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美博物館《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穿梭跨時代藝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要完成一幅畫,就必須先拿起畫筆來。」

——林布蘭(Rembrandt van Rijn)


奇美博物館釋出《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 》我就去搶早鳥票了。在忙碌的生活中用中午用餐時間一邊抓著手機一邊霸佔某一台ibon搶票,最終以失敗收場。


日子被忙碌與時間持續推進著,在展期即將結束之時,我也終於從某一種水深火熱中逃出來。票也求了,最終在一次刷票中完成購票,也將高美館國際特展《瞬間》一起買了。這大概是睽違兩年我最想看的展覽。


🎨[奇美博物館]

奇美本身是吸引人的。無論我去幾次仍然覺得美,利用白色與巨大的空間襯出那一份不同於台灣傳統文化的美感,可以看出他的定性和企圖心。撇除裡頭所展出的藝術品,最讓我喜歡的不是建築本身,而是躺在草地上或野餐的人群,我會想到秀拉、馬內那種在公園裡的愜意,日子的步調太快了,光是躺在被修剪得相當整齊的草地上揮霍時間,本身就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吧。他們說話、假寐、把自己的身心融在草地中,那時候我們的心能不能少掉一點點慾望與雜質,能不能被愛與純粹填充,隨著日落活成簡單的模樣。

拉斐爾《聖母子與施洗者約翰》(加瓦聖母),約1510–1511

拉斐爾《聖母子與施洗者約翰》(加瓦聖母),約1510–1511

我非常喜歡拉斐爾的《加瓦聖母》,形式如何精妙不言而諭,他所描繪的聖母真的除了柔與美外,讓人失去形容的能力。對於文藝復興時期的畫作我一直是很鍾意的,光是以人文主義為思想基礎的起始點就具有非凡意義,描繪扣合思想,具有精神層面與文化價值上的體現。


湯瑪斯.勞倫斯爵士《紅衣男孩》(查爾斯.威廉.蘭姆頓肖像),1825

湯瑪斯.勞倫斯爵士《紅衣男孩》(查爾斯.威廉.蘭姆頓肖像),1825

湯馬士·勞倫斯的《紅衣男孩》之精美、還有我喜歡的莫內與梵谷。尤其畫作不同的大小所呈現出來的感覺非常不同。肌膚的色調與柔軟、服飾的精緻、皺褶、光澤;對於材質的展現、質地的體現、光與影的拿捏、形式的鋪排,眼神的深沈、無奈、嬌傲,晨曦與日落,神性與人性,都在作品中以某一種像是具有靈魂般滲透出來,古典繪畫或任何一種形式的創作,之所以被稱之為藝術,是因為有深入內心的感觸。


大衛・威基爾《跪在祈禱台的年輕女子》,1813

大衛・威基爾《跪在祈禱台的年輕女子》,1813

大衛・威爾基爵士的《跪在祈禱台的年輕女子》所呈現的寧靜之美


科洛《傾斜的樹幹》,約1860-1865年

科洛《傾斜的樹幹》,約1860-1865年

柯洛《傾斜的樹幹》蕭瑟、灰暗卻有生命力


彼得・德・霍赫《庭院裡的音樂會》,1677

彼得・德・霍赫《庭院裡的音樂會》,1677

彼得・德・霍赫《庭園裡的音樂會》光影鋪排的故事性與神秘感


 克勞德 《聖烏蘇拉啟航的海港》,1641

克勞德 《聖烏蘇拉啟航的海港》,1641

林布蘭《六十三歲自畫像》,1669

林布蘭《六十三歲自畫像》,1669

林布蘭的晚年自我凝視,眼神中無盡的滄桑與故事,當他願意執筆繪畫,亦代表一種最深的寧視與接受


楊・何塞特對於《年輕公主》,約1530-1532

楊・何塞特對於《年輕公主》,約1530-1532

楊・何塞特對於《年輕公主》超越畫框的呈現饒富趣味


卡納萊托呈現威尼斯的細膩與精緻性、范·戴克索描繪人物的貴氣與神情、卡拉瓦喬《被蜥蜴咬傷的男孩》所呈現出來的動態感實在太多精采的作品。


能夠欣賞,是一種於人世間的幸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給孤獨者
2會員
33內容數
給孤獨者 習慣側耳傾聽內在的聲音,曾在人生道路上離經叛道並與世界背道而馳,經歷狂歡而看見寂寞。在四下無人的寂靜空間裡,找到擁抱孤獨的形狀。
給孤獨者的其他內容
2025/02/13
一個有很多主題與元素的電影,其中一個有趣的地方在於每個人看到和放大的地方不盡相同,那裡面有著對於事物的認知與經歷,具有投射與移情,所以創作者與觀者、觀者與觀者之間的激盪,都是透過作品來呈現自己的樣貌,在某些對話與感受之下,可以靠近、明白、會心一笑,或得到完全不一樣的見解,是生命裡有趣的一個部分。
Thumbnail
2025/02/13
一個有很多主題與元素的電影,其中一個有趣的地方在於每個人看到和放大的地方不盡相同,那裡面有著對於事物的認知與經歷,具有投射與移情,所以創作者與觀者、觀者與觀者之間的激盪,都是透過作品來呈現自己的樣貌,在某些對話與感受之下,可以靠近、明白、會心一笑,或得到完全不一樣的見解,是生命裡有趣的一個部分。
Thumbnail
2025/02/13
「你看過廢墟的美嗎?曾被塵埃懸浮在陽光下的模樣吸引嗎?會對《美國心玫瑰情》中隨風起舞的塑膠袋無法遺忘嗎?如果有的話,你一定要看岩井俊二的《燕尾蝶》,裡面有一股在死亡中重生的力量,又或者說,脆弱、掙扎或死亡本身展現出某種難以言喻的生命力。」
Thumbnail
2025/02/13
「你看過廢墟的美嗎?曾被塵埃懸浮在陽光下的模樣吸引嗎?會對《美國心玫瑰情》中隨風起舞的塑膠袋無法遺忘嗎?如果有的話,你一定要看岩井俊二的《燕尾蝶》,裡面有一股在死亡中重生的力量,又或者說,脆弱、掙扎或死亡本身展現出某種難以言喻的生命力。」
Thumbnail
2024/11/25
透過臍帶未輸送過來的愛,擴及整個人生缺失愛。無論母親還是小孩都像傳承一樣,將這樣的悲哀以不同形式傳遞下去。人生某一些階段在動力之中找尋希望,在希望中看見絕望,最終畫下一個淒涼的、只是經歷而未和解的句點,最後一個音符被彈奏後,從此失聲。 阿德勒所言:「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Thumbnail
2024/11/25
透過臍帶未輸送過來的愛,擴及整個人生缺失愛。無論母親還是小孩都像傳承一樣,將這樣的悲哀以不同形式傳遞下去。人生某一些階段在動力之中找尋希望,在希望中看見絕望,最終畫下一個淒涼的、只是經歷而未和解的句點,最後一個音符被彈奏後,從此失聲。 阿德勒所言:「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好久沒有去看畫展了,剛好在社群軟體上看到奇美博物館的宣傳,特展「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匯聚50位重要西洋藝術大師所創作的52件國寶級畫作,看了介紹,非常心動,決定找時間去看看。
Thumbnail
好久沒有去看畫展了,剛好在社群軟體上看到奇美博物館的宣傳,特展「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匯聚50位重要西洋藝術大師所創作的52件國寶級畫作,看了介紹,非常心動,決定找時間去看看。
Thumbnail
在《從拉斐爾到梵谷》展間更是,既然是面向「真跡」而來,當然就是為了它的真、它久遠時間外的親手親筆,輾轉而至長遠空間外的親自親眼。忍不住以為祂們的靈大概也穿梭其中,以至於現場時間的流不再均速,才會明明只是50幾幅畫作,卻用了兩個半小時、奇美博物館的閉館音樂響起,都仍難以挪眼抬腳離開。
Thumbnail
在《從拉斐爾到梵谷》展間更是,既然是面向「真跡」而來,當然就是為了它的真、它久遠時間外的親手親筆,輾轉而至長遠空間外的親自親眼。忍不住以為祂們的靈大概也穿梭其中,以至於現場時間的流不再均速,才會明明只是50幾幅畫作,卻用了兩個半小時、奇美博物館的閉館音樂響起,都仍難以挪眼抬腳離開。
Thumbnail
本來想要搶早鳥票,但是早鳥票一開放,幾秒內被搶購一空,我根本沒有辦法搶到,最後只好買了一般票,不過這個展我先說結論,真的非常值得去看看!珍貴畫家真跡就在你眼前,實在是太讓人感動了。 我是高中大學是讀設計相關的,雖然成績很差,但依然喜歡美的事物。這次我沒有拍很多畫作的照片,是因為我覺得我的手機拍起來
Thumbnail
本來想要搶早鳥票,但是早鳥票一開放,幾秒內被搶購一空,我根本沒有辦法搶到,最後只好買了一般票,不過這個展我先說結論,真的非常值得去看看!珍貴畫家真跡就在你眼前,實在是太讓人感動了。 我是高中大學是讀設計相關的,雖然成績很差,但依然喜歡美的事物。這次我沒有拍很多畫作的照片,是因為我覺得我的手機拍起來
Thumbnail
若想更深入地欣賞奇美博物館的展品,可以先在官網上觀看展品清冊,並瞭解畫作背後的故事。在觀賞畫作時,可以思考畫中人物的身分、畫面的構圖等等,以更具體的角度欣賞畫作。另外,也可以在忙碌的人流中找到另一種欣賞畫作的角度。
Thumbnail
若想更深入地欣賞奇美博物館的展品,可以先在官網上觀看展品清冊,並瞭解畫作背後的故事。在觀賞畫作時,可以思考畫中人物的身分、畫面的構圖等等,以更具體的角度欣賞畫作。另外,也可以在忙碌的人流中找到另一種欣賞畫作的角度。
Thumbnail
利用5月初出差的時間,去了奇美博物館一趟,此次適逢特展,一開始訊息一出,家人們便紛紛揪團搶票,但...都鍛羽而歸。而我也是在臨行出差之際,才拿到得來不易的票券~ 特展很值得去看,不論你是自認藝術白丁,這些畫本身構圖的美或景緻皆是老嫗能解,但就像諾蘭的電影一樣,如果你自詡為藝術通想繼續挖掘更深層的意
Thumbnail
利用5月初出差的時間,去了奇美博物館一趟,此次適逢特展,一開始訊息一出,家人們便紛紛揪團搶票,但...都鍛羽而歸。而我也是在臨行出差之際,才拿到得來不易的票券~ 特展很值得去看,不論你是自認藝術白丁,這些畫本身構圖的美或景緻皆是老嫗能解,但就像諾蘭的電影一樣,如果你自詡為藝術通想繼續挖掘更深層的意
Thumbnail
在臺南觀賞《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特展後,整理了一些資訊、藝術觀點和感想,和大家分享。特展分為:歐洲文藝復興、巴洛克繪畫、義大利壯遊以及印象派繪畫,算是小而美的西洋繪畫史巡禮。建議先從後面的單元開始參觀,可避開人潮,並在注意力有限的情況下更深入欣賞較熟悉的近代作品。
Thumbnail
在臺南觀賞《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特展後,整理了一些資訊、藝術觀點和感想,和大家分享。特展分為:歐洲文藝復興、巴洛克繪畫、義大利壯遊以及印象派繪畫,算是小而美的西洋繪畫史巡禮。建議先從後面的單元開始參觀,可避開人潮,並在注意力有限的情況下更深入欣賞較熟悉的近代作品。
Thumbnail
2024年年度盛事,是3月開始預告,5月正式展出的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  「英國國家藝廊」今年剛好是創館200週年,首次來臺灣展出,從文藝復興時期的拉斐爾、荷蘭大師林布蘭到後印象派梵谷,總計50位大師最珍貴的經典原作(共52幅),西洋藝術史的400年(西元1400~1800年間)精華
Thumbnail
2024年年度盛事,是3月開始預告,5月正式展出的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  「英國國家藝廊」今年剛好是創館200週年,首次來臺灣展出,從文藝復興時期的拉斐爾、荷蘭大師林布蘭到後印象派梵谷,總計50位大師最珍貴的經典原作(共52幅),西洋藝術史的400年(西元1400~1800年間)精華
Thumbnail
此次展覽適逢英國國家藝廊兩百週年,首次來台展出,展示從文藝復興到印象派的珍品。參觀者能近距離欣賞林布蘭、拉斐爾、莫內、梵谷等大師的作品,展覽展示多樣藝術風格。展示400年繪畫歷史,有助於觀眾了解文化脈絡。
Thumbnail
此次展覽適逢英國國家藝廊兩百週年,首次來台展出,展示從文藝復興到印象派的珍品。參觀者能近距離欣賞林布蘭、拉斐爾、莫內、梵谷等大師的作品,展覽展示多樣藝術風格。展示400年繪畫歷史,有助於觀眾了解文化脈絡。
Thumbnail
台南奇美博物館「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預計於今年5月2日開展!消息一釋出便造成不少民眾的轟動,紛紛想探尋購票機制,下面就來告訴您奇美博物館早鳥票的懶人包吧。
Thumbnail
台南奇美博物館「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預計於今年5月2日開展!消息一釋出便造成不少民眾的轟動,紛紛想探尋購票機制,下面就來告訴您奇美博物館早鳥票的懶人包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