那麼參加「做16歲」將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的活動可以讓你在輕鬆的氛圍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和社群的支持。然而,如果你期望這個儀式能夠立即讓你感受到成年的「責任」與「成熟」,那麼或許你會感到失望。成年是一段漫長的旅程,充滿了挑戰和成長的機會,需要時間去適應和理解,隨著現代醫療的發展,我們的年齡階段也被拉長,在古代16歲被視為成年人,但現在的標準已經改變。
總之,「做16歲」是一個值得參加的活動,尤其是對於喜愛傳統文化的人來說。然而,參加與否應該根據你對於這段經歷的期待和目的來決定。無論最終選擇如何,重要的是要保持開放的心態,珍惜這段成長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