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樂電影院 《隔壁的房間》在隔壁房間凝視與感受關於死亡的一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一個有很多主題與元素的電影,其中一個有趣的地方在於每個人看到和放大的地方不盡相同,那裡面有著對於事物的認知與經歷,具有投射與移情,所以創作者與觀者、觀者與觀者之間的激盪,都是透過作品來呈現自己的樣貌,在某些對話與感受之下,可以靠近、明白、會心一笑,或得到完全不一樣的見解,是生命裡有趣的一個部分。

raw-image

我開始好奇,如果我問你在《隔壁的房間》最觸動你、或看見了什麼?你會對我說什麼呢?

raw-image

「母性單親家庭的孩子缺席的並非父親的角色,而是母親的角色」、「一個懼怕死亡並剛出版相關議題的作家突然以某種方式把死亡握在手裡」、「面對死亡臣服而平靜地將死之人對比對於生態環境無盡悲觀的生者」、「戰爭的樣貌以女性角色呈現與面對戰爭時宗教與性愛之間的人性」還有萬年議題「各式各樣的愛(親情、友情、愛情、集體潛意識中看待愛的方式與個人看待愛的視角)」所有的一切都用某種對比的方式來展開,進而延伸出故事性。更不用說視覺上的對比,阿莫多瓦對於鮮豔色彩絕對的鍾愛,紅與綠、藍與黃,可以是工整清晰而理性的蒙德里安,也可以是帶著強烈感性的Marks Rothko。秘境裡的現代建築與大衛霍克尼的現代孤獨感;帶著死亡氣息的病房欣賞曼哈頓天際線與粉紅色的初雪。非常好的演員就不贅述。

raw-image

我相信阿莫多瓦在生命的脈絡中走到某一個階段,眼睛與心所看與沈浸的議題都靠近身體的苦痛與死亡,如《痛苦與榮耀》半自傳體的電影也是相關的議題,但是無論是探討死亡、安樂死、平靜、絕望、疾病等等,都可以看見他從沒有放棄生命力與力量感,而是更崇高的帶著一種「接受」與「面對」。《隔壁的房間》選擇的視角也很有趣,非採用《痛苦與榮耀》的第一人稱視角,而是用「近距離旁觀死亡」的角度探討,雖然無論是面臨死亡的當事人或是近距離觀覽死亡的旁觀者都是令人感到痛苦且難以接受的,同樣可以用「恐懼」、「害怕」這樣的詞彙進行描述,可文字表現出來的形容與實際上面臨到的恐懼與害怕卻是完完全全不同的,別有寓意的產生一種鏡像感,一如主題「隔壁的房間」。而我們會選擇哪一個視角來極度放大自己的感官呢?憤怒者、接受者、樂觀者、悲觀者都經歷過逃避的自我保護階段。經常覺得人類渺小到令人感到悲哀,除了猝不及防的意外以外,生命的最後一刻也許只剩下「尊嚴」與「善終」的渴望。

raw-image


內容總結
Almodóvar《隔壁的房間》,2024
5
/5
avatar-img
2會員
33內容數
給孤獨者 習慣側耳傾聽內在的聲音,曾在人生道路上離經叛道並與世界背道而馳,經歷狂歡而看見寂寞。在四下無人的寂靜空間裡,找到擁抱孤獨的形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給孤獨者 的其他內容
「你看過廢墟的美嗎?曾被塵埃懸浮在陽光下的模樣吸引嗎?會對《美國心玫瑰情》中隨風起舞的塑膠袋無法遺忘嗎?如果有的話,你一定要看岩井俊二的《燕尾蝶》,裡面有一股在死亡中重生的力量,又或者說,脆弱、掙扎或死亡本身展現出某種難以言喻的生命力。」
5/5岩井俊二《燕尾蝶》,1996
透過臍帶未輸送過來的愛,擴及整個人生缺失愛。無論母親還是小孩都像傳承一樣,將這樣的悲哀以不同形式傳遞下去。人生某一些階段在動力之中找尋希望,在希望中看見絕望,最終畫下一個淒涼的、只是經歷而未和解的句點,最後一個音符被彈奏後,從此失聲。 阿德勒所言:「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也許熱愛小丑的人們,走進電影院的人們,愛的是戲裡喪心病狂、表演慾膨脹到不行的小丑。 為什麼那樣愛呢?是因為人們潛意識都擁有那樣喪心病狂而不能說的憤世嫉俗,還是內心住著一個脆弱得不知所措只能卑微求愛的孩子? 小丑演活了我們不能說的與我們不想承擔的模樣。只記得電影入場前那一聲「小丑可以進場了」。
5/5小丑2
又下起雨的時候 就不要再想傘忘在哪個路口 讓並肩躲雨的人陪你 再也不會走遠  ──李豪〈忘了傘〉 0123/2019|03:45ᴘ.ᴍ. 當時讀這首詩後寫下: 「如果雨是骰子,傘是機會,那我想你就是我的命運。 我只希望是你,只想走向你。」
「以前,我打破了頭地來進行選擇,而那個時候,我看見了自己根本不用選擇。看見了,我根本不用為我不是真正想要的東西而強迫進行選擇。」 —Éric Rohmer《冬天的故事》,1992 是不是或多或少都曾有過,犧牲快樂與生活都想得到的那遙不可及的人事物。如果有的話,那是一種幸運(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浪漫)
「我覺得自己更像手工藝人,而不是商人,我討厭商人,我不是在利用這塊土地,而是在讚頌它。」 —侯麥《秋天的故事》,1998 女主角看待土地、對待農務的方式、看待愛情的方式等等,所有的一切都在體現「她是一個怎麼樣的人」,涉及了她處事的方式,她想過哪種人生,想擁有哪種愛情,她會多珍惜她信念裡的人事物。
「你看過廢墟的美嗎?曾被塵埃懸浮在陽光下的模樣吸引嗎?會對《美國心玫瑰情》中隨風起舞的塑膠袋無法遺忘嗎?如果有的話,你一定要看岩井俊二的《燕尾蝶》,裡面有一股在死亡中重生的力量,又或者說,脆弱、掙扎或死亡本身展現出某種難以言喻的生命力。」
5/5岩井俊二《燕尾蝶》,1996
透過臍帶未輸送過來的愛,擴及整個人生缺失愛。無論母親還是小孩都像傳承一樣,將這樣的悲哀以不同形式傳遞下去。人生某一些階段在動力之中找尋希望,在希望中看見絕望,最終畫下一個淒涼的、只是經歷而未和解的句點,最後一個音符被彈奏後,從此失聲。 阿德勒所言:「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也許熱愛小丑的人們,走進電影院的人們,愛的是戲裡喪心病狂、表演慾膨脹到不行的小丑。 為什麼那樣愛呢?是因為人們潛意識都擁有那樣喪心病狂而不能說的憤世嫉俗,還是內心住著一個脆弱得不知所措只能卑微求愛的孩子? 小丑演活了我們不能說的與我們不想承擔的模樣。只記得電影入場前那一聲「小丑可以進場了」。
5/5小丑2
又下起雨的時候 就不要再想傘忘在哪個路口 讓並肩躲雨的人陪你 再也不會走遠  ──李豪〈忘了傘〉 0123/2019|03:45ᴘ.ᴍ. 當時讀這首詩後寫下: 「如果雨是骰子,傘是機會,那我想你就是我的命運。 我只希望是你,只想走向你。」
「以前,我打破了頭地來進行選擇,而那個時候,我看見了自己根本不用選擇。看見了,我根本不用為我不是真正想要的東西而強迫進行選擇。」 —Éric Rohmer《冬天的故事》,1992 是不是或多或少都曾有過,犧牲快樂與生活都想得到的那遙不可及的人事物。如果有的話,那是一種幸運(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浪漫)
「我覺得自己更像手工藝人,而不是商人,我討厭商人,我不是在利用這塊土地,而是在讚頌它。」 —侯麥《秋天的故事》,1998 女主角看待土地、對待農務的方式、看待愛情的方式等等,所有的一切都在體現「她是一個怎麼樣的人」,涉及了她處事的方式,她想過哪種人生,想擁有哪種愛情,她會多珍惜她信念裡的人事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誠實而言,我已經好久沒有完整的看過一部電影了。大部分看到一半就失去了興致,但是這一部,我是一口氣直接來了個三刷。。。下面我就分享一些自己認爲有趣的點,可能有點亂哈哈
一部法國自然環境/溫馨電影,適合心情疲憊且喜歡接觸自然者觀看。
Thumbnail
在影院觀影,一邊回想起旁人津津樂道關於這導演的種種色彩。 你已然錯過那個時代,沒經歷沒感動。 直到此時走進推崇者的殿堂。 經過光影的洗禮,像是海浪拍打,一次一次。 感到海水的冰涼與戲劇性,感到悲哀與深情,感到憂愁與無奈。 日常的對話、日常的生活、日常的鏡頭,然後魂魄在鏡頭之外遠去。 「愛自己是很
Thumbnail
《非關性愛》細膩得太震撼,那些對話、表情和呼吸都鮮活得讓人一不小心就會掉進自己的記憶漩渦。那是青春最燦爛卻也同時潰爛的時刻,電影竟然精準捕捉了在慾望萌芽和身體探索間失足的剎那,赤裸裸帶到觀眾眼前。
包含一大堆劇透,和關於電影內容的碎碎念,這是一部不錯的藝術作品。
Thumbnail
跟我原本想的不一樣。 到家一陣子腦袋還是糊糊的。跟每一個人相遇,在對方身上留下一些東西,也帶走了一些。我們都在練習,試錯,成長,變得更懂的體貼,更成熟的人。我以為,啊,想說電影應該尾聲了,這次可以安全下莊,錯了!!! 自己看電影蠻快樂的,不要像上次那樣,看個早場結果變成一人包場就好。影廳太空曠了
Thumbnail
「在電影院看電影的經驗特別美好,因為在看的當中,你會感覺到自己是獨立的,感覺到電影好像是為你一個人而拍的;可是當周遭傳出笑聲、啜泣聲的時候,你又可以感覺到自己並不孤單。這是只有在電影院裡面,才能體會到的私密又共享的感覺。」
Thumbnail
2023結束,順應每年的習慣來盤點一下去年看到的好看電影。懸疑的、溫暖的、荒謬的、驚艷的,電影的魔法是:你永遠能在其中看到一部分的自己。謝謝拍出好電影的人。好的電影永遠需要觀眾。配點酒,做點荒謬的夢,跟親近的人吵吵鬧鬧(或打一架),一年又過了。
Thumbnail
這部片看著看著會覺得一切槁木死灰,緩慢靜默卻沮喪。陰天觀影必須注意......
看完之後心情有些複雜,原本不想提筆,但回程路上想著想著,總想留下些什麼,就簡單隨筆一篇了。
Thumbnail
誠實而言,我已經好久沒有完整的看過一部電影了。大部分看到一半就失去了興致,但是這一部,我是一口氣直接來了個三刷。。。下面我就分享一些自己認爲有趣的點,可能有點亂哈哈
一部法國自然環境/溫馨電影,適合心情疲憊且喜歡接觸自然者觀看。
Thumbnail
在影院觀影,一邊回想起旁人津津樂道關於這導演的種種色彩。 你已然錯過那個時代,沒經歷沒感動。 直到此時走進推崇者的殿堂。 經過光影的洗禮,像是海浪拍打,一次一次。 感到海水的冰涼與戲劇性,感到悲哀與深情,感到憂愁與無奈。 日常的對話、日常的生活、日常的鏡頭,然後魂魄在鏡頭之外遠去。 「愛自己是很
Thumbnail
《非關性愛》細膩得太震撼,那些對話、表情和呼吸都鮮活得讓人一不小心就會掉進自己的記憶漩渦。那是青春最燦爛卻也同時潰爛的時刻,電影竟然精準捕捉了在慾望萌芽和身體探索間失足的剎那,赤裸裸帶到觀眾眼前。
包含一大堆劇透,和關於電影內容的碎碎念,這是一部不錯的藝術作品。
Thumbnail
跟我原本想的不一樣。 到家一陣子腦袋還是糊糊的。跟每一個人相遇,在對方身上留下一些東西,也帶走了一些。我們都在練習,試錯,成長,變得更懂的體貼,更成熟的人。我以為,啊,想說電影應該尾聲了,這次可以安全下莊,錯了!!! 自己看電影蠻快樂的,不要像上次那樣,看個早場結果變成一人包場就好。影廳太空曠了
Thumbnail
「在電影院看電影的經驗特別美好,因為在看的當中,你會感覺到自己是獨立的,感覺到電影好像是為你一個人而拍的;可是當周遭傳出笑聲、啜泣聲的時候,你又可以感覺到自己並不孤單。這是只有在電影院裡面,才能體會到的私密又共享的感覺。」
Thumbnail
2023結束,順應每年的習慣來盤點一下去年看到的好看電影。懸疑的、溫暖的、荒謬的、驚艷的,電影的魔法是:你永遠能在其中看到一部分的自己。謝謝拍出好電影的人。好的電影永遠需要觀眾。配點酒,做點荒謬的夢,跟親近的人吵吵鬧鬧(或打一架),一年又過了。
Thumbnail
這部片看著看著會覺得一切槁木死灰,緩慢靜默卻沮喪。陰天觀影必須注意......
看完之後心情有些複雜,原本不想提筆,但回程路上想著想著,總想留下些什麼,就簡單隨筆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