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息、突破、衝刺】:Kraftwerk / 《 Tour de France Soundtracks 》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前言】

Kraftwerk 在 70 年代和 80 年代早期發行的一系列出色專輯中創造了一個嶄新音樂世界,在這個世界裡,諸如高速公路或搭乘火車等平凡的日常都搖身一變成了經典歌曲,而人類與科技之間的不安關係則成了叨叨絮絮、引人入勝的流行音樂之素材,激發並預示了迪斯可、新浪潮以及幾乎所有形式的電子音樂。

2017 年,世界最著名的環法自行車賽第四次在德國舉行,Kraftwerk 為響應盛事決定現場完整演奏專輯《 Tour de France Soundtracks 》 中的所有曲目,而從 1983 年開始,過程中同名單曲有多種混音版本問世,直到 2003 年才發行完整專輯。因此幾乎所有人都有同樣的疑問,為何他們需要花這麼長的時間來完成這一壯舉?這張專輯在樂團的生涯中又佔據何種地位?



【從合成器到自行車】


raw-image


在 Kraftwerk 生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歷時最長的巡迴 《 Computer World 》期間,樂團開始將興趣轉向運動,他們注意到團隊成員 Emil Schult 似乎是所有人中最具健康活力的養生大師,於是向他看齊養成了兩個習慣:吃素和騎自行車。

隨著時間,樂團領袖 Ralf HütterFlorian Schneider 越來越痴迷於自行車而非在錄音室創作音樂,根據 Wolfgang Flür 的回憶錄《 I Was A Robot 》中所述,他們對運動的熱愛壓倒了對音樂的熱情,減緩了創作的動力,並對樂團造成了不可輓回的裂痕,也是Kraftwerk 在 1981 年後產量大減的部分原因。

世界巡演之後,他們的痴迷程度不斷提高,夜晚會待在 Kling Klang 錄音工作室,白天則開始展開他們史詩般的鍛鍊,每天騎自行車長達 200 公里,甚至會提前跳下巡演巴士,改騎乘自行車前往演出地點,Wolfgang 回憶:

「他們在錄音室裡對著自行車裝備目錄流口水,並講述了他們如何委託專業人士訂製團體車服,甚至對待自行車輪胎的態度就像對待陳年葡萄酒一樣煞費苦心。」


raw-image


但對 Ralf 來說,自行車和音樂是完美的搭檔,因此為了這項運動打造一首主題曲似乎只是預料內的事情。他在 2009 年對《衛報》說道:

「自行車運動就像音樂,它總是持續向前,是自由的,是戶外的,是關於天氣的,是關於這個地球以及能量的運動,騎自行車與音樂的某些方面有相似之處。」

即使是 1983 年在萊茵河上穿越大壩時發生的重大事故,也絲毫沒有影響他對這項運動的熱情,他因事故導致顱骨骨折昏迷,但 Ralf 卻淡化事故帶來的影響:「這並沒有影響我,我很好......我只是忘了帶頭盔,在醫院住了三四天。」



【專輯封面】

raw-image

專輯封面描繪了樂團騎著公路自行車成隊排列的畫面,背景是傾斜的法國國旗圖案,這個設計改編自1953年匈牙利一套體育主題郵票上的圖像,該郵票是為紀念布達佩斯人民體育場館的開幕而發行。



【歌曲介紹】



在專輯收錄的五個版本中,只有結尾的最後一曲與1983年原版混音相似,開場的三個新版本(在簡短的序曲之後),〈 Tour de France Étape 1-3 〉和〈 Chrono 〉這四首開場曲,就像是《 Autobahn 》和《 Trans-Europe Express 》這兩首史詩作品的後輩,經長達18 分鐘的變形,以一種連貫的混音方式排列成組曲,並使用更具現代特色的節拍融合,歌詞以機器人聲音講述環法自行車賽中的場景特色。


而其餘曲目聽起來就像復古的奇珍異寶,老樂迷可能會比新樂迷更感興趣,典型的 Kraftwerk 風格歌曲,〈 Vitamin 〉將重點放在逐漸下降的濾波聲響和閃爍的合成器細節,與此同時,〈 Aéro Dynamik 〉讓樂團同時向柏林與底特律的電音變奏方向展翅翱翔。


〈 Elektro Kardiogramm 〉的開頭似乎是參考前段 Ralf 於 1983 年在阿爾卑斯山騎單車時所遭遇的嚴重意外,以心跳聲與呼吸聲的取樣開始,還包含了一些不和諧的類管風琴音色深藏在混音中,令人不禁聯想到《 Autobahn 》中的即興樂段。樂團利用細膩的斷奏與簡約的旋律線,營造出強烈的幽閉感;在 Ralf 的獨秀之作 〈 La Forme 〉中,節奏開始變得有些迂迴曲折,並唸著一連串自行車運動的相關詞彙,散發著禪宗般的氣息,令人沉醉其中。


結尾同名曲〈 Tour De France 〉原本打算收錄在專輯 《 Techno Pop 》中,且長期以來一直是這場著名自行車賽的非官方主題曲,藉由音樂來表現自行車賽中的高潮和低谷:爆胎意外、與隊友重新集結、疲累喘息、最後在香榭麗舍大街上完成比賽。這首歌曲也與先前作品風格有所區別,大量使用放克感十足的 Slap Bass 和顫音琴音階,並透過採樣自行車鏈條發出的撞擊聲加以強化整體層次。

對於 Kraftwerk 來說,這首歌曲標誌著他們從前兩張專輯《 The Man-Machine 》和《 Computer World 》的科技主題轉而成自行車運動的歡悅慶祝,表明樂團成員對這項運動的濃厚興趣,這也是 Kraftwerk 所有歌曲中變體最多的一首,經過多次編輯和重混,以至於沒有一個完全公認的版本。

20 年後的 2003 年,樂團以此單曲為核心發行了專輯《 Tour De France Soundtracks 》 ,以慶祝環法賽 100 週年。然而,由於他們的極端完美主義,專輯直到比賽結束數周後才正式上架發行。

此外該曲還被收錄在1984年的電影《 Breakin’ 》中,儘管這首歌僅在電影中短暫出現過,但 Kraftwerk 並未授權其收錄在電影原聲帶中,因此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名為 10 Speed 的樂團的翻唱版本。


聆聽這首歌曲時,完全可以想像選手們雙手抱頭,在山坡上滑行,環法賽成千上萬的自行車迷在比賽路線兩旁絡繹不絕,有些人喝得酩酊大醉,有些人則攀爬燈柱和柵欄以獲取最佳視角,一輛輛汽車以極快的速度駛過,拋灑著宣傳商品,用水炮轟擊著人群。



【結語】

raw-image

作為一張專輯,《 Tour De France Soundtracks 》  的最佳定位也許正如其名,它是搭配高強度自行車運動賽事的完美原聲帶,而在此期間,Acid House 革命爆發了,舞曲也隨之分裂成數百種不同的次流派,並很快被主流音樂吸收使用,因此在某種程度上也證明電子音樂在過去二十年間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也說明時代似乎終於追上了樂團的腳步,將他們捲入了現代音樂行列。

即使評價兩極,《 Tour de France Soundtracks 》仍然是 Kraftwerk 生涯中的珍貴一員,雖然 Ralf Hütter 曾表示 2010 年可能會有新專輯推出,如今過了多年我們仍在期盼著,但回頭看這些經典仍能從他們身上得到不亞於任何現代音樂家的作品 — 那些人類情感與機器功能的崇高融合,正如 Ralf 在 1992 年接受《 Keyboards 》雜誌訪問時所說:

「Kraftwerk 是永恆的,創作出值得反覆回味的作品才是藝術的核心概念,而我們的聲音是不朽的,多虧有了電腦,後世才能繼續完成我們的工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克里夫異象 Visions of Cliff
54會員
209內容數
|實體唱片的死忠擁護者 |為各位介紹從60年代至千禧年間的搖滾樂、專欄、系列訪談和樂評 |出版品:《克里夫異象誌Vol.1 & 2》 |歡迎邀稿:visionsofcliff@gmail.com
2025/04/29
來自威斯康辛的音樂製作人 Sd Laika 的生涯唯一完整專輯,封面上詭異的微笑散發著神秘感,沒有透露任何細節和概念,本人也從未接受採訪,聽眾得自己去發掘歌曲背後的脈絡,讓整張專輯成了一塊引人好奇的白紙,任何願意花半小時聆聽的人,都被鼓勵自行賦予歌曲意義。
Thumbnail
2025/04/29
來自威斯康辛的音樂製作人 Sd Laika 的生涯唯一完整專輯,封面上詭異的微笑散發著神秘感,沒有透露任何細節和概念,本人也從未接受採訪,聽眾得自己去發掘歌曲背後的脈絡,讓整張專輯成了一塊引人好奇的白紙,任何願意花半小時聆聽的人,都被鼓勵自行賦予歌曲意義。
Thumbnail
2025/04/24
《Hours…》也似乎反映一位年長者回顧過去、細細咀嚼人生經歷,同時以一種細膩而樂觀的眼光看向未來,而藝術搖滾和流行風格進一步喚起了他過去作品中曾經探討過的類似風格與理念,這種情緒讓整張專輯呈現出前所未見的坦率與不設防,對於這位以多疑、複雜歌詞聞名的音樂藝術家而言,無疑是一種顛覆性的轉變。
Thumbnail
2025/04/24
《Hours…》也似乎反映一位年長者回顧過去、細細咀嚼人生經歷,同時以一種細膩而樂觀的眼光看向未來,而藝術搖滾和流行風格進一步喚起了他過去作品中曾經探討過的類似風格與理念,這種情緒讓整張專輯呈現出前所未見的坦率與不設防,對於這位以多疑、複雜歌詞聞名的音樂藝術家而言,無疑是一種顛覆性的轉變。
Thumbnail
2025/04/19
曾被視為龐克暴徒中的匪類— The Stranglers,從不在乎討好主流大眾或音樂媒體。他們早期的演出常常引發觀眾集體離場或鬥毆事件。早在他們發行首支單曲的兩年前,就曾被媒體攻擊貶低,如今回看反而顯得更加可笑,在他們輝煌的生涯裡擁有多達 23 首暢銷單曲和 19 張進入英國專輯榜前四十名的作品
Thumbnail
2025/04/19
曾被視為龐克暴徒中的匪類— The Stranglers,從不在乎討好主流大眾或音樂媒體。他們早期的演出常常引發觀眾集體離場或鬥毆事件。早在他們發行首支單曲的兩年前,就曾被媒體攻擊貶低,如今回看反而顯得更加可笑,在他們輝煌的生涯裡擁有多達 23 首暢銷單曲和 19 張進入英國專輯榜前四十名的作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縱觀歐洲國家,法國一直是文化產業的巨人,百年來湧現了大量優秀的作家、詩人、電影製作人和音樂家,特別是在 20 世紀新一代的不懈努力下,法國經歷了一場重要的文化復興,即使是在美國當道的迷幻搖滾領域,法國也絕對有與之抗衡的能力。
Thumbnail
縱觀歐洲國家,法國一直是文化產業的巨人,百年來湧現了大量優秀的作家、詩人、電影製作人和音樂家,特別是在 20 世紀新一代的不懈努力下,法國經歷了一場重要的文化復興,即使是在美國當道的迷幻搖滾領域,法國也絕對有與之抗衡的能力。
Thumbnail
從學習薩克斯風演奏到自行採譜、編譜,作者寫出心路歷程與學習建議,提供想學習編譜的人參考
Thumbnail
從學習薩克斯風演奏到自行採譜、編譜,作者寫出心路歷程與學習建議,提供想學習編譜的人參考
Thumbnail
初來這個網站 放一些以前畫的,有關音樂的圖
Thumbnail
初來這個網站 放一些以前畫的,有關音樂的圖
Thumbnail
朱宗慶打擊樂團即將在6月22日到巴黎演出,這是一個能量滿點的樂團,變化性極大、可塑性極強,經常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多組截然不同的曲目。 最近在台灣,他們就完成了年度全台巡演音樂會,還去宜蘭戶外演出擊樂劇場《木蘭》,音樂家們驚人的毅力和團隊的凝聚力,對於曲目的掌握和轉換非常快速,可說是時時活在擊
Thumbnail
朱宗慶打擊樂團即將在6月22日到巴黎演出,這是一個能量滿點的樂團,變化性極大、可塑性極強,經常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多組截然不同的曲目。 最近在台灣,他們就完成了年度全台巡演音樂會,還去宜蘭戶外演出擊樂劇場《木蘭》,音樂家們驚人的毅力和團隊的凝聚力,對於曲目的掌握和轉換非常快速,可說是時時活在擊
Thumbnail
挑戰終於來到最後一天~ 出外旅遊,要看看是要去哪裡玩,去不同的地方,會有不同的旋律在腦海中升起~ 大自然,非田園交響曲莫屬 Beethoven, Symphony No. 6. The Pastoral Symphony 全曲有5個樂章,其中不乏有大家最熟悉的各式曲段,整曲對我來說都是很愉悅
Thumbnail
挑戰終於來到最後一天~ 出外旅遊,要看看是要去哪裡玩,去不同的地方,會有不同的旋律在腦海中升起~ 大自然,非田園交響曲莫屬 Beethoven, Symphony No. 6. The Pastoral Symphony 全曲有5個樂章,其中不乏有大家最熟悉的各式曲段,整曲對我來說都是很愉悅
Thumbnail
70年代初,德國經歷了一場最具革命性的音樂運動,當時的英國音樂媒體將其命名為頗具貶義的 "泡菜搖滾"(Krautrock),該詞的負面含義已隨著時間消逝,如今人們用它來代表當時德國的實驗音樂先鋒,他們將搖滾樂和電子樂器以及他們腦內天馬行空的思想結合在一起。
Thumbnail
70年代初,德國經歷了一場最具革命性的音樂運動,當時的英國音樂媒體將其命名為頗具貶義的 "泡菜搖滾"(Krautrock),該詞的負面含義已隨著時間消逝,如今人們用它來代表當時德國的實驗音樂先鋒,他們將搖滾樂和電子樂器以及他們腦內天馬行空的思想結合在一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