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唉呦/台南大專中心助理
在台南大專,每年10月都會舉辦迎新活動,今年以「走讀」的方式進行。走讀,顧名思義即是「邊走邊讀」,藉由雙腳走到某個地方,親身體驗當地的人文歷史。而我們走讀的場域正是位在台南大專中心後方的「大學路22巷」,這是一條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巷子,連接著附近商圈的小徑。
走讀的起點從我們身處的「台南基督教大專中心」開始,講師家永實介紹著大專建築,從禮拜堂的外觀到整個中心的門面。在這次走讀之前,我們從來沒有那麼仔細地欣賞這棟擁有近55年歷史的建築,也從未發覺這些空間的設計背後蘊藏著深厚的學問。建築中大量開窗、中庭天井迴廊,以及禮拜堂屋頂空間的巧妙運用,無不體現出現代主義建築「開放空間布局」與「功能主導」的設計特色。
結束了第一站的介紹後,我們正式走進22巷中,相比外面熙攘的馬路,這裡顯得格外幽靜,而隨後參觀的「台南天主教大專中心」也帶給我們同樣的寧靜感。走進中心室內,映入眼簾的分別是右側以紅磚瓦建造的交誼區和左側莊嚴的聖堂,涼爽的空氣與紅磚的設計,讓人感受到一股平靜又溫暖的氛圍。相較於一般的天主教會,這裡並沒有過多的裝飾,體現了「少即是多」的設計特色。
最後,我們來到22巷尾端,也是這次走讀的最後一站—「信義會善牧堂」。善牧堂為1961年所建,是兩層樓高的建築,外觀以紅色清水磚作為設計。在進入禮拜堂之前,老師帶我們參觀了靠近建築後方的小禱告室。禱告室面向東邊的牆上有一扇特別的圓形窗戶,形狀宛如賓士LOGO,是這個空間主要的自然光源,而這扇平均分為三等分的圓形窗戶,也隱含著三位一體的意義。進入禮拜堂的二樓後,可以清楚地看到梯形式的屋架與挑高的設計,增加了整體室內的寬闊感,讓與會者進入聖殿後能感受到這裡的莊嚴與寧靜。
在這一段走讀旅程中,我們參觀不同的會堂,欣賞建築的美學,但更重要的是透過這些空間去了解其背後的故事與意義。每一個建築的角落都蘊藏著歷史的痕跡與人們的記憶,或許正是因為這些歷史的重量,使我們每次踏入其中時,都能夠感受到一種無法言喻的情感連結。試著放慢腳步,細細品味身邊的每一個角落,並用新的視角去欣賞那些看似平凡的事物,從而發現其不凡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