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性

詩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詩性

人如何能自由、自在的追逐自己的理想,且始終保持誠實和坦誠的態度,一以貫之的堅持下去。並以心中的構思與藝境,呈現世上的美好。讓生命活出具有特色的態樣,不落俗套的去呈現真實,這個問題就構成人類存在的“可能性”。


哲人呂德格曾說過:

「人類不僅僅局限於此時此刻,局限於當下的實際,人類存在之外有一個“存在的盈餘”,這個盈餘就是可能性。」

而因為人有「可能性」所以人類的存在是指向前的,總是不停的將自身推向延伸在前方的可能通路。可能性因此與想像`與時間,尤其與未來相連。這種內在的動力,讓人可以面對生活的不易,而微笑以對。

而「可能性」本身是被創造的,是想像的,是虛幻的,非現實的。如此生活中現實與想像的界線變得模糊。心中詩性被觸發,富詩意的感知,使人生如夢的喻語,成了生命的動能。

德國哲學詩人赫爾德林的《夢》呈現了這種的能動。


沒有什麼比夢境

更讓我渴望

她的擁抱內

一切如水般凝靜

用以親吻我的唇間

沒有悲傷,沒有嘲笑

也從不深埋喜悅

於其深淵般的眼裡

從未扇動過

肩上長著那雙

夜影般輕盈

的垂天之翼

她卻總能帶我飛翔

前往閃閃發亮的

未知之地


希望女神,讓美好的想像可能實現。以夢想來賦詩,層高詩的境界,臻至未知之境,自古,詩「可興,可觀,可群……」,詩意蘊不僅在文字的優美,而是可之於生活的實踐,所以每個人的心中都有ㄧ首詩,可以在戮力生活中吟唱,快樂、悲傷時療癒,在歲月裡優雅。








avatar-img
浩秦的沙龍
4會員
129內容數
ㄧ層不變的生活,唯有佛禪可令生生機,這與信仰無關,佛禪療心境界領航,學佛多年以禪調作息,律規中細會生活點滴,文以記述禪趣,禪以慈悲為懷,分享文章理趣,願助有緣人禪入生活,長精神意志,向生氣勃發,存而日日向好,佛禪力不可思議,世道艱苦,唯禪心可離苦得樂。恭筆入禪,閱者同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浩秦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感 最近網路熱議斷食善終,述臨命終者漸斷飲食,至最後僅沾滴水以待時至之事。 有關此事,弘ㄧ法師曾於微疾時,便似已感知時至,拒絕所有的醫藥,有人來探病,便婉轉的說:「請你念佛迴向給我即可,我要專心念佛,求生淨土。」 而在往生前數日,便不再進食,唯有喝些溫水而已。並交代妙蓮法師處理他的後事。
親愛 面對死亡,有些人的名字會隨著時間的流逝,從我們記憶中消失,而唯有親人留在記憶會不時想起,但我們還是要不斷的面對告別,不斷的接受告別,在哭過之後,存續愛繼續往前走。 近日ㄧ位友人來訊,述說對已故父兄的無盡思念,對昔承愛的日子無法忘懷,字裡行間流露真情,追憶成長路上的點滴,父兄身影歷歷在目
教育 這幾天大學新生入學,看著小兒成了大學生,心中百感交集,世代在求知的路上,重覆著學院教育的薰習,學習專以就業為導向,對人格與思考的培養,卻付之闕如。 高尚優雅的人格教育,在制式的教學課程中是沒有的,獨立思索的養成,也是希缺的,學生在制式的教育下,只習了一身的匠器,離開學校,進入社會就隨波逐流
清白 這幾天「清白」兩字,頻繁的出現在人們視野,也喚起了我思憶吾父曾諄諄教誨,清白傳家,這是先祖父輩世代雖不為官,但所職以財會審計為主,特重操守德行,猶記父親ㄧ生婉拒年節贈禮。誠信敬業勤儉樸實的度過了他清如水,明如鏡的平實人生。 而留給我們兄弟最寶貴的遺產,就是「清白」二字。問心無愧於天地之間俯
與佛對話 話說“與佛對話‘’這件事,基本上是相當弔詭的,因凡夫藉由語言溝通是屬低維度的,而佛祖自涅槃後是以“法”的維度來度眾生。 在《摩訶止觀》有云:「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種世間。百法界即具三千種世間。」 此即以傳「一念三千」的心法,使凡夫得以提高維度與佛交流
感 最近網路熱議斷食善終,述臨命終者漸斷飲食,至最後僅沾滴水以待時至之事。 有關此事,弘ㄧ法師曾於微疾時,便似已感知時至,拒絕所有的醫藥,有人來探病,便婉轉的說:「請你念佛迴向給我即可,我要專心念佛,求生淨土。」 而在往生前數日,便不再進食,唯有喝些溫水而已。並交代妙蓮法師處理他的後事。
親愛 面對死亡,有些人的名字會隨著時間的流逝,從我們記憶中消失,而唯有親人留在記憶會不時想起,但我們還是要不斷的面對告別,不斷的接受告別,在哭過之後,存續愛繼續往前走。 近日ㄧ位友人來訊,述說對已故父兄的無盡思念,對昔承愛的日子無法忘懷,字裡行間流露真情,追憶成長路上的點滴,父兄身影歷歷在目
教育 這幾天大學新生入學,看著小兒成了大學生,心中百感交集,世代在求知的路上,重覆著學院教育的薰習,學習專以就業為導向,對人格與思考的培養,卻付之闕如。 高尚優雅的人格教育,在制式的教學課程中是沒有的,獨立思索的養成,也是希缺的,學生在制式的教育下,只習了一身的匠器,離開學校,進入社會就隨波逐流
清白 這幾天「清白」兩字,頻繁的出現在人們視野,也喚起了我思憶吾父曾諄諄教誨,清白傳家,這是先祖父輩世代雖不為官,但所職以財會審計為主,特重操守德行,猶記父親ㄧ生婉拒年節贈禮。誠信敬業勤儉樸實的度過了他清如水,明如鏡的平實人生。 而留給我們兄弟最寶貴的遺產,就是「清白」二字。問心無愧於天地之間俯
與佛對話 話說“與佛對話‘’這件事,基本上是相當弔詭的,因凡夫藉由語言溝通是屬低維度的,而佛祖自涅槃後是以“法”的維度來度眾生。 在《摩訶止觀》有云:「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種世間。百法界即具三千種世間。」 此即以傳「一念三千」的心法,使凡夫得以提高維度與佛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