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出發:如何在諮商演練中掌握「同理」的力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同步轉載於:日日風與快樂的備考夥伴(輔考心理/心輔所) 
未來即將在粉專上推出免費諮商演練服務!有興趣的夥伴請關注我的粉專~

因為有夥伴詢問到如何準備一對一諮商演練的部分,因此日日風會發一系列文章說明諮商演練中常用的技術。今天談的是最常使用到的技術——同理。

​然而,想先提醒大家的是,技術只是諮商的一小部分,在短短幾分鐘內,教授其實並沒有期待你展現什麼超高的技術,而是希望看到你「作為一個助人者的潛力」。因此,好好展現你作為一個「人」,有什麼適合成為助人者的特質(例如:真誠、謙遜但不自卑、有高度自我覺察),是日日風認為十分重要的功課。之後會另外發一篇文來談!

好了,進入正題:「同理」是什麼?


首先,要釐清「同理」(empathy)跟「同情」(sympathy)的差別。

同理是「跟對方站在一起」,而同情則是「站在高處向對方說話」。同理可以促進連結,而同情則是會將你跟對方越推越遠。

同理包含以下四個要素:

​一、觀點取替(perspective taking)

透過對方的眼睛來看他目前身處的困境,會看到什麼樣的風景?有什麼樣的感受?當然我們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人生經歷,但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過類似的心境或感受,像是:在理想與現實之間的掙扎、永遠都覺得自己不夠好等。

​日日風很建議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就練習這個能力,像是在看電視劇時,想想看:

1. 如果我是這個角色,面臨這樣的狀況,我會有什麼感受?

2. 這跟我生命中的哪一個段落有所連結?

3. 當時的我是怎麼樣想的?

4. 這個角色跟當時的我又有哪些不同?

5. 當時的我希望得到什麼樣的回應?

6. 考量到過去的我與現在這個角色的相似及相異,對方可能希望聽到什麼樣的回應?

當然觀點取替不太可能一開始就完全正確或貼合,畢竟諮商又不是讀心術,但這是可以隨著對個案的了解加深一步一步修正的。平常多練習也有助於你更快地貼到對方的心。

二、不做評判

任何有關「好」、「壞」的詞語都是要謹慎使用的。有些人可能會想說,誒?難道我不能說出個案好的地方嗎?不是這樣的,應該說,在對個案的認識還不深的情況下,太快稱讚對方,很有可能無法給出適當的稱讚,反而有可能會讓個案覺得:「其實我沒有你說的那麼好。」或是「我其實不是這樣的,你根本不了解我。」

相對安全的肯定,是「個案已經坐在你眼前」的這個事實。在聽到個案如何百般猶豫之後,還是決定來向你求助的故事時,或許可以透過肯定他願意求助的勇敢來建立關係。


有時候,日日風會將這個肯定搭配探問來使用,進一步探索個案求助的動機,例如:

「我聽到你在踏進諮商室前,有很多的掙扎,但你最後還是選擇了向人求助,這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我很好奇的是,是什麼樣的力量或想法讓你選擇這麼做?」

不過,如果個案在先前已經把他求助前掙扎的故事與動機講的非常清楚,這時候再做探問可能會讓對方覺得「你到底有沒有在聽我說話?」


總之,技術的使用沒有SOP,根據聽到、觀察到、感受到的資訊去調整是重要的。

三、情緒辨識

對方在說這些話的當下,正經歷了哪些情緒?說實在的,剛開始練習這部分時,日日風也覺得是困難的,可能是因為在華人生活中,大家本來就比較少訴說自己的情緒,所以腦中用來描述情緒的詞語是貧乏的。

想要補充有關情緒的詞彙去網路上搜尋「情緒輪」,或是參考《助人技巧》p.165~170頁的情緒詞彙。

四、感同身受

其實我們不只是用耳朵在聽,也用我們的整個身體在聽。當你聽到個案這麼說時,你身體有哪些感覺(例如:胸口熱熱的、脖子緊緊的)?這些感覺都是協助你了解個案的線索。

不過要小心的是——不要將自己的感受跟個案帶給你的身體反應混為一談。當你覺得緊張、心跳加速時,到底是因為你自己對演練感到很緊張,還是你的身體感受到個案對於初次談話的緊張,這是需要分辨的。不過這需要比較長期的練習才有辦法分辨。日日風也還在學習的路上!

參考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Evwgu369Jw&t=162s

非常推薦大家看這個影片!!短短三分鐘內就把「同理」跟「同情」的差異講得很清楚。日日風在助人技巧的各種培訓中,就遇到至少兩個講師用這個影片來協助教學~

參考書目

《助人技巧:探索、洞察與行動的催化(第五版)》

avatar-img
104會員
72內容數
一個心理學學徒與文學少女的自白。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日日風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不少非心理本科的夥伴常感到困惑:我不是心理系,該如何撰寫自傳?作為過來人,我的建議是:別糾結於科系,反而要強調跨領域的優勢!首先,展示你原科系的訓練對於學習心理學的幫助,其次,分享你過往學習的累積。最關鍵的是,透過對學術趨勢的掌握與研究願景,展現你的研究潛力。教授看重的,是你對研究的熱情與專注!
不少非心理本科的夥伴常感到困惑:我不是心理系,該如何撰寫自傳?作為過來人,我的建議是:別糾結於科系,反而要強調跨領域的優勢!首先,展示你原科系的訓練對於學習心理學的幫助,其次,分享你過往學習的累積。最關鍵的是,透過對學術趨勢的掌握與研究願景,展現你的研究潛力。教授看重的,是你對研究的熱情與專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這篇文章分享了準備諮商所面試的完整過程,包括面試前的準備、實戰演練到面試後的反思,特別針對諮商演練的細節進行深入探討。作者透過自己的親身經歷,提供讀者寶貴的建議和心態調整方式,以幫助同樣在追求夢想的考生們提升面試自信,取得更好的成果。
承蒙過去在準備研究所推甄的過程中, 從網路上蒐集到許多人的經驗分享, 同時受到很多幫助而能順利到達理想的目的地。 因此想將這段經歷及個人反思記錄下來, 讓對自己感到不自信、對未來感到不安的我們, 能夠與起伏不定的心情和平共處而持續邁進! 之前曾經在諮商社群及Dcard蒐集大家的疑問, 感謝大
Thumbnail
透過學習哲學諮商,作者開始了一段整合自我的旅程。學習過程讓作者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潛意識,並學會平衡發展理性、情感及靈性,越發有能力陪伴他人。整篇文章探討了與自己對話的重要性,並提到互為主體原則在哲學諮商中的意義。
Thumbnail
同理心是指能理解和感受他人的情緒、想法和經歷的一種能力。 在人際交往中若能展現同理心,可促進更深層次的理解和信任。 以下是一些展現同理心的方法: 展現同理心需要時間和練習,但它可以極大地改善人際關係,增強彼此間的理解和信任。 全神貫注:將注意力集中在對方的言語和非言語溝通上。 眼神接觸:保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在心理學領域中,留住個案的重要性,並指出年資和晤談能力並不是留住個案的關鍵。文章主張在當心理師時,不應只依賴學校教育的模式,而應有多元思考、跨系統的合作等不同觀點。作者強調在學習與實務之間存在落差,因此提倡接受整合取向的督導,並在助人技巧的教學中思考如何安心上手。
Thumbnail
解離的麻木及疏離,讓我對自己的情緒和壓力感知有點少了......好幾根筋。 近期因為壓力過大出現軀體化症狀,為了找出壓力源調整了以往諮商的方式,沒想到因此有了預期以外的收穫。也讓我再次感受到了跟心理師諮商和跟朋友們聊天的差異之處,對自己也有了新的感受及覺察。
Thumbnail
談同理心,透過化繁為簡的方式,分享對於進入「解決問題」模式的認識及實際運用方法。文章中以具體例子舉出在溝通過程中,如何運用同理心來幫助對方得到支持與認同。同時分享了在溝通中的「一個動作兩個反應」的操作心法,並提供了對話範例,讓讀者更容易理解同理心的應用。
Thumbnail
最近常在課程中分享同理心,每個階段對於「同理心」這三個字,都會有不同的解釋與收穫。我就以化繁為簡的方式,來跟大家分享這階段對於「同理心」的認識吧!在與朋友對話,或是跟同事討論事情時,我們的習慣都是馬上進入「解決問題」。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這篇文章分享了準備諮商所面試的完整過程,包括面試前的準備、實戰演練到面試後的反思,特別針對諮商演練的細節進行深入探討。作者透過自己的親身經歷,提供讀者寶貴的建議和心態調整方式,以幫助同樣在追求夢想的考生們提升面試自信,取得更好的成果。
承蒙過去在準備研究所推甄的過程中, 從網路上蒐集到許多人的經驗分享, 同時受到很多幫助而能順利到達理想的目的地。 因此想將這段經歷及個人反思記錄下來, 讓對自己感到不自信、對未來感到不安的我們, 能夠與起伏不定的心情和平共處而持續邁進! 之前曾經在諮商社群及Dcard蒐集大家的疑問, 感謝大
Thumbnail
透過學習哲學諮商,作者開始了一段整合自我的旅程。學習過程讓作者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潛意識,並學會平衡發展理性、情感及靈性,越發有能力陪伴他人。整篇文章探討了與自己對話的重要性,並提到互為主體原則在哲學諮商中的意義。
Thumbnail
同理心是指能理解和感受他人的情緒、想法和經歷的一種能力。 在人際交往中若能展現同理心,可促進更深層次的理解和信任。 以下是一些展現同理心的方法: 展現同理心需要時間和練習,但它可以極大地改善人際關係,增強彼此間的理解和信任。 全神貫注:將注意力集中在對方的言語和非言語溝通上。 眼神接觸:保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在心理學領域中,留住個案的重要性,並指出年資和晤談能力並不是留住個案的關鍵。文章主張在當心理師時,不應只依賴學校教育的模式,而應有多元思考、跨系統的合作等不同觀點。作者強調在學習與實務之間存在落差,因此提倡接受整合取向的督導,並在助人技巧的教學中思考如何安心上手。
Thumbnail
解離的麻木及疏離,讓我對自己的情緒和壓力感知有點少了......好幾根筋。 近期因為壓力過大出現軀體化症狀,為了找出壓力源調整了以往諮商的方式,沒想到因此有了預期以外的收穫。也讓我再次感受到了跟心理師諮商和跟朋友們聊天的差異之處,對自己也有了新的感受及覺察。
Thumbnail
談同理心,透過化繁為簡的方式,分享對於進入「解決問題」模式的認識及實際運用方法。文章中以具體例子舉出在溝通過程中,如何運用同理心來幫助對方得到支持與認同。同時分享了在溝通中的「一個動作兩個反應」的操作心法,並提供了對話範例,讓讀者更容易理解同理心的應用。
Thumbnail
最近常在課程中分享同理心,每個階段對於「同理心」這三個字,都會有不同的解釋與收穫。我就以化繁為簡的方式,來跟大家分享這階段對於「同理心」的認識吧!在與朋友對話,或是跟同事討論事情時,我們的習慣都是馬上進入「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