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分析
- 整 體 評 分:★★★★☆
- 實用性評分:★★★★☆
- 回看率評分:★★★★☆
- 成人講解等級:★★★★☆
- 適讀年齡:X
- 語言:繁體中文、日文
- 注音:是○ 否●

長沼睦雄-開啟高敏感孩子天賦:兒童精神科醫師給高敏感兒家長的41個養育、照顧、陪伴提案
※書本基本介紹
- 作者(Author):長沼睦雄(ナガヌマ ムツオ)
- 譯者:蕭雲菁
- 繪者(Illustrator):X
- 出版日期:2018/02/09(繁體);2017 /06/15(日文)
- 商品規格:
繁體:平裝 / 256頁 / 14.8 x 21 x 1.2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三采
日文:240頁 / 5 x 0.63 x 7.4 inches / 誠文堂新光社 - ISBN:9789863429296(繁體);9784416517888(日文)
- 出版者 :三采
※書本系列介紹
- 開啟高敏感孩子天賦:兒童精神科醫師給高敏感兒家長的41個養育、照顧、陪伴提案
(子どもの敏感さに困ったら読む本: 児童精神科医が教えるHSCとの関わり方)
※書本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Author)
長沼睦雄(ナガヌマ ムツオ)
1956年出生,山梨縣人,北海道大學醫學系畢業。研習腦外科後,轉攻神經內科,並取得日本神經學會認定的醫師資格。於北海道大學研究所致力神經生化學基礎研究後,轉向障礙兒童醫療領域,之後在道立札幌療育中心擔任十四年的兒童精神科醫師,並從2000年開始研究HSP,2008年時赴任道立綠丘醫院精神科醫師,提供兒童與成人診療服務。2016年開設十勝mutsumino醫院,專門診斷及治療發展障礙、發展性創傷障礙、解離性障礙等疾患,專注在大腦、心靈、身體的綜合性醫療。中文譯作有《解憂處方箋 日本心理名醫談壓力的洞察與釋放》(台灣東販)。十勝むつみのクリニック院長。
北海道大学医学部卒業。脳外科研修を経て神経内科を専攻し、日本神経学会認定医の資格を取得。
北海道大学大学院にて神経生化学の基礎研究を修了後、障害児医療分野に転向。
北海道立子ども総合医療・療育センターにて14年間小児精神科医として勤務。
平成20年より北海道立緑ヶ丘病院精神科に勤務し、小児と成人の診療を行っていた。
平成28年9月に開業し、発達性トラウマ障害、HSP、アダルトチルドレン、神経発達症などの診療を専門として取り組む。
◎繪者簡介(Illustrator)
◎譯者簡介
蕭雲菁
台北市人,日本國立御茶水女子大學兒童心理學系學士,臨床心理學系碩士。居住日本東京九年期間,經歷過皇太子結婚、神戶大地震、地下鐵沙林事件等日本史上重要大事,足跡踏遍日本,北至北海道、南至沖繩,度過非常充實的旅日生活。曾任日商金融公司總合企劃部課長等職,於金融業服務近十年。
現從事專職中日文雙向口筆譯工作,並任教於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資深日語講師、社區大學及中央銀行日語講師等。
※書本內容簡介
§中文簡介
台灣首本 敏感小孩教養實戰專書,給正在與高敏感兒對抗的家長、老師們,消除大人煩惱、減緩孩子心靈痛苦的救贖之書。
收錄高敏感兒檢測量表,你的孩子是不是:
- 衣服稍微濕或弄髒就哇哇叫,明明一點也不影響外觀
- 不喜歡衣服標籤或縫線的刺刺感覺,會在意地一直抓
- 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只敢在熟人面前展現本色
- 寧可躲在角落自己玩,也不肯加入其他孩子群
- 會注意到週邊人的情緒,卻不敢上前關心
- 對某些事有自己的規矩,例如玩具的擺放位置、玩法
- 吃軟不吃硬,絕不能大聲斥責他
這樣的孩子不是奇怪,而是「高敏感」!美國精神分析專家伊蓮.艾融(Elaine N.Aron)在1996年時提出,全世界每5人當中就有一人是高敏感族,當發生孩子身上時,就是「高敏感兒(HSC,Highly Sensitive Child)」,加上年幼的孩子不懂得用言語表達不舒服的感覺,反映出來的表現可能是哭鬧、不合群、無法溝通。別再質疑你的孩子,「難教」、「難搞」、「難相處」,小心為孩子加諸負面情緒後,讓他產生「我好麻煩」、「我一點用都沒有」、「我好奇怪」的負面想法,當孩子持續抱持著這樣的想法成長,影響將延續一生。
臨床經驗超過14年,日本兒童精神科醫師、HSC第一臨床醫師長沼睦雄,為高敏感兒及其家人撰寫的專書。
14個養育高敏感兒時的疑惑分析:
- 孩子沒法跟外界相處►不一定要當個一般人
- 只要難過或受驚嚇,情緒就很難恢復►讓孩子盡量發洩負面情緒
- 常因為別人的失敗而不安►鼓勵這個善良特質,但要注意人際界線
……..
13個身為高敏感兒家長該做的事:
- 避免過度干涉、過度保護►小心變成「柔性虐待」
- 相信孩子►這是孩子最期望的事
- 引導孩子說出來►傾聽與接受很重要
- 同理你的孩子►孩子需要大人的支持
……
14個幫助孩子把敏感化為優點的關鍵:
- 不求跟別人一樣,凸出自己的不一樣就好►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 凡事不是只有一個面向►顛覆現有的,才看得到新力量
- 為現在的自己驕傲►思考讓自己快樂的方式
……
幫孩子,把高敏感變成人生利器!
§本書特色
- 第一本討論高敏感孩子的專門書。
- 收錄高敏感兒檢測量表,確認孩子的狀況。
- 日本HSC第一臨床醫師長沼睦雄累積14年高敏感兒看診經驗,總結針對這些孩子的照顧建議。
§日文簡介
テレビ、ツイッターで話題!この本を読めば、敏感さ(HSP/HSC)がわかる!
- すぐにびっくりする
- いつもと違う臭いに気づく
- 興奮したあとはなかなか寝つけない
- たくさんのことを質問する
- 服がぬれたり、砂がついたりすると、着替えたがる
- うるさい場所を嫌がる
……
もしも1つでも当てはまるのなら、その子は「敏感すぎる」子どもかもしれない。
「なんだかママが悲しそう」、「あの人は嘘を言っている」……。
感受性が鋭く、ほかの子が気づかないことを察して1人で気をもんでしまう「敏感すぎる」子どもたちがいる。5人に1人といわれる敏感気質=HSP(Highly Sensitive Person)。HSPの子ども版であるHSC(Highly Sensitive Child)は、小さなことを気にして傷ついてしまったり、ほかの子どもが難なくやってのけることに抵抗を感じてできなかったり、友達ができなかったり、ふだんはおどおどしているくせに、ふとしたときに大人がぎょっとするような鋭いことを言ったり。
大人や周囲の子どもたちから「ちょっと変わってる」と思われている、あるいは、それを隠そうとして「いい子」を演じている子どももいる。
でもその敏感さは、その子が弱いのではなく、わがままなのでもなく、生まれ持った気質なのです。HSPの子どもたちは、理解のない大人から「扱いにくい」「育てにくい」と煙たがれることも多い。そしてそういった大人のマイナス感情は、まだ自我の弱い鋭敏な子どもたちの心の中にどんどん入り込み、自分は面倒な子、ダメな子、と自らを否定し続け、やがて問題をかかえた「生きづらい大人」として成長してしまうのだ。
不安障害や愛着障害、解離性障害など精神疾患を併発してしまうこともある。一方、HSCの豊かな感受性や直感力は、上手に伸ばせば芸術性の高い仕事やクリエイティブな仕事、人の繊細な心を扱う仕事、根気のいる研究の仕事など、世の中に貢献する大きな才能につながるケースが多いのも事実。
HSPは生まれつきなのだから、神経質で、敏感すぎるのも生まれつき。敏感さを克服させるのではなく、長所としてとらえ、ありのままの個性を伸び伸びと生かしてあげることが、じつは大切なのだ。
母親か父親、学校であれば1人の先生でも、HSPの子どもを理解してあげられれば、子どもは救われるのです。本書は、HSP/HSCの臨床医としての豊富な経験をもつ著者が、敏感な子どもたちのさまざまな特徴や傾向を解説し、敏感気質を才能として輝かせる方法を紹介していく。本書の一部をWEBマガジン「よみもの.com」にて無料公開中!
※書本目錄
第1章 你對高敏感孩子熟悉嗎?
- 愛哭的嬰兒就是高敏感兒?
- 症狀的顯現強度比符合數量更重要
- 資訊夠多才能精密診斷
- 高敏感兒的四個特性
- 高敏感兒不一定內向
- 焦慮迴路愈強,愈容易負面思考
- 從大腦來診察發展情形
- 發展障礙就像高速公路大塞車
- 為什麼泛自閉症男孩比較多?
- 高敏感兒與泛自閉症
- 無法解釋的過度敏感
- 高敏感兒中有障礙兒,也有非障礙兒
- 某些孩子確實擁有不可思議的能力
- 對障礙的看法,全世界都在改變
第2章 兒童精神科醫師給你的高敏感兒養育建議
- 孩子無法與外界相處怎麼辦?
- 這樣是敏感?還是神經發展障礙症?
- 壓力反應常出現在皮膚感覺上
- 如何消除孩子的過度恐懼?
- 悲傷與驚嚇感,好像特別難消除?
- 如何面對被稱讚也沒有開心反應的小孩?
- 孩子總是為了別人的失敗而哭泣
- 孩子被霸凌怎麼辦?
- 孩子無法順利表達該怎麼辦?
- 該怎麼讓高敏感兒鍛鍊身體?
- 孩子課業上遭受挫折該怎辦?
- 學習哪種才藝能培養感性?
- 就是無法疼愛過於敏感的孩子
- 真的有困擾時,該找誰商量?
第3章 因為高敏感而痛苦的孩子們
- 同理心太強的孩子,其實很危險!
- 過度認真的孩子,很危險!
- 沒有自我的孩子,很危險!
- 找回自己的反轉過程
- 高敏感兒是遺傳的嗎?
- 孩子的生長環境比什麼都重要
- 所有人都是從兒童時期開始就很痛苦
- 發展性創傷障礙
- 容易被忽略的手足問題
- 如何選擇學校的環境?
- 家庭問題對敏感孩子很危險!
- 身心的問題,容易在青春期顯現
- 青春期容易引發的感情問題
- 超感覺,是因為超敏感才感覺得到
- 否認解離症狀會更無法擺脫困境
- 關於解離症
- 為什麼會出現解離症狀?
第4章 高敏感兒家長該做的事
- 「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的警訊
- 停止自責、擁有自我肯定感
- 過度保護其實是「柔性虐待」
- 在界線受侵犯下長大的危險性
- 無法疼愛孩子的惡性循環
- 存在身體裡的男性化與女性化
- 回溯自己與父母的關係
- 接受父母與現在的自己
- 放掉愛與恨
- 維持現狀就行了
- 吐露心聲的重要
- 當爸媽並非高敏感族時
- 相信孩子
第5章 將高敏感化為「優點」
- 理想中的高敏感兒
- 擁有豐富內在卻不被理解
- 幫助孩子發展強項
- 大腦的代償作用
- 多數的敏感人都有「心靈之眼」
- 沒有「辦不到」的事
- 培育長處的「好生活模式」
- 高敏感族和高敏感兒都具有「敏感力」
- 發展能活用優秀才能的社會
- 反向思考才能創新
- 顛覆大眾認知的「Bethel」之家
- 從執著裡解放出來
- 對現在的自己感到驕傲
- 讓高敏感族大放異彩的世界
後記 高敏感孩子需要更細心的呵護
附錄 高敏感兒檢測量表
※結論
由於作者是兒童精神科醫師,導致我認為作者會說出很深奧專業術語,沒想到書籍比較多的是經驗分享,書籍前面是著重於介紹什麼是高敏感孩子、高敏感與泛自閉有什麼差別、高敏感孩子會有什麼症狀..等到,也介紹很多的書籍提供給讀者去參考,而書籍後半部則是重於介紹家長該如何去面對和處理
由於作者是兒童精神科醫師的身分,所以會有很多關於高敏感孩子案例的分享,詳細解說高敏感孩子內心世界是怎麼想的,在生理和心理上有什麼影響,而我們可以做的事情有那些可以幫助他,作者有考慮到讀者非專業人士,故書籍撰寫的內容有將專業術語用平白的話語解釋,所以閱讀起來平易近人
這本書讓我很驚訝的事情,是介紹什麼是解離症,我沒有想過高敏感的人,原來如果事發不可收拾的話,會有這麼嚴重的狀況發生,另一個讓我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情是作者提到不可思議的能力,由於醫學還是很著重於科學,不可解釋的事情醫生通常會避而不談,但作者也用很隱晦的方式說明,我想應該是作者遇到的案例可能不只有一個
最後我分享看完書籍的心得,我本來想說作者是日本人,會不會所提供的內容,會有國籍文化上的差異,我能說多多少少會有文化上的差異,但是整體看來其實影響不大,我蠻喜歡作者分享案例,再用專業的方式來分析講解,加上分享的案例滿貼近每個人的生活,所以很推薦給高敏感的讀者,或想認識高敏感是什麼的讀者
※參考資料(書籍及圖片)
(一)出版社
- 三采
- 誠文堂新光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