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陀兒帶給我的颱風理財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開頭介紹>>

打給鶴! 

我是威爾,來自熱情的南台灣

是一位『商科出生工科底』因緣際會認識保險的理性業務

後來因實際理賠事故感受到保險價值,並努力傳遞保險價值的小小業務經理

 

這幾天發生了撼動南台灣的大事

甚至有許多梗圖應運而生說到『高雄人10月份都還沒上到班』

就是因為近50年來首例從西半部登陸的強颱#山陀兒正式向台灣宣戰拉~~!

raw-image


<<前言>>

在筆者出生以來,經歷了數十個颱風襲擊台灣

事故雖然有大有小,但這些颱風冥冥之中都有個共通點

那就是『絕大數』都從台灣的東部襲擊台灣

而國人引以為傲的護國神山『中央山脈』(不是台積電啦!都可以將颱風的氣勢削弱不少

以至於人口數量眾多的西半部都相對可以不用承受第一時間的衝擊(辛苦東部人了

 

而這次之所以會舉國甚至到多個國家都在紛紛討論

是因為#山陀兒 除了超廣的暴風半徑和能創造17級風的可怕實力外

這次的登陸是近50年以來唯一的強烈颱風從『西半部登陸』而這也勢必會造成

極大的損害…嗎?(埋個伏筆

raw-image


<<災害前應變>>

而坦白說,筆者我呢

從小就是一個覺得就算颱風洪水來應該也不會太嚴重的人(真的是白目XD,但也許是過去都被削落過

所以也鮮少有好好做好防颱措施或搶著買菜

 

但這次不一樣了!

9/30這天,可能是新聞媒體的渲染亦或者是身旁好友的緊張感染了我

讓我覺得這次好像不一樣(本來就不一樣好嗎!西部登陸很可怕的

應該要好好的準備一下,於是跟著家人一起到了全聯採買蔬菜伙食

原本甚至想說買個一天份就好,但基於家人們的勸說就多買了幾天份

 

回到家中也開始把行動電源都拿出來充電、甚至準備水桶來儲水

雖然覺得也不太可能有什麼大狀況,但就是有股『危機感』油然而生

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入睡

 

<<颱風跌倒了>>

10/1是原定的颱風登陸日,政府也果斷的實施預防性的颱風假

讓大家可以待在家中好好準備面對疾風吧

結果! 當天給我的感覺就是『看吧!就說不會很嚴重 下下小雨吹吹涼風而已』

這可怕的#山陀兒 不知道哪根筋不對,既然像是跌倒一般地原地踏步(甚至有人戲稱是墾丁物價太貴不敢靠近XD

 

終於在10/3的中午

一股狂風伴隨暴雨敲打在家中陽台的遮雨棚,原來它悄悄的在小港登陸了

因為登陸地點距離住家較近,當時可為看到世界奇景

雨水平的飛、招牌各種掉落、路牌空中飄etc..

 

而高雄多處地區因風雨過大導致電線線路被吹斷、淹水、甚至停電停水情況

按地區來說可以分為停數小時到數十小時的時間,而這時的我才意識到這次真的不得了

 

<<為何能夠不受影響>>

不過就算發生了停水、停電等突發狀況

這次的事故對筆者來說其實沒有太大的實質影響

 

這也讓我開始反思一件事

為什麼能夠在外面狂風暴雨店家門戶緊閉,室內又斷水斷電的情況下

仍然可以安心躲在家裡休息辦公呢?

 

因為在颱風開始來臨前,這心中的危機感促使我

準備了很多行動電源並盡可能的充滿電、儲備了很多水、在於伙食部分也有提早採買

正因為在面對災害之前有預感會有這些狀況所以開始準備

也因為這些『未雨綢繆』的舉動讓我和家人們可以安心地度過這可怕的天災

 

<<人生借鏡>>

其實小至天災期間大至人生區間

筆者認為很多事情的發生不都是『無法預測』的嗎?

 

以這#山陀兒 為例,原先氣象預報預測會從東部登陸,後來一個華麗轉身向下走去

正當以為要一路向南方遠離,結果一個回馬槍又轉了上來向著人口眾多西部城市進逼

雖然在海上醞釀許久一登陸果然勢不可擋,但短短的時間內卻又消失在了高雄地區而沒有繼續北上

raw-image


人生如同天災一樣難以預測,面對即將發生的事情

不確定是否會登陸、不確定是否會釀災、不確定會持續多久

但因為我們做好了準備可以坦然應對這些狀況

 

這讓筆者想到

這不正像是我們常常在規劃理財時常遇到的概念嗎

早期常說要為退休做準備,因為人可能不會生病、不會失能但『一定會老』

而現在閱讀本篇的讀者,您期望用什麼樣的方式來照顧自己後半人生呢?


raw-image
raw-image


但坦白說這些都不應該與年齡掛鉤

而所謂退休,個人覺得應該以『主動性收入』來切入

 

根據勞動部調查

普通民眾在退休之後將面臨20年的無工作收入狀況

到底是有做好準備能夠過著滋潤的生活開始想做啥就做啥

還是到頭來又再次回到職場『為了生活而工作』就看看現在的自己是否有觀念

raw-image


萬一 ! 

有天突然間喪失掉了主動收入,我們的生活會變得如何?

亦或者是到了步入第三人生的時間時,帳戶的錢能夠支應多久的生活開銷呢?

 

為何有些人可以早早就“離開職場“甚至”不為錢留在職場“

有些人會說因為他們很有錢、或他們有利息收入、租金收入去cover他的生活費開銷

 

但!這不也是人家有在好幾年前開始投資理財種下種子,到了現在開始享受的果實嗎

所以關鍵在於開始去『著手準備』這件事

 

<<實際案例>>

2019年的新聞報導

台灣知名演員周遊,藉由保險規劃,年領百萬元逍遙生活

採訪時表示從年輕時就把保費當存錢,雖然當時來是把錢花出去,但現在可以收錢了

雖然保險不像自己本身的古董收藏能創造百倍價值

但每年收到領錢通知仍然讓她像把古董賣出高價一樣開心

raw-image

 

為何社會上越有錢的人越願意使用保險列入退休理財資產配置

因為它的特性、他的機制

能夠『穩定且持續性的』創造源源不絕的現金流,這就是我們的庫存

確保了在喪失主動收入時仍有持續性收入會入帳照顧好我們

 

<<誰適合用保險規劃退休呢?>>

在說答案之前,我想帶各位思考幾個點

1.    不確定投資工具能保證持續獲利的人

2.    不確定目前累積的財富能應付主動收入突然中斷的人

3.    目前還沒有著手規劃的人

 

所以到底誰適合呢?

答案是:每個人!

raw-image


 

善用工具、發揮各自優勢才是最佳解答

唯一能肯定是不論你選擇的是什麼工具,未來的生活都是因為你這個『決定』

而多了選擇的權利

 

<<結語>>

本篇的分享就到這邊

透過文章和每位讀者分享,山陀兒颱風帶給我的退休理財觀

唯有提早著手準備,面對即將到來的生活才有選擇的權利

 

也請每位耐心看到這邊的讀者仔細想想

如果你不知道錢跑去哪裡,通常就是會進了別人的口袋裡”

『存多』以後輕鬆用 『存少』以後少少用 『不存』以後都沒得用”

 

面對未來沒有主動收入的生活

保險不一定是最有效益的工具,但卻是最穩定也是最簡單的工具

若您有關於退休規劃想法、或想創造穩定現金流

也歡迎直接來訊與我討論,給您一點方向與建議(下面有我的電子名片拉~)

https://linkbio.co/6061214CfW5yI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威爾小學堂-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23
威爾的新年度沙龍計畫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avatar-img
威爾小學堂
4會員
27內容數
威爾小學堂的其他內容
2025/03/24
消失了快要一個月,威爾到底跑哪去 大家!我回來拉,終於結束三月的奔波可以回來持續跟大家分享了 今天這篇文章比較輕鬆,想來跟大家聊聊我這個月都在做什麼 威爾沒有不見,只是完成好多自己的目標&做了很多客戶服務 所以不要擔心拉!之後會持續跟大家傳遞保險知識 也已經想好很多主題未來慢慢創作摟~
Thumbnail
2025/03/24
消失了快要一個月,威爾到底跑哪去 大家!我回來拉,終於結束三月的奔波可以回來持續跟大家分享了 今天這篇文章比較輕鬆,想來跟大家聊聊我這個月都在做什麼 威爾沒有不見,只是完成好多自己的目標&做了很多客戶服務 所以不要擔心拉!之後會持續跟大家傳遞保險知識 也已經想好很多主題未來慢慢創作摟~
Thumbnail
2025/02/28
俗花說得好,靠山山倒靠人人跑,靠自己最好 不過套用在政策福利可能將面臨靠政府『吃不飽~』 根據最新的勞保局統計,請領老年年金的金額過半數人申請人連2萬都不到 面對不婚不生少子化及通膨不斷的問題,我們到底該如何應對未來的生活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討論看看吧?
Thumbnail
2025/02/28
俗花說得好,靠山山倒靠人人跑,靠自己最好 不過套用在政策福利可能將面臨靠政府『吃不飽~』 根據最新的勞保局統計,請領老年年金的金額過半數人申請人連2萬都不到 面對不婚不生少子化及通膨不斷的問題,我們到底該如何應對未來的生活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討論看看吧?
Thumbnail
2025/02/26
前幾天參加社團的活動,碰巧遇到社友發生車禍 事發地點就在附近,就馬上放下了手邊的事情去現場協助 從陪同處理筆錄、車輛估價、醫院驗傷,讓他每個流程都能夠安心 而處理事故的當下也發現,對肇沒有業務及時幫助時難免也產生無助感 所以想利用這篇文章來讓大家能夠清楚事故發生時應該做什麼 存在手機以備不時之需
Thumbnail
2025/02/26
前幾天參加社團的活動,碰巧遇到社友發生車禍 事發地點就在附近,就馬上放下了手邊的事情去現場協助 從陪同處理筆錄、車輛估價、醫院驗傷,讓他每個流程都能夠安心 而處理事故的當下也發現,對肇沒有業務及時幫助時難免也產生無助感 所以想利用這篇文章來讓大家能夠清楚事故發生時應該做什麼 存在手機以備不時之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2024年10月,名為「山陀兒」的颱風襲擊臺灣,帶來系列挑戰與考驗。本篇文章詳細記錄了颱風的行進路徑、帶來的影響及臺灣人如何面對這場自然災難。從外海的預報到高雄的登陸,山陀兒以迫近的威力,讓民眾緊急應對,展現團結與愛的精神。本文深刻反映了臺灣人面對颱風的智慧與勇氣。
Thumbnail
2024年10月,名為「山陀兒」的颱風襲擊臺灣,帶來系列挑戰與考驗。本篇文章詳細記錄了颱風的行進路徑、帶來的影響及臺灣人如何面對這場自然災難。從外海的預報到高雄的登陸,山陀兒以迫近的威力,讓民眾緊急應對,展現團結與愛的精神。本文深刻反映了臺灣人面對颱風的智慧與勇氣。
Thumbnail
這幾天發生了撼動南台灣的大事 甚至有許多梗圖應運而生說到『高雄人10月份都還沒上到班』 就是因為近50年來首例從西半部登陸的強颱#山陀兒正式向台灣宣戰拉~~! 揪竟這樣的天災帶給筆者什麼樣的反思和理財觀 讓我們一起看下去
Thumbnail
這幾天發生了撼動南台灣的大事 甚至有許多梗圖應運而生說到『高雄人10月份都還沒上到班』 就是因為近50年來首例從西半部登陸的強颱#山陀兒正式向台灣宣戰拉~~! 揪竟這樣的天災帶給筆者什麼樣的反思和理財觀 讓我們一起看下去
Thumbnail
2024年9月,颱風山陀兒橫掃亞洲,對臺灣高雄市和山區造成重大損害。這場強烈的颱風帶來了暴雨和強風,迫使許多居民撤離以確保安全,並影響了日本和菲律賓等國。瞭解颱風的定義、相關詞彙和安全提示,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應對自然災害。
Thumbnail
2024年9月,颱風山陀兒橫掃亞洲,對臺灣高雄市和山區造成重大損害。這場強烈的颱風帶來了暴雨和強風,迫使許多居民撤離以確保安全,並影響了日本和菲律賓等國。瞭解颱風的定義、相關詞彙和安全提示,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應對自然災害。
Thumbnail
山陀兒颱風自從形成後,沒多久就來到臺灣西南外海,撐著又撐著,要來不來的,終於在今天中午登陸高雄小港。 本週適逢小鎮三年一科的迎王,前三天活動都順利完成,但第三天晚上因為遇到屏東停班停課,當晚就公怖除了七角頭,其他不管外地來的或鎮內其他宮廟都立地解散,不過當天無風無雨(偶有小雨),宮廟還是都完成入廟
Thumbnail
山陀兒颱風自從形成後,沒多久就來到臺灣西南外海,撐著又撐著,要來不來的,終於在今天中午登陸高雄小港。 本週適逢小鎮三年一科的迎王,前三天活動都順利完成,但第三天晚上因為遇到屏東停班停課,當晚就公怖除了七角頭,其他不管外地來的或鎮內其他宮廟都立地解散,不過當天無風無雨(偶有小雨),宮廟還是都完成入廟
Thumbnail
臺灣受到颱風侵襲,一名居民看著窗外颱風肆虐,表達對颱風損害和大自然的恐懼和擔憂。生活的瑣事和颱風造成的破壞交織在一起。
Thumbnail
臺灣受到颱風侵襲,一名居民看著窗外颱風肆虐,表達對颱風損害和大自然的恐懼和擔憂。生活的瑣事和颱風造成的破壞交織在一起。
Thumbnail
天然的屏障 多年來,台灣在面對颱風的威脅時,中央山脈如同天然的屏障,為台灣抵擋了不少風雨。每當颱風侵襲台灣,尤其是當颱風路徑位於台灣的邊緣時,沒有山脈的阻擋就顯得尤為危險。這些山脈幫助減弱了颱風的力量,使得台灣免於更嚴重的災害。 北台灣的邊緣 然而,這次颱風的路徑位於台灣的邊緣,尤其是北部
Thumbnail
天然的屏障 多年來,台灣在面對颱風的威脅時,中央山脈如同天然的屏障,為台灣抵擋了不少風雨。每當颱風侵襲台灣,尤其是當颱風路徑位於台灣的邊緣時,沒有山脈的阻擋就顯得尤為危險。這些山脈幫助減弱了颱風的力量,使得台灣免於更嚴重的災害。 北台灣的邊緣 然而,這次颱風的路徑位於台灣的邊緣,尤其是北部
Thumbnail
一、莫拉克颱風     莫拉克颱風是一個中度颱風,8月7日23時50分左右從花蓮市附近登陸,8月8日14時從桃園附近出海,它在臺灣停留了14~15個小時左右,不過就在這14~15個小時中,因為暴風圈和西南氣流同時影響之下,造成累積雨量就超過年平均2500mm。高雄甲仙的小林村,在這次的莫拉克風災中
Thumbnail
一、莫拉克颱風     莫拉克颱風是一個中度颱風,8月7日23時50分左右從花蓮市附近登陸,8月8日14時從桃園附近出海,它在臺灣停留了14~15個小時左右,不過就在這14~15個小時中,因為暴風圈和西南氣流同時影響之下,造成累積雨量就超過年平均2500mm。高雄甲仙的小林村,在這次的莫拉克風災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