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思維》自我提醒:在我前往下一燙愚蠢山頂時,記得來一張自拍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本書是我從兩年前看到現在XD

raw-image


原本在莒光的鄉圖看到,好奇拿來看,看到一半的時候職務代理時間結束,轉而換到北竿工作,書沒看完就還回去了,直到今天,我手上這本書是經由推薦學校購買新年度書籍得來的(大約等了快一年),再次閱讀這本書的過程真的是十分曲折,但最後被我等到了,只能說是緣分,或是我的執念XD


重複閱讀的過程很有意思,像舊有記憶被喚起般不可思議,也看到不同面相,筆記本也因此變得複雜許多(還好有預留頁數),這個增加的過程很有趣,縫縫補補的感覺讓我自己覺得在進步。

我的小筆記

我的小筆記

我的小筆記

我的小筆記

重新檢視之前筆記,會發現我之前對書本的筆記內容聚焦在如何改變他人想法、說服他人;第二次新增的筆記比較住在覺察自己和打破原本的慣性思維,讓我成為一個更好的傾聽者,並且善用我所能幫助他人。


書裡面有提到一個很有趣的論點,當人們遇到事情時很常出現四種思考模式,分別是

  • 傳教士:宣揚理念、不攻擊他人
  • 政治家:宣揚理念、攻擊他人
  • 檢察官:尋找證據、攻擊他人
  • 科學家:尋找證據、不攻擊他人

這個概念蠻能讓人理解的,隨便套用一個例子大家都能感同身受,比如:今天父母親雖然不是軍公教人員卻一直叫小孩去考軍公教人員,那可能就是政治家(因為通常帶著攻擊性言語哈哈哈哈哈)

作者希望大家能夠覺察自我在面對事件時本身的狀態並且設法成為科學家的思維模式,不具攻擊性且理性的尋找證據。

這樣在面對衝突時能夠更理性的思考,書中舉例的衝突分成任務衝突和人際衝突,簡單來說就是對事和對人,可能有些人會覺得面對衝突很麻煩而迴避衝突本身,但這樣其實不等於讓雙方關係變和諧,只是彼此漠不關心。

重複且謹慎地思考自己的觀點,改變心意不會讓你成為偽君子或善變者,這表示你願意學習。

作者在後半段探討一個我個人非常感興趣的部分,如何說服他人。

作者舉了哈里許‧納塔拉貞(Harish Natarajan)辯論家的例子,和天才小女孩辯論的過程非常有趣歡迎大家去看書~

你應該願意聆聽別人在說什麼,並且為此給予肯定。這讓你聽起來像理性的人,把所有事情都考慮進去。-哈里許‧納塔拉貞

作者在書中總結了哈里許的辯論技巧,議場好的辯論不是戰爭,甚至不是拔河,而是像2個人心中有不同舞步的夥伴要一起跳一首未編排的舞蹈。

動機式晤談(引導他人改變想法)我另外總結了各種書中的補充

  1. 展現真心去聆聽別人在說什麼(觀點尋求,了解他人意向,並以他人的角度看世界)
  2. 找出彼此共同點,並提出共同認知,以確保雙方都有共同認知基礎/評論自己過程的感受,並測試自己對另一方對感受的了解(建立雙方信任基礎及共同認知)
  3. 提出開放式問句,給予對方不可或缺的反饋(但同時重新思考自己的觀點是否有誤)


隨著年紀增長,會逐漸體認到改變他人的想法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尤其在職場上面對的都是比我更為年長的前輩、上司,仰賴慣性思維比起開放性思維是更常見的狀況,想改變他人想法或許這本書的一些概念能給讀者一些引導,但也如同書中所述,這些方法在不同狀況下不一定適用,但這本書能帶給讀者更廣闊的思考方向,同時覺察自己在事件當下的思考模式,減少不必要的人際衝突、增加有益的任務衝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温某的小日子的沙龍
8會員
43內容數
2024/08/07
人在創造歷史的同時也在歷史中消亡,時間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種客觀的卻又切實的普世規則,在當下望向未來看似很長,在當下回首過去卻又很短暫。 人生最不缺乏的是偶然的意外,也可以稱為人生的必然。
Thumbnail
2024/08/07
人在創造歷史的同時也在歷史中消亡,時間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種客觀的卻又切實的普世規則,在當下望向未來看似很長,在當下回首過去卻又很短暫。 人生最不缺乏的是偶然的意外,也可以稱為人生的必然。
Thumbnail
2024/08/03
叔叔對小哥白尼說"你到浦川家,完全沒有表現的高高在上;我當然知道,你當然沒有瞧不起窮人的念頭。不過你還不明白,等你長大之後依然保有這種態度多麼重要。"
Thumbnail
2024/08/03
叔叔對小哥白尼說"你到浦川家,完全沒有表現的高高在上;我當然知道,你當然沒有瞧不起窮人的念頭。不過你還不明白,等你長大之後依然保有這種態度多麼重要。"
Thumbnail
2024/07/26
人權的自由是一條窄廊,尤其是當多數在天秤的另一方,那就更窄了。當全世界都在與中國貿易時,完了,這窄廊窄的不能再更窄了。這樣的現實豈不是跟她13歲當年被人口販子互相叫價時發生的事情一模一樣嗎? 脫北者(大多數是女性)和幾百美元;北韓人權和與中國貿易。 試問,朴研美能不感到忿恨不平嗎?
Thumbnail
2024/07/26
人權的自由是一條窄廊,尤其是當多數在天秤的另一方,那就更窄了。當全世界都在與中國貿易時,完了,這窄廊窄的不能再更窄了。這樣的現實豈不是跟她13歲當年被人口販子互相叫價時發生的事情一模一樣嗎? 脫北者(大多數是女性)和幾百美元;北韓人權和與中國貿易。 試問,朴研美能不感到忿恨不平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兩年多前寫的,不過在時間上是比較早的事情。感覺在記憶上不是那樣地深刻,也可能是我刻意把它淡忘。我不喜歡用這麼嚴肅的筆觸來寫文章,原因是我看起來就是個蠻嚴肅的人。這是別人跟我說的。所以,在很多事情的描寫上,我會很輕易地帶過去。就算有些不愉快的事,我也會盡量用沒那麼嚴肅的筆觸去寫。
Thumbnail
兩年多前寫的,不過在時間上是比較早的事情。感覺在記憶上不是那樣地深刻,也可能是我刻意把它淡忘。我不喜歡用這麼嚴肅的筆觸來寫文章,原因是我看起來就是個蠻嚴肅的人。這是別人跟我說的。所以,在很多事情的描寫上,我會很輕易地帶過去。就算有些不愉快的事,我也會盡量用沒那麼嚴肅的筆觸去寫。
Thumbnail
這兩年,斷捨離慢慢來到核心——日記、手札、照片、筆記與繪畫。我打算重看一次以表尊重,並試圖用現在的眼光,看看當時的風光 過程像是重回現場,但抱著一點暖心去陪伴過去的她。我發現,那些像凍結/置入括弧的各種形式的表達,實在是我內在的上師。 人不一定會因為年紀漸長而視野變寬,但鳥瞰可以改變格局。「
Thumbnail
這兩年,斷捨離慢慢來到核心——日記、手札、照片、筆記與繪畫。我打算重看一次以表尊重,並試圖用現在的眼光,看看當時的風光 過程像是重回現場,但抱著一點暖心去陪伴過去的她。我發現,那些像凍結/置入括弧的各種形式的表達,實在是我內在的上師。 人不一定會因為年紀漸長而視野變寬,但鳥瞰可以改變格局。「
Thumbnail
這是一篇跟近江交往時期寫下的隨筆,一直都很習慣留下文字紀錄,也很喜歡在事過境遷多年後回頭看看。有時候會發現自己隨著歲月改變了,或是發現「原來我從這麼久以前就這樣認為啊?」,對我來說都是很有趣的體悟。多多少少也有點鞭策自己的意圖,希望不要成為自己以前討厭的那種大人。
Thumbnail
這是一篇跟近江交往時期寫下的隨筆,一直都很習慣留下文字紀錄,也很喜歡在事過境遷多年後回頭看看。有時候會發現自己隨著歲月改變了,或是發現「原來我從這麼久以前就這樣認為啊?」,對我來說都是很有趣的體悟。多多少少也有點鞭策自己的意圖,希望不要成為自己以前討厭的那種大人。
Thumbnail
探討中年時期的自我探索與轉變,如何勇敢活出自己,走向唯一的天職與使命。
Thumbnail
探討中年時期的自我探索與轉變,如何勇敢活出自己,走向唯一的天職與使命。
Thumbnail
不知是不是年紀到了一定的歲數,就會開始回憶往事,有時腦子裡會突然想起學生時期,或某一段時間發生的某件事情,開心的難過的都有,但大多時候是想起過去做過的蠢事或後悔的事情。 但我並不會去想,如果當初我做了不同的選擇,現在的我會不會不一樣,因為不同的選擇必然會造就不同的人生,只是會更好或更壞就不
Thumbnail
不知是不是年紀到了一定的歲數,就會開始回憶往事,有時腦子裡會突然想起學生時期,或某一段時間發生的某件事情,開心的難過的都有,但大多時候是想起過去做過的蠢事或後悔的事情。 但我並不會去想,如果當初我做了不同的選擇,現在的我會不會不一樣,因為不同的選擇必然會造就不同的人生,只是會更好或更壞就不
Thumbnail
一時興起的念頭,希望能慢慢建置記錄著大事記 在這AI世代崛起的時刻,多少記錄著過去>現在,以避免忘記了什麼重要的事...而可惜了 有很多面向會想要記錄著,幾年光景的變化,可切為幾個區塊,以及現在進行式 小時的玩樂...社會氛圍 求學、打工的...初步想法 進到職場,出社會後的認知...接地
Thumbnail
一時興起的念頭,希望能慢慢建置記錄著大事記 在這AI世代崛起的時刻,多少記錄著過去>現在,以避免忘記了什麼重要的事...而可惜了 有很多面向會想要記錄著,幾年光景的變化,可切為幾個區塊,以及現在進行式 小時的玩樂...社會氛圍 求學、打工的...初步想法 進到職場,出社會後的認知...接地
Thumbnail
你曾經打開社群網站尋找那些曾經嗎?我想不起來我在哪個年紀後,再也不做這樣的搜尋!或者也是在那個瞬間,我就跨進了人生另一個階段:不讓「念舊」這件事,成為自己生命裡的覊絆!也不讓它成為一種矯情的緬懷!更是某種全然釋懷的「放下」(?)吧!
Thumbnail
你曾經打開社群網站尋找那些曾經嗎?我想不起來我在哪個年紀後,再也不做這樣的搜尋!或者也是在那個瞬間,我就跨進了人生另一個階段:不讓「念舊」這件事,成為自己生命裡的覊絆!也不讓它成為一種矯情的緬懷!更是某種全然釋懷的「放下」(?)吧!
Thumbnail
書籍探討了三十歲時人生的轉捩點,提供了讓人重新詢問自己人生方向的方式和方針,挑戰傳統的生活模式,以及迎接未知挑戰的心態。
Thumbnail
書籍探討了三十歲時人生的轉捩點,提供了讓人重新詢問自己人生方向的方式和方針,挑戰傳統的生活模式,以及迎接未知挑戰的心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