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強化投資人長期持有一家公司股票的動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在投資的世界裡,賠錢是讓人很痛苦的事情,然而比起賠錢,底下這兩件事情可能更讓人捶胸頓足:

  • 眼睜睜看著股票上漲,手上卻沒有部位(特別是這檔股票還是自己的觀察名單)
  • 賣掉起飛的股票(特別是在股價修正時就先落袋為安)

這兩件讓人捶胸頓足,甚至不想再打開股票APP的事情會發生,其主要的原因本質不太一樣,前者主要是因為可能還不夠了解公司,還在等待好價位,以至於遲遲不願入手;後者則是因為太專注於獲利了結的思維,而忽略了公司的價值也會隨著時間經過而成長。

面對這兩個問題,如果可以把投資看得遠一點,投資期間長些,那麼是能夠迴避掉這兩個問題的。我閱讀了許多投資相關的書籍,加上自己的投資經驗,綜合起來,我覺得可以歸納為四點,如果投資可以堅守這四點原則,那麼在長期持有股票的期間就可以做比較不害怕,而享受到複利增值效果,而這四點分別為『心理(信仰)』、『基本(好公司)』、『價位(安全邊際)』、『資金(資金控管)』:

  1. 心理(信仰)
    首先要先建立起長期投資的績效表現較好的心理信仰,唯有當相信這個事實時,才會有動力去長期持有股票,否則的話很容易受市場情緒影響而在短線進進出出。這樣信仰的建立,很大一部分取決於是否同意兩個問題的答案:

    第一、在所有的投資工具中,債券、股票、不動產,以歷史統計數據來看,股票的長期報酬是最好的,因此投資是愈早開始愈好,只要投資生涯還有10、20、30年以上,那麼股票通常是最好的資產增值工具的選擇。

    第二、市場擇時(Market Timing),也就是短線買進賣出,試著抓到短線的高低點,是做不到的。根據研究,報酬率的來源主要有三者,資產配置、選股與擇時,擇時是占比最小的,僅約2%左右,也就是短線擇時,有賺有賠,長期下來對投資報酬沒有甚麼貢獻。
  2. 基本(好公司)
    儘管相信了長期投資能強化績效這點,但如果不是指數化投資人,在買到了獲利節節敗退的公司,長期下來也無法有好的投資表現。

    因此這二點則是要買入基本面強健的好公司,量化的方面可以參考毛利率、股東權益報酬率(ROE)、營收年增率、EPS年增率,這些量化指標可以參考過去3-5年的資料;質化的方面需要先了解公司的業務及營運模式(做甚麼的、營收地區、客戶是哪些人),再判斷公司的商業模式在其所屬產業中是否有護城河,好的護城河能夠讓過往的優異量化指標在未來繼續實現,讓投資人能夠願意繼續持有這家公司的股票。

    總的來說,量化指標是屬於過往的客觀事實,投資人在決定投資一家公司時,需要有一些客觀數據來讓自己相信這家公司未來也有可能繼續是好公司,然而投資決策畢竟會參雜了一定程度的主觀判斷,覺得這家公司的商業模式有足夠的護城河便是一種對未來的主觀判斷,在客觀事實與主觀判斷下,一個投資決策就誕生了。
  3. 價位(安全邊際)
    雖然一家好公司值得讓投資人長期持有,但是如果價位買得太高了,在股價修正的時候也常常讓投資人抱不住,看著太大的負報酬讓人萌生停損的想法。

    因此這第三點是要在合理甚至便宜的價位買入公司股票,才能夠增加投資人持有這家公司的信心,因為在合理或便宜的價位,只要這間公司真的有這個價值(也就是值得這個價格),它的價格終究不會偏離它的價值太多,而所謂的合理與便宜價,其實就是葛拉漢所說的安全邊際,意思就是當我們覺得一張股票值100元時,如果我們能等到90元、80元、甚至70元的時候買進,愈低的價格其實提供了我們愈多的下檔保護。一間好公司當然不會常常有這種便宜的打折價出現,因此投資人很長的時間都是在等待,但是好的投資人會在等待時做好準備,在機會出現時毫無猶豫的抓住,否則下一次機會的出現又要再經過漫長等待。
  4. 資金(資金控管)
    最後一點則是提醒我們手上一定要保有現金水位,因為市場總是難以預料的,市場千變萬化,沒有一個投資人能料到所有市場將發生的事情,因此這個現金就是要讓我們在市場出現恐慌與巨大修正的時候,逢低加碼的子彈。

    當市場出現恐慌性賣壓,導致投資人的部位價值減少許多時,投資人的心理常常承受著巨大壓力,這個壓力容易促使投資人想賣掉部位來減少壓力,但常常就是這個賣掉的動作讓投資人無法賺到後來市場回穩後的上漲,而後悔不以。

    市場大跌時想賣股票是人性,而能與之對抗的一個方法就是在低點時能夠有部分現金可以進行加碼(譬如:20%、30%不等,取決於個人),來讓自己能以相對較便宜的價格再度買入一家好公司,只要未來市場回穩而且公司營收獲利仍然保持成長,那麼股價終究還是會上漲的。


上述的這四點,我會再找時間針對每一點進行更加詳細與完整的探討說明。那麼各位夥伴們,你們覺得還有哪些因素能夠強化投資人長期投資一家公司的動力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股市精算師 - 專注價值投資
123會員
81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股市精算師】,目前專欄【專注價值投資】有超過40篇的文章,專欄內容是用來紀錄自己的投資點滴,把自己在投資這條路上一路走來,所閱讀過的書籍、學習到的投資知識與投資經歷記錄下來。
2025/04/28
特里,史密斯(Terry Smith)是人稱英國巴菲特的基金經理人,由他掌管的Fundsmith股票基金創立於2010年11月1日,從201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這13年投資期間的年化報酬率為15.4%,優於同期間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年化報酬率11%。他被稱為英國巴菲特的主要原因..
2025/04/28
特里,史密斯(Terry Smith)是人稱英國巴菲特的基金經理人,由他掌管的Fundsmith股票基金創立於2010年11月1日,從201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這13年投資期間的年化報酬率為15.4%,優於同期間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年化報酬率11%。他被稱為英國巴菲特的主要原因..
2025/04/03
近期在美國川普對等關稅戰下,全球股票市場動盪不安,幾乎每個國家都受到美國川普的關稅影響,只差在程度的高低。 台灣股票市場,0050從農曆春節前的封關到4/2,跌掉了大約12.5%,可以說整個2,3月都是走跌的市場,然而就是這種時候,股票市場愈是動盪不安,投資人就需要愈不慌。 要在市場恐慌的時候做
Thumbnail
2025/04/03
近期在美國川普對等關稅戰下,全球股票市場動盪不安,幾乎每個國家都受到美國川普的關稅影響,只差在程度的高低。 台灣股票市場,0050從農曆春節前的封關到4/2,跌掉了大約12.5%,可以說整個2,3月都是走跌的市場,然而就是這種時候,股票市場愈是動盪不安,投資人就需要愈不慌。 要在市場恐慌的時候做
Thumbnail
2025/03/02
最近在讀查理蒙格的書「窮查理的普通常識」,這本書主要是記載蒙格的投資理念與生平演講內容,這本書其實在2011年就已經出版,在去年2024年12月的時候再版第四版,讀下來的心得跟其他讀過這本書的人一樣,是不太好懂的一本書,而書名上的普通常識當然不像字面上那麼簡單,它其實是指蒙格跨領域思維所運用到的各學
2025/03/02
最近在讀查理蒙格的書「窮查理的普通常識」,這本書主要是記載蒙格的投資理念與生平演講內容,這本書其實在2011年就已經出版,在去年2024年12月的時候再版第四版,讀下來的心得跟其他讀過這本書的人一樣,是不太好懂的一本書,而書名上的普通常識當然不像字面上那麼簡單,它其實是指蒙格跨領域思維所運用到的各學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股市中主觀看法和實際的差距常是人性逃避或不願面對的困境,當股價表現不如預期時,會找理由繼續持有股票,而不是改變看法或停損,問題多半是在於投資人無法判斷原本的主觀觀點是否有失誤,無法判斷實際市場的風險情境是否已經達到需要謹慎注意的程度。
Thumbnail
股市中主觀看法和實際的差距常是人性逃避或不願面對的困境,當股價表現不如預期時,會找理由繼續持有股票,而不是改變看法或停損,問題多半是在於投資人無法判斷原本的主觀觀點是否有失誤,無法判斷實際市場的風險情境是否已經達到需要謹慎注意的程度。
Thumbnail
在投資的世界裡,賠錢是讓人很痛苦的事情,然而比起賠錢,底下這兩件事情可能更讓人捶胸頓足: 眼睜睜看著股票上漲,手上卻沒有部位(特別是這檔股票還是自己的觀察名單) 賣掉起飛的股票(特別是在股價修正時就先落袋為安) 這兩件讓人捶胸頓足,甚至不想再打開股票APP的事情會發生,其主要的原因本質不太一樣
Thumbnail
在投資的世界裡,賠錢是讓人很痛苦的事情,然而比起賠錢,底下這兩件事情可能更讓人捶胸頓足: 眼睜睜看著股票上漲,手上卻沒有部位(特別是這檔股票還是自己的觀察名單) 賣掉起飛的股票(特別是在股價修正時就先落袋為安) 這兩件讓人捶胸頓足,甚至不想再打開股票APP的事情會發生,其主要的原因本質不太一樣
Thumbnail
子標題: 股息流遇上多頭與空頭的優勢。大跌,買賣都煩惱。股息流文-16 前言 如果把遇到大跌、回漲當作投資組合的輪迴,這個現象再正常不過,但為何投資人會如此為了漲跌幅感到憂心、害怕、喜悅、悲傷呢?如果沒有經歷過幾次市場的空襲警報,就很難了解緊抱股票的重要性,於是雖
Thumbnail
子標題: 股息流遇上多頭與空頭的優勢。大跌,買賣都煩惱。股息流文-16 前言 如果把遇到大跌、回漲當作投資組合的輪迴,這個現象再正常不過,但為何投資人會如此為了漲跌幅感到憂心、害怕、喜悅、悲傷呢?如果沒有經歷過幾次市場的空襲警報,就很難了解緊抱股票的重要性,於是雖
Thumbnail
進行一項投資,最糟的狀況就是發生永久性的損失 而投資的過程中, 一定有不少機會會發生與潛在價值無關的暫時性波動 這個波動跟公司本身的經營績效無關 單純就是隨著市場情緒(如美股大跌、一場政治事件…)、 或參與其中的主力作價、誘多、誘空製造出來的假象 許多的投資者看到股價下跌 就會把這項投
Thumbnail
進行一項投資,最糟的狀況就是發生永久性的損失 而投資的過程中, 一定有不少機會會發生與潛在價值無關的暫時性波動 這個波動跟公司本身的經營績效無關 單純就是隨著市場情緒(如美股大跌、一場政治事件…)、 或參與其中的主力作價、誘多、誘空製造出來的假象 許多的投資者看到股價下跌 就會把這項投
Thumbnail
當股票持續上漲時,人們常常感到懊惱和後悔。文章提出了一種對待這種情況的思考方式,建議在股票上漲時,可以買入少量股票,即使下跌也不會損失太多,反之,如果漲上去了,就能賺錢。作者分享了自己在APPL和NVDA上的經驗,並附上了相關股票的圖片。
Thumbnail
當股票持續上漲時,人們常常感到懊惱和後悔。文章提出了一種對待這種情況的思考方式,建議在股票上漲時,可以買入少量股票,即使下跌也不會損失太多,反之,如果漲上去了,就能賺錢。作者分享了自己在APPL和NVDA上的經驗,並附上了相關股票的圖片。
Thumbnail
如何擺脫股價漲跌所帶來的情緒?
Thumbnail
如何擺脫股價漲跌所帶來的情緒?
Thumbnail
一般投資人普遍缺乏耐心,看到別的股票強勢上漲,手中持股卻不漲的時候,可能就換股去追強勢股票,或是還沒等到股價表現,就因為市場氣氛悲觀,擔心虧損而把股票賣在相對低點。
Thumbnail
一般投資人普遍缺乏耐心,看到別的股票強勢上漲,手中持股卻不漲的時候,可能就換股去追強勢股票,或是還沒等到股價表現,就因為市場氣氛悲觀,擔心虧損而把股票賣在相對低點。
Thumbnail
一般常見的投資失利情況是:抱著虧損的股票,持續套牢而擴大虧損,卻賣掉獲利的股票,這種現象並非來自於外在情勢風險所致,風險並不來自於外在股價是否偏高或市場過熱的問題,而是來自於投資人自身主觀想法所造成。
Thumbnail
一般常見的投資失利情況是:抱著虧損的股票,持續套牢而擴大虧損,卻賣掉獲利的股票,這種現象並非來自於外在情勢風險所致,風險並不來自於外在股價是否偏高或市場過熱的問題,而是來自於投資人自身主觀想法所造成。
Thumbnail
當你買到一檔股票,遇到上漲之後總會忍不住停利賣掉,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你的心態是這檔股票賺錢,賣了就賺錢了,錢進口袋比較實在,正所謂落袋為安,先把錢收起來比較實在,至於收進銀行戶頭之後接下來要做什麼,買哪一檔股票,之後再說。 這樣的行為常常會遇到股票賣了之後繼續上漲,所以網路上流傳了這張圖: 會
Thumbnail
當你買到一檔股票,遇到上漲之後總會忍不住停利賣掉,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你的心態是這檔股票賺錢,賣了就賺錢了,錢進口袋比較實在,正所謂落袋為安,先把錢收起來比較實在,至於收進銀行戶頭之後接下來要做什麼,買哪一檔股票,之後再說。 這樣的行為常常會遇到股票賣了之後繼續上漲,所以網路上流傳了這張圖: 會
Thumbnail
持有股票的理由,通常就是讓投資者在該賣股票時卻下不了手的理由,因為股價總是領先表現,在已知的理由都尚未改變之前,投資人不太容易推翻自己原有的看法,但股價卻可能已經開始下跌。
Thumbnail
持有股票的理由,通常就是讓投資者在該賣股票時卻下不了手的理由,因為股價總是領先表現,在已知的理由都尚未改變之前,投資人不太容易推翻自己原有的看法,但股價卻可能已經開始下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