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介紹是這麼說的

這裡寫的「度估」,其實是國語音去標台語音的諧音寫法。
發音「度估」其實文意上說的「打盹」,也就是打瞌睡的意思。
為了不要造成文意上的誤會,我又重新標了注音,寫了一次。

現在看起來或許有點多此一舉。
但也許到了某個世紀,受到多元文化的影響,現在的官方語言式微。
這樣的紀錄就會變成參考的文獻。
當然前提是,如果這一天真的發生的話。
比較實際的理由是,
我自己看書面資料的時候,看到無法立即理解的文句,就會自動停下來。
非得要把這個文具弄懂了,才會繼續往下。
當然,多數人會主張說,反正先順過去,看前後文,猜意思。
但如果這個文字只是標音呢?
那麼再怎麼猜,也猜不到吧~
除非你本身就在這個語系體系裡。
我無法一眼理解的文句,我也不會預設別人可以理解。
所以,我為了自己,我選擇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