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這幾句聽到上聯自然對得出下聯的吃苦名言是不是也深深烙印在你的腦中呢?成功必定伴隨著痛苦彷彿刻在我們的DNA裡,但你有沒有想過,難道沒有快樂相隨的成功嗎?今天要介紹一本或許可以扭轉我們認知的書~
《收穫心態》由Strategic Coach聯合創始人丹.蘇利文(Dan Sullivan)與組織心理學家班傑明.哈迪博士(Dr. Benjamin Hardy)共同撰寫,目的在於:「提倡人們以收穫心態衡量生命中的大小事,隨時回頭衡量自己的進步,那我們將能夠同時擁抱成功與快樂。」
作者發覺人們總是衡量自己的與理想相距多遠,卻總是忽略一路上自己已經進步了多少,並且當人們把幸福、快樂、成功與目標本身綁定的時候,在目標達成之前,我們都無法感覺到快樂、幸福與成功,也就是我們習慣以「落差心態」來衡量人生。為扭轉這個態勢,作者提出「收穫心態」,並希冀透過本書讓更多人在成功之餘,也能同時獲得快樂。
如果你也渴望了解如何「快樂地成功」,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以下分享三個對我造成深刻影響的觀念,以及我自己的應用和啟發。
書中有這麼一個例子:羅倫是位高三即將畢業的學生,他上了五門先修課、將自己的藝術作品拿去參加知名的藝術競賽,每天晚上壓力大到失眠,祈禱有一所好大學能夠錄取他。螢幕前的你也覺得似曾相似嗎?這個故事是不是也曾發生在你、你的手足、朋友、親人、兒女身上呢?我們要贏在起跑點,所以我們參加了才藝、先修班;我們要取得好學歷,所以課後週末報名補習班;我們要有高薪、房子和四輪,所以我們投入更多時間去加班打工,所以我們貸款買了不在我們能力範圍的房子…但到頭來,我們真的快樂嗎?
這些我們習以為常的努力,來自於教育、社會的價值觀,他們建立了我們對於成功的衡量方式,也在無形中讓落差心態深植人心。
所以說,落差心態究竟是什麼呢?簡而言之,當我們用「與理想的距離」來衡量自己的的時候,我們就是處在落差心態。心理學中有個名詞是享樂適應(hedonic adaptation),指的是人類有迅速適應環境及事物的傾向,這種狀態導致人永遠不滿足,會不斷追尋下一個目標,就像沙漠裡的地平線一樣,不管往前走了多少部,地平線依然遙不可及。就像我們把分數、排名、學歷、高薪、地位、房車當作目標一樣,每天努力著追尋,當達到時卻不覺得有多快樂,進而接著追尋下一個目標,為自己打造了一個「更努力迴圈」,卻也困住了「快樂」。
那麼,要如何擺脫這個不健康心態呢?作者在書中提出「收穫心態」的想法,關鍵就在於用「與過去的距離」衡量自己,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專注於看見自己的進步,不僅有助於擺脫落差心態,更能夠提升自信心、行動力!
那麼如何該如何開始呢?接下來,我們一起建立收穫心態吧!
首先,我們得讓思維快速轉換到收穫心態,我認為書中提到的「心理減法」是一個很簡單的入門方式,「藉由想像生命中重要的人事物不復存在,你能真正開始感恩自己擁有的一切。」藉由想像你最大的成就或進步從未發生過,你可以看到自己實際上已經走了多遠。
我在大一的時候,曾經陷入了非常大的落差心態,當初的我沒有考上心目中的第一志願,也跟在一起2年多的女友分手了,當時的我一面「精挑細選」了當時大學與第一志願的落差,一面為了逝去的感情難過不已,這個過程中,我把「與第一志願的距離」以及「與美好感情的落差」當作衡量自己的方式,回想當時的一年,似乎沒有真的感覺到快樂過。
時間回到閱讀本書的當下,嘗試運用心理減法回顧了這段過去,如果進入了第一志願,我可能就隨著普世價值念書、碩士、找一份高薪但不快樂的工作了,沒有機會真的靜下心來自我覺察;如果沒有那份逝去的感情,或許我不會去思考我真正想要的愛情,而是在FOMO中緊抓不適合的人。
當我們成功注意到收穫心態後,就可以嘗試著「有意識地」保持收穫心態,書中提到:「如果沒有帶著清楚的意識和意念,你很容易「忘記」或看不到自己以前的收穫。」很顯然地,僅僅是「注意到」收穫心態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需要盡量讓自己「收穫心態」,才有可能快樂地擁抱成功。
不過我卻在剛開始試圖維持收穫心態時,碰到了一些難題,生活每天排山倒海的湧來,我的注意力全都被這些瑣碎的事項蠶食鯨吞,根本沒辦法時時刻刻提醒自己維持收穫心態,相信一定也有很多人發現這樣的問題。
本書提供了一個做法可以克服這個難題,那就是「每日成功練習」,作者建議我們用睡前的一點時間,寫下今天發生的三項「勝利」,讓自己在每天的某個時段有意識地回到收穫心態,衡量自己今天的進步,這個勝利可以是任何你內心覺得很棒的進步,不必在意任何人的看法,反正這也只有我們看的到對吧!
當你漸漸習慣在某個時段回顧今日的進步後,可以嘗試著寫下明天你想要達成的三項「勝利」,為明天的自己訂下小目標,會讓自己更有動力喔!另外,請注意「勝利」絕對不是越多越好,代辦事項清單並不是這個練習想要產出的成果喔!
當我們嘗試維持收穫心態的同時,這裡也有個很重要的原則:「我們的目的不是『不陷入』落差心態,而是快速擺脫並進入收穫心態。」人非聖賢,孰能沒有一些落差心態呢?千萬別讓「維持收穫心態」變成心魔了!只要可以意識到自己正在落差心態,並且有意識地離開就功德圓滿了~
接下來,當你成功維持收穫心態一陣子後,相信你也發現了一些微妙變化,這就來到了最後一個重要觀念,建立內在參照點。
作者提到:「成功總是根據一個特定的參照點來衡量。若關注外在的參照點,會讓你掉入落差心態中。但若是根據內在的參照點來衡量自己,就能更常處於收穫心態中。」回到文章的開頭,教育交給我們的衡量方式即是外在的參照點,是社會的價值觀,是文化給予我們的框架。進入職場後,我們轉而從社群媒體、親人同事的目光中尋求成功,倒不是全然否定教育及社會交給我們的價值觀,只是我在這樣的框架下並不快樂,我也不斷地向自己發出提問:「我真的要這樣過一輩子嗎?」
答案是否定的,我不想要節儉度日只為了買下一間房子、背著房貸度過40年,我不想僅僅為了不錯的薪水出賣自己的健康,我不想因為工作犧牲跟家人相處的時間,我,不想將自己形塑成框架的形狀,我想爭取自己想要的成功!
這大概是我那時的心理寫照,於是我開始不斷探索,報名有興趣的課程、培養不同的能力…在這當中,自己的內在參照點漸漸清晰,也是在看到作者提出「轉化經歷」的時候,我在心中不禁吶喊:就是這個!
「經歷其實取決於人賦予的意義或框架。一旦你改變了詮釋方式,就改變了內容的意義。而意義決定了內容對心理與生理的影響。」也就是說,經歷帶給我們的價值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怎麼看待它,不論是正面還是負面的價值皆是。
那麼我們是不是能夠仔細審視過往經歷,從中提取出那些真正對我們重要的元素,作為我們自己的內在參照點呢?這也是我當初誤打誤撞走上的道路。
我擅於上台簡報,我發現我喜歡將知識組織的有條有理、用簡單的語言分享給更多人;我是消防員,我發現我討厭輪班和中斷睡眠、我喜歡時間在手中掌握的感覺;我自己在北部生活,我發現我格外珍惜跟家人相處的時光…
藉由轉化經歷,我得出我對工作的價值觀,更了解自己,也更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即使是負面經歷,也存在認識自己的價值,甚至,負面經歷是一個更好建立內在參照點的捷徑,你可以找出那些引起負面情緒的癥結,並在下次嘗試避開它,或許就會帶給你不一樣的體驗。
有一句話在我探索的過程中給我非常大的啟發:「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麼,跟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同樣重要。」因此,負面經歷與正面經歷對我們而言同樣重要,而經歷帶給我們的是創傷還是價值,就取決於我們怎麼看待它。
透過經歷轉化,我們可以善加利用過去的經歷,歸納、總結出自己的價值觀,也就是我們的「內在參照點」,當我們能自己定義成功並看見自己的進步,就能時常處於收穫心態中。
總結來說,《收穫心態》帶給我最大的啟發,是發現生活中的慣性思維來自一個不健康的心態,而這樣子的心態充斥在文化、教育、設職場、社群、身邊的人…如果我們沒有意識地接受這些資訊、維持一慣地思考模式,那可能終其一生都會在「落差心態」中打滾而不自知,可見遠離有毒環境之於每個人有多麼重要。
其次,就是要有意識地將思維切換至收穫心態,雖然嘗試「每日成功練習」一個多月了,但要感受到收穫心態帶來的影響非常不容易…不過當我回想每天的成功時,確實會有種非常激勵的感覺,或許在這樣潛移默化中的改變,才是最棒的方式吧!
第三,利用經歷轉化定義自己的成功方式,可以說是我們要達到的最終目標,也是我無意間接觸到的方式,由於這個方式有賴於對自己的了解,所以無需操之過急,只要跟著每日成功練習、經歷轉化,一定能夠歸納出適合自己的衡量方式。
最後,我們不妨也可以思考這些問題:有沒有哪次事件,發生當下自己跌入落差心態中,而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卻轉而回到收穫心態?不同心態對自己產生了哪些不同的影響?現階段遇到的困擾能不能也用收穫心態解讀呢?
還是要回到那個原則:「我們的目的不是『不陷入』落差心態,而是快速擺脫並進入收穫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