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 真實元素如何轉化為虛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我們前面提到,靈感就在你的生活與生命經驗中。

你發生過的事,你週邊的人事物,包括你的家族故事,都蘊藏創作可取用的素材。有些是普遍存在的現象,但也可能是極其特殊,能讓人對號入座的人物與事件。


如果你的靈感來源是後者,而你又非常想寫,請記得務必思考對他人的影響,以及是否需要轉化。擅長童年回憶與家族書寫的江鵝說,創作時的出發點很重要。如若你揭露的東西會讓你不安,那個不安之後會反噬你。她認為唯一可接受的情形是,你想寫的東西跟自己有關,而你體內需要整理爬梳的力道大於那個不安,那種狀況下,創作者只能投降。


只用真實事件中觸動你的部分

如果你想寫關於親近朋友、家人的隱私,甚至醜聞,你應該在書寫過程中,與親友聊一聊,再考慮改寫的幅度與發表的時間。可是我們看到太多例子是作者將個人生命經驗或親朋提煉改造成文學作品時,忘了還有其他家人也牽涉其中,而,並不是所有人對於自己的生命故事被披露都無所謂。該如何取得平衡?江鵝認為,這端視創作者是否將「別人的生命放在自己的創作前面」。


你首先得意識到,自己為什麼想寫入某個真實的人事物,當中是什麼觸發了你。有沒有可能只保留最關鍵的特質,隱去特定的生理特徵、年齡、性別等個人資訊?


《天才:麥斯威爾・柏金斯與他的作家們,聯手撐起文學夢想的時代》這本書描寫了挖掘費茲傑羅、海明威、范達因和湯瑪斯・沃爾夫的天才編輯麥斯威爾・柏金斯的一生。其中有件事特別引發我好奇,作家沃爾夫與某位有夫之婦從相愛到相殺,他在小說中寫到兩人的交往。甚至連沃爾夫去世,有夫之婦還千方百計想阻止柏金斯出版這本小說。


台灣文壇這樣的例子也很多,不管是寫到自己家族秘密,或者朋友的人生故事,如果沒有相當程度的改寫,都可能引發當事人的痛苦,以及隱私權的爭議。改寫甚至考慮後刪除的目的,不只為了保護當事人,也在於小說畢竟不是報導文學,小說是透過好看的故事傳遞創作者想表達的觀點。重點不在於事件多獵奇,而是你如何從特殊事件中提煉出具有普世價值的觀點。

從事件提煉出普世價值

我想起西班牙導演阿莫多瓦的電影《悄悄告訴她》講的是一個男護理師強暴自己照護的昏迷患者,導致該患者懷孕的故事。我在多年後才知道,阿莫多瓦是看到一則紐約男護理師強暴患者並使其懷孕的新聞,才開始醞釀這個故事。


單從事件看起來,這個故事很可怕。(大部分新聞事件中的加害者看起來都很像怪物)但是阿莫多瓦想用自己的觀點,將故事重講一遍,他試著同理男看護,想理解他為何要做這件事,他講出了一個比真實還曲折離奇的故事,呈現了他對人性的觀點。可想而知,他作品中的男護理師可能已經距離真實事件那一個很遙遠了。


為什麼要同理怪物​​?阿莫多瓦說,他在職業生涯中學習到一件事,如果對人物沒有同理心,就無法寫這個角色。愈是獵奇可怕的事件,一旦了解當中的曲折乃至皺摺,可怕的人可能很可憐,可憐的人可能很可惡。


用娛樂來表達真實

我遇過一些小說家做了大量田調與採訪後,反而被真實素材困住,因為研究越多越覺得手上的資訊可貴,捨不得割捨。可是如果這些真實那麼重要,讀者去看新聞就好了,為什麼要讀你的小說?你從這個真實事件中看到什麼?提煉出什麼獨特觀點,再透過轉化與改寫,呈現你的感受與觀點。這才是你身為創作者的貢獻。


擅長轉化真實元素到小說的張國立,提到正在寫一部靈感來自於多年前採訪雛妓的作品。當時由於牽涉到官商勾結,見識到種種黑暗面而感到挫折,作為記者,他無能為力。多年後,他依然耿耿於懷:那些女孩後來怎麼了?那些官員在想什麼?那個寫了真相而無法刊登的記者,若持續待在第一線,會發生什麼事情?


一開始只是因為無法將此事放下,但時空一拉開,再回頭寫那個故事,便發現自己好奇的點很多,故事牽涉的人事物也多,故事構思起來,越來越複雜,小說中的人物與事件與真實差距越來越大。問他怎麼做到的,他說:「要用娛樂來表達真實。」



真實事件的田調與採訪

儘管帶入真實事件有許多要考慮之處,不像百分百虛構的小說那麼自由。但如果某個真實事件真真切切打動了你,就像阿莫多瓦那樣,你可以先問自己,那個擊中你的點是什麼。只要擊中你的點很真實,你都可以試著透過採訪、研究多了解真實事件,看自己是否有所相應,得到什麼體悟。


好比你想寫一部炒房的小說,那就試著接觸房地產業者。特定職業的人物有特定說話的方式,與職業相關的術語。當你資料調查做得越細,甚至問過不同的人之後,通常會發現到彼此之間有不相合之處,可能是你採訪到的人說法與媒體報導差很多,你可以打個問號,想想受採訪者是什麼樣的人,他是基於什麼原因或觀察到什麼講出那些話?他可靠嗎?還有別的人可以採訪與確認資訊嗎?這些都是你可以往下追查的。


不要害羞,聯繫時就說你正在寫一部作品或一本書,想多了解某事。問對方是否能提供,或對方是否知道還會哪些人可以幫忙回答。台灣人大多很樂於協助,再說,不管你得到的資訊多還是少,都比沒有來得好。如果時間允許的話,應該隨著寫作過程,多做幾次田調。第一次採訪通常是初步的人物與場景理解。接著你開始發展大綱與內文,接下來的採訪就是請對方確認特定事件、人物細節是否有錯誤。


如果可以的話,盡可能去你想要描寫的主角生活場景待上幾個小時。如果是特定的職業,看是否可能透過朋友幫忙,不著痕跡接近你想描繪的人物,在他不知情的狀況下,觀察、記錄他怎麼應對,有哪些來往的人,以及他們說話的方式與穿著。如果你想描寫的人物知道你要描寫他,很可能會掩藏起原本自然的一面,你就看不到他們真實的模樣了!動動腦,以對方不察覺你意圖為前提,潛伏在你想要描寫的人與場景中。


我印象深刻的一次,是《死了一個娛樂女記者之後》作者柯映安想描寫媒體生態,希望能跟隨記者去採訪。沒想到主管直接讓作者坐進他們的辦公室整整一天,讓她觀察整個辦公室內的生態,與一切工作細節:大家幾點進辦公室、講電話的聲調同事間會聊天嗎?辦公室氣氛緊繃嗎?後來我們看到他的作品中種種熟悉又有力的描寫,為劇情增加了說服力。


最後還是要再次提醒,你採訪到了大量資訊,田調了很多豐富的事實,但那些都是為你所用,不是用來束縛你的。千萬不要因為得到寶貴的素材,捨不得編輯剪裁,反而讓作品塞滿「對讀者而言」不重要的細節,或者讓自己在書寫時受制於「事實」。取材的重點之一也包括揀選素材。


今天的練習:

檢視一下你目前的幾個人物設定,你對於他們經常出入的場景與職業身份是否有充足把握?


條列出你想做哪一些職業或特殊經歷的田調。你身邊有有認識的人能幫助你或回答你想知道的資訊嗎?如果沒有的話,或許可以借助社群之力,試著採訪到與你筆下人物設定相關的人。


「寫給沒有編輯陪伴的創作者」是我的一個寫作計畫,在卸下近二十年的編輯正職工作後,想替不一定有編輯的創作者提供一些經驗,希望讓更多創作者獲益。你可以由此進入完整的目錄。
若你想要找我討論,可以在方格子搜尋「林比比鳥」進到我的討論區,或於本篇文章留言,與我分享你看完的想法。


avatar-img
91會員
48內容數
這是我第一次針對非特定作者,以編輯角度出發而寫的文章。每篇文章都會針對最普遍與最重要的概念提出說明與練習。儘管這些文章無法照顧到所有創作者的需求。但如果只有某篇文章某句話能帶給你啟發或安慰,對我來說,那就值得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編輯導航中 的其他內容
場景就像作家設置的結界,一旦設置成功,讀者就能藉由文字魔力,進入另一個時空,踏入作家創造的宇宙。場景的細節有說服力,結界才得以成立。而場景描繪成功,你才能自在描寫主角與其他人物時在當中的行為。
今天分享了三位作者建立人物的做法。你可以選擇你最有感、最想運用在自己作品的方法。接著請將你主要角色的設定寫在筆記本上,你甚至可以畫人際關係圖,檢視彼此是否有相互矛盾之處,是否有你覺得可以賦予人物新的設定之處,好比,給某個人物一個與其成長線有關的缺點或弱點。
創作的體力、耐力與精神力,跟重訓一樣,平時沒有培養,就長不出來,特別是長篇小說的創作。
觀點是創作者對於故事有特定的想法,接著思考該用什麼樣的人物與事件來呈現的關鍵。同樣描寫愛情故事,你會發現每個作者的觀點或多或少都不一樣。當你有了觀點,對怎麼塑造人物,讓哪些人物出場,就會有不同的看法。
要怎麼偷得像是自己的原創,那當然得要有獨特的觀點,經典公式或套路嫁接上來後才能培育出新枝。張國立的創作方法,就是大量閱讀與筆記,從自己原本的興趣得到靈感,試著融合兩者,最後產出原創故事。 我曾經當過資深創作者張國立的編輯。記得每次跟他見面討論新作主題時,他必然會拿出一個小本子。上面密
每個人關心的事情、好奇的人都不一樣。不管你做哪一種類型的創作,都可以從自己關心的事與好奇的人開始。因為就算最後無法成為創作素材,但第一時間已經滿足好奇,之後是否當作創作素材,反而是其次了。一開始不見得要有什麼明確目的與方法,先從那個模糊的好奇與衝動開始,慢慢地你自然會得到更多線索,往下發展。
場景就像作家設置的結界,一旦設置成功,讀者就能藉由文字魔力,進入另一個時空,踏入作家創造的宇宙。場景的細節有說服力,結界才得以成立。而場景描繪成功,你才能自在描寫主角與其他人物時在當中的行為。
今天分享了三位作者建立人物的做法。你可以選擇你最有感、最想運用在自己作品的方法。接著請將你主要角色的設定寫在筆記本上,你甚至可以畫人際關係圖,檢視彼此是否有相互矛盾之處,是否有你覺得可以賦予人物新的設定之處,好比,給某個人物一個與其成長線有關的缺點或弱點。
創作的體力、耐力與精神力,跟重訓一樣,平時沒有培養,就長不出來,特別是長篇小說的創作。
觀點是創作者對於故事有特定的想法,接著思考該用什麼樣的人物與事件來呈現的關鍵。同樣描寫愛情故事,你會發現每個作者的觀點或多或少都不一樣。當你有了觀點,對怎麼塑造人物,讓哪些人物出場,就會有不同的看法。
要怎麼偷得像是自己的原創,那當然得要有獨特的觀點,經典公式或套路嫁接上來後才能培育出新枝。張國立的創作方法,就是大量閱讀與筆記,從自己原本的興趣得到靈感,試著融合兩者,最後產出原創故事。 我曾經當過資深創作者張國立的編輯。記得每次跟他見面討論新作主題時,他必然會拿出一個小本子。上面密
每個人關心的事情、好奇的人都不一樣。不管你做哪一種類型的創作,都可以從自己關心的事與好奇的人開始。因為就算最後無法成為創作素材,但第一時間已經滿足好奇,之後是否當作創作素材,反而是其次了。一開始不見得要有什麼明確目的與方法,先從那個模糊的好奇與衝動開始,慢慢地你自然會得到更多線索,往下發展。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外遇是一場感情的試煉,撕裂了信任,也暴露了關係中的隱形裂縫。它讓人深陷傷痛與困惑,但同時也提供了一次重新審視自我與關係的機會。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度解析外遇的成因、對愛情的影響,以及如何在裂痕中找到修復或重生的可能性,幫助你面對這場情感的挑戰,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稍早跟朋友聊天,她向我詢問一個關於現階段她所遇到的一個選擇,目前找不到答案,一切混沌不明,問我她是不是一個「靈性沒有升級的」鬼打牆之人?電話打來的時候,恰好從行天宮參拜結束,我就一路從行天宮走到
有一頭鯨魚,到今天還一直在人們心中唱歌。牠從一生下來,聲音的頻率就比較高,有 52 赫茲那麼高。所以別的鯨魚聽不到牠的聲音,也聽不懂牠的意思。這頭音頻特殊的52 赫茲鯨魚,從被發現後就持續引起關注。科學家長期探尋,希望能找到其他的 52 赫茲鯨魚,據說後來真的有人發現一群「52 赫茲」在同時鳴唱。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外遇是一場感情的試煉,撕裂了信任,也暴露了關係中的隱形裂縫。它讓人深陷傷痛與困惑,但同時也提供了一次重新審視自我與關係的機會。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度解析外遇的成因、對愛情的影響,以及如何在裂痕中找到修復或重生的可能性,幫助你面對這場情感的挑戰,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稍早跟朋友聊天,她向我詢問一個關於現階段她所遇到的一個選擇,目前找不到答案,一切混沌不明,問我她是不是一個「靈性沒有升級的」鬼打牆之人?電話打來的時候,恰好從行天宮參拜結束,我就一路從行天宮走到
有一頭鯨魚,到今天還一直在人們心中唱歌。牠從一生下來,聲音的頻率就比較高,有 52 赫茲那麼高。所以別的鯨魚聽不到牠的聲音,也聽不懂牠的意思。這頭音頻特殊的52 赫茲鯨魚,從被發現後就持續引起關注。科學家長期探尋,希望能找到其他的 52 赫茲鯨魚,據說後來真的有人發現一群「52 赫茲」在同時鳴唱。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這應該是寫故事的人常有的一個問題:若非親身經歷,哪能刻骨銘心?這一年來看的小說及短文比過去多,這種感覺尤甚。報紙上的讀者投書,或者某單位徵文比賽的雀屏中選者所敘述的故事,通常不是憑空幻想,而是真有其事。因為親身經歷過,所以描述起來入木三分,真摯感人,躍然紙上。而這裡面如果再加上三分政治正確:也就是人
整理了一些可以提供同為創作者的各位一個可以來參考的地方(⁠*⁠´⁠ω⁠`⁠*⁠)
Thumbnail
靈感是寫作的源泉,沒有靈感就無從下筆。但靈感並不是憑空而來的,它往往來自於我們的生活。生活中處處是素材,只要留心觀察,你就能從中挖掘出寫作靈感。例如,你可以觀察身邊的人和事,記錄下他們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你也可以體驗不同的生活方式,感受不同的生活狀態。此外,你還可以閱讀書籍、觀看電影電視等
自從了解到「物理世界是我顯化出來的」的道理後,我每天都在反覆檢視自己的意識到底投射出了什麼樣的物理世界,有讓我快樂的、興奮的、感動的,也有讓我難過、生氣、不舒服的,甚至自責的情感。 每當發生一個不想要的事件時,我都會重新下決定:
Thumbnail
作者的話: 一旦把不同設定為理所當然的基調之後,就覺得每一次相同都感天動地的。
Thumbnail
在討論之前,我想大多數的創作者都多少學過一點創作手法,但本篇文章並非要討論那些,如果是想看見那些內容可能會有點失望,我之後會在別的文章分享這些創作手法,但今天是想要探討更為根本,出自於你的某些東西。 我們為甚麼會想創作故事?我想大多數人的原因都是:因為被某則故事感動了,所以也想複製那種感受,將
Thumbnail
[擬真] (圖片來自網路生成,非真實,僅供鑑賞,請勿他用)
Thumbnail
人要能好好存活,有時需要「既純真又世故」,既能保護自己不被複雜擊倒,也能支持自己保有單純的信念。
Thumbnail
以前的許多故事 變成了夢,以及 生活的一部分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這應該是寫故事的人常有的一個問題:若非親身經歷,哪能刻骨銘心?這一年來看的小說及短文比過去多,這種感覺尤甚。報紙上的讀者投書,或者某單位徵文比賽的雀屏中選者所敘述的故事,通常不是憑空幻想,而是真有其事。因為親身經歷過,所以描述起來入木三分,真摯感人,躍然紙上。而這裡面如果再加上三分政治正確:也就是人
整理了一些可以提供同為創作者的各位一個可以來參考的地方(⁠*⁠´⁠ω⁠`⁠*⁠)
Thumbnail
靈感是寫作的源泉,沒有靈感就無從下筆。但靈感並不是憑空而來的,它往往來自於我們的生活。生活中處處是素材,只要留心觀察,你就能從中挖掘出寫作靈感。例如,你可以觀察身邊的人和事,記錄下他們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你也可以體驗不同的生活方式,感受不同的生活狀態。此外,你還可以閱讀書籍、觀看電影電視等
自從了解到「物理世界是我顯化出來的」的道理後,我每天都在反覆檢視自己的意識到底投射出了什麼樣的物理世界,有讓我快樂的、興奮的、感動的,也有讓我難過、生氣、不舒服的,甚至自責的情感。 每當發生一個不想要的事件時,我都會重新下決定:
Thumbnail
作者的話: 一旦把不同設定為理所當然的基調之後,就覺得每一次相同都感天動地的。
Thumbnail
在討論之前,我想大多數的創作者都多少學過一點創作手法,但本篇文章並非要討論那些,如果是想看見那些內容可能會有點失望,我之後會在別的文章分享這些創作手法,但今天是想要探討更為根本,出自於你的某些東西。 我們為甚麼會想創作故事?我想大多數人的原因都是:因為被某則故事感動了,所以也想複製那種感受,將
Thumbnail
[擬真] (圖片來自網路生成,非真實,僅供鑑賞,請勿他用)
Thumbnail
人要能好好存活,有時需要「既純真又世故」,既能保護自己不被複雜擊倒,也能支持自己保有單純的信念。
Thumbnail
以前的許多故事 變成了夢,以及 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