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故事怎麼「說」下場差很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真實故事怎麼「說」下場差很大 ▌

#葉郎每日讀報 #快讀版 20241001

raw-image

→報導摘錄→


佛羅里達大學法學教授 Lyrissa Lidsky:「當你意識到你改編的原始素材和真實事件有所偏離,然後又決定把它形容為事實之後,你的觀眾就有可能相信它是事實。他們不僅會以為這些事真的發生在這些虛構人物之上,也會相信真的發生在那些你改編依據的真實人物身上。」


→報導連結→


https://www.nytimes.com/2024/09/30/arts/television/fiona-harvey-baby-reindeer-netflix-lawsuit.html


→葉郎讀報→


Netflix 電視劇《馴鹿寶貝》(Baby Reindeer)的誹謗官司有了新的進展。Netflix 企圖請求法院直接撤銷當事人 Martha Scott 的嘗試踢到了鐵板,因此訴訟將繼續進入審理程序。


法院拒絕 Netflix 請求的主要理由是, Netflix 在節目開頭開宗明義地宣示了這句惹禍上身的宣告——「這是一個真實故事」( This is a true story)。因此確實有可能誤導觀眾以為節目中的描繪是真正發生在事件當事人 Martha Scott 身上的事實,即便角色名稱已經改成完全不一樣的名字。


這句話怎麼「說」,差別很大。


早先同名舞台劇《馴鹿寶貝》標示的是更常見的「依據真實事件(改編)」(based on a true story)。如果 Netflix 當時如果沒有打破這種更常見的慣例並用了如此強烈的陳述方式——「這是一個真實故事」,他們說不定有機會撤銷誹謗訴訟。


《馴鹿寶貝》能夠成為 Netflix 今年最成功的節目,這句陳述也算有點功勞。行銷上,更強調真實的陳述確實可以激起觀眾更強烈的收視動機。代價就是現在已經發生的法律風險。


取得當事人授權是常見的避險方式。不過這並不能夠理解成「事實」可以被某人專屬擁有,未經當事人授權就不能傳播那個「事實」。只是當劇組擁有當事人授權的時候,可以大大減少將來和當事人法院見的機會(但也不是減少至零)。


另一種更常見的風險其實是侵權。好萊塢大片經常受到曾經寫過同一個真實事件(比如人物傳記)的作者提告,指控出現在劇情中某些細節並非依據「事實」而是抄襲自他在著作中的「創作」。因應而生的避險方式,則是在改編前先購買一本據鉅細靡遺記載該事件的大部頭著作改編權當成依據。即便編劇可能正眼都不會看那本書一眼,光是書的授權就能在法庭上上扮演防禦工具的角色。


比如《社群網戰》(The Social Network)的編劇 Aaron Sorkin 是完全依據自己收集的資料完成劇本,但開拍前還是取得了 Mark Zuckerberg 的傳記作者授權當成保險。

avatar-img
1.5K會員
273內容數
錄影帶不只是上個世紀的革命性科技媒介,也是一整個世代橫跨二、三十年的共同生活型態。我的首部數位連載作品《錄影帶生與死》,重溫 70 年代錄影帶工業的黃金年代與興衰跌宕,從錄影帶、DVD 到 Neflix 的數位崛起,錄影帶如何改變世界?一同探尋錄影帶的前世今生,走進電影工業後台,揭開幕後的文化革命。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葉郎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葉郎影視讀報:繁花落盡之後,好萊塢該怎麼辦? ▌ 20240930 「以前我們存錢買房,手上有現金,想要什麼都能買。2年前帶太太和孩子出門花上200美元吃一頓飯不是什麼讓人緊張的事。而現在我連花5美元在麥當勞吃一份超值全餐都得精打細算。」 BBC 昨天一篇題為 "Hollywood'
▌企鵝人 vs 侍者——誰更受觀眾歡迎? ▌ #葉郎每日讀報 #快讀版 20240926 →報導摘錄→ Forbes:「我們不知道 HBO 在《企鵝人》(The Penguin)身上花了多少錢,但可以合理推測應該比特效超重的《侍者》(The Acolyte)的1.8億美元總成本(或是每分鐘
▌James Cameron 加入 Stability AI 董事會引發批評 ▌ #葉郎每日讀報 #快讀版 20240925 →報導摘錄→ James Cameron:「我的整個職業生涯一直都在尋找各種突破限制的新科技,目的是用來講述那些不可思議的故事。30多年前,我就站在 CGI 技
▌Disney-Fox-WBD 合資的體育串流服務反擊壟斷的指控 ▌ #葉郎每日讀報 #快讀版 20240924 →報導摘錄→ Venu:「內容生產者面對的是一個超完美風暴——內容成本激增的同時,內容營收也在萎縮當中。而兩個趨勢分別都是競爭增加的後果。為了平安度過這場風暴,內容生產者不得不
▌上戲院還是不上戲院,到現在還是個難題 ▌ #葉郎影視讀報 20240923 還在戲院熱賣的《陰間大法師2》(Beetlejuice Beetlejuice)傳出2022年製作正式啟動前,被 Warner Bros. 要求必須把成本壓到1億美元以下,否則就必須變成串流電影直接上 Max(當時
▌美國電影院經營者加碼投資22億美元升級設備 ▌ #葉郎每日讀報 #快讀版 20240920 →報導摘錄→ Hollywood Reporter:「對映演業者來說,投資升級豪華躺椅或是其他設備並不是一件新鮮的事。然而電影院掌握目前市場觸底反彈的機會——包含了《猩球崛起:王國誕生》(King
▌葉郎影視讀報:繁花落盡之後,好萊塢該怎麼辦? ▌ 20240930 「以前我們存錢買房,手上有現金,想要什麼都能買。2年前帶太太和孩子出門花上200美元吃一頓飯不是什麼讓人緊張的事。而現在我連花5美元在麥當勞吃一份超值全餐都得精打細算。」 BBC 昨天一篇題為 "Hollywood'
▌企鵝人 vs 侍者——誰更受觀眾歡迎? ▌ #葉郎每日讀報 #快讀版 20240926 →報導摘錄→ Forbes:「我們不知道 HBO 在《企鵝人》(The Penguin)身上花了多少錢,但可以合理推測應該比特效超重的《侍者》(The Acolyte)的1.8億美元總成本(或是每分鐘
▌James Cameron 加入 Stability AI 董事會引發批評 ▌ #葉郎每日讀報 #快讀版 20240925 →報導摘錄→ James Cameron:「我的整個職業生涯一直都在尋找各種突破限制的新科技,目的是用來講述那些不可思議的故事。30多年前,我就站在 CGI 技
▌Disney-Fox-WBD 合資的體育串流服務反擊壟斷的指控 ▌ #葉郎每日讀報 #快讀版 20240924 →報導摘錄→ Venu:「內容生產者面對的是一個超完美風暴——內容成本激增的同時,內容營收也在萎縮當中。而兩個趨勢分別都是競爭增加的後果。為了平安度過這場風暴,內容生產者不得不
▌上戲院還是不上戲院,到現在還是個難題 ▌ #葉郎影視讀報 20240923 還在戲院熱賣的《陰間大法師2》(Beetlejuice Beetlejuice)傳出2022年製作正式啟動前,被 Warner Bros. 要求必須把成本壓到1億美元以下,否則就必須變成串流電影直接上 Max(當時
▌美國電影院經營者加碼投資22億美元升級設備 ▌ #葉郎每日讀報 #快讀版 20240920 →報導摘錄→ Hollywood Reporter:「對映演業者來說,投資升級豪華躺椅或是其他設備並不是一件新鮮的事。然而電影院掌握目前市場觸底反彈的機會——包含了《猩球崛起:王國誕生》(King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生活實驗 八四六    想要提前說出正確的事的那種症狀,是不是一種直覺力的培養與實踐。但猜錯了的話,不是輸了,就是必須要道歉。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了在當今社會中,如何分辨虛擬與真實之間的界線。透過直覺和感受,我們需要挑戰媒體呈現的假象,並仔細觀察周圍的細節。文章強調選擇與自己價值觀一致的劇本,並明白善惡的相對性,使每個人都能在這個複雜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立場。無論你選擇扮演哪種角色,重要的是掌握選擇與操控的權力。
跳脫一下跟工作相關的思緒,來撰寫一些不一樣的東西,相信諸君都聽過[事情的發生往往來自於溝通不足],然而真的只是溝通不足產生的嗎?在下覺得並非如此,當今社會與科學所教的皆是懷疑,造成了[話中虛幻多有詐,人本不信只為安]的現況,舉凡話語中所參雜的真實與否,真幻交織,根本無法認清,只能回歸到最初謊言與真實
Thumbnail
你發生過的事,你週邊的人事物,包括你的家族故事,都蘊藏創作可取用的素材。有些是普遍存在的現象,但也可能是極其特殊,能讓人對號入座的人物與事件。如果你的靈感來源是後者,而你又非常想寫,請記得務必思考對他人的影響,以及是否需要轉化。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真情、真愛和真實世界的觀念,並將這些觀念與人生經驗相連接。文章中包含了對於人生的體悟和感悟,對於友誼、愛情和世俗的深刻思考。
Thumbnail
★幾乎所有的關係衝突都源自誤解。 而誤解,往往是因為沒有表達自己真正的需求。
Thumbnail
事實無須證明,只要落筆,即為真實發生。
Thumbnail
誠拜讀於「底層邏輯」這本書,篇中有一句要和朋友們一起來分享探討。 「兩個人發生爭執的時候,一定是因為他們之間有更多的相同之處,而不是不同之處。完全不同的兩個人是吵不起來的。」—事物間的共同點,就是底層邏輯。只有不同之中的相同之處、變化背後不變的東西,才是底層邏輯。先記住!底層邏輯+環境變數=方法論
Thumbnail
「要是想真正寫出『報導文學』,還是需要現場親力親為地考察吧?面對真實的事件,以像是攝影師的角度去『記錄』下來吧?」那一剎那,我心中閃過無限多組問號。這傢伙看似沒有準備地接受訪談,但實際上已經把我的底細給確認完畢了吧,不然不可能直接將問題重點導引到核心之處。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生活實驗 八四六    想要提前說出正確的事的那種症狀,是不是一種直覺力的培養與實踐。但猜錯了的話,不是輸了,就是必須要道歉。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了在當今社會中,如何分辨虛擬與真實之間的界線。透過直覺和感受,我們需要挑戰媒體呈現的假象,並仔細觀察周圍的細節。文章強調選擇與自己價值觀一致的劇本,並明白善惡的相對性,使每個人都能在這個複雜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立場。無論你選擇扮演哪種角色,重要的是掌握選擇與操控的權力。
跳脫一下跟工作相關的思緒,來撰寫一些不一樣的東西,相信諸君都聽過[事情的發生往往來自於溝通不足],然而真的只是溝通不足產生的嗎?在下覺得並非如此,當今社會與科學所教的皆是懷疑,造成了[話中虛幻多有詐,人本不信只為安]的現況,舉凡話語中所參雜的真實與否,真幻交織,根本無法認清,只能回歸到最初謊言與真實
Thumbnail
你發生過的事,你週邊的人事物,包括你的家族故事,都蘊藏創作可取用的素材。有些是普遍存在的現象,但也可能是極其特殊,能讓人對號入座的人物與事件。如果你的靈感來源是後者,而你又非常想寫,請記得務必思考對他人的影響,以及是否需要轉化。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真情、真愛和真實世界的觀念,並將這些觀念與人生經驗相連接。文章中包含了對於人生的體悟和感悟,對於友誼、愛情和世俗的深刻思考。
Thumbnail
★幾乎所有的關係衝突都源自誤解。 而誤解,往往是因為沒有表達自己真正的需求。
Thumbnail
事實無須證明,只要落筆,即為真實發生。
Thumbnail
誠拜讀於「底層邏輯」這本書,篇中有一句要和朋友們一起來分享探討。 「兩個人發生爭執的時候,一定是因為他們之間有更多的相同之處,而不是不同之處。完全不同的兩個人是吵不起來的。」—事物間的共同點,就是底層邏輯。只有不同之中的相同之處、變化背後不變的東西,才是底層邏輯。先記住!底層邏輯+環境變數=方法論
Thumbnail
「要是想真正寫出『報導文學』,還是需要現場親力親為地考察吧?面對真實的事件,以像是攝影師的角度去『記錄』下來吧?」那一剎那,我心中閃過無限多組問號。這傢伙看似沒有準備地接受訪談,但實際上已經把我的底細給確認完畢了吧,不然不可能直接將問題重點導引到核心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