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我喜歡看人,這是我從小到大一直以來不變的「習慣」,甚至可以說是「老毛病」——大概不會有人喜歡被盯著看吧?所以我當然不會一直注視著你,而是多看著身旁每一個不同的人,我為什麼這麼喜歡看人,我說不出原因,大概可能的原因——就目前所了解,也是因為人本身有太多的一面讓我足以抱持著不解的眼光不多加去注意。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抑或是青少年,還是任何性別,每一個人千千萬萬種,就有千千萬萬種個性,而相對的是卻都只有相對的兩面性。


你還記得我說過人有兩面吧?人心的兩面,或是人心的三層,在那之中,我們都只注意到不同的兩面分隔在不同的那一面而多加注意,性別一直以來就是很激進的話題,即使我不特別去談論性別,其他研究性別的學者已經把性別寫得非常非常多的著作,那沒有什麼特別意義,因為性別的根本性問題依然在社會上「無解」。


可不可以不要有性別?不能,廁所可不可以不要有男女之分?男生追求女生,這樣的「規定」是上帝安排的嗎?還是男生「天生」就會?(我可不會),我討厭性別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性別的爭論一直以來清清楚楚,當你搜尋男女之間的話題,或是感情相關,性別一定會浮上檯面,但我說的都是人本身,事實上,我只是加入了「性別」的因素,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人之間的連結就是一來一往的互動,不是嗎?


誰管你或是我在交友檔案的評分有多少?在「憎多粥少」的情況下,男生就要去「追求」女生的芳心,在台灣六都,女生的單身人數比男生的人數還要多,但沒有人去在乎這樣的數字,因為性別,或是單身,或是在自己一定要多愛自己的情況下,唯有自己勝於其他所看到的自己。


我很在乎人之間的連結,但這種連結是唯有真正的在乎,我才會去疼惜,否則斷裂了,破碎了,自然沒有人多去觀看一眼,就像滿地的碎玻璃,你只有看到了你才會要小心跨越,否則你腳下的連結只是你鞋下的沙子,你怎麼會多捨得看一眼,就像黑夜的星星,也只有黑夜夠黑,夜晚夠暗,加上光害幾乎沒有在路燈的影響下,而你願意抬頭的情形下,你才看見,但我觀察人們在路上來來往往,你心中只有前方,紅綠燈,還有路況,之後就沒了。








如果真的那麼好,如果真的那麼保健靈活,你真的不會每一個都買來嘗試,因為真的都不便宜(我一直強調真的)。










是社會自私,還是社會演變至今?我沒有看過人真正多去多看我們之間的連結會像廣告所飾演的人之間的互動是充滿暖心的,形象廣告所在乎的終究只是廣告,就像企業形象的品牌價值是人之間的溫暖關懷,以及愛似乎可以去征服一切,但我真的忍不住潑冷水,現實生活中真的不是這樣。


所以形象廣告的意義到底是什麼?甚至明白的說,當我看到那麼多「健骨」廣告,多強調多麽有效,找來明星上節目代言,甚至有醫師背書,什麼醫生強烈推薦,我看得眼花撩亂時,到底哪一個才真正「有意義」?還是偽意義所代表的「泛意義」呢?


當你有泛意義,你自然就容易說服自己這有意義性,就像杯子破了,矽膠斷了,或是泛黃了,髒了等等自然有理由說服該更換了,可是若是仔細思考,或是真正可以保留下來,或是你試過很多方法找不到替代出現的方法,替換的目的意義才存在。換個意思是說,欺騙自己在購物上理智可行,可是真正在施行真正除舊佈新的方式可不是努力在欺騙自己就行,而這也是我在購物前總是多想一步的原因,總不是在找方法或是理由努力說服自己。


衣服,或是新的東西看起來總是很賞心悅目沒錯,但一旦到你手上就是舊的,所以什麼才是「新的」,幾乎就會去改寫,努力去相信自己在某種去印證是對的,就像生活的本身,是去印照那才是合乎正確的方法而去定論,那真的反而失焦,就成了泛意義出現的代名詞。不是這種意義不好,或是很差勁,請你先不要去誤解,而是我們在思考生活,這個生命,不要總是去找出一個「正確」,好去印照那是正確。


醫生不了解你,因為醫生不是你的另一半,也不是你的家人,即使你另一半是醫生,我也敢說對方也不一定了解你,因為你了解自己的程度都不完全了,何況是另一半,睡在同一張床,或是即使天天見到你,關心你,都不敢這叫做「了解」本身,我們這之間的碰撞,就像人心的最底層——那層核心,是不可能徹底滲透,否則那不是「你」。因此,回到我提到的話題——那麼多強調有用的「廣告」,到底我們要「相信」哪一個?是龜鹿雙寶?鱷魚膏?益節?任何有 UC-II 的商品就行?還是固力伸?如果真的那麼好,如果真的那麼保健靈活,你真的不會每一個都買來嘗試,因為真的都不便宜(我一直強調真的),現在的問題是當每一個廠商都來搶商機,當你去藥妝店看著一整排的益生菌,都強調可以讓你排便順暢,還有健胃整腸,那到底哪一個才有效?當每一個廠商都強調可以顧眼睛,不再疲勞乾澀,那麼那一個葉黃素才有效?當每一個廠商都強調讓你恢復精氣神,那麼哪一個雞精或是靈芝飲,還是人蔘飲才有效?每一個都是你聽過的品牌,你難道白蘭氏也買,桂格也買,還有其他的老協珍也買,還有任何滴雞精?


這裡有一個很奇怪的弔詭就是我們的精氣神其實是內心的耗弱所造成,一位行銷人員告訴我自家的商品很有效,我吃了都感覺到不再那麼眼睛乾澀,我給你優惠價,只要某某元,我反而告訴對方,我也吃過你公司的商品,我覺得沒有什麼用啊,我也吃了一陣子都覺得還好。對方依然不死心強調自家商品多麽好,我反而告訴對方,如果睡前不滑手機不是更好?如果改變生活習慣不是更根本?對方似乎惱羞成怒了,她說手機一定要滑的,重點不是在於自家商品,而是我們根本放錯重點,她繼續強調,我覺得有效,我反而去強調她的重點,你覺得有效是你自身認為,我覺得沒用是事實,這種到底是擺錯了行銷方式,還是我們真正的問題點都擺錯了?


如果這一棟建案真的那麼你口中說的那麼完美,那你自己為何不購買?如果這真的那麼一吃就有效果,那麼其他的同樣的宣傳又是怎麼回事?難道效果就很差勁?或是那麼沒有一百分?iPhone 有 iPhone 的好,Android 也有它的好,但 Android 就是不適合我,可是手機的比較不能跟保健食品相比,或是我們在比較類似商品時,我們在放錯重點的問題點是是在乎我們看到的是多還是少?換個意思就是說,意義若是被渲染放大,我們就會如此在乎,反之,所有的意義比較只是都沒有意義去比較,那麼泛意義的問題就是把任何一個偏見放在一起,我們看到的自然就有不自覺的偏見相較,就是政治偏局上的呼應。


上一章所提到「刺」,問題點就是在於我們的刺在每一個局面下,我們容易在因為自己的認知而跟著去入座,所以在你意識到的時候——我們通常都來不及去意識到去面對——你已經根本晚了一步。人格的偏見是因為我們在了解自己的時候,只有看到自己的見到面的一面地步,就是人的連結在根本性上,來不及就根本悄然去忽視,所以在購物上,在認識上,在與人接觸上,我們就算自認為自己的結構上很強健,但有可能在「刺」上也會見風轉舵。


多數人當然很難認識到這點,所以極端的問題才會那邊不肯動搖,當然這是另一則故事的問題開端,就像政治文字上的口水,容易淪為政治語言的攻防戰,當每一個政府官員,尤其是那些民選出來的總統或是地方首長說要帶給人民幸福,要帶給人民有感的建設與政績,而問題卻不是這個,是每一個在政治與議題上,社會來自各自的「刺」插得到處濺血,我們只是在捍衛什麼而已,然而政治本身已經不是那樣了。


就像聯誼的問題是男生老是在換桌,女生只要坐在原地就好,或是男女互動玩遊戲,重點也不是這個,而是在認識十分鐘,甚至二十分鐘其實不能認定誰是你的未來老公老婆,但第一印象或是主見就是會擺在那邊成為你的決定印象,將人出局,你越是不想見到誰,你就有可能遇到誰,或是說你越是想誰,就有可能真的不是那個誰,而是另一個誰。然而配對的成功與否是另一個問題點上,就像認識與相處,還有「睡在一起」根本就是各自是各自的事,就像一個家庭,彼此認識,但就是沒有熟到可以讀心(你也不能)。


這社會有太多的問題矛盾點,我們全部都沒有看到,或是只有看到一面,或是部分,社會強調太多的美好,反而讓我顯得很做作不實在,你真的不會像形象廣告那樣,遇到愛,遇到你改變後半輩子的大事,但也不是不無可能——我得先強調這點,免得你拿這篇文章反駁我說你死無對證,我啞口無言。我只是想說,問題不是那樣說得真的那麼「好」,或是真的容易解決,否則塑膠「纏繞」了海洋這麼久,我們嘴巴內也還都有微粒的存在,現在解決到了多少,八十億人口中,也持續增加中,我們又多少看到這完全世界更多一點,還是連宇宙也不見其本身?社會強調的更好,更進步,一個有榮景的光明城市,還是只是欺騙自己的晃子?只是形象刷洗出來的「洗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Fornik Tsai 的沙龍
23會員
346內容數
Fornik Tsai 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本文探討人際關係的疏離、國際衝突(以巴衝突)和氣候變遷等議題,並反思人類的行為模式和社會現況。作者以自身經歷和觀察,批判現代社會人際關係流於形式,缺乏真誠關懷;同時分析以巴衝突的歷史背景,並點出氣候變遷帶來的全球性威脅。文章並探討死亡與生命的意義,以及安樂死等議題,反思人類社會的困境與未來。
Thumbnail
2025/04/25
本文探討人際關係的疏離、國際衝突(以巴衝突)和氣候變遷等議題,並反思人類的行為模式和社會現況。作者以自身經歷和觀察,批判現代社會人際關係流於形式,缺乏真誠關懷;同時分析以巴衝突的歷史背景,並點出氣候變遷帶來的全球性威脅。文章並探討死亡與生命的意義,以及安樂死等議題,反思人類社會的困境與未來。
Thumbnail
2025/04/20
本文探討世界分裂的現象,從個人情感、MeToo運動、國際衝突等面向深入分析,並反思社會責任與人性。文章指出社會分裂造成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加劇了各種問題,例如難民危機、貧富差距、環境破壞等。作者呼籲人們正視問題,重建連結,尋求和平與共存之道。
Thumbnail
2025/04/20
本文探討世界分裂的現象,從個人情感、MeToo運動、國際衝突等面向深入分析,並反思社會責任與人性。文章指出社會分裂造成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加劇了各種問題,例如難民危機、貧富差距、環境破壞等。作者呼籲人們正視問題,重建連結,尋求和平與共存之道。
Thumbnail
2025/04/15
本文探討人類社會與環境的困境,從氣候變遷、政治極端化、資源浪費、人際關係疏離等面向,批判人類行為對地球生態和社會的負面影響。作者以自身經歷和觀察,反思人類的價值觀和行為模式,並質疑追求物質富裕和科技進步的道路是否可持續。
Thumbnail
2025/04/15
本文探討人類社會與環境的困境,從氣候變遷、政治極端化、資源浪費、人際關係疏離等面向,批判人類行為對地球生態和社會的負面影響。作者以自身經歷和觀察,反思人類的價值觀和行為模式,並質疑追求物質富裕和科技進步的道路是否可持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情、愛和慾的迷宮中,我們常常遇到看似矛盾的體驗: 疼痛與快感、約束與自由、恐懼與興奮。 這些看似對立的感受,實則是人類情感光譜上緊密相連的色彩。 讓我們暫時放下「性癖」這個過於簡化的標籤,深入探索人類內在能量與身體構造、頭腦神經系統的本質。 疼痛,不僅僅是一種生理反應...
Thumbnail
情、愛和慾的迷宮中,我們常常遇到看似矛盾的體驗: 疼痛與快感、約束與自由、恐懼與興奮。 這些看似對立的感受,實則是人類情感光譜上緊密相連的色彩。 讓我們暫時放下「性癖」這個過於簡化的標籤,深入探索人類內在能量與身體構造、頭腦神經系統的本質。 疼痛,不僅僅是一種生理反應...
Thumbnail
現代人為何越來越難以談及感情?本文深入探討速食感情的問題,以及男女溝通風格的差異。我們將學習為專一尋找快樂,並理解彼此的溝通方式。積極的愛意表達是彼此關係的訴求。在愛情中,瞭解自己需要的是什麼,才能遇到真正的愛。這份愛是值得發展的。
Thumbnail
現代人為何越來越難以談及感情?本文深入探討速食感情的問題,以及男女溝通風格的差異。我們將學習為專一尋找快樂,並理解彼此的溝通方式。積極的愛意表達是彼此關係的訴求。在愛情中,瞭解自己需要的是什麼,才能遇到真正的愛。這份愛是值得發展的。
Thumbnail
生為人類,男性與女性,在溝通上的不夠精準與誤讀,時常困擾我們,甚至帶來家庭與社會的動盪與困擾。 《打造戀愛腦》是一本帶著大家深入探究男女大腦的差異,理解彼此切入觀察的角度與特性,找到溝通與合作的方式。 一、分歧點 從解剖學看到,男性與女性,在大腦結構的發展上,從青少年開始,出現不同的生理演
Thumbnail
生為人類,男性與女性,在溝通上的不夠精準與誤讀,時常困擾我們,甚至帶來家庭與社會的動盪與困擾。 《打造戀愛腦》是一本帶著大家深入探究男女大腦的差異,理解彼此切入觀察的角度與特性,找到溝通與合作的方式。 一、分歧點 從解剖學看到,男性與女性,在大腦結構的發展上,從青少年開始,出現不同的生理演
Thumbnail
情感表達與親密關係情感表達與親密關係 在兩性關係中,情感表達是建立親密連結和加深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透過適當的情感表達,我們可以彼此理解、支持和連結,從而建立健康、穩固的兩性關係。 在這一章節中,我們將探討情感表達對兩性關係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表達情感以促進親密關係的建立和發展。
Thumbnail
情感表達與親密關係情感表達與親密關係 在兩性關係中,情感表達是建立親密連結和加深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透過適當的情感表達,我們可以彼此理解、支持和連結,從而建立健康、穩固的兩性關係。 在這一章節中,我們將探討情感表達對兩性關係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表達情感以促進親密關係的建立和發展。
Thumbnail
男女之間的情感一直是無解的議題,從古今中外的詩文歌賦都在傳頌著這一情字。本文將探討兩性關係,代表著冰和火、感性和理性、陰和陽的存在,並將深入探討兩性之間的差異、溝通技巧等話題。
Thumbnail
男女之間的情感一直是無解的議題,從古今中外的詩文歌賦都在傳頌著這一情字。本文將探討兩性關係,代表著冰和火、感性和理性、陰和陽的存在,並將深入探討兩性之間的差異、溝通技巧等話題。
Thumbnail
我常成為慾望投射的對象,而不是一個自主健全的靈魂。但我期待的是兩個靈魂之間的相知相惜。 人類常妄以為扮演了有魅力的男人與女人,就得以獲得關係,進而獲得愛。或妄以為男女之間的情慾就只是單純的情慾,而不包括人的自我與生命。
Thumbnail
我常成為慾望投射的對象,而不是一個自主健全的靈魂。但我期待的是兩個靈魂之間的相知相惜。 人類常妄以為扮演了有魅力的男人與女人,就得以獲得關係,進而獲得愛。或妄以為男女之間的情慾就只是單純的情慾,而不包括人的自我與生命。
Thumbnail
社交媒體已經成為當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深刻地改變了人們之間的互動方式,並對兩性關係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在這個章節中,我們將深入探討社交媒體對兩性關係的影響,從自我形象的塑造到兩性溝通的變化,以及社交媒體對兩性關係穩定性的影響。
Thumbnail
社交媒體已經成為當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深刻地改變了人們之間的互動方式,並對兩性關係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在這個章節中,我們將深入探討社交媒體對兩性關係的影響,從自我形象的塑造到兩性溝通的變化,以及社交媒體對兩性關係穩定性的影響。
Thumbnail
人跟人之間 不管是什麼身份總會有著一種身份代表 我跟你,妳跟他 又或者是我們 在每一種關係裡, 體貼就像是一種生活必需品 缺一不可的那種。
Thumbnail
人跟人之間 不管是什麼身份總會有著一種身份代表 我跟你,妳跟他 又或者是我們 在每一種關係裡, 體貼就像是一種生活必需品 缺一不可的那種。
Thumbnail
男性比女性更傾向去物化身體,男人觀看,而被凝視者會被視為缺乏自主性的「客體」,而非「個人」。異性戀男性將女性視為性對象來表現或再現,滿足性觀看者的愉悅(例如A片),而男人也從觀看中得到快感。 而女性比男性更傾向去物化親密關係,綜觀整個社會對於親密關係的描繪和想像,一直是矛盾又狹隘的。當代社會高
Thumbnail
男性比女性更傾向去物化身體,男人觀看,而被凝視者會被視為缺乏自主性的「客體」,而非「個人」。異性戀男性將女性視為性對象來表現或再現,滿足性觀看者的愉悅(例如A片),而男人也從觀看中得到快感。 而女性比男性更傾向去物化親密關係,綜觀整個社會對於親密關係的描繪和想像,一直是矛盾又狹隘的。當代社會高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了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連結對健康的影響,以及作者在愛情與孤獨中的個人經歷。從大腦、激素和神經可塑性的角度來分析了正向社交和負向社交對人的影響。提出了對於社會關係的看法和對愛情的反思。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了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連結對健康的影響,以及作者在愛情與孤獨中的個人經歷。從大腦、激素和神經可塑性的角度來分析了正向社交和負向社交對人的影響。提出了對於社會關係的看法和對愛情的反思。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