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本來就會動態演化」嗎?| 語言變化的個人想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語言本來就會動態演化」嗎?

經常在threads上看見對於字詞的討論,偶爾會看到一 種說法,語言是會改變的,藉此合理化新出現的用法詞彙。

說實在我是認同這樣的觀點,但也時不時覺得古怪,姑且抓一些點整理整理。

改變就是合理的嗎?

研究上有著「語言變化」這一項目,應變不應變是其中的討論重點,但我並不是研究員,就只是單純的提出我感到困惑的點。

從「語言變化會從哪部分先變?」一文*中,作者提出語言變化中的兩個起因。

一是簡單化,太難的、不好發音的,就容易變成簡單的音,現在各式各樣的簡稱、簡寫就是如此,果然懶是進步的原動力。

二是複雜化,因為需要分辨意義,像是當「性騷擾」一詞出現之前,受害者並無法有效指控遭受的侵害。

另外一個看到的起因*是人為的創意,像是各種文學創作、諧音、玩梗,而不能以原意識讀的用法。

基於上三點再來檢視一些讓我很困惑的用法。

簡單化

像是各種簡稱、縮寫。

說實話,個人認為這是很低能的溝通方式,別人理解困難就沒意義了。

少數我能接受的作法,是特定領域內的用語,像是企業用PM、HR之類的。
或是說在長文、會議開頭已經使用過完整稱呼,後面為了方便而簡化,這樣在特定脈絡下就不會有誤解空間。

但除此之外,簡化本身我沒想到啥困惑點,簡單帶過。

這個是不是支語?

泛指所有當事人沒見過、沒用過、超出理解以外的詞彙用法。
像是鬆弛感、儀式感、氛圍感,到但凡、素質、反饋(隨便搜尋的例子)。

有的單純是全新蹦出來的詞彙用法,有的則是既存已久,或是舊詞的變體。

這邊先講變體。

舊的、或是冷門的詞彙,本來就是很少被拿來使用,自然一般沒看過也不清楚如何使用。

所以看到沒看過又看不懂的字該如何?查字典?
錯!是直接就自己理解亂用,或是問「這是不是支語?」
似乎很多人已經忘記有字典這個好用的工具,進而完全不知道本來是怎麼用的。
這樣就與前面三種成因完全無關,單純是錯誤使用。

這樣的情況我不覺得能用語言變化來解釋。

組合新用法

像是XX感系列就是很好的代表,我覺得這滿符合2的複雜化原則。
現在越年輕世代,越有注重「港決」而不求甚解的傾向。
我個人不喜歡,但也不得不否認這是好的變化,甚至無關趨勢流行喜好。
「XX感」確實能說明一些模糊、感受上的差異。
但同時我很不習慣,或還不能習慣的是解釋力不夠。
因為所指是一種感覺,所以懂得就懂,不懂得也很難解釋懂。

組合法的另一個困惑點,是有些語感結構很怪。
像是「情緒價值」一詞,之前寫過了,就直接引用(全文)。*
這組合方式很怪,試著用其他的詞彙替換,譬如說提供「商品價值」、提供「勞動價值」,一樣怪怪的?
價值的涵義可以是重要性、意義、或者是正面作用,也就是單純地概念。

所以說要提供概念,不管怎樣想都很奇怪。

自適應新用法

這算是我覺得有好的面向的一種。
主要指的像是不用逗點,刪節號亂用,或是其他各種神奇的標點、行文方式。
大部分的偷懶省略依然低能。
但是有些因應載體變化的使用就很有學習價值。
像是【在 Threads 發文的 3 種分段】一文的內容,不見得標準,但有其道理。

A Whole New Word

這邊講一下新創詞、或是創作玩梗的部分。
應該說,我不覺得有什麼詞彙是完全新創的。
像是中文用的詞都是既有的字,英文也有既定的字根自首,這些都有各自的涵義。
又或者在文學創作、或是玩梗,也應當有所緣由,可以找到因果關係。
要是無緣無故迸出個新詞彙,或是用詞跟內涵矛盾打架,是要別人怎麼理解?

舉個例,像是「颱風天就是要衝浪」一詞會是個梗,是發生在那個還有相當人會看電視新聞的年代,有個緣由脈絡。
現在的,老實說太多事情同時發生,很多我自己跟不上發生什麼事。
假設說一則貼文藏了梗,使得內涵不能用字面上理解,但梗又藏的深或新,知道的人很少,那麼應該怎麼理解這一篇文?
需要臨時爬文翻資料才能理解的貼文,我說的是threads上的隨意非專業貼文,這樣的交流實在也太累了。

說文解字

近期看到的一種串文有個有趣的現象。
有的人會把一些經常在用,但卻不曉得為何要這樣用的詞彙抓出來「不懂就問」。

通常下面會有兩種回應,一種是瞎基巴來亂的,而另一種則是提出一些歷史脈絡來解釋。
即便你本人不具有相關的知識,通常也會覺得說得有道理。
那是因為這些追朔回去的原因,都能與自己其他的知識銜接,看上去也不像是假的。

而沒有變化過程的改變理由,就很難不讓人覺得怪怪的。

「語言本來就會動態演化」

所以說用這樣的理由合理化經得起檢視嗎?

要是說逐漸有一種新詞彙流行起來,被很多人使用著,那麼即便陌生,只要是好用的,多半也會隨時間被人接受。

但我的經驗是這樣的,現在threads觀點流竄的速度太快了,比起看到新詞彙,質疑的討論更容易先看見,所以在習慣之前就已經先開始思索詞彙的合理性。

或許在源頭確實有一些圈子的人習慣使用,但是對一般人而言,陌生的詞彙完全是不合理的,自然有多的是毛病可挑。

使用「語言本來就是變動的」,這樣的理由一點也無助於讓人接受新詞彙用法。

一個「動漫」各自表述

這邊是文章完成後想到要加的。

關於動漫之前也靠北很多次了,不同群體的認定都有不同,完全沒有一個共識。

我完全不認同一部分的用法,但這已經不是個人認不認同,符不符合脈絡原則之類的問題。

而是已經有一大群人這麼使用,這個字已經活了。

或許語言變不變,根本與個人,甚或是整個群體無關,即便不同意,總是會在某個角落長出新的用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新語、新詞,有時我也是挺排斥,覺得是瞎用。 有些人只是喜歡跟風,語詞是否適當對之是無感。
avatar-img
來自那個光
40會員
106內容數
這邊的一系列文章裡,我會分享生活觀察中,各種跟其他人想法差異的內心論戰。 也許引用各種其實我不熟的理論來為思考下結論,希望能給各位帶來啟發,或各位帶給我啟發。
來自那個光的其他內容
2024/11/24
之前隨興打了一些個人想法,整理了現在一些很「虛」的觀念,事後沒幾天,又有了一些想法。 雖然說想要再次瞎雞巴亂打一氣,當我開始敲鍵盤時,才發現一些避不開的問題。 這篇基本上依舊是個人的想法整理,就不解釋太多了。
Thumbnail
2024/11/24
之前隨興打了一些個人想法,整理了現在一些很「虛」的觀念,事後沒幾天,又有了一些想法。 雖然說想要再次瞎雞巴亂打一氣,當我開始敲鍵盤時,才發現一些避不開的問題。 這篇基本上依舊是個人的想法整理,就不解釋太多了。
Thumbnail
2024/09/15
什麼是「邏輯」? 對,你知我知大家都在用,不就是那個......呃? 雖然經常被拿出來揮舞,但是要怎麼很簡單的一句話解釋清楚,意外地不容易做到,當試圖去查定義時,通常需要個一大段解釋,而且讀完之後仍然讓人一頭霧水。 直到某天我突然想通,找到了足夠具體的說法。
Thumbnail
2024/09/15
什麼是「邏輯」? 對,你知我知大家都在用,不就是那個......呃? 雖然經常被拿出來揮舞,但是要怎麼很簡單的一句話解釋清楚,意外地不容易做到,當試圖去查定義時,通常需要個一大段解釋,而且讀完之後仍然讓人一頭霧水。 直到某天我突然想通,找到了足夠具體的說法。
Thumbnail
2024/09/15
這不是事實,只是片面的個人觀點。 要說語文,或者說基本的認知能力上,以前、十幾二十年前的教育普及度更差,文盲更多。 所以說我在這邊想討論的,會是表面上能輕易觀察到的「港絕」。
Thumbnail
2024/09/15
這不是事實,只是片面的個人觀點。 要說語文,或者說基本的認知能力上,以前、十幾二十年前的教育普及度更差,文盲更多。 所以說我在這邊想討論的,會是表面上能輕易觀察到的「港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漢字字體在不斷演化和改變,沒有一種最好又能永恆不變的字體,如何從漢字發展史的宏觀角度,正確看待繁簡體字爭議?這篇文章或許可以給你一點啟發。
Thumbnail
漢字字體在不斷演化和改變,沒有一種最好又能永恆不變的字體,如何從漢字發展史的宏觀角度,正確看待繁簡體字爭議?這篇文章或許可以給你一點啟發。
Thumbnail
上一篇我們大致介紹了民國初年的文字簡化運動,後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率先在1964年公佈《簡化字總表》,中華民國教育部則晚至1979年才出版《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這次先介紹《簡化字總表》的簡化依據。
Thumbnail
上一篇我們大致介紹了民國初年的文字簡化運動,後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率先在1964年公佈《簡化字總表》,中華民國教育部則晚至1979年才出版《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這次先介紹《簡化字總表》的簡化依據。
Thumbnail
為什麼古文字的意思有時和現代的字義不太一樣,甚至完全無關呢?
Thumbnail
為什麼古文字的意思有時和現代的字義不太一樣,甚至完全無關呢?
Thumbnail
  可能是工作嗜好而對這方面比較敏感,最近十多年能深刻感受到台灣中文的牆烈變化。   語言變化大致上有兩類:內部自發性的演變、外部影響的改變。
Thumbnail
  可能是工作嗜好而對這方面比較敏感,最近十多年能深刻感受到台灣中文的牆烈變化。   語言變化大致上有兩類:內部自發性的演變、外部影響的改變。
Thumbnail
(四)語言學的轉向
Thumbnail
(四)語言學的轉向
Thumbnail
「很多漢字我根本覺得簡化得沒有道理」 「簡體字是殘體字」 「漢字簡化是毫無規則可言的吧?」 「漢字簡化很多是從日文漢字來的。」 上面的見解是不是似曾相識呢?在我開始教由繁入簡的漢字課程開始,這也的確困擾著我。
Thumbnail
「很多漢字我根本覺得簡化得沒有道理」 「簡體字是殘體字」 「漢字簡化是毫無規則可言的吧?」 「漢字簡化很多是從日文漢字來的。」 上面的見解是不是似曾相識呢?在我開始教由繁入簡的漢字課程開始,這也的確困擾著我。
Thumbnail
       時常聽到有人對此充滿疑問,為甚麼我們要學中文?現在國際化的世代,英文不是更好的語言嗎?因此我想藉此來分享一下我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並且加上我在中文系中學習到的一些感想,將之分享給各位!
Thumbnail
       時常聽到有人對此充滿疑問,為甚麼我們要學中文?現在國際化的世代,英文不是更好的語言嗎?因此我想藉此來分享一下我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並且加上我在中文系中學習到的一些感想,將之分享給各位!
Thumbnail
有鑒於上篇所述,區分語言和方言的方式多有爭議與疏漏,較多數的語言學者傾向停止在語言本身上進行劃分,轉而在語言之外尋求政治、社會等其他因素上的差異,得出了「標準化」一詞的結果。 一種方言被標準化的有無、被標準化的程度都關係著它是否能從方言蛻變成語言。
Thumbnail
有鑒於上篇所述,區分語言和方言的方式多有爭議與疏漏,較多數的語言學者傾向停止在語言本身上進行劃分,轉而在語言之外尋求政治、社會等其他因素上的差異,得出了「標準化」一詞的結果。 一種方言被標準化的有無、被標準化的程度都關係著它是否能從方言蛻變成語言。
Thumbnail
語言學可算得上是一門「以人為本」的系統性學科,人類透過自身族群的語言工具與他人較為準確地傳遞訊息、進行交際互動與認知世界.....
Thumbnail
語言學可算得上是一門「以人為本」的系統性學科,人類透過自身族群的語言工具與他人較為準確地傳遞訊息、進行交際互動與認知世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