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奧本海默》中,有個耐人尋味的情節。
科學家奧本海默被人誣陷成間諜,飽受公眾質疑。
聽證會上,昔日好友泰勒突然倒戈,指控奧本海默在單位一手遮天,幹擾其他科學家的研究,阻止大家為國家做貢獻。
隨後,還故作姿態地與奧本海默握手告別。
換作一般人,肯定怒不可遏。
奧本海默卻不同,他體面地與泰勒握了手。
此後,默默斬斷了與他的聯系,把此事忘得一幹二淨。
看完不得不感慨:這才是強者的社交格局。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喜歡和爛人硬碰硬,結果付出了更多的心力成本。
但強者向來幹脆利索,見勢不對,及時撤退,絕不拖泥帶水。
01
與人爭鬥不休的結果是什么?
我跟你講兩個故事。
一個是數學家萊布尼茨。
在微積分這門學科中,有個重要的公式,叫“牛頓-萊布尼茲公式”。
看到這個名字,你可能會以為這倆人是好朋友,或者是關系好的合作夥伴。
事實卻恰恰相反。
萊布尼茨為了證明自己是微積分的第一發明人,和牛頓鬥了一輩子。
牛頓指責萊布尼茨偷了他的微積分。
萊布尼茨卻表示,是自己獨立發現這個理論,並且發表成果早於牛頓。
牛頓認為,自己早在十年前的筆記中就提到過微積分,且在運用上造詣更高。
但萊布尼茨表示,自己提出的微積分概念和運算法則,是牛頓所不能及的。
在外界看來,兩人的研究各有側重,也各有貢獻,實在沒必要爭論不休。
但兩人還是帶領自己的支持者,展開了長達十多年的論戰。
牛頓上任英國皇家學會會長後,還專門成立了一個專項調查組來代替自己搶奪微積分的發明權。
勢單力薄的萊布尼茲多次提出聲明,均被駁回。
花費大量心力糾纏在此事上,萊布尼茨本就孱弱的身體變得每況愈下。
1713年,英國皇家宣布牛頓為微積分的第一發明人。
萊布尼茨聽後,一病不起,三年後與世長辭。
去世時僅有一位秘書和一位醫生為其送行。
02
第二個故事,關於作家王爾德。
家世顯赫的王爾德前半生可謂是人生贏家。
他極富才華,10歲獲得文學普托拉獎章,20歲出版詩集,28歲在美國巡回演講,33歲成為知名雜志的總編。
他家庭美滿,妻子貼心貌美,兩個兒子聰明可愛,愛情事業雙豐收。
然而這一切,在了1895年發生了巨變。
那年,在他常去的俱樂部門上,有人用海報詆毀他的作品“低俗下流”,指責他本人裝腔作勢。
貼海報的人,正是當地臭名昭著的昆斯伯理侯爵。
詆毀他不為別的,只因他和兒子吵架,然後發現兒子和王爾德往來頻繁,於是想到拿王爾德出氣。
朋友勸王爾德,沒人會把昆斯伯理侯爵的話當回事,別理他,隨他去吧。
王爾德卻咽不下這口氣,非要提起上訴。
他暫停所有劇本和小說的創作,把精力用來打官司。
兩人在法庭上激烈爭辯,結果卻是王爾德起訴失敗,還被法庭判處“行為失當罪”。
敗訴之後,王爾德被判兩年苦役,前程毀於一旦,妻子帶著孩子改嫁。
刑滿出獄後,過去的生活已無法挽回。
他不再被主流文學界所接納,只能獨自忍受窮困,年僅46歲便鬱鬱而終。
03
兩位都是各自領域的翹楚,專注於手頭上的工作,肯定會有一番作為。
可他們置大好前途於不顧,非要在瑣事中糾纏不休,誓要爭出個上下高低。
結果搭上了自己的後半生,實在是可悲又可歎。
所以說,人勝負欲太強,真不是好事。
生活中肆意挑起戰爭的人隨處可見。
你升職加薪,他信口雌黃,在背後蛐蛐你走後門,靠關系;
你開車走在路上,他不小心撞你一下,反過來罵你不長眼睛;
你說地球是圓的,他嘲笑你見識短淺,跟你掰扯地球是方的。
你氣不過,下場應戰。
就如同在泥潭裏摔跤,贏了,你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得不償失。
輸了,你又滿身的戾氣和不甘心,容易意氣用事。
不管是哪種結果,你都是輸家。
與其圖一時的氣性,惹得自己汙漬滿身,不如就當自己走了黴運,快步離開那個泥潭。
政治學者帕金森曾經提出一條很有意思的定律,叫做“帕金森雞毛蒜皮定律”:大多數人,考慮一件事情的時間和事情的重要性成反比。
和背後誹謗你的人自證清白VS集中精力提升業績;
與撞你車的人破口大罵VS認栽離場駛向你的目的地;
試圖跟認知低下的人費力解釋VS閉口不言埋頭讀書。
在雞毛蒜皮的小事上浪費時間,抑或是在真正有價值的事情上投注心血。
你的選擇,決定了你的格局和遠見。
真正的智者,都會主動繳械投降。
不是他們不想鬥,也不是他們鬥不贏,只是他們不屑於加入無謂的戰爭。
04
美國棒球史上有一位傳奇球員——傑基·羅賓遜。
為了致敬他的背號42,現在的職業棒球大聯盟的選手都自覺避開了這個數字。
而到每年的4月15日,所有的球員教練都會自覺穿上42號球衣表示紀念。
傑基·羅賓遜是是一名黑人棒球手,一個偶然的機會被球隊經理發掘,加入著名的布魯克林道奇球隊。
這是一支白人球隊,在種族歧視十分嚴重的當時,他不能和隊友們一起用餐,不能使用白人的廁所和浴室。
訓練時,隊友孤立他,教練區別對待他。
比賽的時候,對手時不時對著他的頭部進行惡意投球,甚至連觀眾都出言不遜對他進行辱罵。
說不上頭,是不可能的,但每當他想沖上去報複的時候,他總能想起自己和老板的一次對話。
在聘用他之初老板就警告過他:遇到不公,一定不要讓憤怒占據大腦。
傑基·羅賓遜不解:你想找的是一個沒膽量回擊的球員嗎?
老板說:“我想找一個有膽量不回擊的球員。
你要明白,只要這個世界承認兩件事我們就贏了:你是一個有教養的紳士,而且還是一位偉大的棒球球員。”
在他日後的職業生涯中,他避免了一切沖突,忍受了所有不公,把時間和精力都用在訓練和比賽上。
最終,他為道奇隊拿下了成立73年第一次世界大賽的冠軍,用實力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想起心理學上的一個理論。
每個人處理的每一件事,都是“大腦重塑 ”的過程。
與什么樣的事打交道,你就會不由自主地“扮演”相應的角色,直到真正成為那個樣子。
和胡攪蠻纏的人較勁,你不知不覺就會失去理性;
和強詞奪理的人爭論,你慢慢也會變得張牙舞爪。
易定者無感,易感者無定。
明確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清楚當下自己最重要的東西是什么,才不容易被外界的惡意所挑釁。
人生苦短,浪費一分一秒的時間在爛人爛事身上,都是對自己的消耗和不尊重。▽遇到捕獸夾其他野獸只會嚎叫掙紮,而狼會咬斷自己的腿來逃生;
雄鷹遇到烏鴉的騷擾不會被激怒,也不會反擊,只會往更高處飛翔。
結果,其他野獸成了獵人的盤中餐,狼逃出生天,烏鴉在更高處因缺氧而掉落,雄鷹翱翔高空。
狼和鷹的選擇,就是我說的“強者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