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錢放定存
2.購買投資型保單
3.買一堆很貴的終身險
4.購買高殖利率債券(俗稱垃圾債)
5.購買高利率外幣定存基金(如南非幣定存)
6.輕鬆耍廢就能賺錢的工作
7.花費你所有精力與時間的高薪工作
8.每天過著小確幸的旅遊追劇生活
9.存金融股當成定存
10.買老屋隔套當房東
大家都知道無論是美國或是台灣,長期通膨的目標都是控制在2%左右,讓物價穩穩的上漲。但台幣定存的利率大約只有1.5%,連通膨都贏不了。
也就是說放在定存的錢每年實質購買力會損失0.5元,你以為放在定存可以賺到利息,但實際上你的財產價值卻下降了。現金則是每年會少2塊的價值,比放在定期還慘。如果又遇上這幾年通膨失控飆高的情況,你的100塊一年就少了6、7塊錢了。
但現金和定存在你的資產裡還是必要的存在,手上握有3~6個月的緊急備用金,這比錢只能放現金或活存,以備不時之需。1、2年後要使用的錢,例如房子頭期款、學費…等,也建議放定存就好,如果拿來投資結果賠錢了,時間一到就不得不忍痛賣出,造成虧損導致費用付不出來,反而是本末倒置。
定存本身並不危險,危險的是你以為定存讓你賺到利息,但其實你的資產像溫水煮青蛙一樣,一點一滴的在減少。
台灣有很多人會存金融股,存個幾百張以後就可以靠配息過活!
嚴格來說這個做法沒有錯,我也不反對,但為什麼說存金融股很危險呢?
其實危險的是你的心態!太多人存金融股的心態是,銀行不會倒,所以買金融股就跟把錢放在銀行一樣很安全,買金融股殖利率還比較高呢~~
但千萬別忘記了,金融股是股票,而且是個股,台灣的銀行雖然大到不能倒,但沒人說股價不能跌啊!曾經國泰金股價將近2000,但現在不到70...
存金融股這個投資方式本身沒有錯,也有許多人真的靠著這個方法致富,財富自由領配息就能過活,但前提是你了解上述的風險,個股和指數型ETF不同,不是跌下去就一定能漲回來的。
因為我無法判斷何時該買何時該賣,所以我選擇指數型ETF來投資,只要世界經濟成長,他就會繼續向上。
同理投資型保單、高殖利率債券、高利率外幣定存基金也是如此,這些投資產品本身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很多購買者完全不了解內容就去購買…最後連自己買了什麼也不知道。
台灣人最愛買的保險除了投資型保單外,就是終身險了。大家最討厭「吃虧」的感覺!我也是非常討厭,剛出社會的時候買了個終身壽險,一年保費記得將近3萬5,等我去世的那天可以領回100萬。一個25歲的人買的100萬終身壽險,等到50年後真正領到都不知道剩下多少價值了。而一年3萬5可是社會新鮮人一個月的薪水呢!
保險的重點是保額要足夠,真的遇到重大事故,那筆錢可以讓你專心治病才是重點。而不是為了不要「吃虧」,購買了保費很高,但保額卻完全不夠的終身險,等到真正需要用錢的時候,才發現當初保的根本不夠用…才是得不償失阿。
在職場上有兩種人,一種是拼命工作求高薪,上班壓力極大,工作時間極長,人生除了上班就是睡覺。你可能會在工作上獲得需多的金錢,但卻損失了時間和健康。況且上班壓力過大,許多人會用購物來抒發壓力,最後連錢都沒有存到…
「金錢」絕對不會是你人生的第一順位,人生五顆球「工作」、「家庭」、「健康」、「朋友」和「心靈」,工作是唯一一顆即使掉到地上,還有機會反彈的球,其他四顆就像玻璃球一樣,掉到地上可能會碎掉,再也無法谷底反彈。
而過於輕鬆,無法讓你長進的工作當然也不好。開始投資之前,你必需先有本金,增加本金一開始最有效的就是本業收入。努力將本業收入提升到一個程度後,存下錢來,多花點時間了解讓錢為你賺錢的方法,是通往財富自由不可獲缺的步驟。
最後是買老屋隔套當房東,嚴格說起來並沒有不好,但其中藏著很多陷阱。當房東很成為完全的被動收入,房客的問題、房子的問題…有許多突發狀況需要處理。另外隔成套房本身有法規的問題,如果不遵守法規,最後出事了會得不償失。
在現金打房的氣圍下,老屋只會愈來愈難賣,愈來愈沒有價值。第二間房只能貸款5成,代表著換屋變得更困難了。大家會更重視能貸款8成的第一間房屋。加上現在家庭人口愈來愈少,小2房的輕屋齡房子會愈來愈搶手,而老屋會愈來愈不受歡迎。
買房投資,賣出的策略也是很重要的!
「日本求職全攻略」和「邁向財富自由的勝利方程式」電子書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前往訂閱下載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