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相不相信,我真的很愛我老公,只是我懶得說,講了也沒人信
《我左眼見到鬼》(My Left Eye Sees Ghosts)是2002年上映的香港靈異喜劇電影,由杜琪峯及韋家輝導演,編劇韋家輝、游乃海、歐健兒,主演有鄭秀文、劉青雲,來自維基百科的介紹。
小時候在鄉下生活,困於家人的限制沒有其他休閒娛樂,只能不斷切換電視頻道,緩解無聊所帶來的焦慮。轉著轉著,因為開頭葬禮上兩個角色過度張狂與過度冷靜的矛盾場面,雖然直覺又是惡搞的港片,但閒著也是閒著,所以順順的看完了,事實上當下沒有深刻的感覺,但過了幾年,重看第二次、第三次後,心理慢慢升起疑問。
哭得肝腸寸斷才是真心嗎?需要徹底了解一個人才能愛嗎?
早在十分鐘看完一部電影的短片盛行前,在網路上已經有太多的影評介紹,即使不擔心被暴雷,但確實會讓人缺乏驚喜感,導致對劇情有點失望。即使理解欣賞到優秀的電影或是影集會有很多意見想抒發,但看著這些影評,無法確定自己的解讀是否也會流於藍色窗簾的狀況,還是只談談對我的影響吧。
作為離家多年的小孩,求學時期原生家庭除了金錢議題外(當然是討錢不是給錢),不會有任何關心的訊息,不管是高中前同住的時期,還是大學、研究所跨縣市寄宿求學,盡全力擔任沒有存在感的消氣娃娃是我唯一找到能讓自己好過的生存方式。
「孩子不會停止愛父母,只會停止愛自己」
是某次節目上聽到社工劉柏君(索菲亞)說的,點醒了我,我會跟朋友說家人對我做的事,在朋友一次次的說我離開是對的,才確認不是自己過度反應。
我未曾希望他們消失,也極少用強烈的字眼斥責他們,或是期望有所謂的報應發生,相反的,我還存有希望,希望他們哪天會發現:「啊,其實XX是個不錯的孩子......」
(不過我得說,因為意識到這個希望很容易讓我被他們情緒勒索,頭一昏就乖乖回家長照,現在有努力調整心態。)
過去在研究所要畢業前,他們把照顧阿公的外傭批得一文不值後,有想到我應該很好用,所以不知道是有心,還是無意地,透過親戚讓我知道,希望我回去擔起照顧的責任(論家族排名,怎樣都輪不到我吧?),幸好心力交瘁的我連滾帶爬離開家後,也沒力爬回去就是了。
劇中女主角淡然的吞下來自家人的所有要求,過著近乎瘋癲的混亂生活,唯有在面對鬼魂才敢宣洩自己真實想法,這段讓我跟著難過。
我有時候會跟朋友開玩笑,自己應該買兇宅,他們騷擾我的話,我也要回報一整串對人生的抱怨,大家來互相傷害吧!(真的是開玩笑)
沒人喜歡談論負面話題,只是講出來對當事人是救贖,而且一次真的不夠,每次劃開清創後,以為過去的事件,會隨著越割越深出現更多傷人的細節,即使知道傾聽者感覺不適,但對當事者而言,已經開啟的情緒閥門也不能輕易關閉,所以如果對象是無形眾生的話,罪惡感或許就會小一點吧?(反正他們也給我困擾了)
我愛說:「蓋棺論定」,直到人生結束才能結算今生的恩怨情仇
接觸時間雖然短,但記得他說過的每句話,他願意坦誠的感受,雖然人不在了,那些回憶我都好好收著,開心的時候拿出來咀嚼,不開心的時候拿出來療傷。
截至目前為止,我沒有跟家人新增的回憶,也沒有新增的爭執,所有理想的相處模式皆是我的幻想,唉,幻想好美好快樂,我想比真的跟他們在一起更快樂吧。
但,如果有一天,他們能不帶惡意的邀我回家吃飯,我會感恩這輩子結束的很漂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