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分析
- 整 體 評 分:★★★☆☆
- 實用性評分:★★★☆☆
- 回看率評分:★★★☆☆
- 成人講解等級:★★★☆☆
- 適讀年齡:X
- 語言:繁體中文、日文
- 注音:是○ 否●

黑川伊保子-兒子使用說明書(在你放棄和兒子溝通之前,請先看腦科學專家怎麼說)
※書本基本介紹
- 作者(Author):黑川伊保子(くろかわ いほこ)
- 譯者:蘇楓雅
- 繪者(Illustrator):
- 出版日期:2022/04/26(繁體);2020/11/01(日文)
- 商品規格:
繁體:平裝 / 240頁 / 14.8 x 21 x 1.1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時報出版
日文:230頁 / 4.29 x 0.47 x 6.81 inches / 扶桑社 - ISBN:9786263352452(繁體);9784594086497(日文)
- 出版者 :時報出版
※書本系列介紹
- 兒子使用說明書
(在你放棄和兒子溝通之前,請先看腦科學專家怎麼說)
(息子のトリセツ)
※書本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Author)
黑川伊保子(くろかわ いほこ)(Kurokawa Ihoko)
腦科學.人工智慧(AI)研究者。一九五九年生於日本長野縣。奈良女子大學物理系畢業後,在電腦製造公司從事AI開發。二○○三年起,擔任「感性研究」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成功將語言感知能力數據化,針對大塚製藥「SoyJoy」等眾多商品名稱進行感性分析。此外,發現男女的大腦對於「瞬間的使用方式」各不同,該研究成果轉而變成寫作基礎,以暢銷書《老婆使用說明書》、《老公使用說明書》、《女兒使用說明書》發表。其他著作:《母腦》、《英雄之書》、《打造戀愛腦》、《成熟腦》、《家族腦》等。- 個人網址:黑川伊保子
◎譯者簡介
蘇楓雅
墨爾本大學文學學士,曾工作旅居日本三年,曾任天下文化編輯、大小創意智識編輯、泰奧揚森策展企劃、群傳媒電子書商品部資深經理。譯有《死人的生活》、《半農半X的生活》、《環繞世界的小鴨艦隊》、《Frank Gehry 談藝術設計X建築人生》、《宇宙迷宮》、《暴徒廚房》、《我是建築師,那又如何?》、《三十六萬遍感恩的奇蹟》、《旅行麵包店》等書。熱愛文字與旅行,崇尚天然生活。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及兒童靜心教師。
※書本簡介
§中文簡介
你是否覺得兒子像一堵牆壁一樣難以理解?怎麼跟他講,總是講不聽?但是,你以為他心不在焉,他卻會記得你今天笑了幾次……
暢銷作家繼47萬本《老婆使用說明書》、16萬本《老公使用說明書》大賣後的系列新作!洞悉「男性腦」的腦科學專家教你有技巧地與兒子相處的方法,只看這一本就能秒懂男孩心事!
- 男孩子喜歡車子是為了促進小腦的發育?!
- 男孩子「發呆、磨蹭」是理科能力的證據?!
- 一直催小孩回家卻都叫不動,該怎麼辦?
- 兒子總是長不高,成績也跟不上,有什麼妙招呢?
身為女性的母親,要理解身為男性的兒子,真是相當困難啊,因為男性的大腦與女性的大腦,生來就擁有不同的特質,需要不同的栽培方式。因此這本從腦科學的角度出發的《兒子使用說明書》,對媽媽來說真是太棒了。作者以專家的理性和母親的溫暖,為我們解答關於教養男孩的種種疑問,從認識男性腦開始,到如何培養「生存能力」、培養「愛」……等方法,書中都列舉說明。看完這本書,你腦中多年來的疑問立馬可以一一得到答案,現在,就請立即詳閱說明書吧!
§秒懂男孩心事
- 男孩子一旦鎖定「狩獵目標」,就看不見眼前的人事物
因此,首先,容許兒子一輩子都會「心不在焉」和「視而不見」。 - 男孩的大腦經常需要「中場休息」來整理內外兩種刺激,而產生旁人看來的「發呆」行為
請媽媽務必給予需要的空間與時間,避免過度催促。 - 與其對玩得正開心的兒子說:「要回家了,趕快下來」
不如以拜託的方式說:「現在再不回家的話,媽媽就沒有時間煮咖哩了,怎麼辦?」
§教養男孩的祕密
- 兒子討人喜歡的模樣之所以會令人疼入心,是因為男孩子的自我身分認同的發展,遠比女孩子起步得晚。
- 「早睡男孩」與「熬夜男孩」的身高相差大約七公分。
- 培養肉食男子;甜的早餐剝奪人生。
- 要培養男孩的發想能力需要有一間「不需要收拾的房間」。
- 如果家裡不只有一個兒子,可以為每個孩子都賦予一個神聖的任務,並且,一旦決定之後,就要有決心不讓其他孩子隨便做不屬於自己的任務。
- 只要作為母親的這個原點不動搖,男性腦就會強韌有力,整個人安心地迎向外面的世界。
§日文簡介
40万部『妻のトリセツ』、13万部『夫のトリセツ』ベストセラー連発!
【男性脳】を知り尽くした脳科学者が母たちに贈る!
タフで戦略力があり、数学も料理も得意で、ユーモアも愛嬌もあり、とろけるようなことばで、優しくエスコートもしてくれる。母も惚れるいい男。手に入ります。
※男性が、自分を知る本としても活用できます
※書本目錄
前言
第一章 認識男性腦
迷上玩具車的男生和迷上「自己」的女生;男女的頭腦沒有差異?;頭腦的工作是「選擇」;「遠」或「近」的二選一;男性「視而不見」的習慣;消除缺點,優點跟著變弱;「教養女兒」和「教養兒子」的方向不一樣 ;並非全部的男人都擁有男性腦;極具美感的天才;同性戀是頭腦的「正確行為」;如果兒子是「女性腦」;教養兒子是一場耀眼的娛樂;男孩子為什麼喜歡車子;爺爺這個要角;基地.工房.聖地;把生活交給母親;母親是「原點」;撒嬌有什麼不好?;哺餵母乳到孩子不需要為止;兒子離家自立那天
第二章 培養「生存能力」的方法
媽媽自己決定要不要做就好;教養孩子不需要後悔;八歲為止所獲得的能力;使用智慧型手機餵奶很可惜;除非要成為頂尖運動選手,才有年齡限制;理科能力也是小腦的守備範圍;職業婦女的痛;八歲前有多少時間「發呆」是決勝負的關鍵;母親的憧憬會造就兒子成為英雄;這樣做,不必辛苦就能培養毅力;睡覺比讀書更重要;讓兒子愛上書的好辦法 ;享受閱讀的原點;孩子八歲前,請為他朗讀;讓兒子愛上書的好辦法--錯過時機篇;教養孩子的畢業日
第三章 培養「愛」的方法
我喜歡你.我愛你;愛的儲蓄;一開始就決定好教養方針;媽媽也會欣賞的好男人;即使這樣,健康活著就很好;難以理解為何要養出菁英;理想的母親;身為男人,這麼做不酷;稱讚兒子「很帥」,這招很好用;利用「拜託」培養孩子的體貼;有手足時的處理方;丈夫頂天立地,兒子的成績就會進步;不完美的母親比較好;心的家長;「反轉拜託」的必殺技;從結論講起,不講「順便一提」的話;像地球那麼大的愛;青春期是愛的休息時間;宇宙第一的愛
第四章 培養「行動力」的方法
不是性格問題,是營養問題;培養肉食男子;甜的早餐剝奪人生;利用青春期安穩的睡眠來打造「身高」和「男人味」;誰都會經歷叛逆期;歡迎來到地球;腦的壯大實驗;喜歡問問題;你怎麼想呢?;等待與孩子心靈相通;為了不在小學教室裡覺得無聊;數字的調性;發現浮力;為什麼要上學?;男性腦一旦立定志向,生活就會輕鬆;為什麼要設定遠程目標?;並非缺乏動力,而是目標設得太近;母親的憧憬是動力的來源;什麼樣的孩子會成為一流人才呢?;不必害怕失敗;男孩的媽媽都具備勇氣;拆除恐懼限幅器的那天 ;自己的「確信」比他人的「稱讚」更令人開心;但是,不能「不在乎」失敗;孩子失敗時,該如何處理?;家長若害怕失敗,孩子的動力就會減弱
第五章 培養「體貼能力」的方法
說話的體貼;同理共鳴能力的養成有其適齡期;意外的,媽媽也是屬於目標導向、解決問題型的思維;與兒子的對話總是單向道?;不能依賴5W1H的威嚇效果;把「為什麼?」改成「怎麼了?」;充滿「目標」的家庭;十三歲是分歧點;如何啟動「心的對話」;沒有你,我就活不下去了;名為「母親」的聖域;守護女性的座位;世界通用的體貼紳士禮儀;擅長料理的男人;婆婆的功勞;不能彈的鋼琴;《湯姆歷險記》大作戰;最強的體貼;母親專有的獨特;世界之始
結語
※結論
對於我心目中所想的內容有所落差,由於是腦科學專家所撰寫的書籍,就會想說內容是不是會以科學的方式來說明男童與女童的差別,內容的確是有用科學的方式來說明,但是篇幅不大,很多都是作者和自家孩子的相處分享,比較像是母親分享如何和兒子相處的分享,但還是有些收穫,像是為什麼男孩常常會發呆,飲食上要如何準備孩童的料理,男孩與女孩看待事物的方向不同,男孩目標設定要遠程而女孩要短程,不過從作者與男孩的相觸,看的出來思想比女孩晚成熟、理性大於感性,我想身為母親的角色要切換成男性的思考邏輯,才比較容易與男孩溝通,這應該是作者所提供的思維
※參考資料(書籍及圖片)
(一)出版社
- 時報出版
- 扶桑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