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參加了遠見集團成立的ESG遠見共好圈所舉辦的第一屆產學共創加速器,擔任「環境共好」主題的顧問老師,主持專題內的媒合交流,帶領共好圈會員之間針對合作方案進行討論。
這個「ESG遠見共好圈」是台灣第一個ESG與USR的永續整合平台,目前已有近百間企業與大學響應加入,一同實踐「跨界共學,知識共享、典範共創,永續共好」的宗旨。
昨天的「產學共創加速器」有15個單位提案報告,四十多個企業及機構參與,報告結束後分四組針對報告的合作方案進行討論,我的角色是擔任分組媒人,希望能串接整合產業資源、讓這些單位在未來年度中有進一步合作的可能性。
這個成立沒多久的共好圈除了舉辦這種媒合之外,還會有產學參訪,國際大師論壇,線上知識分享以及ESG實戰工作坊……等等。
當各國的金融管理單位陸續要求上市上櫃的企業必須繳交ESG(企業社會責任)的報告書時,如何找到能與企業價值結合,有社會影響力的行動方案,的確是各企業當前的課題。
在昨天的產學共創加速器的開場,我曾簡單的分享這些年擔任國內各個有關永續獎的評審的經驗,因為企業若想得獎,就必須知道評審心中在想什麼。
換句話說,當所有企業都在做ESG時,你是複製別人已經都在做的,還是能讓人眼睛一亮的?
你只是讓人點頭說,還不錯;還是會讓人感動而轉述?
你做的是本分(為生存、為獲利、為企業的競爭力)還是為社會、為未來世界,多做一些額外的努力?
我也應主辦單位的要求,分享了荒野保護協會近年與企業或學術界合作的案例。我分成三個類別從荒野每年數十個正在執行中的專案,各挑了幾個案例來分析,比如第一類是能與企業的特性或專長結合。第二類是從短期方案深化為長期合作的案例,最後是如何結合企業本身的員工一起進行環境運動。
永續發展與環境倫理..國家文官學院演講綱要
地球高峯會議
什麼是永續發展與環境倫理
1992年6月,第二屆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於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
通過生物多樣性公約與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全世界185個國家簽署生物多樣性公約,最大的世界公約
永續發展的定義
能滿足當代需求,同時不損及後代子孫滿足其本身需求的發展
是一種依賴利息而活,不是消耗自然老本的發展策略」
不應窄化了後代的選擇,而應致力擴大其選擇與機會,並將資源與環境交付後代,使其過著較好或至少不比現在差的生活。
四種領域的永續性
「永續發展」包括了經濟成長、生態平衡與社會進步三項主軸。
環境〈自然資本,包括水、空氣、有生命及無生命資源
經濟〈人為資本,諸如生產方法、道路、建築物〉
社會〈人力資本,諸如教育、健康及技術等〉
體制〈社會資本,諸如收集的資訊、社會凝聚力〉
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
以永續發展的角度來衡量 (經濟、環境與社會)
經濟發展後再解決環境問題代價將更高
環 境 倫 理
人類是生命關係網中的一員,不應以個別物種自身利益為絕對目的,而更應注意生態關係的平衡與穩定。
與土地和諧相處,就如跟朋友和睦一般,你不能珍惜他的右手,欲砍斷他的左手;你不能保育水源,卻恣意破壞田野;你不能造林,卻又墾植農田﹔土地是一個有機體。 -李奧帕德
確保生物多樣性的目的
不只是保護野生物的生命,主要也是保護地球的自然系統,讓人類生命得以維持
生物多樣性,一旦窄化、消失,導致自然資源匱乏,直接衝擊人類的經濟與貿易,也會影響社會、文化與政治
台灣未來三大挑戰
人口結構改變(少子化.高齡社會)
自然資源匱乏(能源.原物料)
全球氣候變遷與天災(地震.大雨土石流.地層下陷...)
我們共同的未來
許多攸關人類未來的議題,個別國家無法單獨處理
地球越來越平、越熱、越擁擠。
全球性風險:氣候變遷、傳染病、移民、國際犯罪…等議題
全球視野.在地行動
環境發生了什麼事?
這些事情與我們有什麼關係?
日常生活習慣如何影響環境?
幾個近年最夯的英文縮寫
CSR、ESG、USR、SDGs、COP26、IPCC、Re100
碳足跡、 碳中和、碳權、碳稅、碳關稅
SDG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永續發展17項目標
目標(一)消除貧窮
每日生活費低於1.9美元為國際貧窮線。7億三千萬人。
目標(二)終結飢餓
全球近8億人口活在飢餓中。
目標(三)健康與福祉
孕婦產婦及五歲以下嬰幼兒死亡率。
SDGs17項目標…2
目標(四)優質教育
15歲以上不識字人口數全球七億五千萬人
目標(五)性別平權
性別差距指數評分(學習機會、衛生福利、政治參與、經濟能力)
目標(六)潔淨水資源
缺乏安全飲用水人數21億人(每年150萬兒童死於不安全用水)
SDGs17項目標…3
目標(七)可負擔能源
全世界12億人口沒有電可用
目標(八)良好工作與經濟成長
全球童工人數佔十分之一
目標(九)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設
網路下水道交通路網:普及率
SDGs17項目標…4
目標(十)消弭不平等
貧富差距,全球最有錢百分之一人口擁有全球一半以上資產
目標(十一)永續城鄉
都市人口比率,空汙垃圾犯罪……
目標(十二)責任消費與生產循環
食物浪費、快時尚、永續標章……
SDGs17項目標…5
目標(十三)氣候變遷對策
減緩與調適,能源轉型,影響力投資
目標(十四)海洋生態
海洋廢棄物、漁業捕撈型態、過漁。
目標(十五)陸域生態
瀕危物種、熱帶雨林消失……
SDGs17項目標…6
目標(十六)公平正義與和平
紛爭衝突、恐怖攻擊、集團暴力襲擊……
目標(十七)全球伙伴關係
國際合作、個人、社團、企業、協同合作。
永續發展的進展
永續發展與氣候變遷議題的進展
1985年簽訂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1987年京都議定書,2007年峇里島路線圖,2009年哥本哈根協議,2016年巴黎協定,2021年格拉斯哥氣候協議。
IPCC第六次報告
2021年8月,IPCC(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公布第六次氣候變遷評估報告,明確指出,人類社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快速增加,全球氣溫升高1.5℃的時程將提前,因此「2050年溫室氣體淨零排放」將是唯一路徑,目前已有130個國家規劃2050年前達零排放目標。(佔全球GDP近八成的國家)。
里程碑…1
減碳到淨零(沒有模糊空間)
碳稅將所有環境成本定價
歐盟碳關稅2023年試行,2026年全面上路
2022年4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通過氣候資訊揭露規定,要求上市公司必須公開揭露公司業務對氣候的影響。
里程碑…2
企業回應碳中和――蘋果已公告,2030年所有供應鏈都要能做到碳中和;2021年4月,台積電宣告,要求七百多家供應商的碳足跡及碳減績效,列入公司採購重要指標。(一家營收20億的中型供應,旗下又有多達百家供應商)。
里程碑…3
國際海事組織(IMO)2021年6月通過,在2023年後,將限制船舶的碳排放量,不符合規定的船,到了港口邊被扣船,留下紀錄,沒人敢租此船,等於被判死刑。
全球各大企業:亞馬遜2025年百分百綠電,2040年零碳排;沃爾瑪2035年百分百綠電,2040年零碳排。
里程碑…4
2022年3月,金管會發布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國發會公布2050淨零碳排路徑(缺2030年中期目標的檢核點)。
台灣氣候聯盟―2021年4月,佔台股三成比重的八大科技公司合組的團體,為百分百綠電及淨零碳排而努力。
影響力投資:有意為社會及環境造就正面的、可衡量的影響力,也同時創造利潤的投資。
里程碑…5
2021年10月諾貝爾物理獎頒給50年前預警全球暖化會造成極端氣候的科學家。
台灣的冬天從90天減少成現在的40天。
碳資產與碳負債――有競爭力的產品為碳資產,做不好的叫碳負債,低碳轉型已不再是環境議題,而是攸關公司存亡的課題。
台灣的現況
台灣人均碳排量全球第九名(前十名全是中東產油國及俄羅斯)。
台灣在溫室氣體排放控制評比,2021年世界倒數第3。
台灣在氣候變遷績效指標評比,2021年世界倒數第五。
台灣能源進口97.8%,佔GDP百分之四點四,每人每年花近四萬元進口能源。
碳循環
碳循環:以回收廢塑膠、生物質及製程廢氣的碳,取代來自石油的碳,變成原料。
可口可樂承諾:2030年所有包裝全面回收、而產品包裝五成用再生材料。
環保署2025年,產品四分之一用再生塑料。
大企業朝淨零碳排前進。
全球化的困惑?
為什麼全世界糧食生產過剩,餓死的人反而愈多?
全球創造出愈多的財富,卻有愈多的農夫破產自殺?
為什麼貧窮的人也愈來愈肥?
沙漏狀的糧食體系
咖啡農賣出,經挑選分級,保險、海運,到品牌咖啡處理廠,價格十倍,但是烘焙後離開處理廠,與產地價差二百倍。
從產地到消費者手中,有個關鍵瓶頸,權力集中在很少數人手裏。
全球化競爭只有大資本才能玩,勝者控制種植者,也控制消費者。
跨國企業的勢力
六家公司控制全世界百分之八十的小麥交易
二十家公司壟斷了全球咖啡的買賣
10家業者控制世界一半以上的種子供應
全球農藥市場被三家企業壟斷
百分之四十一的啤酒來自五家公司
全球零售、包裝食品與飲料,前十大公司包辦了百分之二十四
當一個合格的地球公民
什麼是樂活 ?
飲食, 健康, 環境
慢食運動
美國前副總統高爾:
什麼地方,人的精神被踐踏了,生態環境便蒙災難;
什麼地方,人感到無力時,生態環境便蒙災難;
什麼地方,人活著感受不出生命的價值時,生態環境便蒙災難;
換句話說,人蒙痛苦時,生態環境便蒙痛苦。
吃得對,愛自己,也疼惜環境。
支持有機及自然農法
吃在地
日本流傳百年「食養道歌」「遵天命、從地令、身土不二」
吃在地食材對自己健康好,對環境健康也好,一方風土養一方人
包裝產生垃圾,交通碳排放及冷藏儲存能源消耗,對環境的負擔。
吃當季食材
日本人稱當季美味為「旬」,旬除了形容美味,也代表健康
台語裡有「著時」一詞,也是在描述自然生長成熟的食物
不屬於當季的食材病蟲害多而且生長不好,也不好吃。(植物的自我防衛之道)
失控的進步
進步的科技與極致的管理技術,已改變了世界面貌
那些似乎理所當然的便利品到底有多少必要性?
物質消費有多少帶給我們真正的快樂.又有多少讓我們淪為金錢的奴隸.失去自由?
這是一個瘋狂的世界
愛因斯坦:這個世界有兩樣東西是無限的,一個是宇宙的大小,一個是人類的愚蠢。
修理或更換零件比買一台新的機器還貴?
開車、坐電梯到冷氣空調的健身中心,花錢在跑步機上走路流汗。
想像一個不再有垃圾的世界
美國用於製造耐用品所開採的資源,超過九○%幾乎立即變成了廢物。
產品本身通常只包含用於製造和運輸它所需原物料的五%而已。
設計性報廢.
「降級回收」
設計的錯誤,再怎麼回收也沒有用。
把產品變成服務,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產品於設計階段就應構思其結局,讓廢棄產品成為另一個循環的開始
向大自然學習
櫻桃樹掉落的櫻桃花與果實,是養份而非負擔。
所有的產出(Output),都是另一個流程的輸入(Input)。因此,資源不斷循,一個價值創造另一個價值,生生不息。
從搖籃到搖籃
「減少破壞」這種思考方式,「是人類想像力的失敗」,由這種觀點而描繪的未來圖景,是黯淡無光而令人沮喪的。
打破「廢棄物」的概念,沒有東西是「廢棄物」──不是儘量減少,或者避免廢棄物──而是透過設計來徹底消除廢棄物。
零廢棄
東西越少,越有時間去做我們想做的事。
著重於「體驗」而非「物質」
專注於 活在 當下
五個簡單步驟
拒絕(Refuse)你不需要的
減少(Reduce)你需要的
重複使用(Reuse)你消費的
回收(Recycle)你不能拒絕/減少/重複使用的
分解(Rot)剩下的殘渣做成堆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